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力太:大步踏上工厂物联网的产业化大道

2012-09-08

杭州科技 2012年5期
关键词:工厂联网科技

本刊记者

浙江力太:大步踏上工厂物联网的产业化大道

本刊记者

编者按:杭州市一直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特别是注重将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推动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在政府培育、企业开拓、金融支持全方位努力下,杭州的科技企业迅速成长。本刊特选取“浙江力太”、“中奥科技”与“和瑞控股”等几家典型企业,共赏它们折射出的创新创业的璀璨之光。

互联网改变了人类交流的方式,而工厂物联网则改变了工厂中人与自然界的交互方式,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互联,把虚拟的信息世界与实际的物理世界链接起来,融为一体,扩展了现有网络的功能、管理层认识和改造工厂的能力,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信息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是一个全新的技术领域。

什么叫“工厂物联网”?那是通过如传感器、无线射频识别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各种感知装备与技术,实时采集工厂中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构建企业局域网并与互联网结合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工厂中的人机料、水电气、生产进度、工艺参数、质量、环境等各种生产要素,实现管理自动化。

在工厂物联网领域,杭州有一家领跑产业化的企业——浙江力太科技有限公司(原杭州环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自诞生之日起,力太就致力于打造一种特殊的“工厂”——“数字化透明工厂”,为中国的制造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工厂物联网的第一步:一统设备语言的“江湖”

公司创始人李善通总经理告诉记者,早在上世纪90年代,他还是一名ISO9000审核员的时候,就对国内许多企业生产管理的现状比较苦恼——作为一个生产者,管理工厂就像军队打仗一样,作为指挥者要及时获得战报,军队在战场上的结果怎么样?敌我的伤亡怎么样?后勤保障怎么样?如果不能及时回流信息,对军队来说就意味着死亡。但实际生产过程中,工厂管理层往往是靠人工去收集“战报”,靠统计员去统计,第二天才能知道实际的生产成果,效率十分低下。商场如战场,我国的制造业迫切需要“雷达”,要加快工厂信息传递的速度,要实时了解生产情况。为了找到解决的办法,李善通组织的团队,进行了MES(制造执行系统,是ERP的下一层系统)的研发工作,其关键技术就是数据采集终端和软件系统。

我国的现状是:虽然做MES的企业很多,但对于各个自动化设备厂商来说,系统的协议是“命根子”,不会让外人知道,这直接导致了国内的工厂有的采用东家产品,有的采用西家产品,还有的采用进口产品,各种类型各种标准让人眼花缭乱,没有一个厂商能做到对各种生产设备能集成联网。但在德国,西门子一家独大,大部分厂商的自动化控制系统都是西门子一家的,这样所有设备很快能够连起来,自动化很容易实现。

经过2-3年的研究,李善通和他的团队摸索出了生产思路——研发一个全世界通用的、唯一的、能够涵盖各种设备语言的平台。这其实已经是初具雏形的工厂物联网概念了。

为了开发这个产品,李善通一年跑了200家工厂,整整跑了十年,看过1000多家工厂。早在2000年的时候,他就通过考试,成为北美三大汽车(通用、福特、克莱斯勒)授权在中国的质量整合员,任务是查看全国各地的厂商是不是可以做三大汽车公司的供应商。此举不但总结了那么多工厂实际的生产需求,还将国际标准作为参考来做自己的产品,为力太今天取得的成就打下了坚实基础。

工厂物联网的第二步:打造“透明工厂”

所谓“透明工厂”,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四周都是落地玻璃的明亮工厂”。实际上,工厂的“透明化”,指的是在生产和管理流程中,对生产环节的完全把控。力太核心的目标就是:“车间更透明,物产更高效。”

以前,生产过程中的监控都是通过人工来实施的,在人治的环境下,很容易出现信息不透明导致的效率低下,问题隐藏在既有的程序中,许多弊端往往无法整改到位。要实现工厂物联网,第一步就是让工厂的生产环节变得“透明”,这样才能暴露出生产效率提升的空间。而这种“透明”应该是成本比较低的,而不是通过昂贵的人工的手段去进行。现在,力太科技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掌握生产现状,控制物的成本、人力的成本,达到理想化的自动控制生产状态。这种“自动”主要是指管理上的自动控制,这迎合了当前的发展需求——有了精密细致的管理以后,工厂才有条件实现生产自动化;效率提高以后,成本才能快速下降;管理效率提高以后,对人力成本的需求量就减少了,生产过程也能更加节能减排了。

工厂物联网的第三步:攻坚克难搞研发

力太科技的产品要做到的就是能够使装有各个品牌的数控系统实现兼容。如何做到这一步呢?

这就需要提到力太科技独一无二的技术攻关:跨过数据协议,到它的前面去采集数据。常规的协议就是读懂数据,简单说来就是将一台机器发出的“0、1、0、1”的二进制数据翻译成另一个设备也明白的指令。力太科技越过了这个翻译过程,在读写数据之前,采集电压信号(比如高电压是1,低电压是0),然后自己制定统一的标准,自己翻译,这样,控制系统和设备是哪个厂家的,都无关紧要了。

基于这个技术,力太科技研制出了一个数据终端,通过它可以随时随地采集生产车间中各个设备和原料的数据。比如生产一台手机,是由1000个零件构成,只要有一个零件还没有生产出来,其他的999个零件都得积压在车间,手机就组装不起来,产品、物流就会积压,整个效率就没了。这就需要适时观察这1000个零件的生产进度,哪个慢了,快了,随时指挥调度才行,不能去等。传统的工厂生产靠人工统计,但等到统计出来已经慢了,会降低效率。而力太科技的数据采集终端会连到每一台设备上,随时采集数据提供给管理人员以调配生产。

产业化的领军企业:政府扶持,企业发力

最初,社会上连“物联网”这个名称都还没有,MES等名称也不能完全契合力太的产品。李善通自己也很迷茫,这到底属于什么行业?直到“物联网”的名字渐渐为大众所知后,李善通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竟然一不小心走在新兴产业的尖端。就好像火车最初被发明时,被称为“不用马拉的马车”一样。现在,力太的领先,不但得力于李善通早期善于发现的眼睛和孜孜钻研的决心,也得力于政府对企业及时的扶持。

从2006年起,力太的科研团队就开始了大量的尝试研究,研发投入逐年增加。到2010年,尽管胜利的曙光近在眼前,但高额的投入仍有缺口,公司的销售业务也未见起色。杭州高科技担保有限公司及时出场,为力太科技提供了“量身定做、突破传统”的担保——企业家个人资产抵押贷款,科技担保公司来作担保,比如创业家的一套房子价值100万,在科技公司的担保下,能获得200万的贷款,创业家个人和政府各承担一部分风险,既体现了创业家的决心,也体现了政府的支持,更加起到了资产放大的效果。这笔最早的担保,帮助力太度过了最困难的“断档”时期。

在获得巨大助力的前提下,公司发展稳步上升。2010年,浙江力太成功建立了两个标杆客户,而且都是上市公司——艾迪西流体和海鸥卫浴。这两家公司全面使用了工厂物联网,取得了震撼的效果。最初,他们都是借了两台机器试用,看看效果,后来采购了十几台机器,继而再一次扩大了工厂物联网的应用范围,就这样一点一点被工厂物联网的技术所征服。恰逢金融危机,政府大力提倡转型升级,投资公司敏锐地将目光转向了制造服务业的发展。这两个工厂物联网大规模应用的样板,让投资公司认为能代表将来制造业发展的方向,2011年年底,力太科技获得了浙江华睿海越现代服务业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浙江华睿弘源智能产业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凌越九原创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等风投公司投资4000万元,企业价值超过2亿元。

至此,力太的销售进入了一个新天地。

物联网产业化之路:坚持就是胜利

“物联网”现在被炒得热火朝天,全国各地有许多物联网产业园区,但目前国内物联网企业的产品基本上仍处于试验阶段,产业化的应用还是偏少,力太科技却已经在着手产品推广了,在产业化的进程中,走在前列。

在力太创业的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困难:资金需求大、不知道能不能成功、不知道需要多少时间、市场需求还没起来,而且由于自身条件限制,专业人才难以招募,很容易就会变成后来人的“垫脚石”,“前浪死在沙滩上”,单靠政府的资金补贴,对企业的帮助非常有限。然而科技担保和风险投资使企业看到了信心,国家帮助创业者承担一部分风险,对创业者和企业来说,资金的担保数量增长了一个数量级,非常实用,对度过难关帮助非常大,起到了一个“接力棒”的作用。

工厂物联网包含三个层面,第一层是“感知”,第二层是“传输”,第三层是“应用”。李善通说:“现在,我们绝大部分的竞争对手直接去做应用层的终端,在这样的情况下,终端设备的信息还是要通过电脑去传输,而不是自动感知,就好像在战争中,虽然快马加鞭传递情报,却总归不如雷达直接感应的快。这种方式并不能算是真正的物联网。”

他又说:“互联网刚发展起来的时候,被认为不仅仅是一个产业的崛起,而是一个新的时代、一种新的生活生产方式的崛起,如今的物联网也是这样,现在人们对物联网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还看不到物联网产业的边界,但世界清楚地知道,物联网管理生产,一定是未来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想要做好物联网产业,就要能够坚持,坚持就是胜利。”

2011年,力太的销售收入达2000万左右,2012年,预计能达到上亿。■

猜你喜欢

工厂联网科技
“身联网”等五则
《物联网技术》简介
抢占物联网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为什么工厂的烟囱都很高?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得MCU者得物联网天下
离散制造MES在照明工厂的实施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