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长隧洞贯通误差控制研究

2012-09-19施春生

东北水利水电 2012年3期
关键词:测角边长隧洞

施春生

(辽宁润中供水有限责任公司,辽宁 沈阳 100166)

1 工程概况

如何保证特长隧洞的贯通是隧洞施工的关键技术之一,而隧洞贯通的核心问题就是把贯通误差控制在要求的范围内。目前国内在超长隧洞TBM施工贯通测量控制方面成功经验不多,超过10 km的隧洞极限贯通误差和贯通中误差值也需要研究。

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主体为一长85.32 km的隧洞,中间没有明挖,长度为目前世界单洞长度之最,沿线设14个施工支洞,所有支洞口之间的控制点不能通视;隧洞纵坡1/2380,沿线有5个拐点,隧洞施工采用以掘进机为主、钻爆法为辅的联合作业方式。其中的61.80 km中除部分地质条件复杂段采用钻爆法施工外,主要采用3台TBM施工。

通过设立施工支洞,整个隧洞的贯通问题就简化为每两个支洞之间主洞的贯通问题。该工程支洞之间最长贯通距离(即相向开挖长度)达13.8 km,由于此段采用TBM施工,TBM单向掘进长度达到10 km,若以支导线作洞内控制,则支导线的长度最长可达12.8 km,因此对贯通测量的精度要求较高。

2 控制贯通误差的措施

保证隧洞高精度贯通是个系统工程,控制贯通误差的措施主要有如下步骤:

2.1 建立高精度的洞外控制网

工程测量规范中规定测区内长度变形值不得大于2.5 cm/km,由于隧洞为线形,若按常规高斯投影3°带坐标估算,隧洞出口处长度投影变形达到14 cm/km,这远超出规范要求。为使投影变形最小,必须建立一个中央子午线选在测区(即工程区)中央,高程归化面选用测区的平均高程面的方法建立任意带直角坐标系,并计算一套专供该工程使用的坐标,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隧洞的正确贯通,这就是工程坐标系和工程坐标。

平面控制网采用GPS测量,把测量控制点埋设成带有强制观测装置的混凝土墩。这样就保证了洞外控制网的精度,其中控制网中最长边长12365 m,最短边长226.6 m。最弱点点位中误差为±0.77 cm,平均边长相对中误差为1/310万。洞外控制网的等级达到了二等。高程控制网的等级为二等。

2.2 确定超规范部分贯通中误差值

13.8km的相向开挖长度的限差在现行SL52—9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中是没有的。因此首要问题是确定一个贯通目标——即贯通中误差。

确定此中误差要注意两个原则:一是能够实现的原则,即确定的误差精度要求不能太高,不然对设备和测量技术的要求太高,投入较大;二是满足工程要求,即能够顺利进行下一步的衬砌,能够满足过水断面的糙率要求,取衬砌厚度50 cm的1/2作为全部贯通测量的限差,只要贯通误差不超过这个值就不会影响衬砌。

确定方法:10 km以内值参考国内有关隧洞贯通测量的现行规范;10 km以外值,结合该工程技术要求和支护结构的要求,选用测绘出版社出版的《工程测量学》中“隧洞贯通误差的统计分析”,进行推算。

在长距离隧洞测量中,由于地球曲率和地面高差投影误差的影响,以及地面施工控制网和地下导线测量误差的影响,使得隧洞两相向开挖工作面中线偏移,即产生贯通误差。在隧洞中线方向的投影长度称为纵向贯通误差,在垂直于中线方向的投影长度称为横向贯通误差,在高程方向的投影长度称为高程贯通误差(竖向误差)。由于纵向误差对工程的影响相对不大,而现今电磁波测距的精度很高,纵向误差可以控制在很小范围内。竖向误差可以用精密水准测量方法解决,所以隧洞的贯通误差主要体现在横向贯通误差。

隧洞贯通开挖的特点是从支洞口对向开挖以提高工效。洞外布设地面施工控制网(如边角网、导线网、GPS网),隧洞内布设支导线。设隧洞从左右两个洞口对向开挖,这时横向贯通误差的来源有:洞外控制测量引起的横向中误差m外;左端地下支导线测量引起的横向中误差m左;右端地下支导线测量引起的横向中误差m右;洞外洞内联系测量误差,施工测量误差等其它误差。相比前三项误差,第四项误差可忽略不计。前三项误差对横向贯通误差的影响都是独立起作用的,按照等影响的原则,并根据误差传播定律得三项测量误差对横向贯通误差的总影响为:

若令m外=m左=m右=m,则 m贯=m。从而确定洞内外的贯通中误差分配值,见表1。

表1 洞内外贯通中误差分配值

2.3 确定洞内控制网的等级和网形

1)要根据合同中规定的贯通精度指标来估算洞内控制的预期误差,从而确定应采用的控制等级。横向贯通误差可以用以下单导线公式简单估算:

式中:mb——横向贯通中误差,mm;ms——测距中误差,mm,可采用全站仪的标称精度2 mm+2 ppm;n——导线边数;mβ——测角中误差,取1″;ρ——206265;L——基本导线总长,mm。

竖向贯通误差可用下式估算:

式中:mh——竖向贯通中误差,mm;M△——每公里高程测量高差中数的偶然中误差,mm;L——水准路线长度,km。

由此公式可以推算出,要满足最长12.8 km的单向开挖横向贯通精度达到±250 mm,洞内平面控制要三等。

高程控制测量等级的选定:根据洞外控制网等级降一级,即三等水准网。

2)根据推算的洞内控制等级,确定洞内控制的方案和资源投入。确定贯通精度的方案应遵循“合理、经济、适度”的原则。既要保证贯通偏差不要过大而影响水流,或造成对建筑物的破坏性冲刷,或产生返工,增加工程量造成浪费,延误工期,影响使用;但也不能盲目的提高精度要求,从而造成测量工作中的人力物力浪费,或造成时间的拖延。

可以根据规范的等级控制要求做出相应的人力和物力的投入。从而确定了大边长、双导线进洞的洞内基本控制方案,其基本参数如下:

洞内平面控制网布设成两级导线网,即基本和施工导线网。基本导线网要布设成狭长的双向闭合多环导线,并根据洞内通视条件基本导线点应尽量选在隧洞中心线上,布设成边长近似相等的长边导线。规范中规定光电测距导线最高等级为三等。在实际布网中,把测角精度、测角测回数、测距测回数、测距仪标称精度等技术指标全面提高,导线网的等级达到了二等边角网的技术要求。支洞导线边长采用300 m,主洞直线段边长不小于400 m,曲线段边长不小于80 m。

规范中规定闭合导线总长不能超过5 km,测角中误差不低于1.8″,测角测回数6个,测距测回数2测回,测距仪标称精度2 mm;在实际布网中,考虑洞内实际情况,要求都高于规范。闭合导线网边长总长都超过5 km,最长达到28.4 km,由于测角误差对横向贯通误差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因此测角精度不低于1.0″、测角测回数达到9测回、测距测回数达到4测回、测距仪标称精度提高到1 mm。

2.4 布设洞内控制网应注意的问题

1)垂线偏差的影响。由于主支洞高差较大,垂线偏差的影响不可忽略,主要是对方位角的影响,故观测方向值要加垂线偏差改正。

2)地面高差投影误差,主要涉及边长改正。边长可用下式归化改正:

式中:D改——边长改正值,m;D——距离边长,m;Hm——测距边长两端点高程的平均值,m;H0——洞轴线平均高程,m;R——地球半径,m。

以从12号支洞口引导线为例,支洞口到主支洞交叉处高差为270 m,其边长改正值为5.5 cm。

3)气象改正。

4)使用仪器的标称精度:测角不低于1″,测距不低于2 mm+2 ppm。

5)由洞外向洞内引测工作应在阴天或夜晚进行。在洞内、外点高差相差比较大时,引测水平角度应不少于15个测回,并要测垂直角,在方向值上加垂线偏差引起的方向改正值,边长要往返测,加温度、气象、投影改正。

6)要注意仪器的对中,当边长较短时(<300 m)要采用三联角架法以减小对中误差,保证测角精度。

7)洞内布设的导线要进行重复2~3次的测量,以确保不出现粗差。

3 结语

本文通过研究此隧洞的贯通控制测量,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洞内误差控制理论,在实践中效果显著:

1)在全线(包括TBM施工和钻爆法施工的全同段)的15个贯通面中,全部实现高精度贯通。

2)其中超规范部分创造了高精度贯通纪录,横向贯通误差值:10~11号洞段(相向开挖长度13.8 km)的允许贯通误差±320 mm,实际横向贯通误差100 mm;14~15号洞段(相向开挖长度10.3 km)的允许贯通误差±250 mm,实际横向贯通误差58 mm。

3)参考实际贯通误差值,可以看出当初确定的贯通中误差是偏于保守的,有很大的减小空间。

猜你喜欢

测角边长隧洞
大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隧洞止水带安装质量控制探讨
滇中引水工程大理段首条隧洞顺利贯通
基于单天线波束扫描的解析测角方法
圆阵多波束测角探究
巧比边长与转化思想——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为例
自密实混凝土在水工隧洞衬砌中的应用
基于高精度测角的多面阵航测相机几何拼接
一个关于三角形边长的不等式链
分布式MIMO雷达单脉冲测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