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数控专业“机械制图”课程改革与实践——以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为例

2012-09-19刘晓明

关键词:课余时间机械制图绘图

刘晓明 山 颖

(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8)

自2009年,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不间断地对数控专业的“机械制图”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课程改革,取得一定成效。

一、明确培养目标,重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内容

(一)明确培养目标

1.基于企业的工作种类、工作过程进行教学设计,使教学与“工作现场”紧密联系,强调“实践应用”“理论联系实际”“学中做、做中学”,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将机械制图的基础知识重新划分,对企业工作要求、工作项目进行重新组合,并做到由简入难、逐渐深入。使学生建立合理的“空间三维”感觉,逐步养成识图、绘图的良好习惯,具备良好的识绘图能力。

2.在教学过程中,以各部分知识点的学习及应用为载体,逐步培养学生学习与应用理论知识的技能及技巧,提高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依据机械制造类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和从事数控编程、操作的工人应具备的技能设置及拓展教学内容。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内容重组

传统的教学内容体系是以“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投影法、立体的投影、组合体的视图、机件的表达方式、标准件和常用件、零件图、装配图”的学习顺序过程为主线的。现将这个教学内容过程体系打乱,根据企业需求和新技术发展状况及依据“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思想,按照以上三点依据,将课程内容建立如表1所示的八部分。

二、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丰富、系统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采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把教学和工作结合在一起,以“做中学”为学习主线,强调边做、边学、边提高的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每部分教学内容的学习都是采用“引导文教学法”,实施过程中按照“资讯、实施、检查、总结、改进、报告”的过程进行教学。教学过程中,突出“课前预习”“课下练习总结提高”及“课上报告、汇总指导”等方式,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强化课余时间的利用和管理,提高课上的授课效率。

表1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内容组织

本课程采用的教学手段主要有:多媒体教学、现场教学、虚拟教学等。在教学手段上,多以现场教学为主,以学生边做、边学为主导,以促学作为目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课余学习的督促,广泛与学生进行学习交流和工作过程、方法探讨,以保证资讯、实施、总结、改进各个阶段的学习效果。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实施情况及报告制作情况,以便利用有限的课上时间对学生进行检查,并了解学生形成报告的过程,使整个教学一气呵成。

教学过程中,广泛应用“报告”的形式,鼓励同学勇于表现,提高学习兴趣与效率,介绍各种学习方法和完成任务的过程,提高学生的自我总结能力。教学过程以“做中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强调团结协作、边学边做、逐步提高的过程,以学生的自我学习为主体,培养其团结协作、互助互帮的合作精神。

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手段主要有:强化课余时间学习的管理,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进行知识总结、技能对比,总结各种学习方法与绘图、识图思路;加大资讯信息单的检查力度,多与学生交流,建立自评、互评的评分体系,教师做好检查和报告阶段的评价。例如,可采用轴类零件的二维绘图及三维建模与盘盖类零件的二维绘图及三维建模方法对比的形式,引导学生总结零件结构不同点,绘图、识图的不同点,建模的不同过程及造型指令的不同选取等。最关键是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以小组形式提出不同的问题,总结方法与思路,最终形成分析报告,这样的一个教学指导过程能够让学生逐步深入学习,体会到学习的乐趣,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实效分析

通过两年的教学实践改革,经对比分析取得的成果主要有:

1.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能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提高了教学效率。教师利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方法及项目完成等工作总结,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很多学生能够逐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项目中,通过一两部分内容的学习接触,都能够踊跃发言谈想法,逐渐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有效地增强了学习动力,提高了教学效率。

2.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方案、计划的制订,不断完善项目,并进行学习方法总结。这样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过程,使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大大提高。通过工作项目的完成,较真实地体验到了绘图员绘图、工艺人员识图等工作岗位的职责内容。

3.学以致用。在实施每个项目时,通过制订方案、计划,讨论方案和计划以及实际实施过程,综合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又能不断地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及技能,且都围绕着一个项目,缩短了与企业工作任务的距离。

4.学生的成就感体验。从学习制图的基本知识开始,到图纸绘制完成,再到三维建模完成的整个过程,学生也都在不断进步,特别表现在识图、绘图的速度上,学生在进步中体验到了成就感。

5.有效地利用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教学效率,保证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按照“企业工作流程”“工作任务”“理论知识的由简入难、逐步深入”的思路整合了“机械制图”“公差与配合”“计算机绘图模块”“PRO/E三维造型”“UG三维造型”等课程,克服了各门课程难以结合的弊病,大大缩短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有利于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主要表现在学生的绘图质量大幅提高,计算机绘图水平和速度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特别是工具书的应用能力。

6.提高了学生的专业交流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能够流利地表达自己的工作意图和工作过程,能够详细地对工作过程进行报告说明,同时对自己绘图、识图、建模思想进行流利的表达说明,提高了学生的专业交流能力。

7.学生自学绘图新软件能力提高。三维建模软件较多,通过对比学习PRO/E和UG,使学生掌握了各种三维软件建模的基本特点,最后形成了举一反三的自学能力。

总之,通过数控专业的“机械制图”课程改革,使学生熟悉了企业的图纸绘制及识图要求,掌握了专业学习方法及技巧,具备了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激发了专业学习的热情,养成了良好的课余学习习惯,为以后的专业课程学习奠定了良好基础。

[1]杜长征,宋丽华.在制图教学中引入三维建模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探索,2009(8):25-26.

[2]山颖,王丽荣.《图样的识读与绘制》学习领域课程的有效实施[J].职业技术,2009(8):49.

[3]宋丽华.Pro/E三维设计软件在《机械制图测绘》中的应用——新世纪高职院校《机械制图》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科技信息,2008(14):271-272.

猜你喜欢

课余时间机械制图绘图
我的“课余”在哪里?
来自河流的你
“禾下乘凉图”绘图人
CAD三维转二维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Visual LISP的机械制图自动组卷
基于工程师启蒙教育的机械制图课改的几点思考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基于HTML5 Canvas绘图技术应用
欢乐的课余时间
Mobile Phone Using Among Youngs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