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世界级化纤产业基地的思路与重点

2012-09-08戴以村缪姬蓉曹达童相娟殷庆坎

浙江经济 2012年1期
关键词:产业基地化纤浙江

□文/戴以村缪姬蓉曹达童相娟殷庆坎

发展世界级化纤产业基地的思路与重点

□文/戴以村缪姬蓉曹达童相娟殷庆坎

充分把握优化产业结构、建设五大基地、强化价值链两端、推进节能减排、加快“走出去”步伐等五大路径,着力提升浙江化纤业国际竞争力

浙江省是全国化纤产量第一大省、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化纤产业集聚地。化纤业也已成为浙江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产业、优势产业、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十二五”时期,浙江化纤业既面临着结构优化调整、企业积极投资等机遇,也将遭遇经济增长不确定性增多、资源环境约束力加大等挑战。立足自身优势,把握发展机遇,明确发展路径,对浙江化纤业加快转型升级,发展成为世界级化纤制造与创新基地意义重大。

发展基础

规模总量保持领先。2010年,浙江化纤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899.67亿元、产量1366.13万吨,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38.38%、44.22%,均位居全国首位。其中,重要的化纤品种,如涤纶、氨纶等产量稳居全国首位。有色高强涤纶丝、高模低收缩涤纶工业丝等一批高新技术纤维实现产业化,T300级碳纤维、芳纶1313等高新技术纤维实现突破,全省功能性、差别化纤维产量规模也在迅速扩大。

产业联动优势突出。浙江化纤业发展具有“原料+产品+市场”联动优势。一是浙江恒逸、荣盛、远东、桐昆等大型化纤企业PTA项目的建设投产有效满足了化纤企业原料需求,缓解了原料对外依赖度偏高的局面,并进一步延伸产业链;二是浙江众多纺织产业基地、特色城(镇)在强化纺织产业地位的同时也直接形成了对化纤产品的巨大市场需求;三是中国轻纺城钱清原料市场、义乌轻纺市场等专业市场的迅猛发展,为浙江化纤产品多渠道输出、行业定价机制形成均起到了重要作用。

产业集聚特征明显。集聚发展是浙江化纤业的重要特点,也是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目前,萧山、绍兴、嘉兴三地化纤产量和产值约占全省总产量、总产值的80%以上。萧山区是浙江乃至全国最大的化纤产业基地,2010年化纤总产量530.75万吨,产值604亿元;绍兴市2010年化纤产量336.72万吨,产值583.66亿元;嘉兴2010年化纤产量207.97万吨,产值383.67亿元。上述三地的衙前镇、马鞍镇、洲泉镇是中国化纤名镇,党山镇是中国化纤织造名镇。

龙头企业发展强劲。恒逸石化、远东化纤、桐昆集团、荣盛化纤集团、赐富化纤集团、红剑集团、浙江化纤联合集团、浙江翔盛集团等8家企业进入“中国制造业500强”暨2009年中国化纤行业20强。2010年,浙江化纤行业营业收入100亿元以上企业有3家,50亿元以上企业有10家。其中,恒逸集团年收入超260亿元,聚酯产能150万吨/年、涤纶丝产能95万吨/年;荣盛控股集团年收入超190亿元,聚酯产能60万吨/年、涤纶丝产能82万吨/年,并与恒逸集团共同拥有226万吨/年PTA产能;桐昆集团年收入超150亿元,涤纶产能180万吨/年。此外,富丽达集团、华峰集团等龙头企业分别在各自产品领域居于全国领先地位,一大批龙头企业正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关键力量。

发展机遇

全球化纤业发展呈现新趋势。一方面,全球化纤业布局调整和重组将继续深入,产业链国际化、资源配置全球化特征明显;另一方面,新兴纤维材料不断涌现,化纤产品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产品正向功能化、科技化方向发展。这为浙江化纤业积极推进国际化进程,加快研发高新纤维,致力于形成竞争新优势创造了良好机遇。

浙江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十二五”时期,浙江将进入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以“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加快培育现代产业集群、培育发展龙头骨干企业”为目标的“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将为浙江化纤产业继续强化区域集聚优势、产业联动优势和骨干企业引领优势等提供了有力支撑。化纤业作为浙江优势产业,全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将为化纤业发展纤维新材料以及推进集聚发展进而实现转型升级提供政策支撑。

浙江化纤企业加快投资步伐。2010年以来,受化纤单位投资大幅下降尤其是产品价格加快上涨、经济效益大幅增加等因素综合影响,化纤业正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2010年浙江化纤业固定资产投资额103.95亿元,同比增幅高达54.46%。据不完全统计,全省重点化纤企业在“十二五”期间拟建化纤项目超过1600万吨。企业强烈投资意愿为浙江化纤业实现优化增长创造了机遇,但也应密切关注投资大幅波动对产业健康发展的影响。

发展重点

加快树立全球化视野和“绿色发展”理念,充分把握优化产业结构、建设五大基地、强化价值链两端、推进节能减排、加快“走出去”步伐等五大路径,着力提升浙江化纤业国际竞争力。

——优化产业结构。按照鼓励高新项目、调整常规产能、淘汰落后产能的原则加快形成优质产能,力争“十二五”期末化纤产品差别化率达到65%以上、高新技术纤维产量占比达到10%以上,并加快打造大企业集团,全面优化产业结构。一是要采用各种先进适用技术、高新技术,实现涤纶、锦纶纤维等常规产品的高性能、多功能、复合型差别化纤维的应用开发,提高产品附加值;二是要积极围绕下游多样化需求,加快抗静电、阻燃、高吸湿、抗菌防臭等特性的多功能、差别化纤维的应用开发;三是把握国家鼓励发展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机遇,大力拓展化纤产品在产业用及非纤、合成新材料、高科技领域的应用,加快发展超高强高模、耐酸、耐碱、耐腐蚀等高性能纤维,防护功能、分离功能、传导功能、卫生保健功能、智能化等高功能纤维,超仿真、仿生等高感性纤维等高新技术纤维,并着力推进碳纤维、芳纶1414、聚苯硫醚等高新技术纤维产业化进程和再生生物质纤维、生物质合成纤维研发进程;四是依托浙江石化产业基础,鼓励重点企业向产业链上游拓展,强化浙江化纤产品供应链,提高化纤原料自给率;五是力争在“十二五”期间打造4-5家年产值超过500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争取进入世界500强,强化企业产品定价权和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提升产业集中度;并加快形成一批具有国内外竞争优势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建设五大基地。以布局合理化和效率最大化为原则,以市场为导向,着力打造萧山、绍兴、嘉兴、湖州、宁波五大化纤产业基地。其中,萧山化纤产业基地围绕产业链提升、价值链重塑、聚合力强化、软环境优化四条主线,打造先进的化纤制造、科技创新、总部基地;绍兴化纤产业基地发挥产业集聚度高、产业链完整、重要原料消耗地等优势,打造以产业链完善为重要特色的化纤产业基地;嘉兴化纤产业基地发挥龙头企业引领、纺织产业链完整等优势,形成以桐昆集团、新凤鸣集团等大企业集团引领发展为特色的化纤产业基地;湖州新兴化纤产业基地发挥化纤消费市场、成本优势,打造区域特色,推动化纤产业规模化、差别化发展,努力建设新兴化纤产业基地;宁波化纤原料及再生化纤产业基地发挥宁波市港口优势以及其在浙江炼化项目和石化中下游产业发展中的绝对领先优势,大力发展PTA、EG、PX等化纤上游原料,建成浙江化纤原料主要生产基地,并以再生涤纶短纤维为突破口打造再生化纤产业基地。此外,省内金华、温州等其它具有化纤产业特色优势的地区要强化特色产品优势,实现区域化纤业特色化、集群化发展。

——强化价值链两端。以提升行业自主创新能力、构建全球化营销体系、打造优势品牌为重要抓手,全面提升浙江化纤业价值链。一是要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建立全球化的技术创新开发体系,支持公共研发平台、企业研发中心以及产学研合作联盟建设,以突破一批基础理论研究和超仿真纤维、生物质纤维、高性能纤维产业化技术、化纤产品节能环保技术等关键技术为重点,提升浙江化纤业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到“十二五”期末新增国家级技术中心或研发中心8家,行业龙头骨干企业100%建立省级以上技术中心或研发中心,行业研发资金投入占总产值的比重超过2%。二是要依托浙江化纤专业市场集聚优势,建立化纤产品、原料公共交易平台,并强化电子交易平台建设,加快构建全球化的化纤营销体系;三是要支持化纤企业由“贴牌”向“创牌”转型,着力培育一批优势品牌,并打造一批化纤区域品牌。此外,做好行业自主知识产权保护以及行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等公共服务,保障行业价值链得以提升。

——推进节能减排。加快研发推广化纤“三废”治理新技术、行业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着力淘汰一批高能耗、高排放工艺装备,大幅降低行业能耗、废水和废气排放量,促进化纤行业存量优化调整;积极开发能源替代技术、综合利用及再利用技术,提升废旧聚酯再生饮料瓶片生产技术、再生生产涤纶长丝技术、再生中高强涤纶短纤技术、再生涤纶短纤维成套装备技术并积极推进产业化应用,提升废丝等再生纺生产技术及应用,并积极推进各类涤纶面料、服装回收利用项目产业化;加大可再生、可降解生物质资源使用力度,鼓励开发各类生物质纤维。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全省规模以上化纤企业100%实现清洁生产;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废水排放量、废气排放量分别比“十一五”下降18%、10%、10%,行业资源利用效能优于全国同行业水平。

——加快“走出去”步伐。要鼓励浙江化纤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或新增投资等方式,适当将部分生产环节转移到具有一定产业基础的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等地;鼓励重点化纤企业加快境外投资步伐,积极获取重要原材料资源或品牌、技术、营销网络等重要资源。需要注意的是,一是化纤企业应充分比较“单枪匹马式走出去”和“集群式走出去”的优劣,合理选择“走出去”方式;二是鼓励“走出去”也要谨防产业空洞化危险,要合理控制节奏,与新竞争力培育相结合。

浙江省发改委产业处/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

猜你喜欢

产业基地化纤浙江
连长兴岛世界先进石化产业基地
大连长兴岛世界先进石化产业基地
大连长兴岛世界先进石化产业基地
大连长兴岛世界先进石化产业基地
仪征化纤:做可降解新材料品牌开路先锋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全面建设化纤强国
我国纺织化纤行业碳排放估算的研究
化纤联盟持续发挥技术创新链优势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