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拿大社区学院以就业为本的教育运行机制

2012-09-07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运行机制学院社区

卢 斌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 430050)

在加拿大社区学院发展历程中,从政府宏观引导到学院战略谋划,推崇以就业为本的教育运行机制,在功能直接、性能清晰、行之有效的前提下,顺应职业教育发展客观规律,将教育保障体系与管理运行机制融为一体,运用人、财、物等相关活动的准则与相应制度,引导和制约办学行为的内外因素及相互关系,凸显出协调、灵活、高效的优越特征。本文试图从实践途径入手,探讨以就业为本的教育运行机制。

1 以就业为本的政府宏观导向

从2005年开始,由加拿大政府出资,委托独立于政府、学校的第三方机构负责,对社区学院进行关键绩效指数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评估,主要涉及“学生满意度,毕业率,就业率,毕业生满意度,雇主满意度”等绩效内容。这里的就业率、毕业生满意度、雇主满意度等关键绩效内容,均属于毕业生就业范畴,针对社区学院进行关键绩效指数评估的指向十分明确,就是从宏观上引导以就业为本的教育走向。

具有就业指向的关键绩效指数,由毕业生工作半年后的信息确定,其细化内容包括专业对口率、薪酬收入、工作态度、从业能力、合作意识等。定期向社会公布社区学院关键绩效各项指数的排序情况,运用综合程度高、定性明确、量化清晰的KPI描述,直观呈现社区学院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关联程度,通过这种举重若轻厚积薄发的手段,打开了全方位和全过程透视各社区学院办学水平的窗口,促进以就业为本的教育运行机制日趋成熟。

在加拿大竞争激烈的职业教育领域,建立以就业为本的教育运行机制,既是大势所趋也符合客观发展规律,高度重视、充分理解、有效掌控KPI品质,满足学生、雇主、社区、行业和国家需要,运用对社区学院的KPI评估手段,为职业教育体系提供清晰基准,这种关联可信度和社会声誉的方式,直接影响到各校招生量(学费占15%),学生数量是政府拨款的主要依据(拨款占70%),而且政府拨款与KPI挂钩的改革已经起步。

以就业为内涵的关键绩效指数,在政府、社区、行业和雇主的视野里,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奇特效果,深入浅出的关键绩效指数,弥漫着可信度和声誉气息。站在社区学院的立场和角度,可信度和声誉维系生存发展,需要由内而外凝聚原始动力,驱动以就业为本的运行机制,通过优化系统的运转机理,更好地谋求办学发展功能。

社区学院基于KPI评估与其它绩效评估的比较

2 以就业为本的教育运行机制

加拿大立法授权社区学院为自治机构,由法律明确机构的运作、职责、问责范围,在政府宏观导向和董事会监管下,实行由董事会聘用的校长负责制。遵循职业教育的客观发展规律,在社区学院的教育运行机制中,突出以就业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特质,运用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模式CBE(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追求教育成效与职业需求的贴合程度,以毕业生和雇主满意度进行衡量,充分地反映学生、雇主、社区和行业期望。

针对培养学生获取知识、与人相处、不断寻求发展的能力,通过行业顾问委员会、专业委员会直接影响课程开发,使课程成为职业教育与从业需求契合的直接手段,坚持“只有动手做才能学到东西”的教育理念,公开经过仔细判断的职业能力,核定必须努力达到的行业标准,明确选修课程的学分内涵要求,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允许加速学习或补救学习,可以利用弹性学制累积学业成果,能够在校际之间互认学分。

社区学院为“任何人、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提供全方位的职业教育服务,以职业覆盖面广的专科教育为主要载体,兼容技能培训及继续教育,并衔接大学本科、研究生的学历教育,通过培养不同层次的毕业生,将知识和技能转移和传递到职场。

社区学院提供的1~2年技能证书,以及2~3年专科文凭,覆盖社区和行业各种职业岗位及技能领域。现在有8所理工学院与联合的大学互认学分,开始设立4年制的应用学士学位,并且少量开设1~2年制研究生课程。(详见图示)

图1 加拿大教育系统中社区(理工)学院的位置功能(不同省/地区存在差异)

值得一提的是,在社区学院有25%左右接受技能培训的是大学本科生。职业教育与职业市场准入制度的自然贯通,使社区学院无论是向下兼容、还是向上衔接,都呈现出整个系统四通八达的有效运行功能,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拥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3 具有借鉴意义的实践途径

推行以结果为基础的SMART管理方法,强调具体性(Specific)、量化性(Measurable)、实现性 (Achievable)、相 关 性 (Relevant)、时 限 性(Time-bound)要求,使学院主导业绩目标符合关键绩效内涵,强调可行为化及可数量化管理,设立可以实现的挑战性目标,使绩效指标能够关联学院战略、部门职能、岗位职责,注重完成绩效指标的特定时间。

借鉴第三方机构的关键绩效基准,社区学院定期采集学生满意度信息,及时分析、反馈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以保持教学运行的最佳状况。每五年一次的教学评估工作,完全是由学院自行实施。教师没有等级的划分,只有教学服务年限的界定,编写教材、撰写论文、科研工作等不纳入工作绩效考核,要求教师集中精力做好教学或培训工作。

在社区学院有2/3的兼职教师,这也是选聘专职教师的有效资源,专职教师要有5至10年行业工作经历,由专职教师全程把握教学质量,负责主导开发教学课程,通常以六个月为一个周期,进行职业要素与教学资源的切换。这些先天优质的教师群体,形成天然肥沃的育人土壤,解决了“以就业为本”的根本性问题,使职业教育拥有牢固可靠的根基。

以就业为本的教育运行机制,面向接受职业教育的不同群体,奉行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原则,推行CO-OP(cooperative education)校企合作教育,无缝连接技能学习通道。学生满意度是教学、服务、管理的原始基准和行为指南,透过学生对专业、课程、教师、可享受资源、教育机构的看法和感受,不断地完善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体系。

将中国、加拿大两国的职业教育运行机制进行比较,具有相通之处和借鉴意义。

以教学为中心的管理体系,对象笼统、功能宽泛,所集成的教育系统显得庞大,在分解的教学单元中,对于原理、概念的堆砌非常多,面向运用的典型范例比较少,教师价值由技术职务权衡,容易把撰写论文、编写教材手段变成目的,造成舍本逐末的局面。

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体系,对象明确、功能直接、界定清晰,无论是集成教育系统,还是分解教学单元,其针对性、可操作性都非常突出,容易使学生和教师都得心应手。课程开发DACUM方式或OUTCOMES方式,贯穿“只有动手做才能学到东西”的教育理念。

将“教学中心、管理体系”与“学生中心、服务体系”进行比较。前者是笼统的管理范畴,讲究具有宽泛的功能,这里的“笼统、宽泛”容易漫无边际;而后者则有着明确的服务对象,需要特别直接的实现功能,其中的“明确、直接”能够使界定清晰。

将“育人为本”与“就业为本”进行比较。以“育人为本”树立于思想观念,概念化的教育运行机制,理所当然的意识与思维惯性所造成的人为痕迹比比皆是,使其功能界定宽泛而且模糊,难以对性能进行比较。以“就业为本”植根于社会需求,具体化的教育运行机制,自适应的反馈调节系统,自然而然的有效化程度,其功能界定十分清晰,可以对性能进行比较。显然,以育人为本讲究意识形态,以就业为本讲求具体实用。

1 The employment as the guidance of education mode.Paul Brennan,Vice President,ACCC

2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KPI)importance.Gerry Brown,Former President,ACCC

3 Leadership in the College System.Anne M.Sado,President,GBC

4 Staff training and employment.Nancy Hood,Executive Director Human Resources,GBC

5 Students career guidance.Bob Eichvald,Manager,Career Services Student Affairs,GBC

猜你喜欢

运行机制学院社区
初等教育学院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网上公共服务平台运行机制评析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农村医养结合运行机制构建研究
减刑、假释工作运行机制之重构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海盗学院(7)
学院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