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隐退江宁府
2012-09-18徐立刚江苏省档案局江苏南京210008
徐立刚(江苏省档案局,江苏南京,210008)
王安石隐退江宁府
徐立刚(江苏省档案局,江苏南京,210008)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北宋江南西路抚州临川县(今江西临川)人,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注重经世致用,矢志于变法革新,很有敢作敢为的行动魄力。王安石两度为相,大力倡导变法,人们对其政绩毁誉参半,争论不休。
王安石在文学上的成就却是900多年来几乎众口一词地获得高度评价。他的散文长于说理,言简意深,笔力雄健,见识超群。他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一同名列“唐宋八大家”。他的诗风格清新高峻,人称“荆公体”,对宋代诗风有着重要影响;他的词突破了五代十国之后以词为艳科的樊篱,对豪放派词风有直接影响。
作为一位极有个性的思想家,王安石对许多事物都有独到、精辟、不俗的见解,这在其诗文中触目皆是。他在执政期间,曾与他儿子王雱及吕惠卿等重新注释《周官》、《尚书》、《诗经》,颁之学官,各书不用先儒传注,时称《三经新义》。王安石撰写了文字学著作《字说》,文字训诂多与前人不同。以王安石为首形成了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荆公新学”学派。他的著述流传下来的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
王安石跟江宁府(今江苏南京)一生都有不解之缘。在他65年的人生当中,他前前后后在江宁府生活有20年。
(一)
江宁府是王安石走上政治舞台的始发地,是他在政治生涯中养精蓄锐的中继站,又是他晚年隐退的归宿地。
北宋天禧五年(1021),王安石出生于临江军(今江西清江)。他父亲王益携家眷宦游南北,王安石跟随辗转于今赣、川、粤、豫、苏等地,南至少数民族杂居地韶州(今广东韶关),北至京城汴京(今河南开封)。景祐四年(1037)王安石16岁时,父亲王益调任江宁府通判,全家定居江宁府。少年王安石视野开阔,早涉世事,至江宁后立志苦读,谢绝参加婚丧庆吊之类应酬,整日以读书为业。他后来的《忆昨诗示诸外弟》回顾了他当时的想法与行动:“男儿少壮不树立,挟此穷老将安归?吟哦图书谢庆吊,坐室寥寞生伊威。材疏命贱不自揣,欲与稷契遐相睎。”18岁时,其父卒于江宁府任上。王安石“从二兄入学为诸生”(《临川先生文集》卷八六)。庆历二年(1042),21岁的王安石从江宁府赴汴京应试,以第四名中进士,从此步入仕途。
王安石首先至扬州任签书淮南判官。他博览群书,并经历了范仲淹主持的短暂的“庆历新政”。庆历七年(1047)任鄞县(今浙江鄞州)知县,起堤堰,决陂塘,兴修水利,又贷谷与民,出息还官。后任舒州(今安徽潜山)通判、京城的群牧司判官。嘉祐二年(1057)任常州知州。次年在饶州(今江西波阳)任提点江东刑狱,又在京城任三司度支判官。
公元11世纪的北宋政治腐败,土地兼并严重,又面临着辽、西夏政权不断的军事威胁,民族危机、财政危机、政治危机日益严重。嘉祐三年(1058),王安石向宋仁宗写了长达万言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抨击北宋中期整个官僚政治制度的腐败现象,指出当时社会矛盾的严重性,主张培养人才,变法革新,结果未被采纳。
嘉祐八年(1063)秋,王安石因母丧离开知制诰之职,将母亲吴氏归葬江宁府。他在江宁府服丧三年,从事著述,作《洪范传》、《淮南杂说》等。后因病滞留,在江宁府收徒讲学,宣传他的改革思想,他周围聚集了一批青年知识分子,形成了以他为代表的史称“荆公新学”的学派,为后来推行新法准备了舆论和人才。
治平四年(1067),46岁的王安石被宋神宗起用,任江宁知府。他写下著名词作《桂枝香·金陵怀古》:“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词篇立意新颖,高瞻远瞩,表现出一个清醒的政治家的真知灼见,反映了他对国家民族命运前途的关注和焦急心情。
半年后王安石被召入京,任翰林学士兼侍讲。他递上《本朝百年无事札子》,在叙述并阐释宋初百余年间太平无事的情况与原因的同时,尖锐地揭示了当时危机四伏的社会问题,列举北宋建国以来各项制度弊端,阐述改革之必要,期望神宗在政治上有所建树,认为“大有为之时正在今日”。这与宋神宗意见相合。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升任参知政事(副宰相),设制置三司条例司,主持变法。为理财整军、富国强兵,陆续颁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募役)、市易、保马、方田等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或“熙宁变法”。次年,王安石担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
王安石明确提出理财是宰相要抓的头等大事,阐释了政事和理财的关系,并认为只有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才能解决好国家财政问题。执政以后,王安石继续发挥了他的这一见解。在改革中,他把发展生产作为当务之急而摆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上。王安石虽然强调了国家政权在改革中的领导作用,但他并不赞成国家过多地干预社会生产和经济生活,反对搞过多的专利征榷,提出和坚持“榷法不宜太多”的主张和做法。在王安石上述思想的指导下,变法派制订和实施了一系列新法,从农业到手工业、商业,从乡村到城市,展开了广泛的社会改革。与此同时,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改革军事制度,以提高军队的素质和战斗力,强化对广大农村的控制;为培养更多的社会需要的人才,对科举、学校教育制度也进行了改革。
道路双向每日实际交通量A需要人为观测,主要记录每日车辆类型、车辆数量及通过时间段等。本次以式(2)内的各项系数进行分析确定。
变法获得一定的成效,北宋王朝积贫积弱的局势被扭转,军事力量也有所增强。变法触犯了豪强、贵族等阶层的既得利益,遭到北宋政权内部曹太后、高太后和韩琦、司马光、文彦博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反对。另外,由于北宋官场积弊太深,本意良好的新法在执行过程中不免走样,都带有或多或少的弊端。王安石个性极强,在变法中也有些偏执、过激行为。
当时反对派归纳了王安石当政的朝廷有“三不足”之说,即“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熙宁三年(1070),宋神宗听到此说法后,便询问王安石。王安石对所谓“三不足”之说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宋神宗躬亲庶政,每事惟恐伤民,就是惧天变;顺纳人言,即非不恤人言,若人言不合于理,自不足恤;至于祖宗之法不足守,则为固然之理,宋仁宗在位数十年,即数次修改。
在朝野种种非议下,熙宁七年(1074)王安石辞去相位,离京第二次任江宁知府。他奏请将玄武湖泄水改田,让官府贷给无地贫民以耕牛、粮种,使其耕种,结果得到批准,辟出了两万亩良田。
熙宁八年(1075),王安石奉召复职,赴京路上写下著名诗作《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此后王安石不再得到宋神宗的全力支持,革新派内部也有不少矛盾,加上王安石的儿子王雱病故,他因此忧伤多病,觉得事情难办。
熙宁九年(1076),55岁的王安石再次辞去宰相,出判江宁府事,三任江宁府长官,退居钟山之麓的半山园。一年不到连江宁府长官之职——判府事也辞掉。王安石在江宁府度过十年隐退生活,终老于此。
(二)
王安石在隐退江宁府的十年里,寄情山水田园与佛学,创作了大量诗篇,同时他难忘新法的推行与存废,最后忧病而死,生前寂寞,身后凄凉。钟山之麓的半山园是王安石的故居遗址,他在那里住了八年,病逝后也葬在那后面。
熙宁九年(1076)王安石第二次罢相而第三次任江宁府长官后,他一直未到江宁府衙办公。次年6月他辞去判府事这一实职,只留虚职虚衔了。这次回到江宁府,王安石选中当时江宁府城东郊、钟山脚下一个叫白塘的幽静地方,作为建宅之地。这里地势低洼,平时积水甚多,不长庄稼,故名“白塘”。白塘靠近燕雀湖,距江宁府城东门——白下门(在今南京大中桥)与钟山各有七里。白塘那里还有一个土墩叫谢公墩,相传是东晋名相、淝水战役指挥者谢安的故宅遗址。隋朝灭陈以后,这里已成废墟。王安石购地后雇人开渠,排除积水至清溪,垫土植树,盖几间房,营建了一座简朴的住宅。“所居之地,四无人家。其宅舍仅蔽风雨,又不设垣墙,望之若逆旅之舍。有劝筑垣,辄不答。”(李壁《王荆文公诗笺注》卷四)显然他想隐退后生活清静、无人打扰,毫无阻隔地置身于山水田园之中。王安石根据这里恰在出城登山半途上的位置,将住宅命名为“半山园”,并以此自号“半山”。他在半山园养鱼饲鸟,过起隐退生活。
王安石主持变法一再受挫、退出政界之后,内心烦闷、寂寞。他自己在诗中描述:“亲朋会合少,时序感伤多。胜践聊为乐,清谈可当歌。”(《与道原过西庄遂游宝乘》)为排遣心中烦闷,王安石经常外出游览江宁府一带的山水名胜、佛教寺庙。他专爱骑驴出游,有时也坐车,进江宁府城则沿潮沟乘小船而往。他不肯坐用人力抬的轿子,认为那样是“以人代畜”。外出时王安石举止平朴随便,不讲排场,也不在乎风吹日晒,全然像一个“山野之人”。
王安石手迹
半山园旁边有谢公墩。东晋名相谢安的事业曾显赫一时,但晚年并不得意。在王安石看来,谢安在政治上的经历与自己很相似。谢安的字是“安石”,与王安石的名又恰巧相同。王安石借怀念谢安,来抒发自己曾有不凡作为、然而结局不幸的感怀。他作过一首诙谐的诗:“我名公字偶相同,我屋公墩在眼中。公去我来墩属我,不应墩姓尚随公。”另一首诗则伤感:“谢公陈迹自难追,山月淮云只往时。一去可怜终不返,暮年垂泪对桓伊。”(《谢公墩二首》)
王安石隐退后常游访江宁府的一些佛寺,至于钟山的寺庙他更是频繁登门。他与不少僧人密切交往,说佛味禅,想以佛理、佛寺生活来解脱自己的精神苦闷。王安石隐退后,内心稍觉烦乱,即去老友赞元禅师的寺庙,与赞元面对面默默伴坐终日,而后离去。大概两人已是心息相通,无须多言了。
北宋时钟山之中有座定林寺,王安石在这寺院里安了一个书斋,不出游的时候他就在这书斋里读书、著述、接待来客。北宋著名书法家米芾曾来这里与王安石相见,并为这书斋题名“昭文斋”,寓意是王安石的事业有失败也有成功。当时有名的画家李公麟为王安石画了一幅画像,“著帽束带,神采如生”,挂在昭文斋中。王安石在昭文斋撰写文字学著作《字说》,目的在于“法先王”而“一道德”,为现实政治服务。
王安石跟来客大多只谈诗文、佛学之类的话题,而不愿议论政局。他也许是不便谈,也许是谈不通而不想再为自己争辩,也许是力图远离政治。后来宋神宗对推行新法愈来愈动摇,王安石内心愈加痛苦,他更不肯谈变法了。元丰七年(1084),苏轼自黄州路过江宁府时,王安石接待了这位过去的政敌,陪苏轼游钟山。两人谈论诗文、禅悦,避而不谈变法之是非。苏轼《次荆公韵四绝》诗记述:“骑驴渺渺入荒陂,想见先生未病时。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觉十年迟。”昔日变法派同道吕嘉问与隐退的王安石往来较密切。退职宰相陈升之和水利专家郏亶也前来拜访过王安石。
王安石隐退江宁府十年间,所作诗篇动人佳作颇多,有不少观察细致,意境幽远清新,历来为人们所传诵。他写钟山雪景的诗句生动、简洁、明快:“朔风夜积雪,明发洲渚净。开门望钟山,松石皓相映。”(《己未耿天骘著作自乌江来予逆沈氏妹于白鹭洲遇雪作此诗寄天骘》)他将钟山春色描绘得细致逼真、令人神往:“北山输绿涨横陂,直堑回塘滟滟时。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北山》)王安石在政治上历经磨难,谤议四起,被迫隐退山野,可他晚年还是喜爱春天,精神世界里保持着可贵的生机,并未完全沉湎于消极、悲哀、凄凉的情绪中。王安石写诗感觉敏锐、思路灵活,擅长对大自然景致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体会,并予以生动、巧妙的描述。如“木末北山烟冉冉,草根南涧水泠泠。缫成白雪桑重绿,割尽黄云稻正青。”(《木末》)“庵云作顶峭无邻,衣月为衿静称身。木落冈峦因自献,水归洲渚得横陈。”(《清凉寺白云庵》)出色的诗句体现了他的艺术才华,令人赞叹。
王安石的一些诗表现了归隐山水、田园生活的乐趣。《定林所居》:“屋绕湾溪竹绕山,溪山却在白云间。临溪放杖依山坐,溪鸟山花共我闲。”《游钟山》:“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老山间。幽花落尽山长在,山水空流山自闲。”他为住在半山园附近的邻居杨德逢作《书湖阴先生壁》也是同样情趣:“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的诗也能让人品味出一个曾经头脑里充满着激烈而复杂的社会矛盾、政治斗争的政治家,隐退之后内心深处的寂寞与孤独。《钟山即事》:“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半山春晚即事》:“春风取花去,遗我以清阴。翳翳陂路静,交交园屋深。床敷每小息,杖履或幽寻。唯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
“杖藜随水转东冈,兴罢还来赴一床。尧桀是非时入梦,因知余习未全忘。”(《杖藜》)王安石思想上交织着矛盾。虽然他已隐退,又想以佛学解脱苦闷,但实际上仍难忘掉国家政治方面的是非问题,情不自禁地要关心朝廷政局,关心新法的推行。元丰五年(1082),王安石以《六年》诗总结隐退六年来的情怀:“六年湖海老侵寻,千里归来一寸心。西望国门搔短发,九天宫阙五云深。”他隐退后,新法基本上还是在继续推行着,王安石还作诗《元丰行示德逢》、《后元丰行》、《歌元丰五首》等,赞赏新法成效,不过他强调的“摧制兼并”则显然无力了。他写有《江上》诗:“江上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王安石原本是一个“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宋史·列传第八十六》),“意行直前,敢当天下大事”(《宋史·列传第九十三》)的人,即使一再受挫,他仍不愿屈服。他作《北陂杏花》诗:“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五言绝句《梅花》更是构思精巧,寓意深远:“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元丰七年(1084),王安石患了一场重病,宋神宗派御医前来为他诊治。受佛学思想影响的王安石在病愈之后,对于几年来所经营的半山园和附近的几百亩田产,全然觉得是一些累赘,便把私宅半山园捐作佛寺,乞宋神宗赐寺额,又把在上元县境所购置的荒田熟田一律割归钟山的太平兴国寺所有,以所收岁课为已故的父母和儿子王雱营求功德。宋神宗将半山园改名为“报宁禅寺”,亲书匾额。民间称为“半山寺”。捐了宅子的王安石移居江宁府城内,“不复造宅。父老曰:今江宁县治后废惠民药局,其地即公城中所税之宅也。”(李壁《王荆文公诗笺注》卷四)王安石在秦淮河边租了一个小独院住下,度过了人生的最后两年。江宁城内初秋仍酷热,王安石《秋热》诗中云:“火腾为虐不可摧,屋窄无所逃吾骸。织芦编竹继栏宇,架以松栎之条枚。”为挡骄阳热浪,只好在院内挂起席子、架起树枝避暑。
元丰八年(1085)三月,宋神宗去世。王安石写诗哀悼他,同时也十分担心政局的变化。他把更多的时间用于翻阅书册和写咏史诗,借以排遣自己的忧思。留在他身边的一个老兵时常出去买酒,有个金陵酒官向老兵打听王安石的生活情况,老兵说:“相公每日只在书院中读书,时时以手抚床而叹,人莫测其意也。”(李壁《王荆文公诗笺注》卷四)
元祐元年(1086)闰二月,司马光拜相、主持朝政,从此逐步将所有新法全部废除。听到司马光执政的消息后,王安石愈加为新法担忧。有人告诉他:“近有指挥,不得看《字说》”,他更是受到很大刺激。从此他陷入极大的愤懑痛苦之中,书册也不能起排遣作用了。王安石时时以手抚床,高声叹息,有时甚至绕床终夜,不能成眠。
亲朋见王安石如此,便尽可能不让他听到司马光废止新法的一些举措,但也无法长久隐瞒得住。当他闻悉废罢市易法、方田均税法、保甲法时,还能强作镇定。等到得知免役法也要被废罢,并且要照变法以前的旧样复行差役法时,王安石再也克制不了,愕然失声地说:“亦罢至此乎?”停了一会儿又说:“此法终不可罢!安石与先帝议之二年乃行,无不曲尽。(朱熹《三朝名臣言行录》卷六之二《丞相荆国王文公言行录》)此时已是元祐元年(1086)春季,王安石正在病中。
此后,从京城传来的种种消息都使王安石更加忧心如焚,无法排遣,其病情便日益加重。元祐元年四月初六,这位65岁的老人结束了他忧患的一生,与世长辞。王安石被葬在半山寺后。当时司马光正大力贬斥参与推行新法的各级官员,在此种严峻的政治形势之下,王安石的友朋故旧很少有人前来祭吊,丧事甚为萧条、冷落。张舜民《哀王荆公》诗云:“门前无爵罢张罗,元酒生刍亦不多。恸哭一声唯有弟,故时宾客合如何?”
(三)
王安石在他身后备受别人的误解、责难、歪曲、诬蔑,尤其是宋高宗赵构为推卸北宋灭亡的历史责任,拿王安石变法作替罪羊。清朝嘉庆九年(1704)蔡上翔写出《王荆公年谱考略》,着力替王安石及其变法辩诬。历史人物的身后评价往往不易达到准确、全面,这正如王安石《读史》所言:“自古英雄亦苦辛,行藏端欲付何人。当时黯黮犹承误,末学纷纭更乱真。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区区岂尽高贤意,独守千秋纸上尘。”
明朝初年朱元璋改筑应天府城时,将半山寺包入城内。半山寺一带离皇城北安门甚近,故被划为禁地,半山寺遂废。清朝道光年间,两江总督陶澍重建半山寺。咸丰三年(1853)毁于兵火,清末两江总督端方又重建,并增建了半山亭。民国时期,半山寺曾改为小学,后来划入军事禁地。
王安石作为一位很有抱负与才干的北宋官员,注重经世致用,矢志于变法革新,然而为世人所不容,壮志未酬,晚年失意,提前退出了政治舞台。在因循守旧之习深重的中国封建社会,王安石这位勇敢的改革者,其敢作敢为、矢志变革的精神实属难能可贵,闪发着特异的历史光辉。王安石隐退江宁府之后,尽管曾想以佛学来解脱自己的忧愁苦闷,同时尽量不谈政治,但他在内心深处并没有摆脱对国家政局的牵挂,未失去改革者的历史责任感。在他心力交瘁的晚年,王安石还为新法的存废而忧虑,为新法被逐一废除而痛心疾首,最后忧愤病故。这充分表露出王安石晚年并非真的消极避世、超然物外。王安石是一位很值得人们怀念的历史人物。
王安石在很长时间里缺乏应有的历史地位和知名度,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王安石的变法后来被废止,没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用,在中国历史上的实际影响还不足够大,甚至还被作为替罪羊。第二,王安石不是一位胜利者,生平事迹在史籍中记载很有限,且多为误解、责难、歪曲、诬蔑之词。第三,王安石没有多少正面的野史逸闻让世俗津津乐道、渲染传播,反倒是有《古文观止》中的《辨奸论》诋毁丑化王安石,南宋人话本《拗相公饮恨半山堂》嘲骂王安石,明朝人话本《王安石三难苏学士》对王安石亦褒亦贬。第四,王安石隐退生活的遗址半山园后来被围在军事禁地里,常人只闻其名,难见其形,不能时常给人们提示那段历史。1990年代在紫霞湖畔筑起的定林山庄缘起于王安石当年经常至定林寺读书、休憩,但纪念王安石的效果并不显著。
如今置身于改革攻坚的时代,人们必须深刻借鉴中国历代改革者的成败得失,珍视其留下的历史文化遗产。2009年10月,王安石家族墓地在南京将军山南麓被发现。9年之后的2021年将是王安石诞辰1000周年,届时人们应当好好地纪念王安石这位历史上杰出的改革者。
[1]邓广铭:《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名著·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张祥浩、魏福明:《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王安石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高克勤:《新世纪古典文学经典读本·王安石诗文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4]黄裳:《金陵五记》,金陵书画社,1982年版。
[5]中国历史大辞典宋史卷编纂委员会:《中国历史大辞典·宋史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