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宫黄体酮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疗效分析
2012-09-07曹杏欢
曹杏欢
广州市白云区中医医院,广东广州 510470
大多数的早孕患者及意外妊娠患者愿意接受药物流产,以避免手术流产带来的风险和痛苦,而使用量居于前列的流产药物为米索前列醇和米非司酮,联合应用的效果更好,更安全。据统计,联合使用两种药物所达到的安全治疗率超过90%[1],但仍存在一些患者伴有明显不适症状,阴道出血异常[2],症状长期持续。如何解决阴道出血的问题,提高安全治疗率成为药物流产的关键。近几年,临床上使用安宫黄体酮替代传统止血药物疗效理想。本文整理2010年7月~2011年12月有阴道出血症状的173例患者病历,抽选出病因为药物流产的92例,分别使用两种止血药物,现将其疗效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理2010年7月~2011年12月有阴道出血症状的173例患者病历,抽选出病因为药物流产的92例,使用的流产药物为相对安全的米索前列醇和米非司酮,流产完全。年龄最大42岁,最小21岁,平均32.2岁。伴有阴道出血症状超过15 d,最长为41 d,血红蛋白检测值大于100 g/L,无其他血液指标异常,HCG检查无阳性。其中46例为分析组,年龄最大40岁,最小21岁,平均30.9岁,伴有阴道出血症状超过15 d,最长为40 d;另46例为参照组,年龄最大42岁,最小23岁,平均33.5岁,伴有阴道出血症状超过16 d,最长41 d。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实施对症疗法,口服抗生素,并应用抗贫血药物。分析组使用安宫黄体酮,每日口服10 mg,1次/d,7 d为1个疗程;另46例为参照组使用益母草颗粒,每日口服20 g,2次/d,7 d为1个疗程。分析临床效果(总出血量、HCG检查、症状消失耗时)。
1.3 指标评价
总出血量:以个人月经量均值为评价标准,低于此值为少;与此值相等为中;高于此值为多。症状消失耗时:以7 d为评价周期,小于1个周期为短,1~2个周期为中,大于2个周期为长。
1.4 统计数据
运用SPSS 13.5软件处理数据,数据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症状情况
分析组比参照组的总出血量少、症状消失耗时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分析组与参照组症状情况[n(%)]
2.2 HCG检查结果
分析组HCG检查多呈现阴性(84.8%,39例),少数呈现弱阳性(15.2%,7例);参照组HCG检查多呈现阴性(82.6%,38例),少数呈现弱阳性(17.4%,8例),分析组与参照组的HCG检查结果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若患者阴道出血症状的病因为药物流产,则很可能是因为出现了子宫病变,例如子宫内膜炎症或修复反应异常等[3],如果流产不彻底有绒毛等物质残留也会引发阴道出血[4]。而导致症状持续的因素为感染,通常子宫周围的组织结构会与流产不彻底而残留下的物质出现反复感染[5-6],影响炎性物质的外渗,造成包裹,由于机化等反应出现粘连现象,使症状长时间持续,同时无法将宫内残留物外排。本文中部分患者使用的是安宫黄体酮,该药物可以促进修复反应,利于内膜恢复完整,加快止血。其作用机制如下:药物供给外源孕激素持续发挥作用,导致子宫内膜增厚,停药后体内孕激素的量突然减少,促使功能层出现剥脱[5],从而将附着的少量残留物外排,降低出血量,经过一段时间的撤退性出血(月经平均水平)发挥药物刮宫效果。本文分析组比参照组的总出血量少,分析组有67.4%的患者为少,8.7%的患者为多,而参照组有17.4%的患者为少,37.0%的患者为多,说明安宫黄体酮可明显降低总出血量;分析组比参照组的症状消失耗时短,分析组有21.7%的患者为短,17.4%的患者为长,而参照组有4.3%的患者为短,74.0%的患者为长,说明安宫黄体酮止血快速。
[1]蔡紫薇,刘晓彤,赵华强,等.复方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的临床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9,15(20):63-65.
[2]桑国卫,贺昌海,邵庆祥,等.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17523例的大规模引入性研究[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9,15(5):323-324.
[3]邹燕,李幼平,雷贞武,等.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行药物流产的安全性评价[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0,39(1):39-42.
[4]何慧.药物流产术后蜕膜残留保守治疗的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8,14(5):521-522.
[5]温琳,周玮,刘建,等.口服安宫黄体酮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临床观察[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0,32(8):59-61.
[6]张守娥,曾小红,刘秀香.米索前列醇联合可视无痛钳刮术终止10~14 周妊娠临床观察[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1,23(3):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