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省大、中学校体育舞蹈开展现状与发展研究*

2012-09-07徐敏志

潍坊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舞蹈中学体育

徐敏志,李 君

(潍坊市第一中学,山东 潍坊 261205)

学校体育担负着增进学生健康的重担,随着学校体育改革及教育素质的不断深入,体育舞蹈以它塑身健体、休闲娱乐、心理调整、表演竞赛等多功能整体效益,在学校体育中的重要地位已日益体现。体育舞蹈特有的运动形式给人以热情奔放和勃勃生机,充分满足学生运动欲望,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对学校体育整体健康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山东省大、中学校体育舞蹈开展现状的调查研究,为推动我省学校体育舞蹈的普及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山东省16所高校为研究对象。在山东省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学员中,分别来自全省各个市、县和乡镇中学,随机抽取89所中学,其中市县级中学36所、乡镇中学53所。包含小规模的学校12所、中等规模的学校65所、大规模的学校12所。利用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和教育实习的机会,采取分散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形式,随机抽取980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本研究有关的教材、论文等文献数十篇。

1.2.2 专家访谈法

以电话、访问的形式对31所高校中有关体育舞蹈教学与训练的一线教师和专家进行了访谈。

1.2.3 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分别设计了中学体育舞蹈开展情况和中学生对体育舞蹈的态度等两份调查表。中学体育教师问卷发放300份,有效问卷289份,有效回收率96%。学生问卷发放1200份,有效问卷980份,有效回收率81.7%。

1.2.4 数理统计法

利用计算机的支持对问卷调查、访谈的有效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处理。

2 结果和分析

2.1 高校体育舞蹈开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2.1.1 高校体育舞蹈开课率

调查显示山东省高校体育舞蹈开课率为93.5%(见表1)。这和我省高校体育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是分不开的。根据《全国高等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很多学校在昔日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的基础上开设了很多新兴的运动项目。体育舞蹈内容丰富、节奏鲜明、动作变化多、时代气息浓,成为很多高校选择的项目。

表1 大、中学校体育舞蹈开课率和教学形式统计表(%)

2.1.2 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的形式

体育舞蹈教学形式很灵活,根据教学目的任务、教学条件和师资情况安排体育舞蹈内容,可以其他项目混合安排教学内容,可以体育舞蹈选项课的形式出现,可操作性很强,这是很多高校开设体育舞蹈课的原因。少数学校三种形式并存,大部分高校以混合课和选项课两种形式并存,从表1可以看出我省高校体育舞蹈课开展得比较好,已经有74%的学校开设了选项课,有的学校已经成为特色课。目前有条件的学校已经开展(或正在酝酿开展)体育舞蹈教学俱乐部。

2.1.3 高校体育舞蹈开展状况

(1)课外体育舞蹈俱乐部开展状况

调查显示山东省高校有51%的高校设有体育舞蹈课外俱乐部,满足了一部分同学的自身需要和喜好兴趣,调动了学生参加体育舞蹈联系的积极性,但是组织形式很单一,主要是收取少量费用的低偿服务,不能满足更多同学的需求。

表2 高校体育舞蹈课外开展现状的调查统计表(n=1,%)

(2)高校体育舞蹈课外的延伸与扩展

体育舞蹈运动将健、力、美的特点融于一体,是运动性与艺术性相结合,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一项极具观赏性的体育运动,不仅丰富了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也给校园文化带来了活力和亮点,使得体育舞蹈有了扩展的机会。表2显示96%的学校在各级团组织和学生会组织的文艺汇演中纳入了体育舞蹈的表演内容,90%的学校在艺术节中安排了体育舞蹈的表演和比赛。规模小到班级、院系,大到全校性活动,参加表演的人数少到几人、十几人,大到几十人,有的以体育舞蹈的内容,团体操的形式,参加表演达数百人之多,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促进了校园文化体育建设。

2.1.4 高校体育舞蹈竞赛与交流的调查分析

表3 高校体育舞蹈竞赛交流情况调查统计表(%)

(1)普及与提高的困扰

表3显示有67.7%的学校举行过体育舞蹈比赛,说明体育舞蹈在高校有一定的普及率,但是2002年省教育厅体卫处举办的体育舞蹈比赛仅有7支队伍参加,占全省高校的8.8%,2005年有12支队伍参加了高校艺术节体育舞蹈比赛,参赛队伍有所增加,但在省内80所高校参赛率仅为15%。在访谈中得知,没有参赛的主要原因:1)是学校对参赛的重视程度不够,经费投入不足。2)是训练条件差,师资力量不强,搞搞教学还行,参加省级比赛能力有限。3)是担心训练水平不高,心中没底,成绩不好会影响个人或学校的声誉。

(2)校际交流贫乏

表3显示有29%的学校之间有过交流(包括竞赛过程中的交流),但是仍显贫乏,究其原因主要是对交流的作用认识不足和经费不足,校际之间缺乏横向联系的组织。

2.2 中学体育舞蹈开展现状的调查分析

2.2.1 中学体育舞蹈开课现状和影响因素

(1)开课现状

调查显示,中学体育舞蹈开课率偏低,占被调查学校的13.1%。其中市级学校开展的较好,占36所被调查学校的35.1%,县级学校和乡镇学校体育舞蹈开课率很低,分别占15.4%和6.2%(见表4)。可喜的是有一部分学校正在做开设体育舞蹈课的准备,市、县级学校加上准开课率均以超过半数,乡镇学校的普及程度仍然偏低。

表4 山东省中学体育舞蹈教学训练情况统计表(%)

(2)影响因素

目前很多中学仍然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重视智育教育,忽视体育教育,很多体育课缺乏必要的组织管理处于“放羊式”的随意状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中学体育场地和设施得到了改善,但远远不能适应体育教学和训练的需要,场地设施的缺乏仍是影响体育舞蹈开课的原因之一;师资力量不足,近几年山东省内有不少学校开展了体育舞蹈课程,但是这部分学生,毕业后很难进入中小学任教,从而导致只有少数几所学校开展了专业的体育舞蹈课程,体育舞蹈专业能力有限也是普及的一大障碍。尤其是乡镇学校这种现象更为严重。(见表5)

表5 被调查学校影响体育舞蹈开展因素统计表(n=89,%)

2.2.2 中学体育舞蹈教学形式和内容

表1显示中学体育舞蹈教学形式已准备活动居多,占41.6%,其次是混合课的形式,占25.1%,选项课仅占9.6%,这和中学体育课班级人数多(50人以上),上课时间短(45min)的特点是分不开的,以准备活动的形式出现,既增加了新的教学素材,又改变了单一枯燥的准备活动内容,可谓一举两得。中学体育舞蹈的教学内容以健身健美操为主,少数学校有交谊舞和街舞内容。

2.2.3 中学健美操开展训练和参赛现状

表6 被调查学校体育舞蹈课外训练与参与情况统计表(%)

表6显示,中学体育舞蹈课外训练和比赛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最基层的校级比赛和表演仅占被调查学校的10%,组织课外训练的学校占10.7%,市教委和省体卫处都举办过体育舞蹈比赛,但参赛队伍很少。由于开课率低,普及程度相差甚远,更谈不上提高的问题。

2.2.4 山东省中学生对体育舞蹈的态度

表7显示,我省中学最喜爱的运动项目前5位依次为羽毛球15.0%、篮球15.1%、足球12.6%、武术11.2%、乒乓球10.3%,很显然,中学生对运动项目的喜好态度和体育教学内容有着一致性,由于体育舞蹈的开课率很低,很多学生对体育舞蹈认识不足,喜好态度仅在第12位上,但是对街舞和交谊舞蹈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表8),这和流行乐团歌星们的表演和他们的MTV作品有一定的关系,他们从中看到了流行元素和时尚因素。

表7 被调查中学生最喜爱的运动项目统计一览表

表8 被调查学生最喜爱的体育舞蹈内容统计一览表

2.3 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思路

2.3.1 存在的主要问题

(1)高校体育舞蹈没有在普及的基础上得到很好的提高,校际之间横向交流少,对竞赛的教育作用认识不足,参与意识不强。(2)学校经费投入不足,高水平的体育舞蹈教师不多。(3)课外练习的组织形式不够丰富,不能满足更多同学课外体育舞蹈联系的需求。(4)中学体育舞蹈开课率低,占被调查学校的13%,没有得到很好的普及,主要原因是受重智轻体的影响,领导不重视,教师不积极,上课随意性大。

2.3.2 发展思路

(1)建立高校体育舞蹈协会加强体育舞蹈的组织和管理,促进校际之间的交流和合作,积极开展比赛和表演活动。(2)淡化竞争意识,增强参与意识,重视竞赛的教育作用,通过参加不同级别和规模的体育舞蹈比赛提高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在普及的基础上达到提高的目的。(3)培养和调动体育舞蹈骨干分子的积极性,积极扶持引导,鼓励学生创建体育舞蹈爱好者协会,形成学生自发组织、自发管理的学生社团,增加开外练习的组织形式,满足广大体育舞蹈爱好者的追求。(4)加强体育教师体育舞蹈在职进修与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改善教师的专长结构。(5)重视体育舞蹈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加大宣传力度,逐步加大经费投入,保证山东省各级学校体育舞蹈快速普及与发展。

3 结论

(1)高校体育舞蹈开课率较高,和校园文化相结合,达到一定的普及程度,但提高不够,训练水平不高,和全国高水平体育舞蹈相比,差距较大。(2)中学体育舞蹈开课率很低,没有得到很好的普及与发展,在以后的体育教育当中应当加以提高。

[1]姚蕾.国民体育素质培育与学校体育改革[J].体育科学,2003,23(3):18-22,28.

[2]刘光红.体育舞蹈读本[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3]刘宁.健美操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6):763-765.

[4]程江陵.社会需要与武术的发展[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2,18(3):17-18

[5]荣丽,张清澍,宋秀丽.论体育舞蹈[J].体育文化导刊,2009,(5):22-26.

[6]黄璐,孙平.街舞运动“吸引力”探微[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4,19(3):22-24.

猜你喜欢

舞蹈中学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学舞蹈的男孩子
冰上舞蹈搭档
舞蹈课
在多解中学创新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2016体育年
我和舞蹈
我们的“体育梦”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