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效率”到“效益”
——转型期企业信息化战略定位和实施策略
2012-09-07
在全球化、信息化的背景下,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企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打造涵盖价值创造全流程的企业“数字神经系统”,将全面提升企业经营管控效率,创造差异化价值,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这也是“十二五”期间,建筑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结构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要求。
最近几年,中国的发展呈现粗放式状态,一味追求速度,因此,国内的各行各业都在提倡转型,以期从快速转型为效率。面对这样一个经济环境,未来企业信息化的战略定位也要随之改变,在转型中谋求发展。
转型期企业信息化战略定位
从经济环境的角度来看,短期内总体运行缓中趋稳,下行压力依然存在,稳增长投资拉动经济模式不变;中长期来看世界经济保持低速增长、国内经济潜在增长率“换挡”,调结构寻找经济增长新动力、城镇化投资需求保持较高总量,这个趋势将不会改变,所以对建筑业来说还是有利的。增长模式逐渐由外延式过度到内涵式,之前人们普遍认为在快速增长的阶段,企业更多的是以纵向一体化来做大做强,现在有必要好好进行总结,是否要整合外国的资源来形成产业链资源整合,以这样的方式使企业持续化发展。另外针对多元化和国际化的问题,也存在一定风险,新兴产业和民营资本投资机会不断增大。在经营模式方面内部要由粗放到集约型转变,同时变革管理体制,创新业务模式,否则的话这种平资的竞争企业难以适应市场环境,企业的发展经营会越来越困难。
企业想要进行战略转型,就要认清影响效益的关键因素。首先是生产要素,这一部分的红利正在逐渐减少,财税价值持续上涨。第二是生产能力,随着国内的改革开放,企业引进了大量国外的先进技术装备,同时出现了同质化现象,产能供大于求。第三个要素是管理能力,由于信息技术支撑企业转型,企业的潜力被不断挖掘,通过管理能力差异化逐渐成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因此这三大关键因素中,管理能力的可变性是最大的,也是最有机会成为企业差异化优势的因素。
经济增长模式可以区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主要靠资源投入(包括投资和劳动力投入)驱动的增长,另一种是靠效率提高驱动的增长,也称为现代经济增长模式或集约型增长模式。转变增长模式或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容,就是从前一种增长模式转变为现代经济增长模式。
国资委在“十二五规划”里对央企改革提出了一大目标五大战略明确,在五大战略中同时又提出了信息化的指导意见。“一大目标”即:“十二五”时期,要做强做优央企,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推进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推进产权结构向股份化、多元化、证券化转变。对于竞争性的国有大企业,依托资本市场实行公众公司改革、实现企业的多元化和国有资产的资本化,是未来国有大企业和市场经济最终结合的具体形式。
围绕这一核心目标,要重点实施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国际化经营、人才强企、和谐发展“五大战略”。具体包括:第一,要进一步收缩战线,集中资源于重要的行业和关键领域。第二,进一步推动企业重组优化、资源配置。第三,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就是目前正在推动的董事会制度。第四,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监管系统,保证透明度,更有效、更科学地考核和评价。第五,进一步推动企业内部改革,使内部机制进一步市场化,同时进一步减轻国有企业的各种负担。
工作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央企在“十二五”期间,信息化水平要达到A级,接近国际同行业的先进水平。国资委已经意识到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一定是要靠管理能力的提升,而不是其他方面。同时对信息化定位提出了意见,第一是支撑战略转型,第二是促进管理提升,第三个是推进深化应用,第四个是保障信息安全。
企业信息化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目前,施工企业对信息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高度重视信息化在企业的地位。可以将企业信息化的演进过程分为两个类别,一种是精细化演进,企业从项目信息系统出发向项目管理系统演进,
在这个过程当中推进信息标准化、管理标准化和业务流程标准化。第二种是集成化,从项目信息系统出发经过企业信息系统演变,最终演进为企业管理系统,这一过程往往是从岗位级的应用到部门级的应用再到企业级的应用,最终通过应用对行业进行整合。它强调加强信息系统在生产环节与管理环节互联互通的横向集成能力,推进从单项业务应用向多业务综合集成的转变,从单一企业应用向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应用的转变。
建筑施工企业主要以项目管理为核心,在粗放管理阶段企业更注重信息,到了精细化管理阶段企业更加关注管理的流程和过程。在集成化演进过程中主要集中在项目核心业务上,当企业信息化水平达到一定高度时,企业的注意力转移到了管理过程当中。因而企业信息化的演变路径主要有两条,既可以从项目信息到企业信息再到项目管理信息,也可以从项目信息到项目的管理信息再到企业信息。
信息化为建筑施工企业带来颠覆性竞争力的同时,也将多数企业带入了一个尴尬境地,虽然信息化是未来建筑施工企业发展的大趋势,但很多企业在信息化上线后,却没有得到真正的利用,信息化没有发挥它真正的价值。针对这一现象,转型期企业信息化的实施策略提出了四个目标,结合企业的实践,首先从支撑战略转型的角度提出精细化的目标,同时,通过标准化支撑战略转型,促进管理的提升。第三,利用专业化推进深化应用。最后利用集成化提高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这四大目标为企业转型期的信息化实施策略提供了指导思想和方向。
信息化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企业信息化面临多个问题与挑战。首先是管理信息化水平落后难以适应日益加剧的全球化竞争;其次,标准化、工业化需要信息技术提供进一步的有效支撑;第三,关键业务对信息系统的依赖,要求IT架构与业务架构保持一致,实现企业架构的可持续发展;第四,现有IT架构难以适应客户成长和快速变化的管理需求;最后,非工业化的软件生产模式难以有效保证信息化项目的交付工期和质量。
企业信息化的需求从局部到整体,从简单到复杂,这样一个规模化需求和现有软件产业走访式、依靠人工编码的落后生产方式互相矛盾。从这个矛盾体来说,现有的软件产业已经远远跟不上企业的成长管理需求,从而导致软件不能满足转型期企业信息化战略要求。不仅扭曲了企业的需求,也让软件业前景变得暗淡无光。
信息化逐渐成为建筑施工企业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落后的信息化系统将使企业在快速发展的市场环境中遭到淘汰,很多企业为了在竞争中生存上马信息化。但真正实施起来会发现信息化建设庞杂繁,往往是企业投入大笔资金,而信息化系统却达不到企业的要求,这一现象是目前很多建筑企业信息化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导致的结果无论是软件厂商还是建筑企业,最终都会被信息化套牢。
转型期企业信息化实施策略
如何解套?双方解套是建筑业IT群里提出的一个概念。在没有数码相机的时代,为了得到一张高质量的照片,需要非常复杂的胶片冲晒工序;现在的软件业,为了开发一款高质量的软件,需要更加复杂的编程实现过程,如果软件业也有数码相机,产业前景相信会更加光明。
因此,对施工企业信息化提出“四化”解决方案。首先是应用社交化,应用社交化是基于云计算和社交化实现网络营销、在线应用和服务支撑体系,这一技术为企业信息化带来很大转变,它把传统的信息化系统变为一个产业链或者价值链的协调。当建筑企业某个项目实现产业链协调的时候,他使用的一定是社交化的应用,企业与材料供应商或者是分包商的关系都是一种社会化的关系,所以应用社交化可以为企业信息化提供有效的支撑。对于置身于专业化环境的中小企业来说,需要社交化应用;同样,大型建筑施工企业也需要社交化应用,因为在企业内部就已经形成了一个专业化分工的产业链,从而需要在企业内部模拟一种社会化分工使整个产业链达到价值的最大化。应用社交化是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的未来趋势。第二是协同网络化,当企业建立一个产业的服务平台时,这种服务平台既能够给中小企业在产业链上进行协调,同时也可以对大型企业的分工结构进行协调。它以项目管理为主线,以工程管理为核心,实现商务协同网络化,生产组织虚拟化。第三是技术平台化,主要是基于V平台实现软件生产工业化,从根本上解决落后的软件生产模式支撑不了企业信息化需求这样的一个难题。第四是软件服务化,未来的建筑产业信息化产品和服务平台将基于BIM标准来打造智慧城市建设整体解决方案,既能够服务于建筑产业平台,也能够服务建筑产业各个主体的商务协调,同时支持大型企业内部各个价值链环节的协调沟通。
基于“四化”的指导思想,同望科技归纳了三大产品线,三大业务单元协同实现商业模式创新,“降本增效”走集约化发展之路。三大产品线分别是基于建筑行业信息化的同望天工;实现软件自动化生产的V平台;提供社交化平台为大型施工企业内部专业化分工结构,以及企业外部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有效信息化技术的同望云海。
同望科技一直紧密关注行业信息化的动向,对转型升级中的建筑业信息化建设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最终形成了一套创新的理论、方法、平台以及产品。以支持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精细化管理为核心,不断深化信息系统,提高信息系统标准化建设和集成化应用水平,利用云计算等信息技术 ,增强信息化系统对企业战略的支撑力度和执行效率。更为重要的是,同望科技将以“零编码、随需变、标准化、易操作”的革命性突破实现软件生产工业化及产品服务化,引领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进入价值竞争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