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中战役第一仗——宣泰战斗

2012-09-18叶建国泰州市党史方志档案办公室江苏泰州225300

档案与建设 2012年11期
关键词:泰兴苏中伤员

叶建国 袁 坤(泰州市党史方志档案办公室,江苏泰州,225300)

苏中战役第一仗
——宣泰战斗

叶建国 袁 坤(泰州市党史方志档案办公室,江苏泰州,225300)

1946年 7月 13日至8月 27日,华中野战军在苏中人民的配合下,反击进犯苏中地区的国民党军队,进行了一场后来史称“七战七捷”的苏中战役。这场战役是从发生在泰兴境内的宣(堡)泰(兴城)战斗开始。宣泰战斗在不到60小时内歼灭国民党整编第八十三师两个团另两个营,生俘敌第五十六团少将团长钟雄飞等3200余人,缴获了大批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首创歼灭美械装备的蒋介石嫡系部队的记录。

浴血激战宣家堡

宣家堡守敌是国民党整编第八十三师第十九旅第五十六团及旅属山炮营。7月13日,华中野战军第一师部队由如皋到达宣家堡一带。黄昏时,第三旅第八团首先打响了战斗。这天晚上,月明如昼,能见度很好。敌人像是故意显示他们先进的美式装备,什么火器都用上了。机枪的火力从土木工事密密层层的枪眼里往外发射,又急又密,像泼水一样一刻不停地向外倾泻。各种口径的炮,甚至山炮也用上了。炮弹和机枪火力一齐在前沿上腾起一道火墙,挡住了进攻部队,许多指战员英勇负伤,有些献出了生命。战士们既愤怒又不服气,情绪有些急躁。难道敌人装备好、火力猛,我们就拿他们没办法了?有的战士要求组成突击队,硬拼上去。这时,副师长陶勇冷静地分析了战场的情况,他发现一师部署了六比一的优势兵力,到了具体战斗中却变成了一比一,集中优势兵力的作战原则临战却不能运用,一场干净的歼灭战变成了胶着战。根据这种情况,陶勇果断地作出决定:停止攻击,重新部署,集中起兵力,明晚再干!当晚,陶勇和八团的负责人一起作了敌前观察。

第二天晚上,改变了打法,第八团仍从东面进攻,第九团一营攻击西南面,第七团在西北面担任主攻。战斗开始后,敌人仍在东面扭住八团,而西北方向,由于河沟环流,地势起伏,又是敌人的侧后方,所以敌人只设置了两道铁丝网。担任突击队的七团二营四连迅速剪断铁丝网,越过河沟,接近敌人,但后续部队被敌人一个大地堡内的重机枪火力封锁,无法前进。这时,四连战士刘正纲从侧翼匍匐前进,迂回靠近地堡,猛地抓住火烫的枪管,使劲摇动,以影响敌人的射击。另一个战士也迅速冲上,向堡内投入手榴弹,将敌人炸死。二营抓住机会,一举突破敌人的阵地。敌人慌忙调动兵力,八团又乘机突破东南面的阵地。

师指挥所里很快热闹起来,电话铃声不断,各团纷纷传来捷报。枪声一夜未停。当启明星升上天空时,电话里传来了胜利的消息:宣家堡的敌人已经被全部歼灭。

奋勇攻坚泰兴城

在第一师激战宣家堡的同时,第六师在泰兴城发起了猛烈进攻。地处长江北岸的泰兴县,位于苏中解放区南端。苏中战役前夕,国民党在泰兴县城驻有整编第八十三师第十九旅第五十七团。泰兴城的城墙高达7米,外面还有20多米宽的护城河,敌人以此为屏障,构筑了自认为坚固的防线。7月13日晚上9点,我华中野战军第六师各团对泰兴城发动了突然进攻。敌人措手不及,十分慌乱,依靠城墙进行顽抗,利用机枪大炮扫射轰击攻城部队。但是,我们的战士以更猛烈更精准的火力打击敌人,首先摧毁了敌人的桥头堡,接着集中火力炮击城墙,为步兵的前进扫除障碍。

7月14日傍晚,第六师开始总攻泰兴城,枪炮声震撼着泰兴,小县城笼罩在硝烟之中。炸开城墙后,由五十二团的战士组成的突击队,在徐长元队长的带领下,个个临危不惧,争先恐后地向城墙上攀登。徐长元抓住机会,用机枪往城垛子上一阵扫射,打退了敌人的反扑,巩固了突破口。接着,全团的战士像猛虎下山一般,冲进城里。当激战进行到15日下午时,敌人第五十七团已经基本被消灭了,只有团部和其残部一二百人退守到城中庆云寺核心阵地,企图固守这里以等待救援,另有一个营敌人被包围在东门大庙内。在猛烈的炮火和强大的政治攻势下,大庙里的敌人终于投降了。至此,敌五十七团大部被歼。由于消灭敌人的目的已经达到,我军主力主动撤离泰兴,挥师东进。

钳制阻敌助主力

宣泰战斗中,除了主力部队,地方武装也承担了重要任务,发挥了很大作用。宣泰战斗前,地方武装主要承担了警戒、阻击的任务。华中一分区特务团团长彭桂卿奉命率领泰兴县团一部及如皋、如东独立团在林梓一带,对付白蒲、石庄方向的敌人。宣泰战斗打响后,敌人妄图进攻如皋。彭团长率领三个县团各一部进行阻击,坚持了两天,消灭敌近100人,迟滞了敌人调兵的时间,为主力部队的调动赢得了时间,为以后如南战斗创造了有利战机,受到了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粟裕的表扬。泰兴县团其余部队和其他地方武装也在城黄线上滞留敌军三天之久。他们运用多种作战方法,有时正面轮番进攻,强力阻击,有时从两侧抵近,射杀敌人,有时紧追不放,咬住敌人的尾巴,打得敌人晕头转向。他们的阻击,保证了泰兴县驻黄桥的党政机关人员及物资的安全转移。

此外,靖江独立团为完成阻靖江城之敌三天于季家市以南的任务,作了严密的部署。当地的群众不分男女老幼,拿着大刀、长矛、钉耙、脸盆、红缨枪,敲敲打打,杀声震天,把靖江城团团围住,吓得敌人不敢贸然出城。敌人硬着头皮冲出靖江城后,又遭到靖江独立团的层层堵截,每前进一步都要费九牛二虎之力。等敌人费尽周折到达季家市时,宣泰战斗早已胜利结束。

踊跃支前为胜利

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是战斗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宣泰战斗一打响,泰兴地方干部和群众纷纷行动起来。民兵们有的上前线配合主力部队作战,有的在后方负责警戒巡逻,保卫地方政府机关和后勤供应站,维护社会治安。支前民工分成运输队和担架队,随时听候调遣。妇女们在妇联会的领导下,舂粮、磨面、做军鞋、照顾伤员。儿童团员们也不甘落后,在村头路口站岗放哨。宣泰战斗打响时,正值盛夏,气候非常炎热。为了慰问参战部队,各村各乡都在部队所经之处设立了许多茶水站、欢迎棚,男女老少热情地为战士们端上茶水、送来鸡蛋、递上毛巾……附近各区的千家万户突击做好干粮,送来了近万斤烧饼。战斗结束后,后勤站和附近的群众将牺牲的四百多名指战员安葬在泰兴南新杨村庙。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保证充足及时的粮食供应,是战争胜利的重要条件。虽然战前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但是由于部队转战频繁,粮食的安排、调送工作十分艰巨。接到送粮命令后,由支前民工组成的运输队员们自己带着干粮,肩挑人扛、车载船运,水陆并进,把粮食运到了前线。当战斗紧张时,部队需要做好的熟食,于是家家户户不分昼夜,做好烧饼、馒头,送上前线。白天时常有敌机轰炸,为了避开轰炸,运输队往往是夜间前进。月光下蜿蜒曲折的小路上移动着长长的送粮队伍。寂静的旷野里,吱吱呀呀的小车声和嘎吱嘎吱的扁担声正是千千万万群众支援前线、保卫苏中解放区的心声。

组织担架队抢运伤员是支前工作中一项重要而又危险的任务。战斗一打响,随军的担架队就像洪流一样涌向前线。许多担架队员和连队卫生员一起,匍匐在猛烈的炮火中,一有战士负伤,他们就立刻上前抢救。受伤较重的伤员经过简单的包扎后,要继续送往野战医院救治。从前线到野战医院或转运站,一般有五六十里。七月的苏中大地骄阳似火,担架队员们都是汗流浃背。为了不让伤员晒太阳,他们脱下自己的衣服盖在伤员身上。时间一长,队员们的肩膀就被绳子磨破了,但是为了尽快救治伤员,他们很少停下来休息。虽然离开了前线,危险依然时刻相伴。遇上敌机轰炸,他们就赶紧把伤员抬进路旁的玉米地里隐蔽。有时,炸弹就在身边爆炸,担架队员们奋不顾身地扑到伤员身上,用自己的身体去保护伤员,有人因此受伤甚至献出生命。在不到三天的时间里,仅在泰兴河失乡庙头庄和古溪区西雁岭的转运站,就有八百多名伤员被送往海安的后方医院救治。

宣泰战斗是我军趁敌人处于进攻前夕疏于防备的情况下进行的。这次战斗打掉了敌人的中路,扩大了我军回旋的余地,为转移兵力、连续作战创造了条件。宣泰战斗的胜利,是由于党的正确领导,地方党政军的帮助,广大人民的支援和前线指战员的英勇善战以及后方机关人员的艰苦工作才取得的。这次胜利使国民党军嫡系第十九旅被大部歼灭,敌人进攻苏中解放区的第一仗就碰了钉子。从这一仗开始,在一个半月里苏中连续七战每战皆捷,沉重地打击了来犯之敌,粉碎了国民党军“两个月内消灭苏北共军”的企图,掩护华中解放区完成对付敌人大规模进攻的全面准备,对以后战局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猜你喜欢

泰兴苏中伤员
苏中革命历史纪念馆被授予“扬州市华侨文化交流基地”
苏中少年英雄——周银海
苏中掘港的悠悠年昧
泰兴砖雕:方寸之间见大美
武警新兵在训练的过程中训练伤急救到院内急救的救治过程
非遗中的“泰兴印忆”
李克强 全力组织抢险救援和救治伤员
开泰图兴——泰兴经济开发区的绿色崛起之道
烧伤伤员综合救治卫勤保障经验
江苏省“三会”换届合署大会在泰兴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