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ITE和AHP的深圳市近十年信息化水平研究
2012-09-14翟俊雯袁太生
翟俊雯,袁太生
(1.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管理信息学院,广东珠海 519087;2.太原大学计算机工程系,山西太原 030032)
基于RITE和AHP的深圳市近十年信息化水平研究
翟俊雯1,袁太生2
(1.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管理信息学院,广东珠海 519087;2.太原大学计算机工程系,山西太原 030032)
以RITE法为基础构建出深圳市信息化水平测评指标体系原型,并根据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和现实的状况对指标体系中的指标进行了更新和扩展,最终构建出适合深圳市当前信息化水平测评要求的指标体系,并对2001到2010年深圳市的信息化水平进行了测评,提出了未来信息化工作改进的建议。
信息化;信息化指数;RITE分析法;AHP分析法
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实力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1]由于城市信息化的发展和城市经济发展关系密切,信息化如果能和城市当地的传统产业有机融合,将产生惊人的爆发力,推动经济发展。[2]本文选取深圳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指标分析,研究了2001年到2010年这最近十年间深圳市信息化水平的发展过程,并最终探究出深圳市信息化建设的成果和不足。之所以选取深圳市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深圳市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代表城市,它的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过程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1 研究方法概述
信息化的概念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由日本学者梅卓忠夫首先提出的。而“信息化”一词则是由日本科学技术和经济研究团体首次提出。1965年,日本经济学家,日本电讯与经济研究所(RITE)研究员小松崎清介提出了“信息化指数”(Index of Information)测评方法,该测评方法又被称为RITE法。[3]这是一种简单实用的社会信息化水平测评的方法,它一经提出,就在世界上得到广泛的关注。
RITE法是以一地的息化指数(I.I.)来反映该地区的信息化水平的。信息化指数(I.I.)是由信息量(Q)、信息装备率(E)、通信主体水平(P)和信息系数(U)这四个一级指标构成的。在实际的工作中,这四个一级指标又进一步细化为11个易于操作的二级指标。这种方法既可以从时间序列角度研究发展趋势,也可以从截面上考察不同国家或者地区的信息化水平发展的差别。[4]
RITE法要求指标数据是连续不间断的,为了解决数据缺项问题,本文使用了加权移动平均法进行估测填充,其计算公式如式1:
其中,Ai为估测值;Ai-1、Ai-2、Ai-3为已知值。
RITE法的指标由于其量纲、经济意义、表现形式以及对总目标的作用趋向不同,不具有直接可比性,[5]即指标是不同质的,所以必须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使数据化为相对值。本文中无量纲化的算法为公式2:
其中,B为无量纲化以后的数据;A为原始数据;Amin为同组原始数据中的最小值;Amax为同组原始数据中的最大值。采用公式1-2的方法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可以使相对值控制在0~1之间,便于数据的比较分析。
传统的RITE法信息化指数(I.I.)的求法有两种,分别是一步算术平均法和二步算术平均法。[6]这两种方法的本质都是对各指标赋以均权,而这显然是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的。因此,在本次测评过程中,笔者使用了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对各指标的权重予以设置。
层次分析法(AHP)由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教授萨蒂(T.L.Saaty)提出。它1982年传入我国,被人们广泛使用。
层次分析法(AHP),是对人的主观判断做定量描述的一种分析方法。它克服了传统方法要么是单纯依赖定性分析,要么是单纯依赖定量分析的缺点,在严密的数学运算中强调人的作用。实践证明,在实际运用中体现出独特的优势。
AHP的基本思想是:找出解决问题涉及的主要因素,将这些因素按其关联、隶属关系构成递阶层次模型,通过对各层次中各因素的两两比较的方式确定诸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然后进行综合判断,确定评价对象相对重要性的总的排序即权重,如图1所示。[7]
图1 AHP分析思路
2 研究思路
基于上述的分析,本文以RITE法为基础,初步构建出深圳市信息化水平测评指标体系原型,并根据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和现实的状况对指标体系中的指标进行更新和扩展,最终构建出适合深圳市当前信息化水平测评要求的指标体系,并对2001到2010年深圳市的信息化水平进行测评。总体测评思路如图2所示。
图2 研究思路
3 测评指标体系构建
3.1 基于RITE的测评指标体系原型
RITE法是20世纪中期的产物,其所采用的诸多指标变量在今天已失去了实际意义,[8]所以在实际使用中必须对具体指标进行更新。在参考了《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以及一些常用的统计指标之后,笔者构建出了深圳市信息化水平测评指标体系原型。
3.2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任何一套指标的建立都必须遵守一定的原则。这些原则有:科学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水平与潜力相结合的原则、实用性原则和可比性原则。[9]
3.3 基于原型的最终测评指标体系
根据收集的数据,RITE法理论,测评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以及深圳市信息化水平测评指标体系原型,笔者最终构建出了深圳市信息化水平测评指标体系。
最终的测评体系去除了原型中的七项指标,增设了Q2年使用特快专递数,Q6广播电台数,Q7电影放映单位,Q9广播电视台数,E5互联网宽带用户数,E7年末全市邮政、电信局(所)和P3普通高等院校专任教师数七项指标。
总的来看,最终的测评指标体系仍旧分为三个层次,以信息化指数(I.I.)为总指标,下设四项一级指标,并把一级指标细化为二十个二级指标。整体的指标体系结构如图3所示。
各级各项指标的具体含义如下:
3.3.1 总指标信息化指数(I.I.):综合反应一地区的信息化程度。I.I.越高,表明被测评地区的信息化程度越高,反之则越低。
3.3.2 一级指标含义分别为: a.信息量(Q):被测评地区的总的信息资源。b.信息装备率(E):被测评地区通信主体的信息装备水平。
c.通信主体水平(P):反应被测评地区通信主体的信息化利用能力。
d.信息系数(U):反应被测评地区个人消费中除衣、食、住外杂费的比重。
3.3.3 各项二级指标的含义:
Q1、年使用函件数:反应被测评地区函件这一信息传播渠道的利用情况。
Q2、年使用特快专递数:反应被测评地区特快专递这一信息传播渠道的利用情况。
Q3年报刊杂志出版数:反应被测评地区报刊杂志这一信息传播渠道的利用情况。
Q4、年图书出版量:反应被测评地区图书文献这一信息传播渠道的利用情况。
Q5、公共图书馆数:反应被测评地区社会公众可利用图书文献资源。
Q6、广播电台数:反应被测评地区广播信息资源。
Q7、电影放映单位:反应被测评地区电影这一消息传播渠道的利用情况。
Q8、专利申请数:反应被测评地区专利申请的规模。
Q9、广播电视台数:反应被测评地区电视信息资源。
E1、每百人拥有移动电话数:反应被测评地区移动通信能力。[10]
E2、每百户拥有电视机数:反应被测评地区电视媒体这一传统信息传播渠道的影响力。
E3、每百人固定电话用户数:反应被测评地区固定电话的使用数。
E4、每百人计算机数:反应被测评地区计算机普及程度。
E5、互联网宽带用户数:反应被测评地区互联网发展状况。
E6、年末交换机总容量:反应被测评地区通信能力。
E7、年末全市邮政、电信局(所):反应被测评地区传统方式通信能力。
P1、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人数:反应被测评地区当前信息主体水平。
P2、普通高等院校在校学生人数:反应被测评地区未来信息主体水平。
P3、普通高等院校专任教师数:反应被测评地区潜在信息通信主体的教育保障能力。
U1、个人消费中除衣食住外杂费比重:反应被测评地区信息消费能力。
图3 深圳市信息化水平测评指标体系
4 深圳市近十年信息化水平测评过程
4.1 数据收集和预处理
根据《深圳统计年鉴2010》,2001到2010年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深圳市统计局2002到2011年的统计月报,《深圳市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和《深圳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等文献资料,笔者为各项指标填充了数据。其中缺项数据一共13项,占全部数据的6.5%。
数据的预处理一共分为两步:第一步是数据的估测,即填充缺项数据;第二步是数据的无量纲化。4.1.1数据的估测。估测值计算的方法是按照公式1所示的加权移动平均法。估测数据见表1中斜体字部分。
4.1.2 数据无量纲化。运用公式2所示的算法,笔者对各指标的数据进行了无量纲化处理,以信息量(Q)为例,一级指标信息量(Q)的各二级指标数据,见表1。(斜体字为估测数据)
4.2 基于AHP的指标权重设置
为了体现不同属性的指标对信息化的贡献不同。[11]笔者运用AHP方法对RITE指标体系的权重进行了设置。仍以信息量(Q)为例,它的二级指标的权重见表2:
进行AHP分析,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按照AHP理论,所得到的权重只有通过一致性分析才能被采用,因此为保证数据的可信度和准确性,必须进行一致性检验。[12]鉴于此,笔者以Windows Visual Studio 2005为开发平台,使用C#语言开发出了“层次分析(AHP)运算器”应用程序,用于进行AHP运算。该程序具备对最大10阶AHP判断矩阵的处理能力,可同时得出10个平级指标的权重并进行一致性分析检验,且具备基本的异常处理能力,运算结果误差较小。本次测评中所有AHP运算均由该程序完成。其核心代码如下:
表1 信息量(Q)的二级指标的缺项数据估测结果和无量纲结果
表2 信息量(Q)的二级指标权重
Class AHP
(三)数据的综合分析
根据无量纲处理之后的数据,以及层次分析法得出的权重,笔者对数据进行了进一步的降维整合分析处理。最终得到了反映2001年到2010年深圳市信息化水平的信息化指数(I.I.),如表3所示。
表3 深圳市信息化水平测评结果
5 深圳市近十年信息化水平评测结论
5.1 深圳市信息化水平测评结论
基于表3的最终得分绘制成折线图,就可以清晰的看到本次测评的结果,见图4。
图4中深圳市信息化水平总得分的曲线呈一个向右上方倾斜的“W”形。2003,2005,2006,2007和2010这五个拐点把十年间深圳市信息化水平的发展划分了三个阶段,即2001到2005年,2005到2007年和2007到2010年。每个阶段都呈波形上升。挖据数据,可知:
阶段一中,顶峰出现在2003年,究其原因,2003年,E5互联网宽带用户数最多(2285400户,0.8455),加之该指标的权重较大,所以造成最后的相对值较高。纵向分析E5,2001到2003年,每年都有较大增长。可见,此时深圳市的互联网通信有了极大的发展;从U的角度看,2003年深圳人在除衣、食、住以外的杂项上消费较多,可见当时相对收入较高,但该指标到后期有所下降。
阶段二中,2006年出现峰值。主要原因在于U的相对值较高。纵向的比较2005、2006和2007年U的相对值,就会发现和阶段一一样,U的趋势也是先增后减。2007年居民花在杂费上比例明显低于2006年。其他三项一级指标Q、E和P,2005到2007年都是逐渐递增。
图4 深圳市信息化水平总得分
阶段三中,I.I.值一直递增,到2010年达到顶峰。但增幅逐年递减。2007到2008年度,E3、E4、E5、E6、E7以及P和U的所有二级指标都有增长。2008到2009年度,在除掉E3的所有E的二级指标以及P和U上都有增长。2009到2010年度,只有Q2、Q3、Q5和Q8几项指标有所增长。
在阶段三的背景下纵向分析这几个指标,Q3出现“V”形的波动,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是传统行业转型和调整造成的。E3和E4的波动较大,其峰值分别出现在2008和2009年,2010年均有所下降,造成这种波动的原因一方面是固定电话用户数和计算机数是根据实际需求而定的,另一方面是固定电话会被其他的通信器材代替。P1、P2和P3在这一阶段中总体上是直线增长的,这反映出深圳市在信息化水平的建设过程中对通信主体,即人的因素是十分重要的。
综上所述,2001到2010年深圳市信息化水平发展呈现如下几个特点:
(1)经过十年的发展,总体上深圳市信息化水平有了巨大的提升;
(2)发展过程阶梯前进,曲折往复,一波三折;
(3)在发展中实现“一个思想,两个步骤”的转型。即始终贯穿以人为中心的思想,坚持长期提高通信主体水平;先一步以发展信息装备为重点,后一步以发展信息量为重点;
(4)在十年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一直注重通信主体——人的水平的提高。这是十分正确的。通信主体,即信息化人才,是信息化发展的关键所在,对其他信息化要素具有决定性的影响。[13]人才水平的提高才是信息化水平真正的提高。
(5)传统行业发展面临转型,如传统的邮政函件,报纸期刊的发行和电影放映的行业。从数据上看,前两者已面临饱和,后一者已处于夕阳。
(6)传统信息装备正在逐步被替代。电视机,固定电话包括移动电话都在被逐步替代,尤其是电视机表现的更明显。在盲目跟风过后,互联网宽带用户正在理智的逐渐增多,互联网在整个信息装备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7)信息系数发展不稳定。在这近十年中,深圳市居民在除衣食住外杂费上的支出不稳定,这说明在这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居民对的相对收入不稳定,时多时少。这是在以后的发展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5.2 深圳市未来信息化工作改进的建议
基于深圳市信息化水平发展的特点,笔者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继续坚持“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思路,只有有了高水平的信息主体,才能最终实现深圳市信息化水平的质的提高。
(2)对传统信息行业,政府可以引导行业加大改革力度,深化改革,促进行业转型。
(3)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应当努力稳定居民的相对收入,倡导公众在满足基本的衣、食、住等需求外,提升信息消费,以提高公众的信息素质。
[1]李贤毅,程博雅.武汉城市信息化评价体系分析[J].信息通信,2008(3):77-80.
[2]焦微玲,粟湘.上海城市信息化现状分析研究[J].情报杂志,2006(11):120-126.
[3]靖继鹏.信息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259-260.
[4]陈建斌,郭彦丽.信息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67-185.
[5]付兵荣.城市信息化测度指标体系设计及应用(续)[J].情报科学,2003,21(4):342-346.
[6陶长琪.信息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370-378.
[7]朱庆华.信息分析基础,方法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206-218.
[8]袁俊.日本信息化指数模型研究[J].情报杂志,2006 (4):112-117.
[9]付兵荣.城市信息化测度指标体系设计及应用[J].情报科学,2003,21(3):230-268.
[10]宋玲.信息化水平测度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74-81.
[11]耕实,宋淑凤.我国社会信息化指数法测度研究述评[J].高校社科信息,2000,(1)
[12]刘武阳,谢小良,刘登佐,韩伟生.基于模糊AHP的社区信息化测评研究[J].湘潭.
[13]孙建军,苏君华.江苏省信息化水平测度[J].情报杂志,2005,(8):90-92.
[责任编辑:姚晓黎]
Research of Information Level in Shenzhen Recent Ten Years Based on The Method of RITE And AHP
ZHAI Jun-wen1,YUAN Tai-sheng2
(1.College of Manage,Zhuhai School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Zhuhai 519087; 2.Computer Engineering,Taiyuan University,Taiyuan,030032,China)
Based on the RITE and AHP analysis,the initial build out the level of information,Shenzhen,prototyp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index system based on the principles and the reality of conditions on the index system of indicators to be updated and expanded,and ultimately build for Shenzhen the current level of information required evaluation index system,and 2001-2010 in Shenzhen City,the level of information for evaluation and gives the future of information work in Shenzhen City,recommendations for improvement.
Information;Index of Information;Analytical method of RITE;Analytical method of AHP
F 427;F49
A
1671-5977(2012)02-0129-05
2011-10-25
翟俊雯(1988-),男,山西太原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管理信息学院信息管理和法学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