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照片保存问题探析

2012-09-11国家图书馆北京100034

图书馆建设 2012年12期
关键词:幅照片相框库房

金 靖(国家图书馆 北京 100034)

历史照片将某一瞬间定格在方寸之中,真实生动地记录了当时的社会事件、历史人物、城乡面貌、名胜古迹、民生百态等,比文字资料更加真实地记录、还原了历史。最常见的照片多为纸质,也有玻璃底片和胶片;当照片被装裱、装入相册或相框后,他们的载体便随之变为木质品、金属、纺织品或皮革;照片的显影材料以银盐居多,更古老的是蛋白,之后又有上色照片及彩色照片[1];国家图书馆(以下简称国图)馆藏历史照片还包括部分照片印刷品。照片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比一般纸质文献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损坏,也决定了他们的保存与保护将更为复杂,并涉及多个层次。本文以国图馆藏历史照片为例,对照片保存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1 历史照片库房应具备的条件

历史照片库房应避光、干燥,符合照片藏品所需的温度、湿度标准,还应保持空气流通,配备过滤有害气体和粉尘颗粒的设备。

照片包括负片、正片、玻璃片等,所要求的储存环境是不同的。黑白银盐照片最容易受潮,不良的保存材料或空气污染也会给它们带来损害;彩色照片则对光照、高温和潮湿很敏感,长期储存于潮湿的环境中(相对湿度大于65%)会引起霉菌滋生。温度和相对湿度的波动会使照片发黄,出现污点和变色,臭氧和其他污染气体会加快照片老化。

在国际标准化组织确立保存和处理影像藏品的统一标准中,根据材质的不同限定了不同的保存条件。按简单划定,照片总体的保存湿度应低于50%,保存温度应在4~12摄氏度[2]。因此,珍贵的照片应始终存储于条件适宜的库房中,不宜反复翻阅。对于读者有阅览需求的照片,可以通过数字影像方式供读者网络浏览或以复制品展览。

国图馆藏历史照片保存于善本特藏库房中,具有良好的恒温恒湿的大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的是照片保存的小环境,即符合历史文献保护要求的装具及科学的分类排架方式。

2 馆藏历史照片分类及保存情况

历史照片从内容上,可按事件、人物、景观分类;从种类上,可分为负片、反转片、彩色正片、黑白正片、照片出版物等;从形态上,可按普通单幅照片、裱褙板单幅照片、长幅(巨幅)照片、照片册、相框等区分。

照片的分类及保存需要从种类和形态两方面考虑。

裱褙板(纸)的单幅照片:清末民初的专业影楼流行以厚纸板托裱照片,褙板上通常印有影楼、照相馆的信息或徽标。也有些收藏者会自行托裱照片,有的直接将照片贴裱在各类纸张上,有的是用四角贴纸将照片固定在褙纸上。这类照片没有合适装具,多裸露平置于书柜中,在取放时难免造成照片表面磨损,较大幅的照片褙板也容易折损。

长幅(巨幅)照片:长度在40厘米以上的照片。因幅面较大,照片在入藏时多呈卷状,有些配有纸盒,更多的没有装具。

照片册:有简装、精装之分,有收藏者自制的照片贴册,也有正式出版发行的照片册。精装照片册保存状况基本良好,但有些相册中的照片有脱落现象,因为相册外没有函套、纸盒等装具,在取放时需要格外小心,以防止册中照片遗落。

照片相框:在相框中保存的照片数量较少,目前均平置于书架上。

3 馆藏历史照片库房排架方式

目前馆藏照片采取流水号式排架法排架,即按照藏品财产号依次排列,这种方式便于藏品的取放。由于照片不宜频繁取放翻阅,这种排架方法的优势被削弱了。同时,单纯按流水号排架,外观大小不一的照片叠放在一起,不利于藏品的保护。常用照片的排架方法还有如下几种:

(1)按照片大小、外观形态分类排架,将中小幅照片(不超过20/8开的单页照片和相册)、大幅照片(大于20/8开的单页照片和相册)、卷轴、巨幅照片及相框分类放置。这种排架法相对简单,便于管理,使库房预留空间比较好掌握,但某些重要的专藏必然会分散开。

(2)按内容排架,将各类专藏照片与普通照片分别存放。这种排架法则需要较大的预留空间,对库房管理人员的要求也比较高。

综合考虑,把上述几种方法结合起来,才更合理可行。以国图馆藏为例,先按内容分类,名人专藏、领导人及国礼照片、照片出版物多是规格相对统一的单幅照片和相册,可将这几类照片集中放置,不必严格区分大小幅。其他照片再按形态加以区分,顺次排架。重新排架时,应与照片帐目对照,在原有财产号前增加一个排架号,做出财产号与排架号的对照表,以便日后查找藏品时参照。

4 选择照片装具

在改变排架方法之前,还有一项非常重要而复杂的工作——更换照片的装具。

通常,用于制作照片装具的材料多种多样,其中纸张是保存照片所用的最广泛的材料。用于制作照片装具的纸质品,要选用PH值在7.5~9之间,不含酸性物质的;因木质素会引起照片褪色和污损,所以纸张中木质素的含量要低于1%;为了保护照片不易为外力所伤,用于照片装具的纸质品还应具有一定的强度,可以为照片提供支撑力。如果把照片装入透明的塑料封套,便可以直观地看到照片画面,因此塑料材质也是制作照片装具很好的选择。塑料材质并不是用于一般商品包装的普通塑料,而是化学性能非常稳定、不含添加剂和表面涂层的专业材料。目前,聚酯纤维、聚丙烯材料、聚乙烯材料这3种塑料类材料适用于摄影作品的长期保存,它们在透明度和强度上有所差别,价格也不同,可以针对不同需求选择不同的材料[3]。

此外,当照片摆放在库房书架(书柜)中时,应根据照片的大小形制选择不同尺寸的包装盒,以便于整理和取放。材料应选用具有一定硬度、厚度的无酸纸盒,且规格不宜过多。

4.1 选择照片装具需考虑的问题

(1)照片的外观形态 主要包括普通单页照片、已经装裱的照片(仅裱了背板,还是有正背面保护的夹套)、长幅卷状照片、相册、相框。

(2)照片的规格大小 照片藏品不同于一般的图书,其尺寸小到1英寸(约2.50×3.80厘米),大到80英寸(约100×200厘米),不同规格的照片在贴裱或装入相册后,其外观尺寸又不相同。

(3)照片的保存现状和价值 如果照片价值很高,或者较为残破,应该特别制作装具;如果照片价值不高且年代较近,从节约成本的角度考虑,可以暂时选用普通装具。

4.2 针对不同类型照片的选择

(1)普通单幅照片 此类照片较薄且脆弱,取放时容易在表面留下指纹印,应将照片放入照片册中保存,或者配备单独的保护夹或封套,再按照规格大小放入适宜的保存盒中。根据照片的不同情况,可选择以下几种保存形式:①DIY形式的照片册及无酸纸盒(见图1),这种方式可使照片得到相册、纸盒的双重保护,常规尺寸的照片基本能够不受限制统一存入,整理、归取、翻阅都比较方便。因为每一财产号下照片的数量和大小不一,DIY形式有助于灵活整理,以无酸纸制作单独的内页,照片以角贴固定(这种方法不会伤及照片本体,如要取出仅需撤除角贴),按财产号将册页装订成照片册,再将照片册放入无酸纸盒中保存上架;②透明聚酯纤维封套(见图2),透过封套可以直接看到影像,同时也对照片提供了更好的保护。适用于保存背面有信息、不宜粘贴背纸的照片,或者一个财产号下照片数量较少,无法单独成册的照片;③四叶形的纸夹(见图3),适用于保存已经残破、暂时无法修复的照片,或者一个财产号下仅有一两张照片的情况;④保存盒,如果一个财产号下有多张照片,且价值不高(如翻拍的展览照片),可以将照片直接放入保存盒存放,但照片之间要用无酸保护纸隔开。

图2 透明聚酯纤维封套图

图3 四叶形的纸夹

(2)裱褙板(纸)的单幅照片 主要用于装裱有硬卡纸背板的照片,虽然少有折损,但由于没有外装具,照片表面容易磨损,背板纸也容易因酸化变脆而折裂。对于保存状况较好,或者同一财产号下有若干张裱背板照片的,可将照片间用无酸纸间隔,再放入保护盒中。对于已有残损,或者一个财产号仅有一张照片的情况,应先将照片放入较硬的透明聚丙烯封套中,再将若干张照片放入统一的无酸纸盒保存。放入同一纸盒的照片财产号应保持连续,并在盒外标签上清楚标示。这类照片背板多为大16开或大8开,可选择适合这两种尺寸的保护盒,过多照片的叠放对照片保存不利,因此盒子内部深度应在3~6厘米。如有小幅照片,可配备少量无酸隔板,用于纵向隔开盒内空间,这样既可保证外包装规格统一,便于排架,又不浪费空间。

(3)长幅、特大幅照片 以卷状保存的长幅照片,应由专业修复人员展平。展平后的长幅照片和大于12 的照片虽然可以装入相框中,但相框并不适于库房保存,笔者建议根据照片尺寸定制无酸硬纸板托裱,或者四边压裱,之后用透明的聚乙烯材料包裹,或者以与背板同大的硬纸板覆盖。硬纸背板的支撑力可以保证照片在取放时不会被折损,透明的包裹材料保护照片表面不会被磨损且方便查看;而对于已经数字化、短期内不会再查看的照片,以硬纸板覆盖更好。装裱好的大幅照片以2~5幅一摞平放于架(柜)中为宜。

(4)相册 以相册形式保存的照片藏品,仅需将相册放入保护盒(见图4)中保存,这样可以保护相册在取放时不受损伤。如果资金有限,对于暂时不会使用的相册,也可以暂时用无酸纸包裹并平放储存。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相册中的照片画面相对,应在照片之间夹入无酸纸。

图4 相册保护盒

(5)相框 相框是较为特殊的照片装具,虽然会对照片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仅适于悬挂观赏或展示,并不适于普通库房的平放保存。含有酸性物质或木质素的相框会对其中的照片造成伤害,相框的玻璃表面如果破裂也会划伤照片,因此应视情况对相框加以防护或者改变装具。对于已装入相框的照片,如果相框本身具有文物价值,应保留原貌,订制合适尺寸的无酸保存盒,垫入缓冲物后将相框收入盒中平放保存;如果相框本身无特殊价值,其材质又不利于照片长久保存,可考虑将照片取出,放入专业的照片封套或其他适合的装具中。

(6)画片(明信片) 照片藏品中有一些是印刷的照片明信片,大小规格统一,背面大多会有文字信息。可以与未装裱的散页照片一样选择DIY相册或者插袋式无酸透明活页,整理好后装订成册并放入专业保存盒。

(7)胶片 胶片分为正片和负片,正片也叫反转片,负片则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底片。对于成套的胶片,可订制专门的胶片保存活页,将胶片整理装入,再装订起来放入保存盒中,注意每张胶片下方应标注与之对应的照片编号。如果是零散照片所附的胶片,可将胶片放入专门的胶片保存袋中,再与对应的照片装入同一套装具中。

5 改换装具的过程及问题

在良好的库房环境下,能对破损的照片加以修复并将照片全部归入上述装具中,是最为理想的结果。但在有限的人力、财力下,馆藏数万张照片的整理及换装是个大工程。在更换装具前如何快捷而有效地减少不良装具对藏品的伤害?在改装过程中又会遇到什么问题?这些都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5.1 改换装具的实践过程

针对目前馆藏照片保存的状况,国图舆图组先对一些破损较严重或比较珍贵的照片进行了临时性的保护,在没有新装具之前,这些照片不宜再翻阅。例如,对于没有外包装的散页照片,将较平整的照片用棉纸包裹,若干张包一个纸包,照片之间尽可能以撤潮纸间隔;对已有残损、卷曲的照片则单幅包裹,尽量展平,并辅以硬纸固定。对于没有外包装的卷状照片,因长期卷放,如果强行展开极易造成断裂,所以先用棉纸包裹,再用瓦楞纸加固保护,交由专业修复人员修复展平并装裱。针对一个财产号中照片尺寸大小不一的情况,可按照片大小规格分类,将若干张同样大小的用棉纸包为一包,12以上的较大幅照片在棉纸外再用瓦楞纸固定保护。

做了上述临时性防护后,便可开始分期分批更换照片装具。

从新入藏照片开始,对于常见规格的照片,要做到随采随配装具;对于特殊规格的照片(如卷状长幅照片),可统一修复展平并定制装具。此外,针对专藏照片比较复杂的情况,逐项“量身订制”,分批进行。例如,2011年8月,国图获赠一批珍贵的彩色反转片,摄影者只是将几百张反转片简单分类,每类用橡皮筋捆绑起来。我们先将反转片交由中国图片社冲印成纸质照片,又订制了胶片保存活页及带装订环的保存盒用于存放原始反转片及带活页照片裱褙板、无酸装裱相角和蛤壳式保存盒(见图5),将冲印出的照片用相角贴裱在活页裱褙板上,再装于蛤壳式保存盒。这样既适于保存又便于利用,同时也使捐赠者安心。

图5 蛤壳式保存盒

对于专藏照片的整理,国图计划从“法国工程师普意雅专藏照片”开始。这些照片是普意雅的夫人朱德蓉女士1932年10月捐赠给我馆的,内容以北京及平汉铁路周边的古迹、民俗为主,包括有普意雅拍摄及收集的照片和印刷品,共计5000余幅。普意雅先生自己曾进行了初步的整理分类,将各类照片按内容归入纸袋或者简易的硬质文件夹中,有些还附有相关的文字资料。其中数量最多的4~6照片,是在16开的草纸上按尺寸大小切出四角,将照片卡入其中,并在草纸上手写了简单的法文题名;有些画册上印刷的图片,也被他剪下粘贴在相同的草纸上;还有一些是8~10已裱背板的照片和16开大小的照片出版物单页。这些照片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整理,草纸上的手迹需要保留,文字资料需要一并收存,而不同材质的照片又如何能归于同一类装具中?首先将照片全部进行了数字化扫描,然后拟定了两种保存方案:一种是以活页的方式将不同材质的照片集结成册;另一种是根据单幅照片的不同情况选择或贴裱、或装聚酯封套,之后将每类照片分别装入保护盒中。

5.2 改换装具过程需注意的问题

(1)目前专藏照片并不集中,改装具时应汇总排架、做好记录,以避免取放时发生混乱。

(2)要特别留意那些破损的照片,这些照片应先进行修复后再装入适宜的装具。对特别残破或者具有代表性的破损照片,可先将残破情况拍摄下来留作修复资料。

(3)对藏品原有包装上面的信息进行备份。如果是原收藏者的包装需完整保存,如果是编目人员做的简易包装,可将上面有用的信息记录下来,再销毁旧包装。

(4)改装具时应注意移除照片上的物品(如曲别针、橡皮筋等),它们通常是用于固定与某照片相关的字条等文字资料,所以应特别注意这些文字资料的处理,可用铅笔在统一位置标注每份资料与照片的对应关系。

(5)尽可能用2B铅笔或无酸签字笔将照片信息记录在粘胶无酸标签上,再将标签贴在照片保护封套或者保存盒上。对于必须标注在照片上的藏品编号等信息,应用2B铅笔写于照片背面一角,遇到表面有涂层无法用铅笔书写的相纸,可用专用的记号笔标注。

(6)如果条件允许,应在更换照片装具之前进行数字化扫描。今后不论是读者阅览、展览展示还是进行研究,都可依赖数字影像而不必再翻动照片原件,这也是一种间接性的保护。

历史照片藏品保存状况的改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了解国际行业标准,建设符合保护要求的库房环境和适宜的保存架(柜),通过专业修复及保护人员的辅助,根据照片内容、形态进行科学的分类整理以及耗费人力与时间的改装工作,才能使逐步趋于理想。我们要秉承可逆性操作,不断努力探索,寻求最理想的保存方法,珍存这些比文字更有说明力的历史影像。

注释:

② 本文插图为瑞德博物馆服务中心罗晓东提供。

[1]孟广泰. 博物馆如何保存照片与底片[N]. 中国文物报,2006-06-23(6).

[2]国际图联.图书馆资料保护与保存原则:照片和胶片媒体资料的保存[EB/OL].[2012-02-08]. http://www.hongkongretek.com/NewsShow.asp?newsid=63.

[3]罗晓东.摄影藏品耐久保存产品选购指南[EB/OL].[2012-06-01].http://www.hongkongretek.com/NewsShow.asp?newsid=78.

猜你喜欢

幅照片相框库房
相框
石化某库房建设项目的全要素管理要点
化学品库房施工组织设计分析
相框
沙滩相框
典当行库房被盗案
彩虹和辐线
微观世界的奇幻之美
典当行库房被盗案
木偶戏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