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夏季中暑了怎么办?

2012-09-11文字整理

湖南安全与防灾 2012年6期
关键词:烈日头部降温

文字整理/董 宇

夏季中暑了怎么办?

文字整理/董 宇

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除了高温、烈日暴晒外,工作强度过大、时间过长、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等均为常见的诱因。

中暑的四种类型

中暑衰竭。这是最常见的一种症状。由于突然出大汗以及周围血管扩张导致血容量不足引起。多见于老年人和未能及时适应过高温度的人群。该症状起病较急,常在站立或劳动、运动时突然晕倒,失去知觉。

中暑痉挛。多见于青壮年。主要是由于大汗后畅饮,又未能及时补充钠盐,导致骨骼肌收缩时发生阵发性的疼痛、抽搐。

中暑之后的应急处理

◎立即将患者移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如走廊、树荫下休息。

◎让病人仰卧,解开衣扣,脱去或松开患者的衣服。如果衣服已经被汗水湿透,应更换干净的衣服,同时打开电扇或空调,以尽快散热。

中暑后物理降温四法则

敷。可用冷水毛巾敷头部,或用冰袋、冰块置于病人头部、腋窝、大腿根部等处。

按。可用对病人四肢皮肤进行按摩,使皮肤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散热。待身体恢复常温后,停止降温。

浸。将病人躯体呈45度浸在18℃左右井水中,以浸没前胸为度。老年人、体弱者和心血管病患者,水温过低不能承受。

擦。四个人同时用毛巾擦浸在水中的患者身体,把皮肤擦红,一般15到30分钟左右即可将体温降至37℃到38℃。

日射病。长时间烈日暴晒头部(大脑温度可达40℃至42℃),引起脑部组织充血、水肿。轻者出现剧烈头痛、呕吐,重者出现昏迷,但体温不一定升高。

中暑高热。由于中暑严重,造成患者体内大量热能滞留,皮肤干燥无汗,患者意识模糊,精神失常,躁动不安,甚至出现昏迷,体温可达41℃以上。

◎尽快用物理方法降温,使体温下降到38℃以下。

◎如果病人经过物理降温处理后意识清醒,可以给患者服用绿豆汤、淡盐水等解暑食物或饮料;还可以服用藿香正气水等解暑药物;昏迷者可针刺人中等人体穴位。

◎严重患者,须迅速送医院进行处理。

相关链接:

在炎热的夏季,尽量不要在10时至16时之间在烈日下行走,因为这个时间段的阳光最强烈,发生中暑的可能性较高。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涂抹防晒霜、准备充足的水和饮料。此外,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仁丹、风油精等一定要备在身边,以防应急之用。外出时的衣服尽量选用棉、麻、丝类的织物,应少穿化纤类服装,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引起中暑。

□责任编辑 林 洁

猜你喜欢

烈日头部降温
头部按摩治疗老伴失忆
动物降温有妙招
火箭的头部为什么是圆钝形?
烈日下的坚守
烈日
七招给心脑“消署降温”
疯狂编辑部之烈日消暑法
页岩气开发降温
烈日下的浪漫新颂
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在头部低剂量CT扫描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