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描写的方法

2012-09-14王孔文

同学少年·作文 2012年3期
关键词:里科夫剖析小女孩

王孔文

心理描写是人物描写的重要手法之一,是对一定环境中人物的思想情感、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内心活动的描写。宋人陈郁在《藏一话腴》中讲画人物,“盖写其形,必传其神;传其神,必写其心”,“写照非画物比,盖写形不难,写心唯难也”。写文章也是这个道理,心理描写作为展现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个性特征的重要手段,写好了并不容易。

那么,如何做好人物的心理描写呢?具体来说,有如下几种方法。

一、直接描写

直接描写,就是让人物自己吐露心曲,写出人物的内心独白。如,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穷人》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了?……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这个片段描写了桑娜将病死的邻居西蒙的两个儿子抱回家后的心理活动,对未来生活的担忧与对丈夫责骂的害怕,最终都被内心的善良打败,充分表现了主人公桑娜善良朴实的性格。

再如,郑振铎在《猫》中描述了他因怀疑花猫偷吃黄乌而持木棒追打、后来看见黑猫嘴衔黄鸟时的心情:

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我心里十分地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作者将自己内疚、忏悔的心情和盘托出,真挚地表白,深切感人。

二、幻觉描写

幻觉本来就是人物心理的显影,用这种形式能够巧妙地刻画人物心理,自然呈现人物的真实想法。如,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小女孩擦燃火柴时的情景:

她又擦了一根,火柴燃起来了,发出亮光来了。亮光落在墙上,那儿忽然变得像薄纱那么透明,她可以一直看到屋里。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摆着精致的盘子和碗,肚子里填满了苹果和梅子的烤鹅正冒着香气。更妙的是,这只鹅从盘子里跳下来,背上插着刀和叉,蹒跚地在地板上走着,一直向这个穷苦的小女孩走来。

作者通过幻觉描写,使饥寒交迫的小女孩渴望温饱的愿望得以强烈表现,相比直接描写更加令人动容。

三、表情描写

外部事物的刺激使人物产生的感情变化也会影响人的表情,因而可以通过描写人物的面部表情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巴尔扎克的《守财奴》中,对葛朗台在欧也妮放弃财产继承权的文书上签字时的表情这样描写:“葛朗台老头儿的眼光从文书转到女儿,从女儿转到文书,紧张得脑门上尽是汗,一刻不停地抹着。”

葛朗台紧张万分的表情,生动表现了他唯恐女儿突然改变主意,停止签字的心理活动,深刻揭示了他爱财如命、冷酷无情的丑恶嘴脸。

再如,鲁迅的《祝福》,写祥林嫂第二次到鲁家做工时的表情:“死尸似的脸上又整日没有笑影。”这样一句简单的表情描写,生动刻画出了祥林嫂经受被迫改嫁失节继而丧夫亡子的沉重打击后,内心极度的悲哀与痛苦。

四、景物衬托

通过景物描写衬托人物心理,有正衬和反衬两种。正衬,就是景物表现的情感色彩与人物的心理活动相一致;反衬,则是“以乐景写哀”或“以哀景写乐”,用对比强化表达效果。如,鲁迅先生在《药》中对坟场景物的描写:“丛冢层层叠叠,”“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乌鸦也在笔直的树枝间,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周围便都是死一般静。”描绘出一个凄凉的画面,衬托了上坟人的悲哀心情。再如,其中描写老栓去刑场买“药”时的环境与心情:“街上黑沉沉的一无所有,只有一条灰白的路,看得分明。灯光照着他的两脚,一前一后的走。有时也遇到几只狗,可是一只也没有叫。天气比屋子里冷得多了;老栓倒觉爽快,仿佛一旦变了少年,得了神通,有给人生命的本领似的,跨步格外高远。”阴冷暗沉的街景与老栓“爽快”的心情形成强烈对比,也为文章的悲剧结局埋下了伏笔。

五、心理剖析

心理剖析是作者对文中人物内心活动的直接描述,一般使用第三人称。由于作者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对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行剖析、评价,因此这种手法不但便于细腻地表现人物此时此刻的思想活动,还可以概述人物在一段时间内的感情变化、内心斗争,较灵活方便。如,莫泊桑的《项链》中有这样一段:

但是有时候,她丈夫办公去了,她一个人坐在窗前,就回想起当年那个舞会来,那个晚上,她多么美丽,多么使人倾倒啊!假如没有丢掉项链,她会怎样做呢?

作者用第三人称从旁叙述她(马蒂尔德)虽遭不幸却念念不忘舞会上片刻荣耀的内心活动,借此把她爱慕虚荣、追求享乐的性格特征刻画得栩栩如生。

再如,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写别里科夫被柯瓦连科推下楼梯,狼狈地爬起来时,被瓦莲卡和两位太太看见的情景:

这在别里科夫却比任何事情都可怕。我相信他情愿摔断脖子和两条腿,也不愿成为别人取笑的对象。是啊,这样一来,全城的人都会知道这件事,还会传到校长耳朵里去。哎呀,不定会闹出什么乱子!说不定又会有一张漫画,到头来弄得他奉命退休吧……

作者剖析了别里科夫尴尬而又无比恐惧的心理活动,生动刻画出别里科夫胆小、孤僻、保守的形象。

(责任编辑张毓春)

猜你喜欢

里科夫剖析小女孩
大扫除
难以挣脱的精神套子
可爱的小女孩
别里科夫为什么是动人的
创作剖析
小女孩的三、六、九
“角”的常见错解剖析
穿格子裙的小女孩
相约二十年
《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