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讲解员内在素养备要
2012-08-15杨忠
杨忠
﹙焦作市博物馆,河南焦作454000﹚
博物馆讲解员内在素养备要
杨忠
﹙焦作市博物馆,河南焦作454000﹚
在博物馆展览活动中,讲解员是沟通观众与文物展品情感交流的重要桥梁与纽带。讲出真“情”是博物馆讲解艺术的精髓。文章从讲解员的基础文化和专业知识、职业情感、职业道德等方面,阐释了讲出真情的途径和渠道。
讲解;真情;博物馆
博物馆的讲解是以陈列为基础、运用科学的语言和其它辅助表达方式,将知识传递给观众的一种社会活动。讲解员是沟通博物馆与社会的桥梁和纽带,是博物馆的名片。讲解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影响着观众的接受教育和参观质量,影响着博物馆的窗口形象,甚至影响到一个地区和国家的形象。这是博物馆讲解员的基本定义和地位。时下,博物馆的讲解员大多普通话发音纯正,嗓音圆润,能流畅准确地将讲解对象表达给观众,讲解中也不乏幽默诙谐、机智生动之处,这似乎已经符合讲解的要求。然而,听完之后,许多观者也只是停留在对文物实体感知阶段中,并无更深层次的理性收获,文物的教育、审美等功用大打折扣。这样的展出效果,讲解员没有讲出真“情”是主要原因。
感情是人类区别于其它物种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特别是审美娱乐、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达到感情上的满足是最基本的目的之一。并且往往通过这样一种“情”的传递,真正实现陶冶情操、增长才识的最终目的。因此,对于博物馆讲解员来说,要实现讲解效果深层次、全方位,必须讲出真情实感,以情感人,以情促人。对大量的且各具特色的历史文物来讲,要通过它们讲出我们对先人的聪明智慧及留给我们的丰厚珍贵文化遗产的敬佩、感激之情,使后人念念不忘他们对历史的推动作用,并激发观者的自豪之情;对于推动社会发展和为民族事业做出巨大奉献和牺牲的历史英雄人物,要讲出对他们的崇拜、敬仰之情;对于反面教材,也要讲出对他们的憎恶之情,教育人们以此为辱,引以为戒,激发人们正确的真、善、美观念的树立……。
面对永远处于静态的文物藏品,讲解员如何讲出真情实感呢?在我看来,应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
一、要全面学习,掌握历史和有关知识。这是博物馆讲解员的基本功,也是讲解中出“情”的先决条件。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千年的遗存形成了厚重的文化积淀,而这种文化积淀都不是单个独立,而是彼此关联、相互依存的。在长期的社会进化和发展的过程中,历史事件众多,科技发展线索纷繁,千变万化。从这个角度上说,每一件(类)遗存除具有其个性之外,都与其它种类的遗存、器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联。同时,由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源远流长,再加上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地方文化和民族风情丰富多彩,讲解员如果不了解并掌握精深广博的历史文化知识,不懂得各地的民风民情,就有可能受知识面局限,使讲解内容变得枯燥乏味,更谈不上讲出“情”。因此,努力掌握每一件器物的发展线索,系统学习好社会基本知识,包括天文、地理、史料传记、宗教风俗和学科知识,包括语言学、哲学、经济学、文学、艺术伦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特别要对历史上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有一个理性的正确认识,并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加以分析,就能较好地掌握相关链接。这样在讲解某一对象时,其意义就远不限于这个对象本身,而是宽泛了许多。因而也易于不同的感情来激起观众的浮想联翩,对讲解对象的认识也随之不断深化,从而达到讲解目的。由此看来,只针对特定讲解对象而去掌握相关的事实和知识,只是一种浅层次的解析。
二、要培养自己的职业情感。首先要培养热爱讲解的情感。“热爱”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动力之源,社会上没有哪类工作是在缺乏热爱之情的条件下而做得异常出色的。对博物馆讲解员来说,讲解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观众对祖国、对民族的热爱之情。因此,热爱讲解就自然而然地成为做好讲解工作的基础条件。否则,讲解中是不可能讲出真情实感来的。其次,要培养热爱观众的情感。观众是博物馆的服务对象,讲解员是讲解的主体,观众与讲解员的关系是互动的,观众从讲解员那里增长了才识,受到了教育,获得了感情上的愉悦;而讲解员则从观众那里实现了自身价值,使自己的讲解感情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因而讲解起来就比较容易讲出真情,并与观众的感情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交流互动,最终的讲解目的就达到了。再者,要培养热爱陈列展品的情感。讲解员既是讲解的主体,也是观众与陈列展品的桥梁和纽带。因此,不仅要培养热爱观众的情感,同时也要培养热爱陈列展品的情感,这样才能起到桥梁与纽带的作用。面对永远处于静态的文物展品,怎样才能培养出热爱它们的情感来呢?一是要摸清展品的来历。面对从民间收藏过来的藏品,你就要时刻想到许多人为此付出的努力和它在丰富展品中的作用;要是人们捐献的藏品,你就要充分理解展品主人的心情,时刻念念不忘现在你就是它的主人,时时以主人的身份去精心呵护它;若是抢救发掘出来的文物藏品,你就要充分认识到文物展品的特性,一旦失去将不可复得。这些都对我们培养热爱文物展品的情感大有益处,而这种情感在实际讲解中往往能直接转化为讲解情感。二是要深刻认识展品的历史背景及其思想内涵、价值和意义,从而把握好它在当今生活中的客观作用。三是要充分认识到展品是你自己进步的重要基石。应该看到,没有它,自己就不能时时接受思想启迪和教育,就不可能获得才识的不断增长,甚至还会失去职业等。这样,这种情感就会变为了解陈列展品、寻求知识和为观众服务的动力,就会为在讲解中出“情”提供情感之源。
三、要善于联想。讲解是知识和语言的高度综合艺术,它综合了教师、播音、演讲、话剧、表演等专业的技术手段,是专业性和艺术性的综合。从这个角度上讲,讲解员就是教师、艺术家,既然是教师和艺术家就要运用专业手段来锤炼自己讲出真情的本领。联想就是重要的手段之一。谈到联想,大概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的,而博物馆讲解员的联想,则具有与常人完全不同的意义。首先,要有的放矢地联想,而不是漫无目的的胡想。讲解员面对的讲解对象是静态的,通过我们的联想,要将它们在自己的思想空间中“活”起来,仿佛将它们又重新置入现实的社会生活中,使人们在生活中体察它们存在的价值,更容易激起观者对它们的依恋之情。如针对东汉时期的陶仓楼,就要联想到它的功用。这个建筑是当时用来储藏粮食的,是现代粮仓的鼻祖,人们将赖以生存的粮食储藏在这里。那么这座陶仓楼也就成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设施。试想,无论在当时或当今,缺少了粮仓,我们的生活状态将是一个什么样子?再如,在认识陶仓楼体上的彩绘时,就要想到当时人们的艺术思维理念和审美情趣。艺术源于生活,反过来又装点、扮靓、丰富生活,艺术产生的来源在这里又被印证。这些线条流畅、图案精美的彩绘充分表现了先人们创造性的艺术思维和制作工艺。有了这些内在情感的汇集,对讲解中出“情”是大有益处的。其次,要自觉地去联想。联想是每个人的自主思维问题,博物馆讲解员的联想,必须是在无任何外力或因素的状态下实现的。否则,这种联想就不可能发自内心深处。任何迫于无奈才去做的事情,都不会有一个完美结果的。因此,不要等工作急需或在外人的督促下才去联想,而是要将这一习惯作为自己的一种潜意识,无论在工作状态或日常生活中,随时都要让这种潜意识的功能发挥出来。如,我们在商场浏览一件现代工艺制作的陶瓷用具时,自然而然地就要联想到展室的陶瓷展品,以及现代工艺与古代工艺制作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和陶瓷的发展线索,在思想上就形成了关于古陶瓷和现代陶瓷既有一脉相承又有巨大差异的双重性,在今后的讲解中就容易激起观众的兴趣,并通过探究形成对古人创造精神的敬佩之情。再如,在挑选一块玉器时,看到那多姿的造型和精美的纹饰,就要想起从远古时期我们的先人在生产力极其落后的情况下,艰难加工玉器的过程。而正是由于他们和后面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创造和不断发现,使得现代玉器加工竟如此艳丽多彩,又会激起我们对古人的奉献充满了感激之情。第三,联想要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这一点至关重要,它和作家、艺术家在创作上的联想不同。艺术家的联想是反映生活的,而且还要高于生活,甚至现实生活中没有的事物,但依据社会发展规律有可能产生、发生的事物现象,它都可以去联想,并通过适当形式展现给观众。而讲解员的联想则不能苟同,这是因为:①文物展品的特性决定了你的联想必须是客观的。你所讲的文物展品都是已经发生的历史现象事物,它印证的是当时的历史,反映出的是当时的科技和艺术水平,而且每一件物品都有它不同的经历,都反映出某一领域的历史背景和事件,必须以历史唯物主义实事求是地去解析它。而且文物展品具有不可再生性,一旦失去,将不再复得。即使是后人仿造得惟妙惟肖,以假乱真,充其量也是在艺术等方面进行了二度制作,早已丧失了文物的深刻内涵和功用,仅供观赏之用。②观众的审美需求和史实求证需求决定了讲解员的联想必须符合这种需求。而这种时代需求就是尊重历史、尊重观众的感情。在此基础上将文物的内在信息和艺术价值传递给观众,使观众的心态意识受到影响,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达到培养人们高尚的精神情操和日臻完善的思想情趣,决不能使这种联想成为胡编乱造、愚弄观众的途径。③讲解员自身的工作目标决定了必须正确处理联想与真实的关系。即联想必须保证在真实的基础上。而真实正是这种联想的客观依据,只有通过真实的联想,才能实现讲解的最终目标。我们进行联想的目的,是为了在讲解中讲出真“情”,通过这样一种“情”的传递,达到人们了解历史、认识世界、增长才识的最终目的,而不是为了改变文物展品本身,或给它加上若干莫须有的色彩。这是与艺术家、作家的联想的根本区别之一。
综上所述,通过我们正确的联想,就能不断地丰富、熟记来自方方面面的关于讲解对象的线索和发展轨迹,汇集我们在讲解中所需要的内在情感,是实现讲解中出真情的重要途径。
四、要体验生活。同作家、艺术家一样,博物馆讲解员也要深入生活。作家、艺术家体验生活是要创作出优秀作品,塑造出鲜活的人物形象。而我们博物馆讲解员贴近生活,则是要了解群众的思想感情,探索出最适合他们的讲解方式和最能讲出真情实感的方法途径。为什么讲解员要讲出真“情”就一定要深入生活呢?这是因为:我们的讲解对象本身就源于生活,并且代表了社会发展各个阶段的方方面面,是社会发展到各个阶段的各领域的产物,并显示了各个阶段人们在科技、艺术等方面的审美意识、工艺水平和思维理念等。它们虽不是当今时代的产物,却与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是一脉相承。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不仅在当时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和作用,还影响着我们当代社会人们的思维观念和行为准则。其中积极向上有益于社会进步和文明建设的方面值得我们去吸收、借鉴,消极的、反面素材我们也要从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同时,观众的感情之需也需要讲解员深入基层。我们说过感情是人类所独有的,它既是抽象的,也是具体的。所谓抽象的是指看不见、摸不着的,具体的则表现为感情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就是说多种多样的感情在社会上体现出来,就表现出来了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并体现出不同的行为表现。再者,讲解员自身也需要到社会上充实自己的知识,丰富自己的内在感情。社会是一个大课堂,在这里能够学到室内课堂中不曾学到的知识,要想使自己的讲解对象有机地融入到社会大课堂中,就必须了解社会的接纳途径、方法和方式,并在这个过程中给予文物展品以更深刻的内涵,使其焕发出时代精神。总之,讲解员只有深入社会,体验生活,了解群众的感情之需,才能有效地在讲解中出“情”,达到最终的讲解目的。
在具体的社会生活体验和实践中,应把握好这么几点:一是要广泛深入到社会各行业、各阶层中去,不能凭自己的好恶而选择深入对象。农村是我们文化教育体系链条中相对薄弱的环节,特别是偏远山区,农民思想感情纯朴,对文物的认识相对浅一些,作为我国最大的社会群体,应成为讲解员体验生活的重点,不能因条件艰苦、交流不便而弃之不顾。学生正处在求知阶段,深入时应注意了解用什么样的方式和情感最适于他们接受文物展品的知识和思想内涵,以达到他们增长才识的目的。市民在参观时除满足接受教育、增长才识的目的外,更偏重于精神上的满足,因此也要掌握他们的主导审美情趣。知识分子群体则要偏重于通过讲解充实他们的知识库,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以激励他们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教育事业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二是要在生活中注意了解人们不同的审美情趣。不同的群体各自有不同的接受方式,也各自有自己的情感诉求。掌握了这一点,就会较好地把握用什么样的语言措辞、语汇、情感表达等方式来讲解,讲解也就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要在生活体验中模拟讲解场景,努力营造一种特定的讲解氛围。这里要注意这么几点:这种讲解场景的模拟是有意识的,不能随着生活被动地走,无论在何时何地体验生活,思想上都要拉紧这根弦。第二,场景的模拟尽可能要真实,不能胡乱虚拟,更不能“过家家”似的走过场。第三,注意运用特定手段和方式在模拟过程中与观众产生互动,形成思想感情上的共鸣,并不断增强自己的临场应变能力,体察在真实讲解中的感受。模拟场景实际上是一种讲解历练,这样的历练是讲解出“情”的有效途径。
五、要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和思想品德。这是讲解员在讲解中讲出真“情”的思想基础。讲解既然综合了教师的特性,那么讲解员就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首先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做率先垂范的典范。因此,讲解员首先要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意识,坚持正确的讲解导向,自觉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和尊严。其次是讲解员要认真学习、模范遵守国家法规和单位规章制度,熟悉并模范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第三要牢固树立观众至上的理念。一切为观众的需求服务,维护观众的合法权益。第四讲解员要有敬业奉献精神,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有热爱观众的情感品质,能主动、热情、耐心、细致地为观众服务。
[1] 文化部文物局.中国博物馆学概论[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2] 关中人.中国通史[M].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 陈永康)
book=76,ebook=76
G266
A
1008-7257(2012)02-0122-03
2012-02-02
杨忠(1955-),男,河北保定人,焦作市博物馆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