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创新发展的八大首要课题
2012-09-08徐文光杭州市副市长
徐文光 杭州市副市长
杭州市创新发展的八大首要课题
徐文光 杭州市副市长
编者按:为了学习贯彻市委十一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扎实推进杭州市创新型经济发展,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2012年8月9日,全市科技系统召开了工作会议,徐文光副市长在会上详细而全面地谈到了关于杭州市创新发展的一系列课题。
贯彻落实好市委全会精神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批示指示精神,徐文光副市长在8月召开的专题会议上提出了八个课题,详述了这些课题的背景、依据、措施和目的。这八个课题和“科技创新30条”是紧密结合的,也是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创新工作的多次批示精神紧密结合的。如何促进理论为实践服务、怎么将课题结合制度、怎样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这是每一个科技工作者都要思考的时代课题。
关于创新型城市考评体系
杭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市委〔2011〕2号),第27条是完善创新评价体系:“以科技进步目标考核为导向,借鉴国内外先进评价体系,结合杭州实际,围绕创新投入、科技进步贡献率、自主创新能力、创新产出等维度,建立杭州特色的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定期发布杭州创新指数,创立杭州创新的风向标。”第29条是健全考评机制:“健全完善区、县(市)和市直有关单位的自主创新目标责任制,把创新成果转化、创新企业发展、创新人才聚集等建设创新型城市的主要任务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评体系,强化考核监督,形成良好的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管理机制。”
创新30条第3条提出,“完善市、区县(市)两级创新领导体制、督查考核和监测评价机制,形成多主体联合扶持,多因素综合评价,多途径推进创新型经济发展的综合服务体系。”
创新30条第29条提出,“完善市、区县(市)两级创新领导体制,把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发展创新型经济纳入综合考评、党政领导科技进步和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点内容,重点强化对科技研发支出占比、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发明专利授权量、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等与发展创新型经济密切相关指标的考核。对工作不力的严格进行责任追究,对完成目标成效突出的区、县(市)给予表彰奖励,并在资源配置上予以重点倾斜。”
要推动各地、各部门努力从传统的、粗放的、主要以GDP为导向的考核体系转到以创新为导向的考核体系上来。怎样具体落实这一课题?
一个有利条件是,最近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关于浙江省创新型城市(县、区)评价指标体系方案(试行)的通知》(浙政办发〔2012〕56号),对创新型城市(县、区)确定了量化考核评价体系,可以在这个文件基础上,结合杭州市实际,制订加强对各区、县(市)依靠创新驱动实现科学发展的考核评价体系。要将此项工作纳入综合考评,而且要占较大的份量。依靠科技创新,推动整个产业转型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把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明确起来、落实下去,意义重大。
关于创新型园区考评体系
7月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夏宝龙省长在杭州调研时强调,全省14个产业集聚区都要成为科技园区,可以加挂科技创新园区的牌子。
杭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邵占维在市政府半年度经济形势分析会议上指出,杭州的主要资源要素的产出率还是偏低。要求区、县(市)所有集聚区都应成为创新发展示范区,都要研究创新发展指标。所有园区、集聚区再也不能搞成低水平的甚至落后产能的集聚区。20日,进一步批示:“我在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上提出了一个初步想法,在搭建新的创新平台的同时,要高度重视现有开发区、产业集聚区的创新提升。要把创新发展作为下一步所有市级以上开发区、产业集聚区的战略目标,要建立具体的考评指标体系,都要争创‘创新发展示范区’。市里要研究制定一套具体办法,要有力度地推进。”
要积极发挥杭州经济开发区、萧山经济开发区、钱江经济开发区等的示范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各级各类开发区、功能区的创新集聚和辐射功能,实现向创新型、科技型园区转变,打造为转型发展的示范区和创新型经济发展的主阵地。怎样具体落实这一课题?
要专题研究制定开发区、产业集聚区创新发展的考评指标体系,特别是邵占维市长在批示中强调,力争有力度地推进。怎么体现有力度?要深入研究。
关于科技项目评估论证体系(项目投资准入门槛)
创新30条第19条要求,“促进各类园区平台转型提升。由市经信、科技、外经、统计部门组织制定创新集约型园区和创新平台建设标准。各类产业集群和园区都要对照标准,尽快形成重点产业创新链,对引进的产业创新项目,事先进行科技评估论证。”
邵占维市长在市委读书会的讲话中指出,科技成果产业化要与招商引资相结合,落实在项目上,对引进项目的质量、科技含量要有审核评价。对投资项目要严格进行把关,要把土地等要素与创新结合起来。
各类园区要实现错位发展、特色发展,对引进项目创新性评估做出刚性规定。目标是通过“招商选资”、“科技招商”,实行科技创新指标的“一票否决”,突出项目科技含量,提高技术准入门槛,逐步实现增量调结构,提高增量空间的门槛,同时改造提升存量,保证有限的、宝贵的资源要素集聚到科技项目上来,保证更多的项目集聚到十大产业发展上来。怎样具体落实?
项目科技评估,实际上要综合的、整体地去看,不仅仅指项目的科技含量,还包括节能、环保、投资强度、投入产出等相关指标。现在的综合经济效益排序,包括对园区、对项目的亩均销售、亩均税收、亩均用地、亩均用电、亩均能耗、亩均排放等的评价,是一个事后的评价。主要针对存量,事后来进行推动提升。事前怎么办?对科技项目进行评估论证或制定项目投资准入门槛,规划、国土、能源、环保这些部门都很重要,可以结合起来。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特别的指标——行业的先进程度,如果这个项目在本行业指标当中达不到先进性的要求,是否能够把它坚决否掉?要达到一个目的,就是把落后产业、落后项目通过设置门槛最大限度挡掉。这个政策可能是指导性的,用于指导各区、县(市),由区、县(市)自己去操作。这项工作可以学学西湖综保,三部五委联合审查,只要有一票不通过,项目就否掉,宁缺毋滥、宁少不多。
关于能耗倒逼机制
杭州“十二五”列入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试点城市,全省平均能耗“十二五”下降18%,杭州作为试点要下降19.5%,而且要求提前一年即在2014年年底完成,任务非常艰巨。邵占维市长一再强调要对能耗进行政府层面的奖罚,而且要重奖、重罚,在企业层面要探索交易。
杭州作为能源资源禀赋极为有限和著名风景旅游城市,要求城市在节能减排、打造低碳城市方面走在前列。作为全国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试点城市,要求高、难度大,也应当在节能降耗机制举措上破题。
要通过政策激励推进节能降耗,确保完成示范试点城市任务。同时也是利用能耗倒逼机制更好地推进工业创新发展。怎样具体落实?
要发挥试点城市优势,敢试敢做,在政府层面研究对节能降耗实施量化考核、重奖重罚,同时大胆探索建立企业层面的能耗交易平台。据了解,“十三五”期间,全国要全面展开碳排放交易。上海依托环境能源交易所建立上海市碳排放交易平台,2013年正式启动交易试点,首批试点企业200家,涉及16个行业,包括钢铁、石化、有色、电力等10个工业行业,以及航空、港口、机场、宾馆等6个非工行业。在试点范围之外或试点期间新增的重点用能企业暂时不纳入试点,但是要对这些企业实行碳排放报告制度,为下一个阶段扩大试点做准备。在交易试点期间,实行碳排放初始配额免费发放,配额制定则以企业历史二氧化碳排放量为基数,适当考虑增长空间。在市场机制下,试点企业在超额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就可以通过出售未使用的年度配额,对节能减排成本进行补偿。如果企业不能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就只能支付一定成本购买配额。上海市的一些先进经验值得杭州市学习借鉴。
关于资金整合机制
创新30条第7条、第9条提出:“采取贷款贴息等多种方式,扶持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产业技术联盟”,“政府通过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试验和示范项目、推广应用等方式,推进本地企业新技术、新产品的广泛应用”,“建立首购首台套风险补偿机制。”第24条提出:“推行网络化管理和服务,由市科技部门会同经信、发改、财政等部门和有关专家,对产业创新重点扶持项目进行联审,为科技成果研发、筛选、评价、信息发布、产业项目立项、投融资和资源配置提供一条龙服务。”“市科技创新成果及产业化扶持资金,由市科技、经信、财政、金融、税务等部门通过科技服务综合网络平台进行联合审查,对项目扶持方式提出意见,由市财政部门审核拨付。”
市科委经过调研发现,现阶段关于科技金融服务方面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高新技术产业的销售产值占比不高。二是政策重叠又较为分散,科技管理职能和资金分散在科技、经信、发改等多个部门,政策数量庞大,内容重叠。三是重点不突出,政府资金主要采取直接扶持方式,引导放大效果不佳。
7月邵占维市长在市委读书会上提出四个“着眼于”,即着眼于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创造性,突出对科技人员的股权激励;着眼于企业主体作用的发挥;着眼于充分发挥高校、科研机构作用;着眼于建立区域风险投资机制和金融支持机制。
整合资金机制目标是把有限的资金有效集中起来,充分发挥政府投入“有形之手”的导向作用,建立健全激发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加大科技投入的激励机制,提高产业整体水平,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怎样具体落实?
邵占维市长多次强调,希望经信委、科委“变两张皮为一张皮”,推进科技与经济相结合,推进工业与科技相融合,整合资源、理顺关系,突出政策支持导向性、重点性、有效性,实现工业经济创新发展。
要围绕传统产业中的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以及十大产业中的七大产业(电子商务、物联网、信息软件、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节能环保),开展产业调研。重点围绕产业的共性技术、产业链整合、协同攻关、重大技改等四个抓手,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口,积极搭建创新平台,研究推进产业创新发展的政策举措。
要开展政策研究。按照“归属不变、使用打通、资金拼盘”的原则,研究整合扶持政策,重点研究如何“发点球”、推进创新项目,通过打通经信和科技两块扶持资金,把产业专项和科技专项整合集成,向重点产业、重大技改、关键技术攻关、协同创新、产业链的提升等倾斜,“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真正集中财力、聚焦创新,把资金绩效发挥出来,以提高行业整体发展水平。变政府导向为市场导向,变直接扶持为最大限度的间接扶持,变点上的项目科技为面上的产业科技,把所有的兴奋点、注意力、落脚点集聚到政府支持平台、平台服务企业、企业自主创新上来。政府经费用于间接扶持创新活动,创新30条已经明确了比例。整合集成就是要把统筹部分以外的产业专项和科技专项资金,一步到位,全部打通,建立起一整套联合会商、审查拨付以及绩效评价、动态完善机制,最大限度地提高科技投入的绩效。重点是要建立全市财政经费统筹、信息共享和项目联审机制,统一申报平台、统一立项标准、统一绩效考评,加强对财政资金的审计和第三方评价机制。要实行普惠性科技扶持政策与重点支持相结合,政府科技经费主要用于营造创新创业环境,组织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示范等,重大科技创新项目要由市区、县(市)联动实施。要深化科技金融结合,采取股权投资、创投产投,政策性担保、考核激励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投向企业研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要改革重大科技创新资金管理办法,通过重大科技创新专项,促进产学研实质性合作,在支持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攻关的基础上,新设立重大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专项。
关于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
省政府近日出台了《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浙政办发〔2012〕66号),该意见指出,高新园区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阵地,是引领科技、经济、人才、城市统筹发展的示范区。要打好“高新牌”、种好“高产田”、建设“新城区”、发展“新产业”,加快推进高新园区转型升级。
创新30条第20条要求,“强化清理整顿和分类扶持,引导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中试基地、大学生创业基地、留学人员创业园提升技术转移、专业咨询、投融资和市场推广等专业服务能力,吸引社会资本,促进企业孵化培育和科技成果转化。”“在创新集约型园区要建立公共服务平台的,按平台建设实际投资额的一定比例给予资助或融资扶持。”“本市范围内,孵化毕业的迁至其它区、县(市)发展的,由相关区、县(市)按新增税收的一定比例分成。具体办法,由市财政、科技部门组织制定。”
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市委〔2011〕2号),第11条是大力推进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加速器建设。“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坚持存量与增量相结合,在各区、县(市)分别建立特色孵化器。鼓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利用各自资源优势,采取多方筹资、资源折股等形式创办多种经济成份、多种形式的孵化器特别是专业孵化器。进一步加大科技孵化器发展的规划引导和扶持激励力度,对社会参与孵化器建设过程中的土地征用、基础设施建设、专业平台建设等给予扶持。争取到2015年全市新增市级企业科技孵化器30家,引导和推进民营企业加速器基地3-5家。”文件还明确要求,到2015年,国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数达到40家。
通过加大引导和激励工作力度,把好入门关、培育关、毕业关,推进杭州市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增量提质快速健康发展。怎样具体落实?
孵化器是创新的源泉。科技企业发展要二手抓,一手抓招大引强、一手抓源头培育。参照省里对高新园区的《指导意见》,结合杭州市实际,研究制定科技企业孵化器“定性定量考核”的政策意见,要清理规范、绩效挂钩,更好地推动科技金融结合,特别是社会资本、金融资本的结合。有三个具体问题,有难度,但要重点研究:一是科技地产土地性质、容积率;二是引入综合考评体系,对孵化器进行考核排序,实行绩效挂钩,以此确定政府对公共服务平台的扶持投入;三是利益协调机制,研究税收分成,孵化完成的企业要引导其最大限度留在本市内。
关于建设培养工程师的大学
邵占维市长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专题会议上要求,引进一所专门培养工程师的大学。创新30条的第11条也有表述。深化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和实用技术人才。”怎么引进?现成引进一所不太可能,联合办学比较可行。
怎样具体落实?
初步考虑工程师班次可设在杭州师范大学,具体学习放在下沙的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加强实训。
关于科技创新综合服务平台
创新30条,是一个总纲,还要有很多操作细则,就是相当于1+X。30条出台不容易,操作细则可能更不容易。这个X一定要确保在部门层面不打折扣。科技创新首先政府层面要创新,按部就班、照本宣科是不行的。X拿出来以后,要明确由谁具体负责审核把关并监督实施。要有一个推进工作的体制机制,一个强有力的统筹协调机制。邵占维市长3月21日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专题会议上讲过,组织体系要进一步加强,要成立推进科技创新委员会,建立工作制度,实质就是打破部门壁垒、加强统筹整合。目前,杭州创新30条明确,从科委、专家委员会、工研院、创新服务中心、综合平台这几个层面来进行统筹协调,来具体推进科技创新计划项目管理改革、产业创新重点扶持项目联审、科技创新成果及产业化扶持资金联审、创新成果应用评估机制、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机制、创新项目协调推进机制、区域创新评价激励机制、区域创新政策评估和动态完善机制等工作。
当今社会,变革越来越快,科技部门的工作日益繁重、任务愈加艰巨,科技工作者肩上的担子很重、责任重大。要在现有基础上,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实践,以更大的决心和信心做出更大的成绩,真正为全市的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打造东方品质之城、建设幸福和谐杭州提供强大的科技引领和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