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载人登月运载火箭总体方案研究

2012-09-18蔡益飞

上海航天 2012年4期
关键词:箭体氢氧液氧

蔡益飞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上海 201109)

0 引言

21世纪上半叶,近地载人航天活动正向月球以及深空迈进,月球已成为人类走向深空第一站。我国已启动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两大工程,载人登月将融合两大工程的成果,成为我国深空探索的里程碑之一。本文以发动机为核心梳理国外运载发展脉络,提出我国运载发动机选型建议;以载人登月工程运载能力需求为背景,探讨重型运载火箭发展思路,从中优选一型运载火箭开展细化论证。

1 国外重型运载火箭发展

国外航天运输系统发展可总结为:一个起源、两个体系、三个时期、五个转折点。其中三个时期为20世纪60年代美苏载人登月、80年代航天飞机和2004年以后重返月球、火星及深空探索,见表1。

表1 国外载人登月及重型运载发展的三个时期Table 1 Three periods of the moon landing and heavy launch vehicle in abroad

1.1 重型运载火箭总体方案特点

a)国外重型运载火箭的主要目标轨道是近地轨道/亚轨道,一级半/两级/两级半构型为首选[1-3]。

60年代载人登月竞争时期美国与前苏联发展了三级、五级构型的重型运载火箭,目标轨道是月球转移轨道(土星V运载火箭)和低月球轨道(N1运载火箭);80年代重复使用航天器发展了两型一级半构型重型运载,目标轨道是110km的亚轨道;当今美俄等国家规划中的重型运载为一级半/两级半构型,目标轨道是亚轨道/近地轨道。一级半构型主要基于氢氧芯级+助推;两级半构型主要基于液氧煤油芯一级+氢氧芯二级。

国外重型运载火箭分类如图1所示。典型重型运载火箭性能参数见表2。

图1 重型运载火箭分类Fig.1 Classification of heavy launch vehcile

表2 国外典型重型运载火箭性能Tab.2 Performances of typical heavy vehicle in abroad

b)合理定位运载系数,优选总体构型与箭体直径,利于重型运载工程实施。

运载火箭运载能力、起飞质量、芯级直径三者密切相关,其中运载系数为运载能力与起飞质量之比,芯级箭体直径与起飞质量、长细比相关。20世纪60年代美国土星V运载火箭运载系数可达4.3%;80年代航天飞机运载系数可达5%;21世纪战神V运载火箭运载系数可达4.97%;猎鹰重型运载火箭(全液氧煤油)运载系数可达3.79%。目前氢氧芯级直径为7.75m→8.38m→10.41m,液氧煤油芯级直径为3.66m→5.4m→8.4m→10.06m→17m,其中10.06,17m为20世纪60年代单芯级运载火箭选取直径。

1.2 液氧煤油发动机

俄罗斯为载人登月及重型运载火箭发展了NK-33,RD-170,RD-0120三型一级发动机,如图2所示。其中RD-170发动机的衍生型运载火箭获得了广泛使用,如RD-170/171发动机先后用于天顶号和能源号运载火箭。在能源号发射两次后,天顶号运载火箭独自成为RD-170发动机工程应用;RD-180发动机为RD-170发动机的衍生型,1993年由美国和俄罗斯联合研制;在美国,宇宙神Ⅲ、宇宙神Ⅴ等主力运载火箭获得广泛应用。RD-191发动机同样为RD-170发动机的衍生型,分别用于安加拉号、罗老号(韩国)运载火箭,印度也在积极引进,目前只有罗老号运载火箭进行过此型发动机飞行试验。

俄罗斯重型运载火箭发动机吨位发展由150t(NK-33)→740t(RD-170)→390t(RD-180)和194t(RD-191),即由百吨级跨越发展到七百吨级,而后又回到400,200t级。

图2 前苏联/俄罗斯液氧煤油发动机发展Fig.2 Development of liquid oxygen kerosene engine in former Soviet Union/Russia

美国在载人登月时期发展了H-1,F-1两型液氧煤油发动机,后续基于H-1发动机发展了MA,MB,RS-27系列液氧煤油发动机,如图3所示。因美国重点发展了液氢液氧和大固体发动机,其液氧煤油发动机总体性能弱于俄罗斯,目前主要使用与俄罗斯联合研制的RD-180发动机、引进的NK-33发动机,以及基于登月舱下降级改进的Merlin系列发动机。

图3 美国液氧煤油发动机发展Fig.3 Development of liquid oxygen kerosene engine in USA

经过三个时期发展,液氧煤油发动机工程使用频率最高的推力吨位是400,200t,200t推力吨位可整合小型、中型、大型、超大型运载火箭,400t推力吨位可整合中型、大型、超大型、重型、超重型运载火箭,700t级吨位可支持大型、超大型、重型、超重型、巨型运载火箭研发。

1.3 液氢液氧发动机

美国研制了F-1,J-2发动机用于土星V运载火箭,前者仅在土星V运载火箭使用,后者的改进型J-2X发动机用于战神I/V运载火箭二级;四段式固体发动机、RS-25D发动机用于航天飞机;五段式半固体发动机、RS-68发动机用于战神I/V运载火箭的一级动力,同时RS-68发动机是德尔它4运载火箭芯级发动机。在星座计划实施中基于J-2发动机研制了J-2X发动机,使发动机总体性能有了质的提高。俄罗斯为重型运载火箭专门研制了RD-0120发动机,四机并联作为能源号运载火箭芯一级发动机,但此种发动机未能获得广泛使用;欧洲为阿里安V运载火箭研制了百吨级推力火神氢氧发动机,日本为H-2A/B运载火箭研制了百吨级推力的LE-7系列发动机。各国液氢液氧发动机发展如图4所示。

图4 各国/地区液氢液氧发动机发展Fig.4 Development of liquid hydrogen liquid oxygen engine in the world

2 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发动机研制建议

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研制了120t推力的液氧煤油发动机和真空70t推力氢氧发动机,统筹考虑重型与我国下一代运载火箭发展,提出建议如下。

a)两级半构型是我国重型运载首选

运载火箭形成了两种体系:一是以液氧煤油、常规推进剂发动机为基础的苏式体系。二是以固体发动机、氢氧发动机为基础的美式体系。我国运载继承了苏联体系,未来重型运载以液体发动机为动力的继承性较好。重型若选择一级半构型(类能源号),则需发展大推力液氧煤油和大推力氢氧发动机;若选择两级半构型,则需发展大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

b)120,400t推力吨位可满足我国未来运载火箭一级动力需求

我国已有120t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后续仅需研制推力400t发动机即可满足各种运载能力火箭一级动力需求。

c)100t级真空推力氢氧发动机是我国重型运载较佳选择

作为二级动力,70t推力氢氧发动机的推力偏小,至少需用4机并联,而真空推力150~300t氢氧发动机则偏大,且研制难度高,真空推力100t氢氧发动机作为二子级动力或轨道转移级动力较佳,同时发动机研制与70t真空推力氢氧发动机的继承性好。

d)箭体直径最大7~8m为宜

未来近地轨道运载能力百吨级运载火箭芯级若使用氢氧推进剂,直径选取8~10m为宜;芯级若使用液氧煤油推进剂,直径选取7~8m较佳。

3 我国载人登月运载火箭

3.1 任务定位

未来我国的月球任务以无人月球探测和月球采样返回、载人环月飞行、有限规模载人登月、大规模月球开发为主线。根据发射次数,载人登月可分为四次发射、三次发射和两次发射,超大型/重型运载货运运载火箭运载能力需求见表3[4]。

表3 不同载人登月发射模式运载火箭能力需求Tab.3 Requirement for launch vehicle capacity of various manned moon-landing models

3.2 发展途径

超大型/重型运载火箭型谱可初步归为四种构型,载人登月运载火箭论证中选取了三类构型(固体助推+液氧煤油芯级仅开展初步论证)。考虑时间节点和技术难度,设想我国载人登月运载火箭发展途径如图5所示,具体如下。

3.2.1 基于现有箭体直径、在研发动机

箭体直径3.35m/5m,发动机两级半构型(B2方案)。

3.2.2 基于6m箭体直径、在研发动机

箭体直径3.35m/6m,发动机两级半构型(C1方案)。

3.2.3 基于现有箭体直径、新研发动机

箭体直径5m,发动机为400t级推力液氧煤油等,一级半构型(D3方案)。

3.2.4 基于7~9m大箭体直径、新研发动机

箭体直径7m,发动机为400t级推力液氧煤油等(F2方案)和箭体直径9m,发动机推力为200t液氢液氧、固体发动机(H2方案)。

3.3 方案优选

3.3.1 任务约束

a)登月模式:以三次发射载人登月为首选。

b)运载能力:轨道高度270km,轨道倾角20°,运载能力80~100t。

c)发动机:芯一级和助推400t级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双喷管+双燃烧室,泵后摇摆;芯二级氢氧发动机70t/100t推力。

d)全箭长径比:11~13。

e)三匹配:载荷与整流罩有效空间匹配,助推与芯级匹配结构匹配,助推/芯级工作时间与发动机总体性能匹配。

3.3.2 构型论证

以两级/两级半构型为首选,以400t发动机为一级动力,以3.4%的运载系数初步预估起飞推力和起飞质量,四种构型见表4。其中:构型6+2芯级燃烧300s超出液氧煤油发动机工程合理范围,构型6+3不便于系列化,可优选构型4+4、6+4。

图5 载人登月运载火箭发展途径Fig.5 Development way of manned moon-landing launch vehicle

表4 重型运载火箭构型Tab.4 Configuration of large launch vehicle

3.3.3 方案细化

两级构型,6个3.35m助推器与7.0m芯级组成一子级,助推与芯级同时分离,通过发动机节流控制关机过载。起飞质量3 102.6t,起飞推力4 067t,270×270km、20°轨道运载能力90t;捆绑3.35m助推器6个,每个助推器400t级双喷管1台、泵后摇摆液氧煤油发动机;芯一级7.0m,400t级液氧煤油发动机4台;芯二级7.0m,氢氧发动机70t3台/100t2台。优选方案外形如图6所示。

图6 优选方案外形Fig.6 Shape of optimal scheme

该方案的总体外形简单,运载火箭长细比(12.48)合理,满足设计要求,助推传力点与芯级长度、传力点匹配。法向力与气动压心变化规律不同于传统运载火箭,选定方案3.35m助推无尾翼,跨声速气动压心0.45~0.50运载火箭飞行速度v与过载Nx如图7所示。其中:运载火箭飞行最大过载Nxmax=4.88(飞行时间163.36s时);最大动压Qmax=31 709Pa(飞行时间=74s时)。

图7 运载火箭飞行速度与过载Fig.7 Shape of optimal scheme

运载火箭可在海南发射场发射,进入270km、倾角20°近地圆轨道,助推和芯一级组合体残骸落区在西太平洋,距离菲律宾最小距离370km,落区安全可控。10台发动机切向摇摆6°可实现运载火箭一级飞行稳定控制,如图8所示。其中:8台参与俯仰控制,10台参与偏航控制;摇摆空间足够,不发生干涉。

图8 运载火箭发动机摇摆控制Fig.8 Swing control of launch vehicle engine

4 结束语

为加速我国航天运输系统深化发展,促进载人航天与探月的成果融合,建议确定合理可行的工程目标、优选运载火箭方案、牵引动力发展。工程核心目标是将中国航天员安全送到月球并返回地球,在实现核心工程目标后,其直接经济利益牵引不足,需要适度控制工程规模,确保有限资源支持航天运输领域可持续发展。工程实施的核心是运载火箭,直接关系大系统的研制进度,需依据国情统筹考虑。工程对航天运输系统最大的牵引是发动机,选择合适推力、构型发动机将决定未来航天运输系统发展布局。

[1]BOCAM K J,BROWN C M,NELSON D K,etal.A space exploration architecture for human lunar missions and beyond:1stSpace Exploration Conference:Continuing the Voyage of Discovery[C].Orlando,Florida:2005.

[2]CONDON G L,DAWN T,MERRIAM R S,etal.CEV trajectory design considerations for lunar missions[R].AAS 07-075,2007.

[3]BERGLUND M D,MARIN D,WILKINS M.The next-generation heavy-lift vehicle——the inaugural flight of the EELV Delta IV heavy[R].AIAA 2005-6707.

[4]盛英华,张晓东,梁建国,等.载人登月飞行模式研究[J].宇航学报,2009,30(1):1-7.

猜你喜欢

箭体氢氧液氧
航天箭体用薄壁结构机械加工噪声分析及防治
大推力氢氧发动机完成今年首次试车
液动机引流式液氧煤油运载火箭推力矢量伺服控制系统
液氧煤油发动机氧系统双机耦合振荡频率特性
液氧煤油发动机喷管非冷却段传热分析
氢氧燃料电池演示实验的改进
自制液压储气式氢氧燃料电池
液氧甲烷发动机
我国大推力氢氧发动机发展思考
不简单的小旋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