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长索其人-其画-其志

2012-09-08张岩

地球 2012年6期
关键词:艺术

文/张岩

张长索其人-其画-其志

文/张岩

张长索(长锁、萧萧),1943年生于陕西西安,为长安画派著名画家。1966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1958年入中国美术家协会,是当时美协在西安分会年龄最小的会员。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韩美林工作室美术师,国家一级美术师;陕西文化资源研究院院士;中国民族书画协会理事;中国书画学会名誉主席;陕西新闻出版美术协会主席;西北大学书画研究中心研究员;长安艺术学院教授;泰山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西安花鸟画院副院长;西安电视书画院副院长。2006年10月,在“黄河口全国书画名家”邀请赛中获特等奖;2007年8月,在由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和中国美协联合举办的“农村巡回展”中获得优秀奖;2007年12月,在由中国美协、中国航天工业部主办的“纪念中国航天事业建业50周年”书画展上,获得优秀奖,是陕西省画家中唯一获此殊荣的代表;2010年,在上海世博“中国著名书画家精品邀请展”上获得“国画金奖”,并当选为“百名功勋艺术家”之一。近30年来,《人民日报》、《中国书画报》、《北京日报》、《陕西日报》、《西安晚报》、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和新浪网等100多家报刊电视台、网站等媒体刊登了他的上千幅作品和评论文章,中国和谐促进会、人民艺术家协会等授予其“和谐画家”称号。

5月16日,北京中拍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12年春季拍卖会在京举办,在书画专场上,长安画派著名画家张长索的《童心》长卷,经过几轮的竞争,最终拍出18万的高价。

长索其人:朴实做凡人 有才不颠狂

提起长索,陕西人对他并不陌生,他曾是漫画家。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省内外各报刊上经常见到他的作品,尤其是大跃进年代,他那奇特的想像力跟随着当年人们奋发建设的激情,画出过好多绝妙的作品。比如鼓励深翻地多打粮,他画的“今年捣毁土地窝;来年直冲玉皇巢”一画,陕西日报上一发表,第二天,人民日报就转载,引得全国各地报刊纷纷转载。“猪宝生辉”“早春”这些画当年像战鼓一样激励着狂热的人们。

1959年,长索先生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次年,他到美协西安分会展览工作,在石鲁先生主持的创作研究室作学员。后来为了深造,长索先生又考入北京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在装饰绘画系学习,在此期间,他有缘拜识了中国很多艺术大师和名家,其中即包括知名画家韩美林先生,韩先生天赋非凡的情才感染着他,一直到今天,他们都是莫逆之交的师生。 大学生活里,长索热爱写诗,是学生会戈缨诗社的社长,广泛地结识了各大院校的诗友……正是雏鹰展翅的时候,文化大革命的风暴拉开了序幕。

“文化大革命”中,他和所有艺术家一样,经历了批判、处理、劳动改造。直至1978年末才获得平反回到美术队伍。之后,长索先生几经周折调到出版社做美术编辑。这期间,他娶妻生子,艰难度日。虽然奔波辛劳,但先生也同时体验着基层人们渴望安居乐业的淳朴思想,总结着生存的价值和意义,感悟着人生,认识着社会,反思着自己,艺术观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后来,长索先生开始以“长索”为笔名作画,用画笔抒写自己的心声,“长索水墨画”又开始在报刊、画刊上亮相。

长索其画:大俗通大雅 笔端能生花

长索先生的国画多以“猫和孩子”闻名,其画《大家庭》、《献寿图》、《五福临门》、《猫和孩子》等,以表现吉祥、和谐、喜庆为主体,深受社会各界人士喜爱,号称“和谐画家”。20世纪60年代,长索先生已是西安有名的画家,当时主要以漫画创作见长,80年代在未来出版社美术编辑室工作时期以少儿画创作为主。长索先生艺术功底深厚,其画寓意丰富深刻,画面动静结合,生活气息浓厚,个性突出,独创性极强,具有非凡的艺术效果和观赏价值,在北京、广东、山东、山西等地区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长索先生说:我最早画的是漫画,画猫是从漫画转过来的,画小孩还是在画猫之后。

在黑猫、白猫逮住老鼠就是好猫的时代,先生有感于现实人生的苦辣酸甜,他开始画猫。

长索先生笔下的猫有的天真无邪,有的机灵狡黠,就像一面镜子,映出人生百相,事态万千。“外事造化,中得心源”,寥寥数笔,写出胸中逸气,世间万象化作了一个个狡黠、精明的猫,诙谐之后,暗藏着一份讽刺,喻世也喻人。然而后来,长索先生发现,猫儿虽能劝世,却不能存真,显恶不如扬善,讽丑不如誉美。手中的画笔应该宣扬那些美好的、能给人以希望的东西。稚气可爱、烂漫无邪的孩子是最好的选择。孩子就是希望,孩子就是未来,孩子的心最真、最美。从此,长索先生的笔专注于孩童。于是,一个个挚诚的赤子,一张张甜美的笑脸,来到了世人的面前。先生笔下的孩子比花儿还要娇嫩,就像春雨一样,让人看到生命的美好与希望。

长索先生的画作虽是水墨作品,但却一反水墨画的老套旧路,没有大鹏展翅的宏伟豪迈,也没有猛虎下山的威风气势,找不到黑山旷野的压抑沉寂,更找不到穷乡僻壤的麻木憨呆……先生的画带给你的,只有愉悦和温馨,只有美好的心情。正如有人说,长索水墨画是轻音乐,是休闲装,只给人轻松、愉悦的享受。也许正是先后师承石鲁、韩美林两位大师的的缘故,先生的画作风格新颖,笔墨洗练,形象生动,色彩明快,无论是喻世的娇憨小猫,还是天真的无邪孩童,都总是分朱布白里透着温馨从容,和谐有致中又流露出清逸灵动,更有泼墨处理使其画面流动有韵,情感清丽呼之欲出,读之深感生机盎然。

长索其志:为民乐书画 无忧活当下

古往今来,挥毫泼墨的那一支笔的后面,多的是仰视庙堂的眼,少的是与民同乐的心。长索先生则恰恰是把人民视为其作画的根本,在几十年的艺术道路上,无论穷通,都执着地践行着“源于生活”的艺术追求,做一名“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民画家。

“为什么不关注百姓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无论任何时候,艺术都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群众的。”长索先生说。

十年前,长索先生让刘五四为其刻了两个印章,一个是“喜闻乐见”,还有一个就是“与民同乐”。谈及此事,先生一脸的幸福与满足,可见这么多年来,他是怎样地执着于“喜闻乐见”和“与民同乐”的艺术追求里,并真诚地享受其中。我们再观先生的画作,不论早期的还是后来的,无不取材身边、源于生活,都是将自己心中的真情感触,以寻常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宣示于水墨之间。从而,将这一份妙趣与人分享、与人同乐。

长索先生性情自然淡定,言谈举止中,没有半点派头架势,总是给人以平易近人、亲切朴实的感觉。先生说:“从来不想成为名人、大画家,书画就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从来没有什么压力,就是兴趣爱好。走过了大半辈子,还是什么都不想去争,只要能很好的生活就行了。”在这样一个浮躁的社会里,世人都争先恐后地做不凡之人、成就不凡功绩,或大富大贵、或深居庙堂、或运筹帷幄、或青史留名,而先生却乐于做一个凡人。他画年画,为普通老百姓而画,即使不能“安得广厦千万间,天下寒士俱欢颜”,却也能在寒冬腊月为百姓生活添上几分喜庆祥和;他喜欢写民情,为民而画,为民而歌,即使不能救苦救难,却也能让老百姓在这个现实的社会中体会到些许温馨和关怀。白居易曾经明确宣称“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并躬行实践,终成诗坛巨匠,长索先生也正是秉承了这样的积极入世,做一艘为百姓而航行的艺术之舟,也必因为心系百姓而得到回报,终成艺术巨轮。其精湛的艺术修为,也因人生境界的崇高而得以升华,在时间的洗练中熠熠生辉。

猜你喜欢

艺术
抽象艺术
西方现代艺术的兴起
艺术百家:马 莉
美在《艺术启蒙》
纸的艺术
决定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