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灾后重建机遇推进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化信息化建设*
2012-09-10邱兴元
邱兴元
作者:邱兴元,四川省绵阳市教育体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四川省绵阳市文化积淀深厚,科技工业发达,是由国家命名建设的、唯一的中国科技城。现有高等院校13所,在校学生近10万人,博士后流动工作站5个,国家技术中心4个,荟萃了包括26名两院院士在内的17万余名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的专家800多名。现有中小学744所,在校学生70万人,幼儿园518所,在园幼儿10万人。
长期以来,绵阳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改革发展战略主题,着力提升学校发展软实力,结合灾后重建,全力推进学校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工程项目,从而大大提升绵阳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实力和现代化水平。
背景
受“5·12”大地震影响,绵阳市受灾学校1 160所,受灾教学用房6 304 345平方米,直接经济损失45.846 7亿元;受灾教学仪器设备总值4.272亿元。
国家对“5·12”灾后重建给予了经费和政策上的支持,使灾区教育技术装备事业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绵阳作为中国唯一科技城,需要强大的基础教育作支撑。市委、市政府在《绵阳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中明确提出“加快教育均衡化、优质化、多元化、现代化步伐,到2020年,在西部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率先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全面建成西部教育强市、西部人力资源强市和西部区域性科教中心”的战略目标。
结合灾后重建和《绵阳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实施,绵阳市提出了加快推进全市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化、信息化建设的工程项目。
工作推进的作法
在做好抗震救灾工作之余,把工作重心及时转向灾后重建工作,在策略方面倾向几个重要环节。
摸清灾情,弄清家底
绵阳市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科学规范的工作方法,对各级各类学校教学仪器设备、功能用房按完全损毁、可维修、完好等情况作分类统计,尤其对北川羌族自治县、平武县、江油市、安县4个极重灾县的完全损毁学校的受灾情况作了详实统计和测算。
明确标准,编制规划
灾情统计结束后,绵阳市根据教育部、四川省教育厅已颁发的政策法规和教育行业标准,拟定了绵阳市学校灾后重建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化建设和信息化建设相应各类标准和技术规范,分为功能用房建设、教学仪器装备、图书装备和信息技术装备等。包括《绵阳市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功能教室、场地装备标准》《绵阳市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教学仪器装备标准》《绵阳市中小信息化建设装备标准》《绵阳市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灾后重建标准化建设工作手册》等。
根据“装备标准”,结合灾后重建,学校调整规划,编制了《绵阳市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灾后重建及标准化建设方案》。绵阳市“十二五”期间,按照全面完成学校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化建设,80%学校建成数字化校园的奋斗目标,共需新增投入经费近6亿。
纳入统筹,政策支持
在灾后重建工程项目中,坚持把各类功能用房纳入灾后重建土建工程统筹规划,教学仪器设备纳入灾后设备重置统筹规划;坚持在公用经费中每年划出不低于15%的比例用于技术装备和资源建设;坚持与省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省级教育示范县创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学校创建、省级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创建紧密结合。通过几年努力,各级政府加大投入,基本解决了标准化、信息化建设资金多渠道筹措的政策问题,使经费投入得到有力保障。
履行职责,加强督查
绵阳市各级教育技术装备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加强技术监督,在标准化建设工程项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严把方案审签关。对实验室等功能用房的平面布局和室内装饰方案的编制,要接受技装部门指导,并经审签后再送建筑设计部门。尤其是对“交钥匙援建工程项目”,北方援建省对南方建筑要求不太熟悉,绵阳市技装部门主动协商,确保项目按标准和规范设计、施工。
2)组织现场交流会。市教育体育局及时召开教学仪器设备灾后重置暨标准化建设现场交流会,现场参观新建学校,进一步明确灾后重建教学仪器设备装备标准和实验室建设规范,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指导学校科学规划、科学重建。
3)深入学校多指导。实验室等功能用房建设除涉及建筑专业知识外,还涉及实验室技术规范,比如,实验用房功能设置,面积与间数,通风、采光,照明,给排水、综合布线,地平与窗户,垃圾及废液处理,固定设施安装、实验桌布置,仪器设备及药品陈列与保管等,要求教育技术专业人员要自身熟悉业务,经常到学校施工现场检查、指导。
4)建立评标专家库。灾后设备重置必须进入政府招标采购程序。技术装备部门有责任去完善教学仪器设备政府招标采购的一些薄弱环节。一是建立教育系统懂政策、懂技术、素质高的评标专家队伍,并多次举办了培训班;二是坚持由技装部门按标准对学校教学仪器设备采购方案的编制加强指导和审查,要经审签后再送政府招标采购部门。
5)严把仪器交验关。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学校,是技装部门的重要职责。绵阳市注重充分发挥“四川省教学仪器设备质量监督检验所绵阳工作站”的监督职能作用,组建了绵阳市教学仪器设备质量检测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并多次举办了专业培训班,对考核合格的人员,发放了质量检测上岗证。要求灾后重置教学仪器设备必须进行交收检验,质量检测不合格,不得付款。
加强管理,提升效益
灾后重建及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化建设的同时,我们提出加强灾后教育技术装备公共设施管理的实施意见,各级学校建立了“教育技术中心”,建立政策导向激励机制和目标考核奖惩机制,加强学校教育技术专业人员队伍建设,组织初中理科教师基于新课改的探究性实验技能及实验室管理技术全员培训班,组织教育技术装备公共设施管理校长培训班,组织全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全员培训和教育技术全员培训,大力研制开发数字化优质教育资源,开展系列实验教学研究活动和实践制作、科技创新活动,组织参加全国实验教学课题研究和教育技术装备标准研究,研究开发了学校教育技术装备信息化管理平台,整理颁发学校教育技术装备系列管理制度和表册。
工作推进的成效
绵阳市教育系统751个恢复重建项目已竣工708个,累计完成投资79.884 2亿元。灾后重建完全新建(含援建)学校近300所、改建学校近400所基本达到了标准化建设规范和要求,已累计完成近3亿元的设备重置任务。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计算机装备生机比、图书生均册数等主要指标均居全省前列。
全市有近400所学校实现了“班班通”,近300所学校建成了数字化校园,近700所学校接入绵阳教育城域网,近100所学校教师人手一部手提电脑。
建成了绵阳教育体育信息网(http:www.my-edu.net/)、绵阳教育技术网(http:www.my-et.net/)、绵阳教育体育视频网、绵阳教育VOD电视频道、绵阳市数字图书馆、绵阳市教育学术视频网、绵阳市电子期刊阅览室、绵阳市高中选修课学习平台、绵阳市教育技术能力学习平台、绵阳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绵阳市学籍管理平台、绵阳市教育技术装备信息化管理平台等。
绵阳市已全面完成近3万名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中级和职称计算机C级第一轮培训任务以及教育技术初级能力培训任务,全市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周期缩短,“技术支持和促进教学”的现代教育能力得到极大提升。
今后工作的思路
绵阳市将紧紧围绕《绵阳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提出的“均衡化、优质化、多元化、现代化”的目标,以教育技术装备和教育信息化建设为依托,以信息化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发展。
进一步完善绵阳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实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建立绵阳教育云计算数据中心,全面推进中小数字校园建设,实现全市教育信息化;建立绵阳教育资讯电视频道和网络平台,依托“三网融合”技术,实现网台合一;推动绵阳学习型城市建设。
目前,随着国家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的全面实施,绵阳市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化建设工程项目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提升。到“十二五”末,全市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化、信息化建设事业将会步入一个崭新的台阶,并为中国科技城教育事业更加辉煌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