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胎妊娠的基础—绒毛膜性
2012-09-10孙路明
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 2012年1期
孙路明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胎儿医学部)
本视频主讲者孙路明医师从双胎妊娠的流行病学引出了双胎妊娠基础知识的重要环节,如何区别不同类型的双胎妊娠,如何辨别。
在过去的教科书中一般只提及单卵双胎及双卵双胎。而单卵双胎根据受精卵分裂的时期不同,会发展出几种不同的类型:
1.如在1~3天的时候分裂,这时受精卵还处于桑椹胚阶段,桑椹胚完全分裂成两个,会发展出两个独立的胎盘。同时,根据受精卵着床的位置,可以是两个胎盘融合或两个胎盘完全分开,但都是属于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DCDA)。
2.如在4~8天的时候分裂,这时受精卵处于胚泡阶段,内细胞群完全分裂成两组,会发展出两个卵黄囊,但共用一个胎盘,这就是单卵双胎最常见的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MCDA)。
3.如在8~13天的时候分裂,这时卵黄囊、羊膜腔和胚盘已经出现,胚盘完全分裂成两组,发展为两个独立的胎儿共用一个羊膜腔和一个胎盘,这就是单卵双胎比较罕见的单绒毛膜单羊膜囊双胎(MCMA)。
4.如>13天后分裂,这时胚盘进一步发育,胚盘不完全分裂,会发展为部分相连的两个胎儿,这就是联体双胎。
双卵双胎就比较简单了,看受精卵着床的位置,两个胎盘可以是融合的,也可以是分开的。
在临床中,单绒毛膜双胎较双绒毛膜双胎具有更高的围生期发病率及和病死率,易发生双胎输血综合征、双胎反向动脉灌注等严重并发症。因此明确双胎的绒毛膜性对于产前咨询及临床干预有重要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