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家校一体”聋儿康复模式的建立与运行
2012-09-07李淑英
李淑英,廖 琦
(潍坊学院,山东 潍坊 261061)
《聋儿早期康复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庭是各级各类康复机构重要的合作伙伴,要充分而有效地引导、启发、调动、发挥聋儿家长的主观能动性和家庭教育优势,形成教育合力。大量的事实证明,聋儿康复单靠学校或康复机构一方面的努力难以完成,形成包括家长、家庭、社区教育的合力才是上策。家长这一人生第一任老师以其鲜明的特征和得天独厚的条件而在聋儿的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的作用。如果不采取得力措施把家长引入到康复训练中来,缺少家长这最亲密的合作伙伴,学生在学校学的内容就缺少应用、验证、强化的机会,结果必是“学得慢,忘得快”,事倍功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及我国的香港、台湾等地的康复机构,都把指导家庭康复作为极为重要的一项工作。
笔者在2011年上半年对山东省10个地市的听障儿童康复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家长、家庭在听障儿童康复中的作用可以说远远超乎人们的想象,建立“家校一体”康复模式是发挥家长、家庭在康复中作用的重要途径。这种模式包括亲子同训、家庭康复指导、家校康复信息交流与共享、建立聋儿家长支持性关系网络等内容。
一、亲子同训
传统聋儿康复机构的训练多是一个教师面对几个甚至十几个孩子,按照训练计划设计听觉训练、发音器官训练、语言训练、认知训练等内容,老师工作量大,辛苦不已,孩子们缺乏兴趣,学得艰难而乏味,且这样的集体训练也难以照顾到个别差异,不利于聋儿“各取所需”。而最让聋儿康复教师沮丧的是好不容易在课上教会的内容,由于缺少复习、强化的机会,孩子很快就忘光了,再上课时有些训练内容要“从头再来”。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亲子同训”这一做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所谓亲子同训,是指由康复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孩子及其家长(或看护者)在康复机构进行集体教学及个别化康复训练的模式。它由专职康复教师按聋儿个体差异情况,在家长的参与下为其制定个别训练计划,并按计划对聋儿实施听觉、言语、认知、交流等方面的康复训练。在此过程中,要让家长全方位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形成教师、家长、聋儿共同参与、良好互动。在亲子训练中,康复教师要注意要将训练的方法及有关知识传授给家长,并接受家长的咨询。让家长参与到孩子的训练中来,一方面利于亲子间的情感交流和体验、增强亲情感(这对于那些因为有聋孩子出现而使家庭亲情关系变得紧张、疏远的家庭尤其重要),另一方面有家长参与的训练环境在孩子眼里变得更为亲切、自然,使孩子便于接受和参与,从而提高训练效果。而家长在此过程中既是“助教”又是“学生”,他不断从专业教师那里获得康复知识和技能,使聋儿回到家后能继续接受家长有效的康复训练,复习强化在校所学康复知识,提高康复效能。此外,同来参与“亲子同训”的家长们之间又可以互相交流经验,共同切磋技艺,甚至相互鼓励,共同克服孩子失听带来的压力。但是在运用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亲子同训更多的适用于0~3岁婴幼儿,因此,教学活动的设计要考虑聋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以游戏活动为主要的训练手段。无论是听觉训练还是认知训练,都要强调寓教于乐,强调调动聋儿的各种感官参与感知。二是老师要帮助家长搞好角色定位,树立正确的康复观念,使其真正参与到康复训练中来。在亲子同训中,一些家长或以旁观者心态敷衍了事;或不自信不敢参与;或急功近利,只重听力语言训练效果,忽视认知、情感等方面教育;或盲目攀比、不合时宜训斥孩子等等。针对这些不良做法,康复机构老师要以对孩子的爱作为获取双方信任的基础,言传身教,正反对比,让家长明白康复的真正内涵,掌握康复的技能,使家长主动、科学的参与到训练中来,亲子互动,寓教于乐,最终使其成为孩子最长期、最直接、最有力的“教师”。
二、家庭康复指导
家庭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的自然结构、人际氛围、教养教育方式以及家长的文化素质水平对孩子心理发展有重要影响作用。与机构康复相比,家庭康复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首先,家长是孩子最亲的人,是最渴望孩子聋而不哑、正常生活的人,因此具有强烈的参与康复工作动机;其次,家庭是孩子自由生活的地方,放松温馨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孩子克服紧张不适情绪,自然学习某些知识;再次,家庭环境中自然存在着大量丰富实用的康复教育素材,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就地取材,训练刺激量大,从而最大限度地挖掘聋儿“听”、“说”的潜能。对于绝大多数家长来说,“怎么训练孩子好”是他们焦灼的重心,心有余而力不足,是一些家长的突出感受。针对此,康复机构或学校就要担负起家庭康复指导的任务。
康复机构或学校要制定好聋儿家庭康复指导计划,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上门指导服务。每到一户聋儿家庭,教师要详细询问本阶段家庭训练情况、遇到的困惑等,并协同家长对聋儿康复现状进行评估,根据聋儿的听觉言语发展现状及家训情况,从听觉训练、言语矫治、语言发展、认知发展等方面对聋儿的家庭训练进行具体、细致、有针对性的指导,解答家长的困惑,提出下阶段训练目标。每次家访,教师都要做好记录,对家长的指导,也尽量书面化,使家长“教有所依”。教师深入聋儿家庭进行家庭指导,一方面能够让教师们更好地了解了聋儿语言发展的家庭环境,给与家长以科学、实用的指导,提高家训效果;另一方面家长们的训练也给老师们提供了一定的实践素材,甚至是有益的启发,从而为提高其业务水平、为康复中心制订科学、合理的语训计划和措施提供帮助。对家庭康复指导中发现的共性问题,要通过家长培训班、家长会、专家讲座等形式,解疑释惑。一般来说,对聋儿家长进行培训的内容除了康复理论、康复技能技巧外,还注意帮助家长树立坚定的康复信念和信心,帮助家长了解聋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等。
三、家校康复信息交流与共享
应该说,机构康复跟家庭康复各有各的优势,要促成两者有效合作,重要的一点就是老师、家长要加强沟通,共享聋儿康复信息,以便及时把握康复重点和方向,从而使康复更有针对性。除了家校双方利用便捷的现代信息技术或家长会等形式进行沟通交流、指导外,更要注意受训聋儿康复信息的交流。笔者在山东莱芜聋校调查时发现,这里建立的“每日康复记录”制度非常有创意,聋儿在学校每天训练的内容、掌握情况、存在的问题,教师都要记录下来,并写好家庭训练建议;家长接孩子回家后根据教师记录的训练情况,继续巩固训练,并把孩子的掌握情况、存在问题记录下来,第二天早上送孩子时再给教师;教师根据家长训练情况,调整方案和内容。这种做法很好地体现了家、校康复信息的共享,同步训练,提高了干预实效,使干预效果最大化,促进聋儿朝着家校共同期望的方向发展。
四、建立聋儿家长支持性关系网络
所谓建立聋儿家长支持性关系网络,就是在当地康复中心或有关职能部门的引领下,通过建立社区家长联络站、家长学校、设立家长沙龙及其他家长互助组织等形式,给聋儿家长创设交流的平台,加强聋儿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合作互助。对一个聋儿家长来说,从开始对孩子听力语言发育迟缓状况的怀疑到孩子被确诊再到最终陪孩子走上康复这条路,他们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心路历程,这其中痛苦、自责、无助、自卑、悲观甚至绝望,常常如影随形。这些情绪会直接影响到父母和孩子之间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影响到家庭成员间的关系,进而影响孩子语言沟通技能和社会性心理和行为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帮助家长尽快调整情绪,获得健康、理智、积极的心理状态,是家长康复教育成功的关键所在。而在这方面,聋儿家长群体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家长学校及其他家长组织可以帮聋儿家长找到群体的认同感、心理归属感,“同病相怜”的家长在这里可以敞开心扉,倾诉、交流,获得心理上的慰藉。家长们可以得到彼此间的鼓励,分享坚持的成果,为下一步的康复训练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附表:家校每日康复记录表
除此之外,家长联系网络还成为家长切磋技能、交流经验、信息共享的平台。聋儿家长在对孩子的康复训练中积累了一些各具特色的经验、招数,在交流中可以分享、互通有无。还可以交流阅读、外出参观学习的心得等,共同分享与提高。
综上所述,只有建立“家校一体”康复模式,把家长这一重要的康复力量引入进来,形成教育合力,我们的聋儿康复水平才能真正得以提高。
[1]周鸿鹃,张伟锋.亲子同训中家长错误行为的分析与对策[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11,(8).
[2]陈滨.对聋儿家长参与教学的现状调查及其教育对策[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7,(6).
[3]江方正.亲子同训中的家长“问题行为”分析[J].文教资料,2011,(1).
[4]李淑英,贾秀云.聋儿康复教育训练实用方案[J].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1.
[5]黄昭鸣,杜晓新,季佩玉.聋儿康复教育中个别化康复系统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6,(5).
[6]周红省,徐少妹.同步式聋儿家长培训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