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通产业信息化的机理研究

2012-09-10张弘

中国商论 2012年34期
关键词:流通信息化信息技术

张弘/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通产业取得长足发展,交易规模持续扩大,基础设施显著改善,新型业态不断涌现,现代流通方式加快发展,流通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但总的看,我国流通产业仍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网络布局不合理,城乡发展不均衡,集中度偏低,信息化、标准化、国际化程度不高,效率低、成本高问题日益突出。为适应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快推进流通产业改革发展,2012年8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39号),提出到2020年,我国流通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基本建立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安全高效、城乡一体的现代流通体系,流通产业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进一步增强。为实现上述目标,在流通领域要大力推行现代信息技术,电子商务、连锁经营和统一配送等应为主要的流通方式,从而使流通产业整合资源、优化配置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深入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促使流通产业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因此,现代信息技术对流通产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信息技术带动流通产业发展的实质就是借助于信息化提高流通产业与流通企业的竞争力。下面我们将从信息化改造流通产业和信息化推动流通产业升级两个方面阐述信息化带动流通产业发展的机理。

信息化改造流通产业的机理分析

信息化改造流通产业,不仅仅是技术层面或技术性的改造,而且还是经济性、体制性和社会性的全方位的改造,这主要是由信息化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因为互联网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经济或一种社会形态。Internet为人类提供了全新的信息系统、全新市场和全新的流通方式,进而提供了全新的社会与经济发展的技术范式与途径。网络经济是现实与虚拟的结合,所以,网络经济发展的背后是传统产业的改头换面、经济组织的结构变动、相关产业的高度融合、资本的高度自由流动、资本市场的快速发育以及政治经济体制的深层次变革。因此,信息化对流通产业的改造,除了信息技术的扩散,还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对流通产业竞争方式的改造。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带来了经营和管理技术的快速更新、产业发展环境的快速变化以及全新的市场发展机会。在这种变化多端、无法预料的环境中,流通企业之间的竞争方式也将会发生重大的变化,即由过去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等逐渐转向市场以及商业发展模式的竞争。而互联网进入市场的运营体系也将大大改善供求关系的信息不对称性,从而改变市场的价格系统,使市场价格因能够及时获得调整而可以更加准确地反映市场的供需状况,从而引起商业发展模式的迅速变化。与此同时,互联网也正在改变着流通企业确定其竞争范围的方式。传统的流通企业在某种程度上是利用地理的空间和距离来创造竞争优势的,但是信息技术使不同市场的界限变得愈来愈模糊,电子商务能够使人们货比三家。因此,流通企业应该重新评估自己的竞争优势,不断开发新的核心竞争优势。

2.对流通产业组织结构的改造。在相对稳定的市场上竞争时,传统流通企业经常会制定出层级分明、制度严格的组织体系。这种组织及认购有助于在现有的产业和技术环境下,提高企业的运转效率,但却不适用于开拓新市场和新的商业模式。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将改变企业内工作的组织方式和信息传递方式,产生出知识扩散以及人们在工作场所中互相合作的新渠道,工作中也需要更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从而要求对企业的生产、服务管理流程进行改造,由阶层型变为水平型的开放式结构,迅速建立变革的管理程序和适应电子商务所需的内部管理机制。

3.对传统产业战略管理的改造。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竞争将在高度不确定和复杂的环境下展开。在这种环境下,传统的战略管理及其理念失去了往日的魅力,需要一种更加进取的方法开创未来,发现并抓住每一个新的商业机会。同时,也要求流通企业主动提供更多的客观信息,特别是在网上营销时,其产品信息必须客观、中立,避免过度宣传和包装,这就需要管理者在企业文化里导入“务实”的价值观,力求表里如一,使流通渠道成员在产品营销过程中建立顾客对流通企业的信任和信心。

信息化推动流通产业升级的机理

产业升级的过程本质上是产业创新与产业替代的过程,其中产业创新是实现产业升级的主要模式,因为如果没有产业创新就不可能满足那些更为细致的、更高层次的发展需求,同时也不可能使产业发展的重心向高附加值的方向进行提升。产业创新主要包括产业内的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以及产业的组织创新。流通产业升级的两个重要表现为流通产业整体附加值的提升以及流通产业竞争力的不断增强。流通产业整体附加值的提升是指流通产业技术层面的能力提升,流通产业逐渐向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进行转移。而流通产业竞争力则是指流通产业的比较优势,这主要取决于成本、质量和价格等一般性的市场比较因素。

信息化主要通过推动流通产业结构高度化、提高流通产业效率、实现流通产业重组以及转移生产要素等方面来推动流通产业升级。因此,信息化推动流通产业升级的途径主要以下:

1.信息化推动流通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流通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主要是指流通产业结构随着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不断向更高一级进行演进的过程。实质上是指流通产业结构的经济服务化和知识集约化,使得流通产业具有更高的附加值。而流通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则主要体现在流通产业的技术集约化和高附加值化等方面。信息技术凭借其超越传统技术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影响着流通产业结构的发展水平和演进程度。

2.运用信息技术不断提高流通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流通效率。实现产业升级的两个重要途径是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现代信息技术对流通产业发展最为根本的影响在于不断提高流通效能,而流通效能的提高则最终体现为流通成本的不断降低。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流通费用的降低主要表现为流通时间的缩短和商品流通速度的加快。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将全球范围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联系在一起,交易双方空间上的距离消失了,从而真正实现了“用时间消灭空间”。商品交易过程中所需要的商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可以在互联网上一次性完成,可以大大缩短流通时间,而商品的实体则由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以最快的速度直接送达消费者手中。

3.信息化推动流通产业的产业重组。信息技术的运用,改变了获得信息的时间和空间及其成本,打破了产业之间的壁垒,促进了产业之间的融合。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流通产业的产业重组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利用产业之间密切联系的需求,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产生一些新兴的行业,例如传统的商业企业、运输企业以及仓储企业,通过现代信息技术重组,从而产生了现代物流业;二是直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出全新的商业模式,例如各种B2C、B2B专业网站等;三是现代信息技术加速了流通产业内部的专业化分工,从而使流通产业组织结构得以调整。信息技术的运用既能够加速流通产业内部的专业化分工,从而避免了重复建设,又可以通过流通资源的集中,不断提高流通产业的集中度,形成规模经济效益。

4.信息化通过推动生产要素的转移,加速了流通产业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的转变。随着信息革命的深入发展,信息和知识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重要,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性因素。这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信息和知识在社会生产力中的作用已经从非独立因素转变为独立因素,并且由潜在的生产力变成了现实的生产力;二是知识的生产、传播、运用已发生了很大变化,知识对社会和经济的作用愈来愈增强;三是出现了知识密集型、信息密集型产业。信息和知识的共享性和倍增性不但解决了经济增长极限的问题,而且这种主要生产要素的转移,也彻底改变了流通产业的增长模式,流通产业从依赖量的扩张转变为依赖质的扩张,从而实现了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的转变。

猜你喜欢

流通信息化信息技术
富“鳜”逼人!标鳜最高38元/斤,订单去到39元/斤,流通商疯狂抢订!这条鱼成“抢手货”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圣物的流通——蕃尼古道上的尼泊尔鎏金铜佛流通考察
“流通空间”的中西方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