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说有易,说无难

2012-09-06徐庆全

中国新闻周刊 2012年9期
关键词:理学知识分子城堡

徐庆全

大致千禧年以来,中国古代历史突然“火”了。以中国古代历史與人物为题材的图书,屡登五花八门的“排行榜”。这类题材的作者,也受到读者的热捧。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需要写一篇大文章才能说清楚,暂且不表。但说两个比较表面的现象:第一,作者大致都不是古代史学术圈内的研究者,多是“横生斜长”出来的。有的作者甚至是被这把“火”所吸引,跟风而行;有的是出版者跟风而临时邀约一些作者而出书的。第二,这类书越写越宏大,到近几年来,已经从古代史中的某一个朝代的人和事,拓展到总结中国历史规律的高度上去了。坊间能够看见诸如“重新构建历史”这样吓人的标题。新近出版的《中国知识分子沦亡史——在功名和自由之间的挣扎与抗争》,也属于此类。

作者将诸子百家所处的春秋战国时代作为一个坐标点,并以这个坐标点为参照,阐述中国知识分子沦亡的过程:就知识分子来说,从特立独行的士,到“只有韬略、没有立场”的策士,再到“专为帝王服务”的谋士,最后到“完全按奴才标准设计”的进士,在“功名,还是自由”的选择中,知识分子们步步后退。从学术来说,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从独创到“为帝王谋”、从儒学到理学、从“格物”到“致良知”、从经世致用到考据,慢慢黯淡下去。从统治者对知识分子压迫来说:先秦时,还只是用功名富贵来诱惑、笼络;汉以后则用“三不朽”的理论来驯化;明清则用“理学”消灭异己的思想,甚至用“文字狱”来消灭异己的肉体。结论是:真正的知识分子已经彻底沦亡了!

应当说,书通俗易懂,好读;从三个方面总结的知识分子沦亡的规律,似乎也引人入胜。但细细想起来,就慢慢地多了一些疑惑。

譬如,作者前面肯定孔子是“他那个时代最伟大的知识分子”,而后面又说到孔子诛杀少正卯的故事,并进而评论道:“孔子这样的知识分子,权力上不得志时,可能会呼吁一下言论、思想自由;权力上一得志,便也参加到独裁队伍中,提起屠刀,去杀未得志的同类。”那读者就疑惑了:孔子到底是不是伟大的知识分子?

再譬如,作者痛斥明清“理学”消灭异己的作用,那么发明理学的程颢、朱熹不谓不是知识分子,只能是为统治者服务的“走狗”了。可是,若读读朱熹在写给陈同甫的一封信中说的话,就得重新结论一番。他在信中说:“老兄视汉高帝唐太宗之所为而察其心,果出於义耶,出於利耶?出於邪耶,正耶?若高帝,则私意分数犹末甚炽,然已不可谓之无,太宗之心,则吾恐其无一念之不出於人欲也,直以其能假仁借义以行其私????。”

“汉唐盛世”,一直是作为中国历史繁荣的坐标,汉高帝唐太宗也一直是作为明君的象征和代表。可是,朱熹则不留情面地说他们是“无一念之不出於人欲也”,“假仁借义以行其私”。你说,这是不是知识分子的行为?

记得师从宁可先生学习古代史时,先生第一课讲到的是“说有易,说无难”六个字,治学中说“有”很容易,只要举出一例证据即可;但说“无”却很难,因为反方只要举出一例反面证据就可以推翻原来的结论。如今离开古史圈多年,这六个字倒谨记在心。希望诸如《沦亡史》一样的作者,也以此惕厉自己,以免顾此失彼,以偏概全。★

《中国知识分子沦亡史:在功名和自由之间的挣扎与抗争》

作者:周非

出版:上海三联书店

定价:28元

《宋庆龄往事》

作者:何大章

出版:人民文学出版社

定价:49元

作者曾任宋庆龄故居主任、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他用自己收集的资料分析还原一个真实的宋庆龄。

《长衫旗袍里的“民国范儿”》

作者:王凯

出版:广西师大出版社

定价:32元

在这幅多彩的“民国风情画”里,无论是学界精英还是商界名流,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贩夫走卒,各有各的范儿。

《古堡——欧洲的浪漫与传奇》

编者: 翼书坊

出版:社科文献出版社

定价:45元

了解欧洲,要从城堡开始。东欧的城堡传奇而典雅,南欧的城堡独具一格,西欧的城堡绚丽浪漫,北欧的城堡厚重凝练,中欧的城堡美如童话,这是欧洲的曾经与现在。

《江城》

作者:彼得·海斯勒

出版:上海译文出版社

定价:36元

《纽约客》驻北京记者的纪实中国三部曲之序曲,是美国人了解中国的首选图书。

《千曲川风情》

主编:[日]岛崎藤村

出版:新星出版社

定价:16.8元

借助文字,作者把他对乡村生活的体验和感受分享给更多没有乡村生活经验的读者。

猜你喜欢

理学知识分子城堡
礼学与理学
2018—2019学年华东师范大学授予理学、工学博士学位人员名单
魔逗城堡
2017-2018学年华东师范大学授予理学、工学博士学位人员名单
论《评史心见》史论的倾向与得失
空中飘来一座大城堡
对知识分子的希望
对知识分子的希望
知识分子
大城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