APP下载

大学生学习态度的调查分析与建议——基于地方高等师范院校某学院

2012-09-20陈兰萍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12期
关键词:作弊学习态度考试

陈兰萍,张 联

(渭南师范学院a.教育科学学院;b.高教研究室,陕西渭南714000)

学习态度是指学习者对学习活动的基本看法及其在学习活动中的言行表现,[1]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效率.就当前大学生学习态度而言,普遍存在着学习劲头不足、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效果不佳等现象,所以,开展大学生学习态度的调查研究以提高学习效率则非常重要.本研究采用自编《师范院校大学生学习态度调查问卷》,对地方某师范院校在校大学生随机取样开展了调查,并初步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学习态度的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对大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起到促进作用.

1 调查实施情况

本次调查采用自编的《师范院校大学生学习态度调查问卷》,该问卷由15个单项选择题和5个多项选择题组成,涉及大学生学习动机、学习兴趣、课堂学习以及考试态度等方面内容.2012年6月9日至16日,随机调查了地方高等师范院校某学院2011级、2010级和2009级的学生.发放问卷800份,回收788份,有效问卷共计774份.其中2009级234份,2010级298份,2011级256份.

表1 大学生年级与性别构成

从表1中看出,本次调查年级人数分布均衡,性别组成女生多于男生(目前师范院校女生普遍高于男生),年级分布和性别组成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师范院校大学生学习态度的现状.

2 结果与分析

2.1 学习动机中凸现个人价值,社会意义不够明确

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促使行为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者内部心理状态.[2]学习动机是学习活动中最具能动性的因素之一,对学习效果产生着重大影响.本次调查表明:提高自身能力,充实自我占17.36%;陶冶性情,开阔视野占16.28%;更好就业,更好生活占15.43%;不辜负父母期望,实现父母心愿占13.51%;掌握本领,贡献社会占12.13%;考研究生,继续深造占11.05%;获取文凭占10.24%;获取奖学金占4%.

当代大学生关注自我的充实与完善,重视未来的就业与生活.位居前三位的学习动机分别是“提高能力,充实自我”、“陶冶性情,开阔视野”和“更好就业,更好生活”;居于第四位的是“不辜负父母期望,实现父母心愿”;居于第五位的是“掌握本领,贡献社会”,呈现出“个人—家庭—社会”的排序,表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出现了以个人价值取向为主的现象.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一,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素质高、能力强是立足于社会的需要.大学生的个人能力和素质往往成为是否能立足于社会的资本,而教育和受教育程度又成为提升自身实力和素质的重要途径.学生渴望通过教育投入改善自己的社会地位,使其具有令人羡慕的职业,为此,学生承担着社会的压力.

其二,教育成本的提高,使学生和家长承担着巨大的教育费用,进而产生高回报的心理渴求.人们普遍的心理是高投入高回报,高等教育投资回报率被寄予高期望值,尤其是地方师范类院校多来自贫困的农村,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种来自家庭与社会的支出回报心理,使得学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其三,师范生职业的特殊性,使得他们更加关注自我能力的提升.有学者调查分析“师范学生学习压力最重”[3].因为国际上只对三种职业提出了专业化问题,即医生、律师和教师,使得师范院校学生的就业压力加大.

其四,改革开放的市场经济导致价值多元化,市场经济的利益原则和竞争机制,不可避免地会对学生的思想产生冲击,并直接影响其人生价值取向.

2.2 绝大多数大学生对所学专业有兴趣,但兴趣不浓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和趋向某种事物并与肯定情绪相联系的个性倾向.[4]个体一旦对某种活动产生了兴趣,就能提高这种活动的效率,专业兴趣对学生的专业学习成绩具有极大的影响.本次专业兴趣的调查表明:9.27%的学生对专业很感兴趣,44.54%的学生感兴趣,37.83%的学生无所谓,8.36%的学生不感兴趣.很感兴趣占少数,绝大多数学生对专业有兴趣,但兴趣不浓.“学习兴趣不浓,劲头不大”的这部分学生中,对上课内容不感兴趣占11.95%;老师讲课没有意思占35.72%;认为所学科目没有实用价值占22.04%;老师讲授的内容听不懂占10.44%,其他占19.85%.

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学习劲头不大的原因:

其一,只重视眼前利益,过分强调实用价值,对所学专业缺乏整体认识.许多学生对所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缺乏了解,不清楚就业去向;对专业开设的课程和课程结构缺乏了解,不清楚课程在培养本专业人才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在学习中无法感受到专业知识的社会价值和未来意义.再加之看不到就业前景,则会产生理论知识无用的误解,这就很难唤起学生对专业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对知识探究的求知欲望.

其二,对所学专业本身不感兴趣.部分学生入学前选取的专业多是以父母的意志为转移,更多地考虑专业的就业前景而很少关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潜意识中对专业学习具有了抵触情绪;再者,有些学生的专业是被调剂的,未能如愿以偿学自己选择的专业,有一种委屈和不满,很难产生浓厚的兴趣.

其三,教学内容枯燥和教学方法单一.我国教材条理清晰,逻辑层次较强,但可读性相对较弱,内容显得枯燥,缺乏吸引力.如果教师再不注重教材的生成性,不联系实际充实内容,照本宣科,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大学不同于中学的教学,它更多地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而单一僵化的教学法不仅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而且还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学习兴趣.

2.3 绝大多数大学生不能正确对待考试,存在错误的观念

课程考试是对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检查,也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检验,是教学活动中十分必要的构成部分,为此,我们调查了解学生对考前、考中和考后的态度.对于“期末考试你会怎么做”的回答,认真备考的有43%,突击复习的有48%,考试别挂科就行的有9%;对于“考试作弊的态度”,有27%的学生认为应该严肃处理,有53%的学生认为可以理解,有20%学生表示自己绝不作弊;当问及“你是否关注考试成绩排名”时,有14%的学生非常关心排名,有58%学生比较关心排名,另有28%的学生表示无所谓.

通过调查了解了学生对期末考试的整体态度,其中存在不正确的观念,尤其是对于考试作弊有53%的学生表示可以理解,这种包容的态度,更加滋长了对待学习的投机取巧的懒惰心态,导致学风下降.考试作弊不仅干扰了学校对教学质量的正常监控,破坏了学校的教育教学风气,还严重影响了教育的有效性和公平性.考试作弊、违纪现象日益严重,且被大部分学生所认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分析如下:

一是考试的导向机制.一般来说,考试成绩往往与大学学分制、奖学金、评优等相挂钩,其导向机制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个人行为,成为学生努力提高分数的方向和持久动力.然而,部分学生既重视考试排名,又不重视平时的学习,只是考前突击,当没有把握通过考试时,则采取考试作弊实现其目标.

二是考试的约束机制.原本学校通过考试管理规章制度来约束大学生的考试行为,然而,目前高校对作弊行为并未按制度严格处罚,反而破坏了其约束机制,减弱了考试的严肃性、权威性和公平性,助长了考试作弊的风气,导致考风下降.

三是社会风气的影响.大学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不可避免要受社会风气的影响.社会各类考试中的作弊行为、社会诚信度下降等不良现象,或多或少会对大学校园和大学生有所冲击.

四是各种心理的驱使.考试作弊是不道德的行为,这是不辩自明的道理.然而却仍有部分学生明知不能为而为之,这与他们在特定环境中产生的各种心理有关.“不作弊白不作弊”、“不作弊吃亏”的从众心理;“取得更好的成绩,成为评优、评奖、入党、毕业入职等资本”的功利心理;“作弊能取得好成绩,又不会被发现,值得冒险”的侥幸心理等等.各种不良心理成为驱使学生作弊的重要因素.

2.4 大学生能走进课堂,但是课堂学习效率不高

课堂教学是大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良好的课堂学习行为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大学教学质量得以保障,学生素质得以提升的关键因素.对大学生课堂学习情况的调查表明:学生中从不逃课占33.74%,偶尔逃课占62.35%,经常逃课占3.91%.学生总体比较重视课堂学习,能够按时上课.在偶尔逃课的学生中,有16.43%的学生忙于社团活动,35.74%的学生忙于校外兼职,19.30%的学生情绪烦躁,18.15%的学生是由于同学、亲朋好友来访或者其他原因.就上课听讲情况来说,20.69%的学生认真听课,并做笔记;69.77%的学生上课心不在焉,从不做笔记;9.54%的学生玩手机,看其他书,或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学生出于各种原因走进课堂,但是,由于各自需求动机不同,导致了不同的听课心理状态,大致划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被迫型,主要表现为不想上课,也不愿听讲,但迫于外来压力,如任课教师查人,或者学校相应的制度规定,不得已而为之.二类是随意型,主要表现为教师讲得生动有趣,自己心情舒畅就听,否则就不听.这类学生缺乏自觉性,很随意.三类是好学型,主要表现为情绪高涨,兴趣浓厚,听课效果理想.

被迫型和随意型的学生多于好学型,导致课堂学习效果不佳的原因:

学生方面.学习动机不强,目标不明确,只追求眼前利益,缺乏长远考虑.部分学生对分数、奖学金,在未来职业生涯中获得地位以及改变家庭经济状况等比较关注.学生自我提高的驱动力本无可非议,但是,如果缺乏崇高理想和追求,这些功利性需要的学习动机,难以激起强烈的学习驱动力.还有个别学生迫于社会家庭的压力,学习变成一种负担,出现“考试别挂科就行”的思想,学习被动,表现出随意性.

教师方面.教师对课堂教学起着主导作用,个别教师缺乏教学感染力,照本宣科,较少考虑学生情况,为完成教学而教学,导致课堂气氛沉闷,缺乏生命活力,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3 对策和措施

本次调查结果与其他学者如马玉女[5]、池旦[6]等的调查基本一致,从不同的区域、学校和角度反映了当前大学生学习态度的状况,总体来说,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尤其是二本、三本院校大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容乐观.学习态度是学生在自身经验积累、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等因素共同影响下形成和发展的,其中学校教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学校应采取有力措施,以促进学生学习态度的积极转变.

3.1 关注大学新生,帮助新生尽快完成角色转变和心理适应

学校除了开展普遍的入学教育,促使学生对大学生活有初步的了解外,还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帮助与指导,如实行新生导师制,开展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帮助活动.教师帮助学生分析并确立大学远期与近期的学习目标,激发学习热情;帮助学生了解大学课堂教学具有“指重点”、“点难点”、“给思路”等基本特征,使学生形成适合于大学教学特点的学习方法,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引导学生增强自我管理能力和约束能力,科学安排自由学习时间,逐步形成良好学习习惯.总之,让有经验的教师伴随新生一起走过入学后的茫然期,尽快进入正常的学习状态很有必要.

3.2 注重对大学生的专业引导,培养专业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引导学生整体了解所学专业的内容,把握课程与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感受专业知识的内在魅力,体验学习知识的快乐,在不断的学习中激发和培养专业兴趣,因为兴趣不是天生和自发的.再者,引导学生明确未来就业方向和前景,帮助学生制订符合自身发展的职业规划,使其学习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提高专业学习的自觉性.另外,以创新大赛的模式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在教育实践中重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中激发学习动力.

3.3 加强学生诚信考试教育,注重考试改革

一方面加强学生的诚信道德、公平竞争和自制能力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考试观,从思想上认识到考试的意义和考试的必要性.另一方面注重考试改革,大学课程考试主要是考核学生掌握课程知识的水平,是诊断性而非选拔性的考试,应针对高校考试特点建立科学的考试评价体系,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加大平时考察成绩的比例;注重课内课外、实践活动、产品制作、发明创造等综合评价,建立可提供多次努力机会的评价机制;增强考试管理机构的约束和控制机制,实现组织的正向目标,预防考试作弊,使考试成为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3.4 提高教师整体素养,提升教育影响力

大学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导者,教师要不断增强大学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心理素质,改革和适时更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把科学世界和学生的生活世界紧密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焕发出课堂教学的生命活力,让学生愿学、乐学,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发挥课堂教育教学主阵地的作用.同时,教师还要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提高自身的教育影响力.

综上所述,良好学习态度是逐渐形成的,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等多方面共同的不懈努力,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如何端正大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效率是当前需要认真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本次调查,虽然取样较少,但具有管中窥豹的作用,初步反映了当前高校大学生学习态度的基本状况,希望能对高校构建科学有效的学习机制和推动学校的学风建设起到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

[1]孙维胜.论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及其培养[J].当代教育科学,2003,(19):13-16.

[2]李伯悸,燕国材.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15.

[3]黄欣.师范大学生压力来源及特征[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2):50-52.

[4]高玉祥.个性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87.

[5]马玉女,张兰欣,胡适军.浙江省高校大学生学习态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4,(4):49-51.

[6]池旦,屠锦红.大学生学习态度状况的调查分析及建议——基于江苏宿迁学院[J].学理论,2009,(21):194-195.

猜你喜欢

作弊学习态度考试
作弊
有人要你帮忙作弊怎么办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义务教育学生参加课外补习对学习态度的影响研究
你的学习态度怎么样?
学习态度、学习动机与家庭背景关系的实证调研
作弊等
没作弊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