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压力容器风险评估初探

2012-09-18李若兰聂莉莹

制冷 2012年1期
关键词:风险管理评估过程

李若兰,聂莉莹,丁 杰

(武汉新世界制冷工业有限公司,湖北武汉 430023)

1 前 言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简称固规)3.6条风险评估:“对第III类压力容器,设计时应当出具包括主要失效模式和风险控制等内容的风险评估报告”。《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释义:

1)在压力容器的设计阶段全面分析压力容器在使用过程种可能出现的失效,提出规避这些失效的方法和措施。

2)评价风险的水平,采取措施控制风险水平。

3)告诉用户,压力容器可能出现的破坏形式以及当破坏发生时应该采取的措施,向压力容器用户提供足够的信息。

对此,压力容器设计单位都很重视第III类压力容器风险评估报告 (以下简称风险评估报告),设计工程师设法寻求风险评估报告的模板,样式。潜意思里有了模板、样式照做一份,就可以满足固规要求。如果这样,仅仅是形式上完成,没有达到出具风险评估报告的目的。那么提供风险评估报告的目的是什么?要经过什么过程才能形成风险评估报告?是不是有相应的方法可以采用?本文通过介绍风险、风险管理,风险管理过程,给出建议,将有助于理解风险评估,进而完成预期要求的风险评估报告。

2 风险、风险管理

事实上风险评估是风险管理中的一个阶段,因此,首先了解风险和风险管理。

2.1 相关术语[2]

(1)损害 (harm):对物质的损伤,或对人体健康、财产、环境的实际伤害。

(2)危害 (hazard):伤害的潜在源。

(3)风险 (risk):对损害的综合衡量,损害发生的概率和损害严重程度的结合。

“风险”,是一个古老的概念,几乎和人类的文明一样久远,“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的道理,可以说是早期的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行为的萌芽。

图1 损害、危害、风险之间的关系。

(4)风险评估 (risk assessment):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的全过程。

(5)风险识别 (risk identification):发现、识别、描述风险的全过程。

(6)风险分析 (risk analysis):系统运用可获得资料确定危害估计风险的过程。

(7)风险评价 (risk evaluation):根据风险分析的结果确定现实可容许风险的过程。

(8)风险准则 (risk criteria):评价风险严重性的依据。

(9)风险控制 (risk control):对可能出现的危害采取措施并实施,以便把风险降低或控制在可以接受水平。

(10)风险管理 (risk management):组织指导和控制风险相关问题的一系列协调活动。

(11)风险管理过程 (risk management process):风险管理过程有图2所示的各种活动组成 (不一定设立专门体系,但是可以嵌入经营管理过程中,比如可以嵌入质量管理体系中。)

图2 风险管理过程

因此,可以解读成:风险管理是能够在一个肯定有风险的环境里把风险减至最低的管理过程。当中包括了对风险的量度、评估和控制。风险管理过程是一连串程序文件规定的有次序的活动。经过这些活动,可以发现风险采取措施,而后降低风险。

2.2 风险管理历程[2]

20世纪30年代开始风险管理理论的探讨和实践。1929-1933年发生的全球经济危机,促使人们开始思考如何采取有效的风险处置措施,减少或消除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给人们造成的种种灾难性后果。1931年,美国管理协会 (American Management Association,AMA)发起的第一次关于保险问题的会议,明确了对企业风险进行管理的重要意义,并设立保险部门作为美国管理协会的独立机构。

20世纪50年代,风险管理开始在美国以学科的形式发展起来,产生了风险管理的基本构思,并逐步形成了独立的理论体系。1950年,美国学者格拉尔 (Russell B.Gallagher)首次使用 “风险管理”一词。

20世纪60年代飞机工业对可靠性和风险进行了量化。

20世纪70年代后,航天航空、核电工业对风险分析进行了应用。成功的经验随之推广到化工、石油、铁路大型的工业部门,获得巨大成功和效益。从引起国际相关组织和先进国家的关注风险管理。制定发布一系列法规、标准,推进风险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和程序化。同时管理方法不断丰富,管理领域不断扩大。风险管理在欧洲、亚洲、拉丁美洲等一些国家和地区,被公认为企业管理领域内的一项重要内容。

我国也随着推行风险管理,2008年3月成立全国风险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风险管理的风险管理领域的标准制定、标准化工作,对口国际标准化组织技术管理局风险管理工作组 (ISO/TMB/RMWG)。2009年已发布 《风险管理—术语》、《风险管理原则与实施指南》、《供应链风险管理指南》标准。

2.3 风险管理在其它行业的应用

(1)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04年4月发布YY/T0316-2000《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第一部分风险分析的应用》。

(2)原机械工业部提出,全国机械安全标准化委员会归口,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GB/T16856-1997《机械安全风险评价的原则》1998-01-01实施。

(3)基于风险的检验技术已在石化企业实施应用;压力容器管道应用安全性评价;以及各类工程项目、金融业等。总之,已广泛应用于众多行业,并取得良好效果。

风险管理在世界范围内方兴未艾,并且取得了重大成效,国家也已建立风险管理标准化委员会,压力容器的风险管理势在必行,也是可行的,压力容器设计已经建立了 《设计质量保证体系》,嵌入风险评估,共同运行。

再则,任何设备在整个生命周期内,都会以一定的概率发生故障,特别是压力容器一旦发生故障除了经济损失,往往危机生命,这都难以用技术标准来控制。风险管理可以填补不足,运用风险管理工具,分析得出设备风险大小,对设备的安全性做出判断,进而根据市场需求,法律法规要求,企业自身环境,制定风险可接受准则,对风险加以控制,保障设备使用的安全性。

3 风险评估的重要性

强调压力容器设计时应当出具包括主要失效模式和风险控制等内容的风险评估报告,是因为设计决定了压力容器的固有特性和安全性,本质安全设计措施是风险减小流程中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设计过程进行风险分析的重要意义,在于可以暴露安全性方面的薄弱环节,及时采取措施来消除、加强薄弱环节,极大程度降低压力容器生命周期内的风险。

4 风险评估实施

压力容器设计单位,提高员工的风险理念,将风险评估融入压力容器设计质量保证体系,在压力容器质量保证体系中增加适当的风险评估要求或程序,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具体行动:第III类压力容器设计前组建团队,对要设计的压力容器进行风险识别、风险分析、进行风险控制,将进行这些过程进行记录并整理,风险评估报告唾手可得。

风险评估实施过程:

图3 风险评估流程

1)风险评估团队应包含压力容器实现各方面有经验的专业人员,包含生产、制造、焊接、检验、安装售后服务等相关方面专业人员;有利于全面发现识别危害。

2)收集资料,获取信息,包含内部和外部信息,内部信息主要是组织压力容器设计、生产制造、安装、运行等过程中历史、现在和未来各种相关、风险相关信息;外部信息包含法规、标准与风险管理过程相关的信息、行业技术进展信息。

3)采用风险识别工具和技术识别危害;生成全面的风险清单。

4)对识别出来的风险进行分析;判定其严重度和发生的概率。

5)确定风险准则。

6)将风险分析的结果和风险准则比较确定风险等级。

7)根据比较结果决定是否采取风险控制措施。

8)采取措施降低风险。

9)记录每个过程,形成风险评估报告。

[1]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S]

[2] ISO31000 2009 Risk management Principles and guidelines[S]

[3] 风险管理研究,[EB/OL]http://www.runlawyer.com/BBS/ShowPost.asp?ThreadID=732

[4] GB/T 168556.1-2008机械安全风险评价第1部分原则[S]

[5]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释义 [S]

猜你喜欢

风险管理评估过程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对企业合规风险管理的思考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双信封制和综合评估制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