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父亲参与中尼勘界的那些往事

2012-09-19张一平

党史博览 2012年4期
关键词:勘界边界线中尼

■ 张一平

数年前,我听姐姐描述过她看到一则《新闻简报》的情景,其中就有父亲在崇山峻岭中的中国和尼泊尔边界为界碑培土的照片。我也听母亲讲过,父亲曾参加中尼边界勘察工作。家中的旧皮箱里,父亲在中尼勘界时的老照片泛着陈年的颜色。这一切,都牵引出我亲切的感觉和探究的憧憬。于是,我便按图索骥,父亲驻留在中尼边界上的足迹,终于渐次清晰起来。

“山国”尼泊尔,位于喜马拉雅山中段南麓,其三面由群山环绕,境内大部分属丘陵地带,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山地占其国土的一半。尼泊尔的北边与我国西藏自治区接壤。东起强拉山口,西至江山峰,绵延1400多公里的中尼边界线,分布在西藏自治区阿里和日喀则地区的普兰、仲巴、萨嘎、吉隆、聂拉木、定日、定结等7个县境。

1955年8月1日,中尼两国正式建交。

1960年3月21日,周恩来与尼泊尔国王陛下政府全权代表毕·普·柯伊拉腊在北京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尼泊尔国王陛下政府关于两国边界问题的协定》 (简称《边界协定》)。

《边界协定》这样规定:中尼两国的全部边界以现有的传统习惯线为基础,通过友好协商,科学地划出和正式地标定。缔约双方决定由双方同等人数同等级别的代表组成中尼边界联合委员会,并责成该委员会根据本协定第三条的规定,商谈解决有关中尼边界的各项具体问题,进行勘察边界、竖立界桩、起草中尼边界条约等工作。

根据协定规定,由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西藏军区、国家测绘总局等组成的联合小组和边界联合勘察队成立了。

我的父亲张铭,时任西藏军区政治部群工部部长。从1960年至1963年,他在中尼边界联合小组担任副组长,参与并见证了中尼边界勘察的全过程。

1960年,中尼双方在各自境内对边界线先行踏勘调查,旨在为其后的边界勘察工作提供有关交通、住宿、气候、水文、地理、人文以及治安等方面的资讯。父亲和他的战友们工作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边界线上,与在拉萨工作的母亲音信不通,更无暇顾及远在千里之外的成都的子女们。时任西藏军区后勤部助理员,后任78医院院长的朱启熙搜索脑海深处的记忆:勘界工作地点偏僻,人迹罕至。雪猪、灰猴和野兔成群出没于驻地周边。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都异常艰苦,中方勘界人员居住在简易帐篷里,伙食天天重复老三样:脱水菜、罐头和米饭。休息日还要到山上去找燃料,砍铺草。尼方勘界的官员,等级分明,每人配一个挑夫,渡河时还需人背送。中方官兵则一律平等。1961年的除夕之夜,驻地大雪封山,白茫茫一片,父亲组织大伙儿开了个小型联欢会,并带头朗诵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以期汇聚温暖,鼓舞斗志,体现出他达观的生活态度。不久后,父亲奉命回到拉萨,迎接大队人马,中尼勘界的大幕全景开启。

1961年4月,西藏自治区政府和西藏军区在军区的大礼堂里,隆重召开了有关中尼边界勘察的欢送会。联合小组肩负着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分为五个勘察队,乘坐汽车,踏上征程,奔赴勘界工作的目的地。

父亲随第五勘察队,经过数日的汽车颠簸,途经日喀则和江孜,前往中国、尼泊尔交界处的我国境内的指定位置。此时,公路已至尽头,而到达工作地点基玛塘还须徒步两天的路程。父亲和战友们带着一路的风尘和劳顿,宿营在喜马拉雅山脚下。次日,勘察队成员背负着所有的装备、器材及生活用品,顺着喜马拉雅山山脊西行,开始翻越海拔5500米的惹嘎拉山口。父亲和测绘技术人员李祯学首先登上山顶。第三天,勘察队继续行军,向山下行进,穿过独木桥,太阳西斜之时,终于到达了驻地基玛塘。基玛塘侧畔以河为界,河东是中国,河西是尼泊尔。尼方勘界人员也按时到达了目的地。双方依循传统的边界线,彼此相距100米,在各自的国境内安营扎寨。

《边界协定》规定出中尼双方确定两国国界的办法:双方的地图上两国边界线相符合的地段;双方的地图上两国边界线虽然不相符合,但是双方的实际管辖情况却是无争议的地段;双方的地图上两国边界线既不相符合,而双方对于实际管辖的情况又有不同认识的地段。

父亲在中尼边界勘察中,大量的工作是有关双方边界的谈判。通常,中尼双方是按照两国外事部门约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谈判,也经常视勘界工作的实际情况增加若干次临时谈判。在谈判中,双方的主要分歧是围绕喜马拉雅山主峰即珠穆朗玛峰(尼泊尔称圣母峰),以及两国边界多处交界山口的归属问题展开。父亲在谈判中,始终坚持贯彻平等互利、友好互让的原则,多次为捍卫国家利益而据理力争。一次,尼方代表以谈判桌上的饼干作比喻,与父亲讨价还价,说多划回一块土地如同多讨要一块饼干,无碍大局。父亲晓以大义,说服尼方官员,合理解决了分歧。

国家测绘总局的杨泉达后来回忆说:科里山口南侧是丘陵,北侧是雪山和冰川,一条宽约1500米、长数公里的狭长草滩横亘中间,冰雪消融使草滩形成很多溪沟。依照惯例,应以溪沟中心线划界。一次,划到一处不足一米宽的小溪沟时,尼方勘界官员提出以中方的沟边为界,双方产生分歧,形成僵局。中方特为此事请示周恩来。周恩来复电:寸土不让,保证我国领土完整。中方通过宴请尼方和举行联谊活动,加强沟通,增进友好,尼方最终收回了不合理的要求。

1961年10月5日,中尼两国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尼泊尔王国边界条约》。

1962年,中尼双方经过多次谈判和协商,达成共识。依据前期勘测绘制的地图,确定了中尼边界线全长1414.88公里,确定了两国边界线的具体走向及其位置,确定了中尼边界线共计79个界标、98个界桩,以及实施实地确立界标、竖立界碑。

经过艰苦的努力,中尼双方圆满地完成了竖立界桩的任务。1963年1月20日,中方全权代表、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部长陈毅和尼方全权代表图尔西·吉里在北京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尼泊尔国王陛下政府关于两国边界的议定书》。至此,中国和尼泊尔之间的边界正式划定和标定。

1950年,在十八军政治部工作的父亲,跟随部队走路进军西藏。之后,在生命的20年中,他对雪域高原和藏族同胞怀揣的深情厚谊,成为了精神的寄托和生命的忆念。如今,父亲似乎早已淡忘了半个多世纪之前的那件工作:在历时三年的中尼边界勘察中,父亲和他的战友们不辱使命,风餐露宿,跋山涉水,踏遍了阿里、日喀则两区七县的山山水水,用对祖国的忠诚,对职责的担当,丈量出1400余公里的中尼边界线。

1961年10月,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完成拍摄纪录片《友好的边界》,以光影声画的形式记录下中尼边界勘察的珍贵影像,也记叙了父亲的那些勘界往事。

猜你喜欢

勘界边界线中尼
中尼边境守护营
中尼边境守护营之金光大道
中尼边境守护营
中尼边境守护营
“边界线”风波
“边界线”风波
汝州市水源地保护区勘界项目通过评审
神奇的边界线:一不留神就出国
义乌市林权勘界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中越陆地边界勘界立碑尘埃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