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株行距、施氮量及打顶留叶长度对云烟97农艺性状和化学成分的影响

2012-09-14查宏波卯志勇

烟草科技 2012年12期
关键词:氮量行距烟叶

查宏波,石 磊,卯志勇,黄,倪 霞,赵 芳

云南省烟草公司昭通市公司,云南省昭通市凤霞路48号 657000

为了从农业生产措施方面提高烤烟烟叶的品质,刘齐元等[1]研究了施肥量对烤烟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安德艳[2]、叶佳伟[3]等研究了施氮量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李元实等[4]研究了种植密度及留叶数对烤烟主要含氮化合物含量的影响,李良勇等[5]研究了种植密度、施氮量、留叶数对烤烟农艺、经济性状及烟碱含量的影响,解莹莹[6]研究了施肥和打顶对烤烟中主要含氮化合物含量的影响,王付锋等[7]研究了种植密度和留叶数对烤烟农艺性状及品质的影响,而有关烤烟株行距、施氮量和打顶留叶长度(即打顶时烟株所留顶叶长度)对烟叶影响的综合研究尚未见报道。云南省昭通市昭阳植烟区域海拔较高,烤烟大田移栽后雨量少,田间湿度低,需要修订适合该区域自然气候特点的优质烟叶生产技术措施,因此,进行了本试验,旨在为高海拔干旱烟区优质烟生产相关技术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设计

2010年3~12月,试验地点设置在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太平乡桃源村,坝区平地,土壤黄壤,肥力均匀。轮作方式:玉米-冬闲-烤烟。供试品种云烟97。试验设置三因素:株距×行距、施氮量和打顶留叶长度,三水平,L9(34)正交设计(表1),9个处理,3次重复,共 27个小区。按照株行距,小区面积规格分别为:28.80,32.67,36.00 m2。5月10日移栽,烟草专用复合肥(N∶P∶K=12∶12∶24,占总 N 量 70%)移栽时作底肥塘施,KNO3(N∶K=13.5∶44.0,占总N量30%)作追肥于移栽后15 d兑水穴施。7月12日打顶,7月23日采烤,用小型密集烤房按三段式烘烤工艺烘烤,其他栽培措施符合当地烤烟栽培技术规范。

1.2 测定与数据处理

自打顶之日起,每3 d测定一次烟株自上而下第1,3,7,10片叶的长度和宽度,直到叶片长宽无明显变化为止。

取各处理中部和上部初烤烟叶各1 kg,按照YC/T 159—2002,YC/T 160—2002,YC/T 161—2002,YC/T 162—2002,YC/T 166—2003和 YC/T 173—2003规定的方法分别测定烟叶样品的水溶性总糖、还原糖、总氮、蛋白质、烟碱、氧化钾和氯离子。

采用 Microsoft Office Excel和 DPS[8]统计软件对烟叶主要农艺性状和化学成分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表1 L9(34)正交设计表

2 结果与分析

2.1 株行距、施氮量及打顶留叶长度对烟叶农艺性状的影响

2.1.1 株行距、施氮量的影响

株行距、施氮量及打顶留叶长度的正交试验LSD方差分析结果(表2)表明,在0.01水平,株高T1,T5,T9与T2,T3,T4,T8;T7与T5,T9;T6与T3,T8,T9有极显著差异。在0.05水平,株高T4,T5与T6;T7与T1,T3,T8有显著差异。茎围T9与T4有显著差异。节距T1,T5与T3,T8;T6与T8有显著差异。有效叶数T1与T3有显著差异。腰叶长T9与T1,T7;T6与T1有显著差异。脚叶长宽和腰叶宽度无显著差异。从各处理主要农艺性状情况比较看,株行距50 cm×120 cm,施N 75 kg/hm2的处理较适宜优质烟叶[9]的生长。

由株行距、施氮量和打顶留叶长度对烟叶农艺性状的极差(表3)可以看出,打顶留叶长度是影响烟株株高、腰叶宽度和顶叶长宽,株行距是影响脚叶长宽,施氮量是影响腰叶长度的关键因子。

表2 打顶后各处理主要农艺性状①②

2.1.2 打顶留叶长度的影响

从表4~表5可以看出,第1片叶和第3片叶在打顶15 d内叶长和叶宽增幅较大,表明叶片细胞分裂较活跃,叶片生长呈上升趋势,15 d后叶片生长趋缓;第7片叶和第10片叶叶长在打顶9 d内呈增长趋势,叶宽生长在打顶后3~9 d生长均较平缓。

LSD方差分析结果(表6)表明,打顶后3~18 d,第1片叶叶长增长量T5与T8在0.01水平有极显著差异;在 0.05水平,T5与 T7,T9;T1,T3,T4与 T7,T8;T2,T6与T8间均有显著差异。第1片叶叶宽增长量T6与T7,T8在0.01水平有极显著差异;在0.05水平,T3,T6与T1,T9;T3与T7,T8;T2,T4,T5与T6,T7,T8;T1与 T8间均有显著差异。第3片叶叶长增长量T5与T8在0.01水平有极显著差异;在 0.05水平,T5与 T2,T3,T6,T7有显著差异。第3片叶叶宽增长量在0.01水平T5与除T1外的其他处理、T1与T3,T7,T8有极显著差异;在0.05水平,T1与 T5;T1,T5与其余处理;T3,T7与 T2,T4,T6,T9;T2与T8均有显著差异。

打顶后3~9 d,第7片叶叶长增长量在0.01水平,T4与T6;T5,T6与T1,T2,T3,T7,T8;T9与T1,T2,T3,T8;T4与T2,T8间均有极显著差异。第7片叶叶宽增长量和第10片叶叶长增长量T8与T9在0.05水平有显著差异。

打顶后3~18 d,第1片叶叶长增长量以处理T5最大,为14.1 cm,叶宽增长量以处理T6最大,为4.6 cm;第3片叶叶长和叶宽增长量均以处理T5最大,分别为16.2 cm和4.9 cm。打顶后3~9 d,第7片叶叶长增长量以处理T6最大,为5.7 cm,叶宽增长量以处理T9最大,为2.3 cm;第10片叶叶长和叶宽增长量均以处理T9最大,分别为6.2 cm和2.1 cm。

表4 各处理打顶后不同时间第1片和第3片叶的长宽 (cm)

表5 各处理打顶后不同时间第7和第10片叶的长宽 (cm)

表6 各处理打顶后不同时间叶片的长宽增长量 (cm)

由各因子对打顶后叶片长宽增长量的极差(表7)可以看出,影响第1片叶叶长和叶宽的关键因子是株行距,影响第3片叶叶长和叶宽的关键因子是打顶留叶长度和株行距,影响第7片叶叶长和叶宽的关键因子分别是株行距和打顶留叶长度,影响第10片叶叶长的关键因子是施氮量,影响第10片叶叶宽的关键因子是打顶留叶长度和施氮量。可以看出,打顶留叶长度(20±5)cm和(30±5)cm对促进烟叶生长具有较大的优势。

2.2 株行距、施氮量及打顶留叶长度对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2.2.1 对中部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由各处理中部初烤烟叶化学成分检测结果(表8)可以看出,在0.05水平,两糖差T6,T7与T8;总氮T1,T4与 T6,T8,T9;氮碱比 T1与 T2,T5;糖碱比 T5与 T9有显著差异。T1,T5和T8的水溶性总糖、T5还原糖、T6,T8和T9烟碱含量较高,T5,T8蛋白质含量较低,T5糖碱比、T8两糖差较高,T2钾氯比较低。根据云南烤烟水溶性总糖16%~29%,还原糖14%~24%,烟碱1.5%~3.5%[10],糖碱比6~10,氯离子0.3%~0.8%等指标判断,T7和T9的化学成分较为协调。

由各因子对中部初烤烟叶化学成分的极差(表9)可以看出,株行距和打顶留叶长度是影响中部初烤烟叶钾氯比、株行距和施氮量是影响糖碱比、施氮量是影响水溶性总糖、打顶留叶长度和施氮量是影响还原糖的关键因子。

2.2.2 对上部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由各处理上部初烤烟叶化学成分含量的检测结果(表10)可以看出,在0.05水平,水溶性总糖T5,T8与 T9;还原糖 T3与 T5,T8;氧化钾 T1与 T4;钾氯比T7与 T9;氮碱比T1与 T2,T5,T6,T8,T9;T8与T3;糖碱比T1,T4,T5与T9有显著差异。T5和T8的水溶性总糖、T1,T5和T8的还原糖含量、T6和T9的烟碱、T1和T5的糖碱比、T3的两糖差均比较高,T9的钾氯比较低。综合各指标,以T6和T7的化学成分较为协调。

表7 各因子对打顶后叶片长宽增长量的极差 (cm)

表8 各处理中部初烤烟叶常规化学成分的检测结果

由各因子对上部初烤烟叶化学成分的极差(表11)可以看出,施氮量是影响上部初烤烟叶水溶性总糖、还原糖、钾氯比和糖碱比的关键因子,株行距和打顶留叶长度是影响上部初烤烟叶两糖差的关键因子。

表9 各因子对中部初烤烟叶常规化学成分的极差

表10 各处理上部初烤烟叶常规化学成分的检测结果

表11 各因子对上部初烤烟叶化学成分的极差

3 结论

在种植密度16665株/hm2的条件下,云烟97的栽培株行距50 cm×120 cm或60 cm×100 cm,施N 75 kg/hm2,打顶留叶长度(20±5)cm或(30±5)cm比较适宜。

[1]刘齐元,肖文俊.不同施肥量对烤烟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J].江西农业科技,1995(5):24-26.

[2]安德艳,万显和.不同施氮量对烤烟产质的影响[J].耕作与栽培,1998(2):47-49.

[3]叶佳伟,吕芬,李少明,等.不同施氮水平对烤烟经济效益的影响[J].云南农业科技,2004(2):9-10.

[4]李元实,王莹,赵铭钦,等.种植密度及留叶数对延边生态区烤烟主要含氮化合物含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2):9580-9581.

[5]李良勇,邹喜明,黄松青,等.不同栽培条件对烤烟农艺、经济性状及烟碱含量的影响[J].江西农业学报,2007,19(3):1-5.

[6]解莹莹.施肥和打顶对烤烟中主要含氮化合物含量的影响[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04.

[7]王付锋,赵铭钦,张学杰,等.种植密度和留叶数对烤烟农艺性状及品质的影响[J].江苏农业学报,2010,26(3):487-492.

[8]唐启义,冯明光.DPS数据处理系统—实验设计、统计分析及模型优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9]雷丽萍,崔国民.云南烤烟生产新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10]王瑞宝,闫芳芳,夏开宝,等.不同苕子绿肥翻压模式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183-6188.

猜你喜欢

氮量行距烟叶
河北烟叶含青率偏高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不同施氮量下籼/粳杂交稻甬优2640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特点
不同降雨年型下施氮量对夏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
上部烟叶一次性采摘按叶位分置烘烤对烟叶质量的影响
贵州主产烟区烤烟上部烟叶质量的差异
2020年度夏玉米行距密度试验研究报告
辽宁不同生态区行距配置对玉米形态、光合指标及产量的影响
“缩行扩株”对重庆丘陵山区玉米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氮肥施用对不同燕麦品种生长发育的影响
小麦氮肥用量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