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及科学养猪技术推动行业健康发展——2012《中国猪业》养猪技术大讲堂在湖北荆州隆重召开

2012-09-12侯久飞

中国猪业 2012年11期
关键词:种猪养猪猪场

本刊记者 侯久飞

普及科学养猪技术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2012《中国猪业》养猪技术大讲堂在湖北荆州隆重召开

本刊记者 侯久飞

为加强国内养猪业高新技术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的推广与应用,提高广大生猪养殖场(户)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由 《中国猪业》杂志社、荆州市畜牧兽医局与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荆州综合试验站共同主办,武汉中博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特别赞助,武汉回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湖北正嘉畜牧投资有限公司协办的2012年湖北·荆州 《中国猪业》养猪技术大讲堂于2012年10月26~27日在湖北省荆州市隆重举行。全国畜牧总站牧业发展处王志刚处长、荆州市畜牧兽医局黄服亮局长、 《中国猪业》杂志社冯艳秋社长、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荆州综合试验站王家圣站长、广东省农业科学院院长蒋宗勇研究员、四川农业大学李学伟教授、华中农业大学何启盖教授、华中农业大学雷明刚教授、武汉中博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吴向东总经理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了会议。来自荆州市荆州区、公安县、监利县、松滋市等10个县市区畜牧技术推广单位和规模养猪场的代表、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荆州综合试验站示范场的代表以及国内饲料、兽药、种猪等相关企业的代表共计270余人参加了大会。

开幕式上,冯艳秋介绍了 《中国猪业》杂志的相关情况,进一步阐明了 《中国猪业》心系读者,服务产业,为政府、企业、科研院校和养殖户搭建科技与信息交流的平台,全面推广科学养猪技术、加快养殖方式转变、提高养猪质量效应、促进养猪业可持续发展的办刊宗旨和理念。她说, 《中国猪业》杂志社自2007年以来,曾先后在山西长治、山东临沂等地区巡回开展养猪技术大讲堂及相关论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衷心希望参加此次培训与交流的代表有所收获,并为荆州养猪业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王志刚处长、黄服亮局长和王家圣站长则分别代表全国畜牧总站、荆州市畜牧兽医局和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荆州综合试验站在开幕式上发表了重要讲话。

王志刚表示,我国是养猪业大国,养猪业是我国畜牧业的主导产业,产值占畜牧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生猪产业的稳定发展关系到畜牧业的安全和繁荣,也关系到城乡居民的肉食品消费,甚至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国家高度重视生猪产业的发展,特别是2007年以来,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的政策,这些政策含金量高、可操作性强,给养殖场(户)提供了很大的政策支持。目前,支持生猪产业发展的政策框架已经基本建立,建设现代生猪产业具有政策坏境好、转变发展方式氛围好、消费发展有潜力、做大做强产业有基础等良好条件。同时,王志刚处长也告诫各养殖户在加快现代化生猪产业的进程中,还面临着标准化养殖水平不高、科技支撑和服务能力不够、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强、环保压力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不断加大等限制因素。如何有效化解及应对这些矛盾和问题,推动生猪生产标准化、规模化、生态化发展,实现 “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的目标任务,需要大家做出不懈的努力。

作为东道主,黄服亮局长对 《中国猪业》养猪技术大讲堂在荆州胜利召开表示了衷心的祝贺,并介绍了荆州市的畜牧业发展情况。他表示,随着国家中部崛起战略和湖北省委政府重要工程的实施,荆州已经被批准为国家承接产业示范基地,正日益成为国内资本转移的重点城市。荆州是一个农业大市,农业资源量大质优,是湖北农产品优势核心之一。近年来,荆州大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全面实施畜牧业振兴工程,强力推进现代畜牧业建设,畜牧业生产得到长足发展,畜牧业已经成为全市经济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荆州市现有万头猪场45个,生猪规模养殖小区800多个,生猪规模化养殖率70%以上,是湖北省重要的商品猪生产基地。2011年,荆州市生猪出栏451.27万头,家禽出笼6879.63万只,分别占湖北省的11.6%和14.7%,禽蛋产量17.4万吨,肉类总产量46万吨,畜牧业产值125亿元。

作为会议主办方之一,王家圣站长介绍了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荆州综合试验站的情况。该试验站是农业部聘请的41个综合试验站之一,依托单位为湖北桑梓湖种猪场,并在荆州、沙市、江陵、潜江、仙桃、枝江建有10个示范基地,主要开展国家核心种猪群育种改良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伪狂犬和猪瘟净化及蓝耳病综合防控、提高母猪生产效率综合养殖技术研发与应用、猪肉品质遗传改良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生猪生产工艺与环境控制基本参数研究与应用等项目。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此次会议内容全面、丰富、实用,纷纷表示一定珍惜此次学习机会,利用学习到的先进理念和技术来转变经营思路,提高养殖和管理水平,促进荆州养猪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论坛精彩纷呈 内容丰富多彩

会议期间,王志刚处长、蒋宗勇研究员、何启盖教授、雷明刚教授、李学伟教授、王家圣站长以及武汉中博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回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北正嘉畜牧投资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的领导和专家,分别就国家生猪养殖方面的相关政策进行了解读,介绍了国内外养猪新模式与新技术、先进实用的生猪饲养、疫病防控和猪场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和经验。现将报告和讲座的主要内容介绍如下,供广大读者分享。

王志刚:畜牧业产业发展政策解读

为进一步促进生猪生产、保证市场供给、稳定物价总水平、保障城乡居民生活、创造有利于生猪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自2007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养猪生产的政策,同时,政府对养猪业扶持力度也不断加大,免征养殖(猪)企业所得税、明确发展规模养殖(猪)用地政策等。一些地方政府为推进养猪生产的发展,在土地使用、猪场建设和种猪购入的资金补助、环境政策等方面出台了更加优惠的政策。

王志刚在报告中主要介绍了国内畜牧业生产情况、畜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以及生猪生产扶持政策等几个方面的内容。他指出,2011年,全国畜产品产量稳中有增、养殖效益明显提高、畜产品质量稳步提升,肉类总产量7957万吨,连续22年居世界第一;禽蛋产量 2811万吨,连续27年居世界第一;奶类产量 3656万吨,居世界第三位。同时,王处长还谈到了国家针对畜牧业发展出台的税收优惠政策、畜牧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畜禽种质资源保护资助政策、畜禽良种繁育项目补助政策、扶持 “菜篮子”畜产品生产政策等各项政府惠农政策。重点介绍了国家对生猪生产的相关扶持政策,如生猪良种补贴、现代畜牧业产业技术体系、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生猪调出大县奖励政策、能繁母猪补贴、能繁母猪保险、生猪产业化项目等各项政策,与会代表受益匪浅。

同时,王处长还提出了生猪遗传改良计划的主要方向。他表示,生猪遗传改良计划是世界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是指导今后一个时期畜禽品种改良的基本思路,是推进畜禽种业发展的主要抓手。指出生猪遗传改良计划示意图,明确了遴选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开展种猪登记、建立种猪性能测定体系、开展遗传交流与遗传评估、建立健全种公猪站和人工授精体系等改良方向。提出要达到初步形成以联合育种为主要形式的生猪育种体系提高种猪生产性能,改变我国优良种猪长期依靠国外的格局,全面推广应用优良种猪精液,提高全国生猪生产水平,开展地方猪种保护、选育和杂交利用,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优质猪肉市场需求的总体目标。

蒋宗勇:饲料安全问题及其对策

近年来,饲料安全问题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疯牛病、二噁英、瘦肉精、三聚氰胺、苏丹红、孔雀石绿等饲料安全恶性事件频繁发生,引起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恐慌。饲料原料中存在的生物碱、蛋白酶抑制剂、植酸等抗营养因子或致过敏蛋白质等饲料本身因素;环境中有毒元素及化学污染物、微生物及毒素污染等自然与环境因素;使用违禁或淘汰药物、不科学使用或滥用药物、不合理使用饲料添加剂等人为因素都是造成饲料不安全的因素。

饲料安全是指饲料产品在加工、运输及饲养动物转化为养殖动物源产品的过程中,对动物健康和生产性能、人类健康和生活以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等不会产生负面影响的特性。蒋宗勇指出,猪饲料中添加激素、镇静剂、尿素、有机砷制剂、高铜高锌以及滥用抗生素和霉菌毒素是引起饲料安全问题的重要诱因。同时介绍了国家在饲料和动物饮水中禁止使用的40种药物品种目录及农业部颁布的食品动物禁用的21类兽药及其化合物。

据蒋院长介绍,目前绿色饲料添加剂的开发及应用成为行业热点,有机酸、酶制剂、寡糖、中草药、微生态制剂、有机微量元素等健康生态替代物的研究成为热门。同时,蒋院长还对绿色安全饲料添加剂与饲用抗生素促生长效果做了详细的比较,指出酶制剂可促进饲料中部分营养成分的消化,从而更容易被动物体吸收;高剂量的微量元素添加剂能促进猪生产,改善饲料报酬;有机酸能降低胃肠道PH值,促进幼畜生产,并能防止饲料霉变;益生元可干扰病原菌在肠壁表面上定值,提高动物机体免疫活性;中草药提取物能抑制病菌生长,提高动物机体免疫活性等多方面效果等特点。另外,他还指出,使用有机微量元素成为解决重金属残留和对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开发宰前饲料配方是减少药物残留、提高肉品质量的有效途径。

汪超:中美规模化猪场免疫方案差异

汪超在报告中用翔实的数据对比了中国与美国规模化养殖之间的差距。数据显示,在美国,母猪年提供断奶猪数为26.2头,而中国则在18~20头之间;美国母猪年提供出栏猪数为25头,中国在15~16头之间;美国断奶仔猪死亡率在5%左右,中国则超过了15%。另外,8周龄体重、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后备母猪更新率等指标也明显低于美国。同时,汪超还通过美国标准式育肥舍、产房保温系统、饮水加药系统、温控换气系统、每日健康观察记录表、联苗的广泛使用等多方面介绍了美国养猪业的先进管理模式。

当前,在中国各猪场,各种诸如副猪嗜血杆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大肠杆菌病等以细菌性问题为主的疾病频发,而猪瘟、蓝耳病、圆环病毒病、伪狂犬等呼吸道疾病以及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等肠道疾病带来的损失更为严重,如何制定行之有效的免疫方案就成了猪场防治疫病的关键点之一。目前,90%以上的猪场都有共同的特点,即保育舍死亡率在10%以上、在产房及中猪阶段出现非正常死亡、临床以肺部伤害为主、腹泻等,需要制定群体监测制度和科学的免疫程序。正常情况下,群体监测主要监测疫苗注射效果、母源抗体消失时间、过去阳性的进展好坏等;异常情况下,群体监测则主要是对疫病进行检验诊断,找到原因。而免疫程序可以借鉴美国规模化猪场的免疫方案,选用优秀疫苗,针对未来规模化猪场免疫特性制定有针对性的免疫方案。

雷明刚:美国养猪业发展新启示

中国的养猪产量世界第一,但作为一个生猪养殖大国,我国的饲养效率和效益与先进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在世界生猪养殖行业中,荷兰、美国、丹麦等国处于领先地位。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应该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养猪模式和技术,将精确饲养、效益饲养作为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

2012年5月25日~6月8日,雷明刚教授对美国North Carlina州立大学的试验猪场、IOWA州的合作社、DDGS生产工厂、母猪生产和管理服务公司、商业公猪站、美国德梅茵国际猪业展览会等进行了参观考察。结合考察经历,雷明刚在报告中介绍了美国生猪产业发展历程及现状、废污处理方式、养殖经营模式、典型三点式饲养模式等内容。他认为,养猪生产专业化程度高,人力资源极为重要,技术需要不断创新,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畜牧业发展方向不可逆转,各地发展养猪生产应科学规划,因地制宜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同时应关注细节,从小孩开始教育,培养养猪接班人。

李学伟:优质种猪选育与制种体系建立

随着消费者对优质健康猪肉需求量的不断增加,积极开展种猪的联合育种,可有效解决我国优质猪肉生产中存在的一系列不足和缺点。建立完善的种猪繁育体系和种猪性能测定制度并进行良种的科学规范测定与登记管理,是实现优质猪肉生产的必由之路。科学的育种计划对于推动种猪生产性能的提高、改进猪肉品质将起到重要作用。

李学伟教授在报告中仔细讲解了长白猪、约克夏、杜洛克、巴克夏、皮特兰等优秀种猪的特性及选育,并对太湖猪、成华猪、雅南猪、阿坝藏猪等地方猪种的种质特性进行了介绍。同时,结合分子育种与遗传评估技术的新品系选育模式,重点介绍了品种改良和扩繁体系的重要性。并用翔实的例子证实1个500头母猪的核心群最终可以影响150万头商品肉猪的生产。同时,李学伟也指出当前一些企业在育种过程中重短期效益、轻长远考虑的现象,认为企业要强化持续选育工作,要在选育工作中建立专门化品系和配套系,同时还要有高效配套生产的优势商品猪。

文杰:人工授精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人工授精在猪育种中的应用已有70多年的历史,迄今为止仍是猪育种中重要的生物技术之一。我国猪人工授精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试验,到60年代以后转入应用,并在不少省份推广普及,在我国养猪生产中有广泛的基础。目前,人工授精技术的应用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各地都出现了猪人工授精服务中心,为养猪场提供优良种公猪精液及技术服务。

湖北正嘉畜牧投资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种猪育种、养殖繁育和销售为一体的科技型农业产业化企业,旗下的桑梓湖种猪场现有基础母猪1500头,可年提供种猪近万头。桑梓湖种猪场文杰场长结合生产实际,介绍了人工授精在生产管理、疾病防疫等方面的优越性,并且就如何做好器械采集公猪精液、采精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精液检查、稀释、分装和保存以及如何鉴定发情母猪和适时输精等问题做了详细的讲解,为养殖户带来了非常实用的知识。

文杰同时也指出,选择有耐心和责任心的配种员、不断对结果进行分析、选择实践经验丰富的行家对员工进行培训、正确操作人工授精过程中的每一步是人工授精操作成功的关键因素。人工授精是配种的一个重要环节,想要提高生产产量,必须整合好配种三要素(公猪、母猪、人员),只有加强饲养管理,才能提高猪群生产成绩,猪场才能获得更大的收益。

何启盖:猪圆环病毒病的综合防控

猪圆环病毒病作为猪场重要的传染病之一,由于其分布广泛、危害日益严重,已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何启盖在报告中从猪圆环病毒流行病学特征、致病机理、临床症状及诊断等多方面提出了防控措施以及从母猪免疫、仔猪免疫和母猪仔猪同时免疫几个角度介绍了国内外免疫程序的选择。

就大家最关心的如何正确使用疫苗的问题,何启盖指出,疫苗只能起到预防作用,而不能作为治疗目的。当猪场的健康问题主要集中在保育阶段,而且成活率低于90%时,在3~4周龄使用圆环病毒疫苗,效果理想,而在圆环病毒感染前使用,可以取得预期的效果。同时,干扰素对圆环病毒疫苗没有影响,但是 干扰素对猪体内的PCV2的增殖是否有影响,目前还未确定。在正确使用疫苗的同时,还需要注意疫苗的保存和针头消毒。

唐万勇:规模化猪场疫病发生趋势分析与控制策略

冬春季节来临之际,猪肠道腹泻性疾病又到了高发的时期。此次会议上,唐万勇总经理从仔猪常见肠道疾病、仔猪病毒性腹泻和通过改善肠道健康控制腹泻等方面介绍了猪的肠道健康问题。

猪的消化道是最主要的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系统,也是最主要的与微生物共生的环境。唐万勇首先从猪的消化道结构、消化道的微生态环境、健康的肠道微生物区系、肠道结构等方面介绍了猪肠道健康概况以及仔猪球虫病、仔猪腹泻、消化道疾病等仔猪常见肠道疾病。建议采用彻底清洗产房、果断清群和隔离等基础管理方式,使用改善肠道健康和免疫力的添加剂来提高母猪非特异性抵抗力,再通过免疫、返饲等方法来对仔猪腹泻进行整体防控。

最后,唐万勇介绍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控制疫病发生的方案,如对发病场产前20~40天的母猪,用人工感染发病早期仔猪的小肠组织以及新鲜病猪稀粪,连续3~5次进行返饲,对未发病场的母猪进行免疫以及对哺乳母猪料使用功能性添加剂、彻底清洁产房做到全进全出、直接在平栏产仔一段时间、使用碘消毒剂消毒产房等。

王家圣:规模猪场主要猪病免疫程序及其注意事项

免疫预防是指用疫苗对猪只进行接种,经主动免疫方式使猪只获得免疫力,是预防和控制猪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为获得良好的免疫效果,对规模化猪场来说必须建立免疫程序。所谓免疫程序就是猪场根据疫病在本地区的流行情况及规律,猪的用途、年龄、母源抗体水平和饲养条件,以及使用疫苗的种类、性质、免疫途径等因素,合理地制订预防接种的次数和间隔时间。

王家圣在报告中指出,规模化猪场因猪群群体大、猪群周转快、饲养密度高,容易造成传染病感染,各种疫病发病率高。同时,两种以上病原体相互作用、多种病原混合感染成为规模猪场疫病流行特点,危害严重,控制难度加大。因此,在制定免疫程序时,需要考虑疫病类型及免疫效力,需定期进行监测,同时接种两种疫苗应无交叉反应抗原,重复免疫间隔时间在14~21天之间,第二次免疫接种份量不应低于前次接种份量。

同时,王家圣还从疫苗选择、免疫操作、猪群生理状况、营养、药物及毒物、管理及环境因素等多方面提出了规模化猪场猪群免疫接种的注意事项,为养殖户实际操作提供了技术参考。

听众积极提问 专家耐心解答

为了使与会养殖户在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听课后产生的疑问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答,此次会议还特别安排了论坛互动环节,让养殖户与讲课专家真正做到面对面交流、近距离沟通。会议上,专家精彩的演讲获得了阵阵热烈的掌声,养殖户的提问也一个接着一个,下面截取部分论坛精彩互动片段,与读者朋友一起分享。

问题一:目前抗生素的替代品,如抗菌肽、酶制剂、有机酸、益生菌等能不能同时使用?

答(蒋宗勇):在一些抗生素替代品中,酶制剂、爽滑剂、益生菌等是可以同时使用的。对于抗菌肽试剂,目前还处于试验阶段,国家还没有明确批准使用,现在市场上有些产品包含有抗菌肽,严格来讲是违规行为。研究发现,动物的消化道本身也能合成一些抗菌肽,实践证明对肠道微生物菌群有积极的影响,效果比较明显。

问题二:在国家生猪繁育体系这座金字塔中,站在塔尖的是100家国家级原种场,塔座是我们在场的广大猪场。在100家国家级原种场向其他广大猪场进行推广的过程中,国家有哪些导向政策?

答(王志刚):在生猪繁育体系中,良种是基础,但是如何使良种在生产中真正发挥作用更为重要。农业部在生猪繁育体系建设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地方良种体系建设也获得了很多政策扶持。同时,优秀的基因快速扩散到基础猪场,人工授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在这个方面,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应该发挥积极作用。

问题三:在选择种猪的时候,除了体型特征外,还应该从哪些方面选择?

答(王志刚):在遗传改良的时候,体型外貌是种猪非常重要的指标之一,同时还要从内在的质量上来选种,仔细看清楚种猪的测定成绩。有的种猪拍卖会标王从外貌上看,并不是最漂亮,这就需要认真看清它的数据,所以我觉得把这两者结合起来选种是很重要的。

问题四:圆环病毒除了疫苗之外,还有没有其他控制方法?为什么打了疫苗之后,还会爆发圆环病毒病?

答(何启盖):目前来讲,在圆环病毒控制上,无论是欧洲国家还是国内,大家达成共识的还是疫苗免疫,这是最重要的措施。当然,也有人用一些抗病的中草药,以及增加机体免疫力的寡糖、黄芪多糖等,但这些都只是辅助措施。除了使用圆环病毒疫苗外,还要控制支原体,可以把支原体疫苗和圆环病毒疫苗同时使用。至于为什么打了圆环病毒疫苗还有病毒,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主要原因是圆环病毒疫苗产生的抗体清除不了已经感染的病毒。因为母源抗体保护力时间在5周龄以内,而打了疫苗之后,产生抗体需要3周的时间,而这3周的时间不能排除没有病毒的感染,如果已被病毒感染,即使打了疫苗也不能清除体内的病毒。总之要想清除病毒最好的办法还是早期免疫,所以强调需要在3周龄以前免疫圆环病毒疫苗。

讲堂知识丰富 学员获益匪浅

两天丰富精彩的专家讲堂胜利落下帷幕,记者从随机采访中了解到,很多参加会议的养殖户纷纷表示获益匪浅、收获很大,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

来自荆州市监利县大院农场的孙怀平,1986年开始养猪,先是在别人的养猪场打工,2007年,他觉得养猪行业发展前景不错,自己投资当老板养猪。目前已拥有一个130头存栏母猪、年出栏2000多头育肥猪的规模猪场。2011年,借助猪业大好行情,他一年就挣了一百多万元,成为当地名副其实的养猪致富带头人。孙怀平从事养猪已有20多年,有着丰富养猪经验。但是近年来随着各种猪病的频发,他感觉以前的养猪经验越来越不够用,迫切希望通过参加技术讲座获得最新养猪技术、疫病防治等知识,同时也希望了解一些国家的惠农政策。

一直以来, “勤劳致富”作为千百年来的古训备受推崇,但是在采访中,朴实的孙怀平却说出了“勤劳只能糊口,科技知识才能致富”这样的观点。这些观念的转变得益于经常参加各种会议。据了解,只要荆州附近举办养猪行业会议,孙怀平都会抽空参加,这对于学习行业知识、更新陈旧观念很有帮助。参加此次会议,孙怀平表示收获很大,尤其是汪超总经理所讲的美国养猪模式以及养殖技术和观念带给他很大的启发,一些能有效节约成本的方法,如用青霉素代替头孢类抗菌药物,他决定回家后在自家猪场试一试。

在会议现场,记者还见到一个90后猪场老板,他是来自荆州市公安县狮子口新联村冬冬养猪场的彭成刚。虽然彭成刚只是一个90后,但是他拥有自己的150模式半自动养猪场已经有两年之久,专门出售仔猪。目前该猪场存栏50多头能繁母猪和500多头育肥猪。谈起创业经历,这个只有22岁的年轻人比较犯愁,他最担心资金断链。因为仔猪售出之后,通常需要等到下游养猪户肥猪出栏之后才能收到货款,而现在养猪行业银行信贷非常困难。王志刚处长讲解的政策导向给了彭成刚不小信心,彭成刚告诉记者,他家年出栏1000头仔猪规模的150模式养猪场,猪场建设一共花了28万元,其中政策补助14万元。这雪中送炭的14万元让彭成刚感激不已,之后每次参加会议,他都非常关注政府出台的各种惠农政策。他表示回去后,会认真研究王处长的报告,希望能再次享受到国家的惠农政策。

共同举杯 共话未来

华灯初上荆州古城,刚刚听完技术讲座的养殖大户齐聚荆州宾馆,在欢声笑语中迎来了由《中国猪业》杂志社和武汉中博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武汉中博招待晚宴。晚宴上,荆州市王守卫副市长亲临现场慰问参加此次会议的专家、学者和一线养殖户并作重要指示,王市长充分肯定了此次养猪技术大讲堂对荆州地区猪业发展带来的积极作用,对前来荆州授课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同时对荆州地区今后养猪事业的蓬勃发展提出了殷切希望。

在与会嘉宾的笑声中、在觥筹交错的酒杯里、在热闹欢腾的氛围下,与会领导、专家和来自生产一线的生猪养殖场代表共同度过了一个欢快难忘的夜晚。这是一场为养猪行业同仁精心打造的行业盛会,相信在广大养猪人的共同努力下,荆州养猪业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猜你喜欢

种猪养猪猪场
分类做好猪场防暑措施
夏季猪场如何驱赶蚊子
2022年中国种猪信息网全年计划
冬季养猪防病四注意
部分地区种猪跌破2000元/头
猪场降本增效 聚焦五个重点
天邦股份种猪事业部
养猪
在现代猪场工作 一天要洗8次澡
养猪谨防六大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