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应减持美国国债 推进外储多元化——专访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研究员邢国均

2012-09-09郭树涵

中国新时代 2012年1期
关键词:债主外汇储备国债

| 文· 本刊记者 郭树涵

2011年12月15日,美国财政部晚间数据显示,今年10月中国减持美国国债142亿美元,但截至目前,中国仍是美国最大债主国,总计持有美国国债1.1341万亿美元。进入2011年以来,中国在美债上多次操作,变换头寸,今年1至3月,中国接连3个月减持;此后在7月,中国又突然增持;进入8月后,中国在美债上更是呈现出仓位增减一月一变的态势,8月减持美债365亿美元,9月增持113亿美元。

实际上,这已经不是中国第一次进行减持美债的操作,从2009年开始,中国就开始在一定的月份减持美债,而进入2010年后,减持月份进一步增加,到2011年前10个月,中国减持美债月份已达到一半。中国这样剧烈的操作美债,引发了外界广泛关注。

随着中国外汇储备资产不断增长,中国对外投资的能力和经验也在不断增强。一方面,中国正在不断加快外汇储备投资的多元化和分散化,以对冲美元资产尤其是美国国债资产集中度过高的风险。比如,今年8月,中国净增持1789亿日元日本国债,为2010年10月以来首次净增持操作;另一方面,中国也正在努力提高外汇储备中的非金融资产的比例,以对冲外汇货币长期贬值的风险。实际上,自2010年10月份以来,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余额便较为稳定不再快速上升。那么,中国在减持美国国债推进外储多元化的道路上应该遵循怎样的规则,为此,本刊专访了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研究员邢国均。

中国持续增持美国国债的时代正在结束

《中国新时代》:如何理解几天来中国频繁操作美债而产生的巨大市场波动?

邢国军:我认为,虽然美国现在暂时解决了债务上限的问题,但随着美国国债规模不断增大,其偿债能力以及与此相关的信誉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中国作为美国最大的债主,3.2万亿外汇储备中近70%为美元资产,欧美债务危机凸显了资产单一性的风险,对此,中国应摆脱外汇储备被美元‘绑架’的困境,减持美国国债,并对本国的外汇储备做出多元化的选择。

《中国新时代》:作为美国国债最大债主的中国应何去何从?

邢国军:针对这个问题,可谓众说纷坛,莫衷一是。一些美国人士认为,中美之间国债买卖关系是终极版“大而不倒”的全球关系,如果中国出售美国国债,是自已砸自已的盘子,会引发其他投资者抛售,中国将承担更大的损失,“这无异于一场金融自杀”。比较温和一点的经济学家则认为:如果中国想抛售美国国债,购买其他AAA级政府证券,可能也找不到足够的供应,即便是中国知道美国正在滑下悬崖,也没有别的地方能放下中国人的钱。甚至中国本上的一些学者也持有这种观点。但是,我认为事实远没有这样被动,作为最大债主,我们有灵活处理美国国债的理由,也有减持以规避风险的权利。

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研究员邢国均

《中国新时代》:中国现在减持美债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邢国军: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美偿债能力有限。到目前为止,美国债务已逼近14.3万亿美元,2011年8月2日美国参、众两院通过提高债务上眼议案,美国政府债务上眼将获上调2.1万亿美元,至2013年,同时分两步削减赤字约2.4万亿美元。根据新议案进行简单计算,未来几年美国债务规模将维持在14万亿至16.7万亿美元之间。而2010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是14.6万亿多美元,也就是说,全美国人一年不吃不喝、不做任何消费、拼命工作也不能还完这些国家主权债务。这种靠借新债还旧债,滚雪球式的“庞氏骗局”,一旦债务泡沫破裂,危机将会冲击全球,中国损失不可避免。而且,美国也没有偿债意愿。作为全球结算货币的美元,美债在世界贸易体系中处于绝对优势地位。美国巨额贸易逆差完全可以用发行货币方式来解决,用新发行的货币在世界市场上购买自已所需的任何商品;而且还可以大量地甚至是无节制地举借外债。这个有着三亿多人口最富裕的国家,几乎停掉了所有与民生相关的制造业,迄今美国70%以上的就业机会在第三产业,80%以上的收人是金融收人。换句话说,这是一个基本上靠别人养活的寄生虫国家。只要美国的生活方式不改变,无论由哪个党来执政,都会走到今天这一步。目前两党争论在于,民主党要增加税收来开源,遭到了共和党反对;而共和党要削减福利来节流,民主党又强烈反对。既不能开源又无法节流,怎么办呢只能再借钱,一直借到无法归还的那一天。到目前为止,还看不到美国执政者、哪怕是一点点做秀方式的偿债意愿。对此,我们应未雨绸缪,尽早拿出对策,并付诸行动。

《中国新时代》:2011年8月5日,标普下调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这不仅震惊了白宫,也给全球金融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您看来,这将给美元和美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邢国军:美经济复苏乏力、债务危机还会重演。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今年8月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最高的AAA级下调至AA+级。短期内,剔除其他因素不谈,仅就美国债务规模和偿债压力而言,债券市场供大于求,进而美元需求增加,美元走强。但美元与美债是两回事,事实证明存在着某种程度的“跷跷板”效应。美元走强,产品出口的竞争力下降,再加之美国国内失业率居高不下,房地产与其他消费品市场疲软等因素将把美国重新推回到大衰退状态之中。经济复苏乏力,偿债能力差,这已经为其下一个危机埋下隐患。2008年的金融危机让我们看到,美国政府有意放纵金融工具,操纵国际市场,借助美元霸主优势,让美元在全世界流动,通过印刷更多货币或发行国债制造成输出通货膨胀。金融危机前,美国除了债务以外别无其他有作为的市场,因此把金融资产价格吹得虚高。以房地产市场为例,到金融危机时房价增长了10倍,而同期工资仅增长1倍,人们无法负担高昂房价。当数百万套房子都面临抛售局面时,金融机构濒临破产,此时政府只得动用大量资金来拯救金融业。当前,在外债负担越来越重的情况下,美国当局毫无疑问还会继续实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正在利用印钞来减轻 美国自身债务负担。这对于美国来说是饮鸩止渴,但同时也正在损害其他国家的利益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对于任何经济体、任何国家, 如果过度依赖于美元债务信用产品出口创汇都是自我毁灭。 以美元为结算单位的贸易盈余对美元经济有利,而对其他货币经济并非有利。

中国应加快外汇储备多元化

《中国新时代》:从您的角度来看,中国现在应该减持美债来降低中国的金融资产损失,但是,因为这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工程,应遵循怎样的思路?

邢国军:美国的透支消费模式不变会有严重后果,我们不应该被束缚在美国债务膨胀的空问内,被动地抵御金融风险的冲击。我们既然有做空美国国债的理由,那么我们同样也能找到做空的出路,以及外储多元化的空间。

第一,不做一股独大的大债主,做一个债权相对分散的重要债主。不久前,信用评级机构惠誉在一份报告中称,在全球所有的AAA 政府债券中,美国国债和美国机构债现有的市场供应量为11.5万亿美元,而包括德国、英国、法国、加拿大等国在内,其他所有AAA政府债券的规模还有7.4万亿美元。我们应逐步地做空美债,将外汇储备投入其他评级较高的债券市场,这样可以收到“把鸡蛋放在几个筐里”之效。随着我国外汇储备的不断增加,既然能成为美国的大债主,那么成为其他重要国家的主要债主会更加容易,尤其是资源禀赋高的国家应该是首选。

第二,短期内减少美债,增加美元储备。如前所述,美债走弱,美元就会走强,美元短期收益增加。因为,尽管金融危机、债务危机的冲击不断,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霸主地位还没有发生根本性动摇。在当今国际市场上,手握美元还是能做很多更有意义的事。比如,现在在我国南海地区就出现很多噪音,我们可以利用货币工具,简单地效仿一下国际上惯用的、成熟的标准做法,通过国际金融市场进行交易,不仅能收到奇效,还能获益。

第三,用外汇储备建立国家资源储备。增加国家储备也是提高内需的有效办法,有时甚至比直接刺激消费的效果更直接、更有效。搞国家储备是一个容易理解的问题,但也是一个很复杂的大问题,如何储备、储备多少、储备什么、谁来储备等一系列问题,做不好会招致拉升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嫌疑。 国家储备涉及到国家安全、社会发展和民族利益。国家储备是政府责任,应该以各级政府为主体,按区域、按需求、按品种进行物资储备。国有企业应是物资储备的主角,这是社会责任所决定的,人民的资源为人民所有,而且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国有企业实力大增,有能力、有条件、也有充分可利用的资源进行物资储备。在主渠道确定后,有必要调动社会力量进行物资储备,确切地说,这也是“藏富于民”的体现。

在国际原油、原材料、粮食等大宗商品的价格不断上涨、美元贬值的现实情况下,我们受到通货膨胀困扰,社会各方面安排一些物资储备是十分必要的,也应该受到政府的适当支持和鼓励。由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具有巨大波动性,在衰退时期进行储备将会得到较好收益。如果时机得当,其回报率将是持有外国政府债券的数倍甚至数十倍。在经济不景气时期储备物资,或者战略性地收购资源类企业,不但不会引发被收购对象国的反感,还会获得他们的感激,收到经济之外的回报。逆周期大举储备资源,将贸易顺差降下来,是避免外债逆周期大举储备资源,将贸易顺差降下来,是避免外债越吃越多,最终患上消化不良症的有效办法。

第四,进行外汇管制体制改革,逐步实行“藏富于民”、“藏汇于民”的外汇管理政策。在国家现行的外汇管制和复杂的结汇、换汇制度下,政府不但将中国绝大部分外汇流量控制在手中,还对相当大部分非经营性外汇流入实行管控。从相对量来说,中国总体拥有的外汇总量并不十分惊人,但正因为实行外汇管制,大部分外汇集中于国家,我们便很容易成为第一外汇储各大国。只要这种管理体制一日不变,国家的外汇积累速度,就会随着经济增长而水涨船高。与西方国家的“藏富于民”不同,中国长期实行低分配、高积累的“藏富于国”体制。

在计划经济时代,一部分未分配利润以福利性质分流,以后随着市场化改革,住房、医疗等原本部分或全部由福利承担的物品进人商品领域,但原有的低分配、高积累模式却未做出根本调整,政府负担减轻,开支却未相应增加;居民由于缺少了保障,不得不提高储蓄率,造成政府财力的提高。因此,有必要对外汇管理制度进行改革,使人民币成为可自由兑换货币,增加居民和企业的外汇储备,分流中央政府的债权压力。

在目前的世界金融形势下,中国把握时机,看准市场节奏,在经济形势相对稳定时,逐步抛售美债,虽是一种无奈之举,但可以使中国逐步脱离美国的“金融战车”,最终减少或消除我国在美的金融资产风险。通过有策略、分步骤地减持美债和美元资产,还可以为中国的美元资金在世界性经济危机后期进入美国市场,收购兼并中小型潜质企业,购买实用技术和资源,引进各类优秀人才争得更好的交易条件和机会。

中国2008年9月以来持有美国国债的变化(单位:亿美元)

猜你喜欢

债主外汇储备国债
你知道什么时候买国债吗
2017年末我国外汇储备31399亿美元
黄金和外汇储备
黄金和外汇储备
债主“巧”卖被抵押房产被判无效
神回复
作为“债主”,中国怎么样能“威胁”到美国
作为“债主”,中国怎么样能“威胁”到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