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生态条件下红皮云杉和红松主要多酚类物质含量研究

2012-09-18邓心蕊王振宇

中国林副特产 2012年6期
关键词:伊春红松长白山

邓心蕊,王振宇,2*

(1.东北林业大学 林学院,哈尔滨150040;2.哈尔滨工业大学 食品科学研究院,哈尔滨150001)

多酚类物质是日常饮食中最丰富的水溶性抗氧化剂和最具活性的抗氧化物质[1-2]。大量研究证明,氧化是引起人类老化和大量疾病的原因[3-6]。膳食中的抗氧化剂可以激发细胞防御抗氧化伤害并且保护细胞组件。在食品工业中,抗氧化剂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延长产品的货架期。一些人工合成的抗氧化剂,如BHA和BHT,对健康存在潜在危害和毒性[7]。所以,从天然资源中寻找合适的抗氧化剂取代人工合成的,已经受到广泛关注。

很多植物中均存在多酚类物质,如一些果蔬、香料、坚果等。研究比较多的如葡萄和茶叶,因为其多酚类物质发现较早、含量较高,所以研究较深入;还有一类原料,由于来源广泛、培育便宜或适于经济种植而受到关注,如苹果、海带、燕麦、马铃薯等;再者,一些具有特殊功能性质的多酚类物质来源也深得研究者的青睐,如蓝莓等一系列浆果不仅抗氧化性强且其中富含色素类物质,为进一步用于食品工业的天然色素方面提供了来源。前期研究发现,松科植物中富含多酚类物质[8-10],且有研究证明其在含量及抗氧化性方面的优势[11]。

红皮云杉(Picea koraiensis)为松科云杉属常绿乔木,高30m以上、胸径达60~80cm,树冠尖塔型,树皮灰褐色或淡红褐色,叶四棱状线形,球果卵状圆柱形[12]。红松(Pinus koraiensis)为松属常绿针叶乔木,树冠圆锥形,树皮鳞状裂开、内皮浅驼色、裂缝红褐色,球果圆锥状卵形[13]。红皮云杉和红松作为东北地区主要优势松树种,具有很好的经济开发优势,且东北地区林场有企业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林区道路密度大等特点。本研究选择伊春、苇河、长白山作为原料采集地,研究红皮云杉和红松不同生态环境下的活性物质含量,以多酚、黄酮和原花青素含量,确定优势资源品种。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红皮云杉和红松松果,采摘于伊春、苇河和长白山。

1.2 实验仪器

高速万能粉碎机;电子天平;分析天平;超声波发生器;电热恒温水浴锅;旋转蒸发仪;台式低速离心机;可见分光光度计。

1.3 实验方法

1.3.1 超声波提取

以不同采摘地的红皮云杉和红松球果为样品,将样品在避光通风处自然晾干,塑封在阴凉处备用。使用前用粉碎机粉碎,过20目筛。取3g样品粉末,用60mL 40%乙醇溶液在25℃超声波提取,超声功率200w时间30min,将提取液4000r/min离心10min后真空抽滤,固体物质加入离心后液体同体积的40%乙醇,再复提2次,合并3次,在40℃下真空旋转蒸发浓缩,用40%乙醇定容至100mL。每种样品做3组平行。

1.3.2 多酚含量的测定

本实验采用《GBT 8313-2008茶叶中茶多酚和儿茶素类含量的检测方法》,略有修改。

取没食子酸对照品0.110g±0.001g,加蒸馏水定容至100mL容量瓶。分别取1~7mL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定容。各取1~10mL棕色容量瓶,加10%福林粉溶液5.0mL,3~8min后,加7.5%碳酸钠溶液4mL,加水定容至刻度。25℃水浴1h,在765nm处,以蒸馏水为空白,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没食子酸含量作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样品测定:取一定量的样品提取液,稀释一定的倍数,按上述步骤操作测定吸光度值。并做3组平行试验。

1.3.3 黄酮含量测定

采用《GBT 20574-2006蜂胶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 分光光度比色法》,略有修改。

取芦丁对照品50mg,加无水乙醇,定容至50mL容量瓶(1mg/mL)。取10mL,无水乙醇定容至50mL容量瓶(0.2mg/mL)。分别取1至7mL置于50mL容量瓶中,加95%乙醇至15mL。加硝酸铝溶液1mL(100g/L),加醋酸钾溶液1mL(9.8g/mL),加水定容至刻度。静置1h,在415nm处,以30%乙醇溶液为空白,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芦丁含量作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样品测定:吸取5mL稀释液,以相同方法测定吸光度值。并做3组平行试验。

1.3.4 原花青素的测定

采用《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版)》,略有修改。

取原花青素标准品10.0mg,溶于10mL甲醇。分别取0、0.25、0.5、0.75、1.0、1.25、1.5mL 置 于10mL容量瓶中,加甲醇定容至刻度,摇匀。取正丁醇与盐酸(95∶5体积混合)6mL,至具塞锥瓶中,0.2mL硫酸铁铵溶液(用浓度2mol/L盐酸配成2%(w/v)的溶液),加1mL待测品。沸水浴精确加热40min,立即置冰水中冷却,加热完毕后15min,在546nm处,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原花青素含量作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样品测定:取一定量的样品提取液,稀释一定的倍数,按上述步骤操作测定吸光度值。并做3组平行试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多酚含量测定结果

图1 没食子酸标准曲线

将不同地区红皮云杉及红松球果共六种样品的提取液稀释适当倍数,吸取1mL于10mL棕色容量瓶中,按标准曲线的测定方法,在765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值。没食子酸标准曲线见图1。各样品的多酚含量分别为:红皮云杉伊春155.358mg/g,苇河125.395mg/g,长白山166.743mg/g;红松伊春24.933mg/g,苇 河10.357mg/g,长白山8.046mg/g。不同地域红皮云杉中多酚含量为红松的5~20倍。其中,长白山红皮云杉中多酚含量最高,伊春次之。

2.2 黄酮含量测定结果

图2 芦丁标准曲线

将样品提取液稀释适当倍数,吸取5mL于50mL容量瓶中,按标准曲线的测定方法,在415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值。芦丁标准曲线见图2。各样品的黄酮含量分别为:红皮云杉伊春1.941mg/g,苇河2.111mg/g,长白山2.355mg/g;红松伊春1.584mg/g,苇河1.161 mg/g,长白山1.217mg/g。不同地域红皮云杉中黄酮含量均略高于红松。但同一树种间,差异不大。

2.3 原花青素含量测定结果

图2 原花青素标准曲线

将样品提取液稀释适当倍数,吸取1mL于10mL容量瓶中,按标准曲线的测定方法,在546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值。原花青素标准曲线见图3。各样品中原花青素含量分别为:红皮云杉伊春143.742mg/g,苇河144.762mg/g,长白山170.476mg/g;红松伊春43.891mg/g,苇河31.130mg/g,长白山14.667mg/g。不同地域红皮云杉中原花青素含量为红松的3~11倍。其中,长白山的红皮云杉原花青素含量最高,苇河和伊春次之。

2.4 活性物质含量总表

表1 不同生态环境下的红皮云杉和红松活性物质总表

从实验结果来看,红皮云杉在多酚和原花青素的含量上均显著优于红松,在黄酮含量上红皮云杉略高于红松。所以选择红皮云杉作为进一步研究对象,且以长白山为最好,伊春次之。

3 结论

通过对伊春、苇河、长白山地区红皮云杉和红松球果中多酚、黄酮、原花青素的研究,确定其多酚含量最高在166.743mg/g,原花青素含量达170.476 mg/g,可见其活性物质含量十分丰富。此最高结果均属于长白山红皮云杉球果,所以可见,长白山红皮云杉球果为多酚类物质的资源优势松树种类。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松多酚生理功能等方面,提供了基础。

[1] Scalbert,A.,Johnson,I.T.,Saltmarsh,M.Polyphenols.Antioxidants and beyond[J].Am.J.Clin.Nutr.,2005,81:215-217.

[2] Blokhina,O.,Virolainen,E.,Fagerstedt,K.V.Antioxidants oxidative damage and oxygen deprivation stress:a review[J].Ann.Bot,2003,91:179-194.

[3] Badithe,T.,Ashok,R.A.The aging paradox:free radical theory of aging[J].Exp.Gerontol,1999,34:293-303.

[4] Finkel,T.,Holbrook,N.J.Oxidants,oxidative stress and the biology of ageing[J].Nature,2000,408:239-247.

[5] Halliwell,B.Oxidative stress and neurodegeneration:where are we now[J].J.Neurochem,2006,97:1634-1658.

[6] Halliwell,B.Oxidative stress and cancer:have we moved forward[J].Biochem.J,2007,401:1–11.

[7] Kahl,R.,Kappus,H.Toxicology of the synthetic antioxidants BHA and BHT in comparison with the natural antioxidant vitamin E[J].Z.Lebensm.-Unters.-Forsch,1993,196:329-338.

[8] Xiao-Yu Su,Zhen-Yu Wang,Jia-Ren Liu.In vitro and in vivo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Pinus koraiensis seed extract containing phenolic compounds[J].Food Chemistry,2009,117:681-684.

[9] 王振宇,杨立宾,魏殿文.红松松仁中天然产物的研究进展[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8(2):90-91.

[10] 苏晓雨,王振宇.红松子种皮提取物活性成分及抗氧化作用研究[J].林产化学与工业,2010(4):99-102.

[11] Dudonne S,Vitrac X,Coutiere P,Woillez M,Merillon JM.Comparative study of antioxidant properties and total phenolic content of 30plant extracts of industrial interest using DPPH,ABTS,FRAP,SOD,and ORAC assays[J].J Agric Food Chem,2009,57:1768-1774.

[12] 张含国.红皮云杉遗传多样性的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0.

[13] 闵长林,马文华.加快伊春红松果林产业发展的研究[J].中国林业经济,2009(5):29-35.

猜你喜欢

伊春红松长白山
伊春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绕口令
没有红松的红松林
伊春地区近60年气温与降水的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不同比例尺航磁测量数据的对比分析——以伊春森林覆盖区为例
关于红松育苗造林技术的探讨
漫步四季,探索不一样的长白山
长白山册封始于金代
黑龙江伊春:守着绿水青山 收获金山银山
“互联网+”下的长白山休闲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