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精细化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2012-09-15■陈瑞
■ 陈 瑞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精益求精的企业文化,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期望也不断增加。而在逐渐成熟的市场环境下,企业获得暴利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小,作为传统的国有建筑企业,如何通过精细化管理尽量降低成本,做足降耗增效的文章,已成为激烈市场竞争中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从这一观点出发,笔者所在的中国化学工程第十三建设有限公司开展的 “精细化管理年”活动,切中了企业从传统的增长模式向 “做强、做优、做大”转变的要害,其成效如何,直接决定了公司的未来。
笔者所在公司经过40多年的发展,从计划经济时的旱涝保收到市场竞争中的起伏蜕变,经过艰苦的努力逐步适应了市场的变幻,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的宝贵机遇。但是,相比国内外许多优秀的企业,公司的发展仍面临很多难题,粗放式经营、粗线条管理,成为企业持续前进的最大障碍。目前,公司的精细化管理工作已在各部门、各单位逐步开展和实施,同时也引发了许多震动和争议。如果把实施精细化管理看作是一项刚刚开工的项目,要保质保量地按期完成,取得良好的效益,公司上下须重点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精细化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工程
精细化管理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现代管理认为管理有3个层次:一是规范化,二是精细化,三是个性化。精细化是管理的基本手段,过去我们学 “吉化”的 “严细实快”,学习全面质量管理的PDCA循环,开展质量管理体系ISO9000的认证,无不包含精细化管理的内容,这是企业管理的内在要求。不同的是,目前情况下公司推行的精细化管理范围更广、程度更深、参与的人员更多。因此,必须认识到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规划、实施、保障等各个方面做出科学的统筹和协调。
首先,系统的规划是保证。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精细化管理必须有精确的规划,这是最容易被各级领导干部忽视的问题,但却决定着精细化管理的成效。一方面,它要求我们对精细化的内涵、上级的要求有深刻的研究和了解。另一方面,要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进行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出主次分明、合理有序、操作性强的规划方案,只有把目标要求和企业实际科学地结合起来,才能保证实施过程不走样,取得理想的效果。
其次,系统的联动是基础。在企业的组织结构中,各部门、各单位有相对不同的职责范围,在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过程中,经营与技术、成本与材料、安全与人事等又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一项方案的推行,都涉及多个部门、多项业务、多名员工,要达到整体的目标,必须要有系统的联动,任何一项单打独斗,都会困难重重,只有联动起来,才能事半功倍。
再次,系统的管理是保证。推行精细化管理,对于公司来说,无异于一次改革。要打破旧有的粗放的管理模式,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许多矛盾和磨擦,因为旧的平衡打破后新的模式还未建立起来,干部职工的思想会出现许多困惑,这也是历史上许多改革无疾而终的原因。因此,我们必须要迅速建立一个系统的制度保障,及时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使公司的精细化管理在循序渐进中稳步推行。
精细化管理是一项科学的工程
精细化作为一种管理模式,在实施推进的过程中又是一门科学,需要发挥各方面的智慧。 “精”就是切中要害,抓住管理运行中的关键环节。“细”就是管理标准的量化、考核、督促和执行都有一套规范的程序,其核心在于实行刚性的制度规范人的行为并细化责任的落实,以形成优良的执行文化。
提起管理,许多干部职工都有这样的经历:为了迎接检查、通过考核,常常加班加点,翻箱倒柜;而一旦考核通过,一切又恢复原有状态。这种工作方式极大地损害了管理工作的权威性,也在职工的思想上产生了负面的影响。精细化管理要求我们在每天的管理工作中,从一点一滴做起,细致入微,精益求精。如果能做到精细化管理,我们就能从容地面对一项又一项的检查和考核,企业的管理工作也就真正走上了精细化道路。
企业的精细化管理要讲究科学。要注重细节,但不是盲目抓住细节不放,而是全面之中有重点,不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在企业各种资源并不充裕的条件下,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科学的方法就是要主动的选择,把该做细的地方做精做细,把该忽略的地方科学的舍弃。这样,我们才能把有限的资源充分利用,达到精细化管理降本增效的最终目的。
精细化管理是一项持久的工程
管理伴随着企业运营的全过程。一个项目、一个时段的精细化管理并不难,难在持久的坚持并不断改进,如果让一个员工每天擦桌子6次,他在第1天可能擦6次,第2天可能擦6次,但到了第3天,可能就会降为5次、4次、3次,到后来就不了了之。因此,如何不断提高各级各部门的执行力,让擦桌子的员工,每天保持擦6次的动力和热情,保证每一项精细的管理持续开展,进而形成管理习惯和企业文化,是公司管理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执行力的强弱是保持精细化管理持久性的关键因素。经过几年的努力,笔者所在公司的执行力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精细化管理对执行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优秀的管理体系能否长期执行下去,核心在人。所以,为了管理机制的持久发展,必须对人进行科学而有效的开发管理。一方面进行优化配置,对职工进行恰当的培训、组织和协调,使各个专业、各类人才有机结合,从而发挥出最佳的效力。另一方面,对职工个体和群体的思想、心理、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和管理。常言说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要打破这种定势,需要有高超的智慧和科学的方法,只有干部职工思想统一、感情融洽、行动协调,才能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得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也才能保证精细化管理的长效执行。
如何保持精细化管理在运行过程中不走样,建立完善的监督约束机制至关重要。精细化管理从重视细节开始,但如果没有养成对规则的重视,没有人人敬畏规章制度的内部氛围,管理效率就会大打折扣。因此,要切实加强宣传和普及,使每一个员工都清楚地知道做什么、怎么做,做好了会怎样,做错了有什么后果,逐步建立规章制度在企业管理上的权威。同时,深入总结精细化管理的先进经验,及时剖析存在的问题,保证管理系统的持续改进。这样,公司的精细化管理就能成为企业发展的持久动力。
精细化是一种管理模式,管理就是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效能的过程,组织严密、权责明晰、协同配合。管理走向精细化,就是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竞争的时代我们需要精细化的管理。如果我们能坚持不懈地实施并不断创新,将自然而然地成为企业管理的一种习惯,随着精细化管理概念逐步渗入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必将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创新和深化增添新的亮点。苹果的发展就是追求精细化的成功案例,乔布斯不仅用自己的努力为苹果树立了 “追求完美、注重细节”的企业文化,更重要的是,他的每一次离开和出现都彰显了坚持不懈、永不言弃的可贵品质。面对不断发展的市场,我们只有拒绝浮躁,用心做好每件事,让每个细节都尽善尽美,才能真正铸造企业辉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