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嵇康山阳故居考
2012-09-16王东
王东
(焦作市图书馆,河南焦作454000)
续嵇康山阳故居考
王东
(焦作市图书馆,河南焦作454000)
“嵇康山阳故居在哪儿”是大家争论和关注的焦点。笔者在之前《嵇康山阳故居考》的基础上不断查找、探访,获得了更翔实、准确的依据。嵇康山阳故居的大致位置在辉县吴村镇鲁(方言读luo)庄西北、山阳村西南山阳故城即邓城(一名清阳城,亦称浊鹿城)东北侧。
嵇康山阳故居地;山阳故城(清阳城、浊鹿城);继续考证
考察嵇康山阳故居的位置,先明确白鹿山的位置在哪儿很重要。白鹿山即今辉县市薄壁镇北部太行山的一段支脉。
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认为,“研究、判断、评价多立足于文献,而文献本身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带来了很大的困扰。所有文献记载都是记载者选择、删减、加工的结果,文献记载本身既有很大的主观性,又有很强的偶然性,要在纷纭复杂的文献记载中找出真正能够反映竹林七贤所生活的时代和他们的创作、生活,还需要相当艰苦的过程。”[1]有正确的文献资料固然好,但是,实践、采访、考究古物藏品,从中得出较正确的另一手材料,与文献资料相互印证、比较更重要。2011年3月,笔者骑摩托车经过峪河口儿(俗称瑶河口)往东行驶20多分钟到达薄壁镇,由薄壁镇往北行驶20多分钟,经白云寺到达鸭口村、马头口村北边儿,往北徒步攀登,经过两个多小时,第三次登上了海拔 1300多米的白鹿山,用数码相机拍得一些珍贵的、有价值的照片和实物资料,令人欣喜。2006年8月,笔者最初登上白鹿山(当时,我不知此山叫白鹿山,后来经过考察文献资料和山上石碑、寺庙遗址的记载才知道),是因为母亲信佛,常登临一些名山大川,自己也喜欢旅游,喜欢游览高山大川,便陪母亲前来。母亲来白鹿山显阳寺是因为不少人说这里是“高山大顶”、“西方路”。从海拔 1300多米的白鹿山向上望,还有高耸入云的高山,白鹿山西边有关山、东边有石门、八里沟等国家地质公园和自然风景区。白鹿山中有栈道通往东西南北方向,山中曾经至少有四五座寺院,显阳寺、玄极寺、法住寺、白鹿寺……如今,山中的显阳寺、玄极寺,为今人重修,寺院留有遗址、地基、佛塔砌石、碑刻,已不见了昔日宗教寺院、庙宇的壮丽景观。
说白鹿山这里是佛教圣地、道家祖庭一点儿也不为过。自佛教传入中国,晋怀帝永嘉四年(公元310年),天竺僧人佛图澄(公元231-348年)东来洛阳,本想于此传教,但当时匈奴酋长刘曜率部进攻洛阳,洛阳陷落、一片灾荒,佛图澄躲避于民间。后来,刘曜的大将石勒攻伐豫州郡县,杀戮甚重。佛图澄决心以佛教慈悲、戒杀义理劝阻官兵,他先投奔石勒的部将郭黑略,进而认识了石勒,他帮助石勒谋取了帝位,并劝石勒不可滥杀无辜,以争取民心。佛图澄受到石勒等人信任,被封为“国师”。佛教得到极大的重视、保护和宣扬,佛教在中国尤其是在中原地区得以空前发展,佛图澄倡建寺院890多座,仅太行山一带就有寺院400多座。白鹿山上白鹿寺、玄极寺均为佛图澄所建,“白鹿”有佛苑、吉祥之意,另外,神佛的使者多乘白鹿。在佛图澄来到中原、太行山传播佛教之前,太行山中多神仙、道家宫观,以供祭祀、修炼之用。佛图澄是来太行山传播佛教较早的外国人,他所倡建的白鹿寺、玄极寺、显阳寺、洛伽寺、白云寺、百岩寺、天宁寺、竹林寺等多是晚于洛阳白马寺而早于登封少林寺和洛阳龙门石窟的寺院。除佛图澄在白鹿山这里留下遗迹外,大致在三国·魏·齐王(曹芳)正始九年(公元248年),竹林七贤曾结伴游历、居住这里,这里的“刘灵醒酒台”何止一处!公元400年左右,南燕尚书令将军慕容镇等人曾驻扎这里;后燕皇帝慕容垂、慕容熙和尚书令慕容农以及翟魏皇帝翟钊,北齐时期的天文学家张子信,隋朝学者卢太翼,唐代司马承祯、钱起、卢照邻,金代史学家元好问,元代道教教主丘处机、大学士王恽、许衡,明代王敕、纪云鹤、薛所蕴等人都在白鹿山留下过足迹。
白鹿山中溪水滴淌、常年不断,瀑布高挂、犹若悬河,林木葱茏、篁竹遍地,莺歌燕舞、鸡鸣雀啼、空谷传声,山花烂漫,抢眼夺目;仰望,但见雄峰入云、鹰雁翱翔。有史以来,这里是文人雅士游历、修道参佛者隐居、牧者涉足、樵夫放歌之地。
白鹿山上,北齐河清四年所立碑碣(残)
如今,白鹿山上有一块北齐时期的石质残碑,其上有“白鹿山玄极寺□□桃汤三为郡中正……大齐河清四年四月八日二□?邑人敬造愿以此功德□益法界众生离苦得……”等碑文内容;留有“修补大法宝藏功德题名记”碑,其中内容有“……信人便请有宁境寺僧远铎见经肆散在官,收领数百余函,赍持归白鹿寺粧修。往往有检阅者惜乎卷帙不全,法轮不能常转。接年,僧俗行缘募化钱粮,请人抄写、补不能全美……”北齐时期的这块碑虽为残碑,但它古朴、逋峭,笔气丰俊,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藏奇崛于方平之内,犹存汉隶之风。此山就是白鹿山,这块残碑就是铁证。白鹿山的正确位置确定了,我们便不难理解南朝·宋·郭缘生《述征记》所云:“白鹿山东南二十五里,有嵇公故居,以居时有遗竹焉。”白鹿山上还保存有刻着明代王敕诗歌《玄极寺二首》的碑石,碑石内容有“绝壁巅崖不可攀 青鸾巢处是禅关 山僧坐定无人到 只与白云相往还……鹤栖匠氏难寻木 僧住樵夫不到山……古宗和尚……”王敕(约公元1450-1530年),字嘉谕,历城(今济南市历城)人,明成化进士。其任提学副使时,曾广游辉县名胜,作诗多首。古宗和尚为玄极寺主持的大致时间在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至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这块诗碑应为王敕游览玄极寺之后、玄极寺住持安排人刻制的。
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秋,清·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西巡。皇帝要去的地方,当地官员都要提前安排人员修好“御路”,三丈宽,外边砌沿石,中间铺黄土。在辉县地界,御路由王村到百泉,乾隆皇帝驻跸百泉,后由百泉到白云寺,乾隆皇帝驻跸白云寺,又从白云寺经山阳南,看过竹林寺、竹林七贤之一嵇康故居遗址,然后到县界,接着进入修武地界,御路沿太行山向西,经过万户村(今修武县赤庄)、陆村、韩王村(过去称万户村)、小墙北,抵漫河沟,东折而西。乾隆皇帝的行宫设在“去前马作里许,西南去定和村二里许,东南去承恩镇三里许”的地方,后经清化镇,游月山宝光寺,驻跸竹坞,然后,渡孟津河南下……乾隆皇帝经过山阳,听了关于竹林七贤的传说,看了竹林寺、竹林七贤祠遗址,感慨之余,写下《七贤咏》:“嵇生放达意真豪,嗣宗青眼夸神交。启事吏隐何妨涛,沛国豫流行陶陶。向秀佐锻炉锤操,小阮不愧玉树曹。阿戎清爽舞浊醪,竹林之游芳躅高。延之过激由去朝,五君成咏寓贬褒。我过山阳望古遥,土阜惟见横岧峣。犹使逸兴轩轩飘。”其中,诗句“我过山阳望古遥,土阜惟见横岧峣”点明了竹林七贤之一嵇康山阳故居以及竹林寺当时的一些情况:“我经过山阳地界凭吊古远的先贤,竹林寺、竹林七贤祠都已不存,只看见小土山横在高山下。”
竹林寺位于辉县市西南30公里鲁庄村北侧、山阳村南侧,寺西、寺内曾有七贤堂、七贤祠,祭祀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寺西原有大片竹林,其中有竹林七贤之一嵇康当年寓居山阳的住处;竹林寺南边不远即有山阳故城(清阳城,又名浊鹿城)城墙遗址。金元之际较有成就的诗人元好问(公元1190-1257年)的诗作《七贤堂》:“水上盘陀不见人,烟中白露玉无尘。竹林未恨风流减,负杀共城麴米春。”《竹林寺》:“石坛高树映寒藤,闲有沙鸥静有僧。总爱此间竹林好,七贤来了更谁曾。”都是作者游历竹林寺、七贤堂后睹物感怀之作。
《水经》简要记述全国 137条主要河流的水道情况,是中国第一部记述水系的专著。著者和成书年代历来说法不一,大致认为,作者为汉代著名地理学家桑钦等人;东晋著名学者、文学家和训诂学家郭璞曾为《水经》作注。《水经》原文“清水”篇,第一句为“清水出河内修武县之北黑山”。郦道元(公元约470-527年,北朝·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字善长)《水经注》卷九有“清水、沁水、淇水、荡水、洹水”篇 ,注述、解释“清水出河内修武县之北黑山”这句话的内容为:
“黑山在县北白鹿山东,清水所出也。上承诸陂散泉,积以成川。南流,西南屈。瀑布乘岩,悬河注壑,二十余丈,雷赴之声,震动山谷。左右石壁层深,兽迹不交,隍中散水雾合,视不见底。南峰北岭,多结禅栖之士,东岩西谷,又是刹灵之图。竹柏之怀,与神心妙远;仁智之性,共山水效深,更为胜处也。其水历涧飞流,清泠洞观,谓之清水矣。溪曰瑶溪,又曰瑶涧。清水又南,与小瑶水合,水近出西北穷溪,东南流注清水。清水又东南流,吴泽陂水注之,水上承吴陂于修武县故城西北。……又东,长泉水注之,源出白鹿山,东南伏流,迳十三里,重源浚发于邓城西北,世亦谓之重泉水也。又迳七贤祠东。左右筠篁列植,冬夏不变贞萋。魏步兵校尉陈留阮籍,中散大夫谯国嵇康,晋司徒河内山涛,司徒琅邪王戎,黄门郎河内向秀,建威参军沛国刘伶,始平太守阮咸等,同居山阳,结自得之游,时人号之为竹林七贤。向子期所谓山阳旧居也,后人立庙于其处。庙南又有一泉,东南流注于长泉水。郭缘生《述征记》所云,白鹿山东南二十五里有嵇公故居,以居时有遗竹焉,盖谓此也。其水又南,迳邓城东,名之为邓渎,又谓之为白屋水也。”[2]
《水经》中所记述的“清水出河内修武县之北黑山”、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所注述的“黑山在县北白鹿山东,清水所出也”是正确的。
上文提到的“邓城”位于今辉县市吴村镇东南边,为山阳故城,一名清阳城;“重泉”也称双泉,今辉县市峪河镇有重泉村;白鹿山即今辉县市薄壁镇北部太行山段,白鹿山南部二三十里即有山阳村。山阳村南口立有村标,上面文字说明山阳村的来历与竹林七贤有关。
三国时,魏王曹丕称魏文帝,封刘协为山阳公,居于山阳城(今辉县市邓城北侧);葬于山阳城(今辉县市邓城)西十里(今修武县李固村北部),称汉献帝禅陵,俗呼献陵。现在,汉献帝禅陵北侧有古汉村,南部有李固村。《辉县志·地理志》载:“山阳故城一名邓城,在县西南六十里邓城村北,周围九里,四门遗址尚在。曹丕废汉献帝为山阳公居此,有庙存焉(又因其城在清水 <峪河>之阳,又名清阳城)”,《怀庆府志》(乾隆五十四年 点校本上卷 卷之一 沿革志)记载:“修武县……《太平寰宇记》:隋大业十年,又移修武县于永桥,即今武陟县,其城又空,复移于今县东北二十三里浊鹿故城,置即魏帝受禅所也。”《怀庆府志》(乾隆五十四年 点校本上卷 卷之四 舆地志)记载:“浊鹿城……在县西北六十里(按:《汉书》云,汉献帝葬城北,为禅陵。一名青<清>阳城,今考《通志》,不载山阳城,云浊鹿,即山阳,因郦氏谓山阳公所居也。第山阳、浊鹿,固义难合并,且今墙南村,土人犹呼山阳,而汉陵之下村,名浊鹿,彰彰可考,不容泯也)”。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卷二十 河北道一 怀州 河内)载:“浊鹿故城,在县界东北二十三里,魏文帝受禅,封汉帝为山阳公,居河内山阳浊鹿城,即此城也。”从上面的史料分析,由于历史时间久远、史书记载混乱,山阳城、浊鹿城、清阳城、山阳故城等名称让人迷糊,但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史料相互印证,还是可以理清思路、头绪找出线索和答案的。《后汉书》由我国南朝刘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二十四史”之一,主要记述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 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共195年的史事。范晔(公元398-445年),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今河南淅川东)人。范晔在世的年代离汉朝较近,我们应该确认《后汉书》所记历史的真实性、准确性。
在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的《后汉书》(卷九帝纪第九孝献帝)中有记载:
(东汉延康元年)冬十月乙卯,皇帝逊位,魏王丕称天子①。奉帝为山阳公②,邑一万户,位在诸侯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车服郊祀天地,宗庙﹑祖腊皆如汉制,都山阳之浊鹿城③。四皇子封王者,皆降为列侯。
(作者注:①逊,让也。《献帝春秋》曰:“帝时召群臣卿士告祠高庙,诏太常张音持节,奉策玺绶,禅位于魏王。乃为坛于繁阳故城,魏王登坛,受皇帝玺绶。”
②山阳,县名,属河内郡,故城在今怀州修武西北。
③浊鹿一名浊城,亦名清阳城,在今怀州修武县东北。)
明年,刘备称帝于蜀,孙权亦自王于吴,于是天下遂三分矣。
魏青龙二年三月庚寅,山阳公薨。自逊位至薨,十有四年,年五十四,谥孝献皇帝。八月壬申,以汉天子礼仪葬于禅陵①,置园邑令、丞。
(作者注:①续汉书曰:“天子葬,太仆驾四轮辀为宾车,大练为屋幕。中黄门﹑虎贲各二十人执绋。司空择土造穿,太史卜日,将作作黄肠﹑题凑﹑便房,如礼。大驾,大仆御。方相氏黄金四目,蒙熊皮,玄衣朱裳,执戈扬楯,立乘四马先驱。旗长三刃,十有二旒曳地,画日﹑月﹑升龙。书旐曰‘天子之柩’。谒者二人,立乘六马为次。太常跪哭,(日)十五举音,止哭。昼漏上水,请发。司徒﹑河南尹先引车转,太常曰请拜送。车著白丝三纠,绋长三十丈,围七寸;六行,行五十人。公卿已下子弟凡三百人,皆素帻,委貌冠,衣素裳,挽。校尉三(百)人,皆赤帻,不冠,持幢幡,皆衔枚。羽林孤儿﹑巴俞嬥歌者六十人,为六列。司马八人,执铎。至陵南羡门,司徒跪请就下房,都导东园武士奉入房,执事下明器,太祝进醴献。司空将校复土。”帝王纪曰:“禅陵在浊鹿城西北十里,在今怀州修武县北二十五里。陵高二丈,周回二百步。”刘澄之地记云:“以汉禅魏,故以名焉。”)
太子早卒,孙康立五十一年,晋太康六年薨。子瑾立四年,太康十年薨。子秋立二十年,永嘉中为胡贼所杀,国除[3]。
上面的史书记载,汉献帝延康元年(公元220年)冬十月,汉献帝刘协禅位于魏王后,居住的都城在河内郡山阳县的浊鹿城。浊鹿城一名浊城,亦名清阳城,在今修武县东北。魏青龙二年(公元234年)三月,山阳公薨,禅陵位于浊鹿城西北十里,今修武县北部二十五里、古汉村南边。
汉献帝刘协离开朝廷,来到浊鹿城民间,过上清静的生活。手下人为了让汉献帝散心消遣,请他到城西北约50里的百家岩游览。汉献帝和曹节皇后(曹操的二女儿)以及随从见这里丹崖险岭如屏,瀑落泉涌如喷珠溅玉,奇花异卉赏心悦目,香风古韵扑面相迎;北望高山,千峰积雾,万仞排空。在天门瀑布下面不远处,有一横石卧在溪涧,使由北向南的溪水分流而下,奔跃不停,欢快鸣唱,汉献帝不禁称赞景色绝妙,感叹:“人物显晦,盖必有时。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圣人之书,多为发明,诚得仁智之美。山乐、水乐,我等何故不乐?”受山石流水的启示,他心头的郁闷阴云渐渐散光。古人以山水比德,即以山水之美与君子之德相比较,形成人们对山水美的一个传统审美认识。后人在百家岩的山石上书刻“二乐台”三个大字,取山乐、水乐,以至人人都快乐之意。现在,邓城南边有常洛(常乐)、协店等村名,大多与山阳公刘协有关。
辉县市峪河镇西北边的峪(瑶)河(瑶河水出山口南边有“瑶河口儿”、“清河口”地名),峪(瑶)河流的清水意为天上瑶池来的清净圣洁之水。在瑶河口北侧不远处有两股清水流经、汇聚,河道在此形成大大的“丫”字形。一股清水由西北茱萸峰、一斗水、宝泉风景区一带水源汇聚而来;另一股清水由东北驼峰(陀佛)岭一带水源汇聚而来。干旱的季节,河道里可见被水冲刷成没有棱角的乱石,乱石下面的沙子沉积层最厚处达3米以上。农历七八月汛期时,雨水增多,北面的大山中常常会山洪暴发,水势大涨,汹涌而来,淹没田地、冲走牲畜甚至是人。所以,百姓在瑶河口南部东岸村边修建起河龙王庙及戏楼,祭祀龙王,祈佑平安、丰收。两股水流在瑶河口处汇聚后向南、向东奔流而去,流经山阳、重泉、吉家岗等地。长久以来,当地人已经逐渐形成以峪河(瑶河)作为划分焦作市(修武)与辉县市(辉县)的分界线的概念意识。
按《水经》、《水经注》的说法,清水源于白鹿山东部的黑山;长泉水源于白鹿山南边。那么,流经瑶河口、清河口的水流是“瑶河水”,也是清水的一条支流。太行山一带,人们大致统称太行山为“太行山”,但太行山在各个支脉地段的名称、叫法却不同;焦作至辉县一带,从太行山渗透下、流下的水,大致可以称为清水,只是这些水流、河泉有大有小并且在各个地方的名称、叫法不同。在辉县市西北40里处的峪(瑶)河沟内有一座水库,是人工湖,名叫宝泉水库或宝泉湖。宝泉水库的东边有西顶(西老爷顶,一名镇行山,也称五行山),西顶东北部有白鹿山;宝泉水库的西边有驼峰(陀佛)岭,北顶罗圈崖,南连萧墙岭。《水经注》中所记载的“上承诸陂散泉,积以成川。南流,西南屈。瀑布乘岩,悬河注壑,二十余丈,雷赴之声,震动山谷。左右石壁层深,兽迹不交,隍中散水雾合,视不见底。南峰北岭,多结禅栖之士,东岩西谷,又是刹灵之图。竹柏之怀,与神心妙远;仁智之性,共山水效深,更为胜处也。其水历涧飞流,清泠洞观,谓之清水矣。溪曰瑶溪,又曰瑶涧。清水又南,与小瑶水合,水近出西北穷溪,东南流注清水。”说明太行山白鹿山一带的清净水流从北向南即从高处向低处渗透或奔流,大致分三股清水:一股从白鹿山东部山谷流下,即郦道元所称的清水之源流,经于百泉一带;一股从白鹿山南部流下,即郦道元所称长泉水之源流,经于竹林寺、重泉一带;一股从白鹿山西部流下,经于峪河(瑶河),称为瑶河水。从白鹿山西部流下的清水汇集于山沟(宝泉水库处),由此向西南外流,经过峪河(瑶河)口大王庙,汛期雨季洪水泛滥时,水流量为 5立方米/秒,行人无法通过;流经峪河(瑶河)口时,与来自修武县天门山、玉皇嶣等的山涧散水汇合,瑶河水东南而行,流经小新庄、王敬屯、山阳村、鲁庄村等,向东南,注入清水。该河道最宽处达300米以上,水深1米以上。这河沟叫峪河(瑶河)沟,这峪河(瑶河)水也是清水支流之一。
三国(魏)时期司州地域图(《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图地图出版社1975)[4]
据史料记载,汉朝时,有郡国二十四,县三百七十三。其中,河内郡领十八县:怀、汲、武德、波、山阳、河阳、州、共、平皋、朝歌、修武、温、获嘉、轵、沁水、隆滤、荡阴;晋朝时,有郡国二十九,县一百九十五。其中,河内郡领九县:野王、州、怀、平皋、河阳、沁水、轵、山阳、温。
《二十四史》之《晋书》(一四·志四)中有:“以司隶校尉统郡一十二,县一百户四十七万五千七百。其中,汲郡,泰始二年置,统县六、户三万七千:汲、朝歌、共、林滤、获嘉、修武(晋所启南阳,秦改名修武);河内郡:汉置,统县九、户五万二千:野王、州、怀、平皋、河阳、沁水、轵、山阳、温。”
《二十四史》之《魏书》(一0六·志五)中有:“司州十二郡。其中,汲郡,晋武帝置,治城头(应为坊头),领县六。北修武(孝昌中,分南修武,置治清阳城):清阳泉、马泉、丁公神育河、陶河、熨斗泉、覆釜山、五里泉、七里熨、马鸣泉、重泉,郡戒安阳城;南修武:二汉属河内,晋属有□家□城、宜(疑为宣字)阳城;汲:二汉属河内,晋属后罢,太和十二年复治汲城,有比干墓、太公庙、陈城;兴和二年,恒农人率户归国,仍置义州于城中;朝歌:二汉属河内,晋属有朝歌城、崔方城、大方山、淇水、白沟水、天井沟、苑城、新城、伏羲祠;山阳:二汉、晋属河内,后属有沁阳城、南北二武阳城,孝景(应为:孝昌)二年置郡,初治共城,后移治山阳城,寻罢;获嘉:二汉属河内,晋属后省,太和二十三年,复治新洛城,有获嘉城。”
以上资料说明,在北魏孝昌(公元525-527年,共3年)中,从南修武中分出区域,名称北修武;北修武置县治清阳城。郦道元所称“黑山在县北白鹿山东”是指黑山在当时的修武县北部、白鹿山东侧。当时的修武县治在如今的获嘉县城的位置。
另据史书记载,山阳曾为国名、郡名、县名。舜、禹覃怀之地,殷周畿甸之土。晋启山阳,郑锡河后,隶赵称都,入魏为镇,及秦吞六雄,罢侯置守。项羽改名殷国,汉高复立为郡。皇朝迁鼎,卜食漳滨,遂方割四县,在古州城(今温县武德镇西张计村附近)置武德郡。辞书对“山阳”在县名中的解释其中有“古县名。战国魏邑,汉置县,以在太行山之阳得名。治今河南焦作市东(当时,山阳县治在如今的焦作市的东部;修武县治在如今的获嘉县城的位置)。北齐废。曹丕即魏帝位,以汉献帝为山阳公。”
据以上资料可知:汉代,河内郡已经有山阳、修武之分。三国时期,山阳县属河内郡,修武县属朝歌郡。晋朝时期,山阳县属司州河内郡,修武县属司州汲郡;山阳、修武先后被刘、石、慕容、苻氏占据;清·洪吉亮(公元1746-1809年,字君直、稚存,号北江,江苏阳湖人)《十六国疆域志》记载:前赵、后赵、前燕、前秦并有山阳、修武二县,所归属不改。后魏时期,司州汲郡有南修武、北修武、山阳并存。五代·南唐·乐史(公元930-1007年,字子正,北宋宜黄县人)的著作《太平寰宇记》中记载:“高齐天保七年自今获嘉县移修武县于西修武县故城凭志案至是始合南北西修武山阳为一县”过去,修武县的地域位置大致在今获嘉县的地域位置。到北齐天保七年(公元556年),从现今获嘉县移修武县到西修武县故城(即现在修武县城位置);这时才合并南修武县、北修武县、西修武县和山阳县为一县,即修武县。
现在,辉县市吴村镇重泉北部路边有一通石碑,碑身已被损坏为两截。碑文中提到的“双泉”即指重泉。碑周围是杂草、塑料袋等垃圾,碑面上刻清代当地小有名气的文人周文魁的连笔行草书法作品《洞中天》,文字叙事简洁,笔力端凝,字迹、线条连贯、流畅、优美:“月涌双泉何时取,万古千年不断潏。逝者长叹鄹子乐,而今昼夜自东西。弟子周文魁 笔 道光九年秋八月中浣 吕老师笔法 ”是由重泉而生发的赞美、感叹之作。
2011年 8月初,笔者曾到修武县赤庄村看望一位先生(赤庄村北边就有铁匠庄、百家岩)。我和坐在赤庄奶奶庙前的一位老人闲聊。老人叫孙振香 ,91岁,耳聋(戴着助听器)、眼花,精神尚好,意识清晰。他说,七贤乡赤庄村古时候称万户村,村里的奶奶庙,过去由孙文贵等人倡建,有卷棚两间,庙里的神很灵验。记得现在是第四次修建。提起七贤,他说,“七贤乡”,过去就有这个称呼。记得这里叫七贤乡万户村(也称万斛村,应是贡奉汉献帝粮食的村庄之一。今焦作市韩王村在古时候也称万户村,也是贡奉汉献帝粮食的村庄之一),村附近有不少竹园。原来,在现在部队靶场的位置有城,不大,据说是京城来的贤人在那儿住过。现在有时候,中午十一点左右,可以看到有城池浮现在空中。传说,贤人准备一同去百家岩游转,见一股白气上贯天、下彻地,贤人说,是百家岩的老佛爷来接咱们了。故赤庄西侧建有石佛寺。寺中有宋代太平兴国年岁次癸未(公元983年)八月廿五日立的石佛像(被毁、已残)。据说,七贤中,除了山涛、向秀是河内怀县(武陟小虹、武陟西南)人,阮籍、阮咸、王戎也在山阳县居住过。孙振香老人的话说明从京城来的贤人在赤庄西北边的地方(部队靶场的位置、今中州铝厂东北部)住过,是阮籍、阮咸或是王戎亦未可知,有待考证。由此也说明,百家岩是七贤游历、聚会的一个重要场所。
《修武县志》(卷二·舆地·山川)载:“修武县境太行山居其半随地而异名旧志仅载山坡洞峪之名十六亦未详其坐落……”其中关于“白鹿山”、“嵇山”的记载,区域位置模糊不清,令人费解;有篡改内容、误导视听之嫌。《怀庆府志》卷首“府境全图”中标注的百家岩北部为天门山,这与《修武县志》中所称“白鹿山在百家岩上”截然不同。中华民国二十年十二月出版的《修武县志》(卷二·舆地·故城考、山川)载有“清廪生杨敏书清水、长泉水、吴泽陂、覆釜堆考辨”、“清县廪生杨敏书三城考辨”、“襄城县知县袁俊清水、白鹿山考”等关于白鹿山、清水、浊鹿城、山阳城的考察记述,但是,不清楚白鹿山的位置在哪儿,不知道浊鹿城、清水的位置、来龙去脉,从而进行的考证不能以实据让人信服。
今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百家岩景区留有不少古碑、残碑,其中有:“百家岩寺大殿西壁画净土功德记并序……霁开轩惹云有楼,汉献帝避暑处也……稠禅尝解虎之地,王烈遇石髓之方,法水香云,岂异于灵山鹫岭;迹孙登长啸之台,逼嵇康淬剑之水,晨钟夕梵,何殊于鹿苑蜂台;白云亭下,溕溕兮,瑞雾岚烟;明月池边,穷穷兮,杉松野鹤……大宋开宝六年岁次癸酉十月辛巳朔十五日乙未 立碣记 寺主僧怀乂 供养主僧怀信 典座僧怀圆僧怀辩 堂维那僧怀暹 僧怀荣……”说明这里是修行教法的地方,稠禅师在此山曾以禅杖驱散两只打斗的猛虎(有解虎坪遗迹);是仙人王烈遇石髓的地方,说明孙登也到过这里,这里与孙登以及啸台(位于苏门山)有关、与嵇康淬剑之水(即长泉水,流经清阳城东北侧嵇康故居附近)接近。
辉县市西北部(瑶河口东北部)有驼峰岭(陀佛岭),山岭上有洛伽寺,寺中留有许多石碑。其中一块石碑题额为《重修洛伽寺碑》,碑文名为“驼峰岭重修洛伽寺碑记”,文中提到“……厥寺之形势,前有层崖深壍(qian)、六真七贤之胜迹,背靠峻岭巅峰、道观佛宫之福地……”此处也可证明驼峰岭(陀佛岭)的南部有道教六真人、竹林七贤人居住活动的地方。
南朝·宋·郭缘生《述征记》所云“白鹿山东南二十五里,有嵇公故居,以居时有遗竹焉”是正确的。白鹿山东南二三十里有嵇康故居、山阳村,至今这里仍有七贤祠、竹林寺、竹林泉(七贤泉);这里风和气清,清水汩汩,处处莺歌燕舞,片片树阴花香,一派田园风光;这里的许多隐士、山人、村民在不经意间受到贤人精神感染,具有了热情、朴实、洒脱、尚谈的民俗玄风,任性自然豁达,爱恋家乡山川的性格特征。
通过以上考证可知,竹林七贤之一嵇康的山阳故居在今辉县吴村镇山阳村之西南、鲁庄之西,也即魏晋时期的山阳故城(邓城)东北侧。
晋朝之后,山阳、修武、共县一带百姓在陵园里祭祀山阳公刘协、在庙里祭祀竹林七贤的风俗逐渐兴起。
岁月久远,时光荏苒,先贤已逝,却有遗迹和传说存在。竹林七贤在山阳、修武、共县一带的活动遗迹和有关竹林的诗文、典故与传说是我们的宝贵人文财富和旅游资源,也是提高我们地域历史文化品位的一张很好的名片。
[1] 2010年11月13日,中国·云台山第三届竹林七贤文化研讨会上,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讲话节录.
[2] 陈桥强.水经注全译(上下)[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311.
[3] (宋)范晔.后汉书[M].李贤,等译.北京:中华书局,2007:208.
[4]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三册)[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75.
(责任编辑 孔占奎)
book=11,ebook=11
G122
A
1008-7257(2012)02-0044-05
2012-02-06
王东(1970-),男,河南焦作人,焦作市图书馆,主要从事图书馆学和地域文史类内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