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洛克·霍什内维斯:“给我两年,打印出一幢房子”
2012-09-06王锦辉
王锦辉
在电脑程序的控制下,一股混凝土从一个巨型机械手臂中喷涌而出,层层叠加到房屋的轮廓框架上。在接下来的20个小时里,机械手臂来来回回,一幢有六个房间的两层住宅楼,就正式竣工了。
这不是科幻片,而是3D打印技术应用在建筑领域的电脑模拟展示。这段视频在2012年4月28日上传到美国视频网站YouTube后,被转载60多万次。而发明者美国南加州大学工业与系统工程系教授比洛克·霍什内维斯说,做这项研究的最初目的只是想给穷人们又快又好地盖房子。
比洛克·霍什内维斯的这项技术创新,早在2006年就被美国发明家名人堂和现代奇迹栏目评为年度最佳发明。但遗憾的是,这项发明却一直没能走出实验室。一如对待学术的严谨,当谈到3D打印房屋目前的发展状况时,比洛克·霍什内维斯说,“这项技术还是存在一些技术障碍的。”
《中国新闻周刊》近期采访了比洛克·霍什内维斯教授。
中國新闻周刊: 关于利用3D打印技术盖房子,你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哪里?
比洛克·霍什内维斯: 我的灵感来源于洛杉矶的一场地震。那场地震使该市建筑大面积摧毁,我就在想如何能在短时间内建造出房屋,之后从试着打印一堵墙开始,逐渐有了打印整座房屋的想法。同时,我一直致力于研究如何提高3D打印的速度,而“轮廓工艺”恰好可通过勾勒轮廓,层层填充材料并抚平建筑表面,实现快速建设的目标。
中国新闻周刊: 很多人关心用3D技术打印出来的房屋与传统房屋之间的差别,从居住者的角度,它们是否一样舒适?
比洛克·霍什内维斯: 我只能说,3D房屋与普通房屋相比,成本更加低廉、建造速度更快;还有一点,那就是更坚固。如果用人力建设房屋,在建设过程和房屋构造上难免会遇到未知的困难,有时也很难兼顾建设速度和房屋质量。但采用3D打印技术可通过电脑控制建设步骤、过程,房屋的走向,打印材料添加,甚至屋内的设计构造等,所以打印出来的房屋更具规范性,更坚实。
中国新闻周刊: 利用3D打印技术盖房子与利用此项技术打印鞋子、玩具等物品在理论和实际操作方面的有什么不同吗?
比洛克·霍什内维斯:当然,打印一栋房屋远比打印其他东西难度更大,因为会面临材料添加的难题。首先,在大部分情况下,材料的处理是很困难的,尤其是建筑材料,比如混凝土、泥沙、瓦砾等;其次,材料运输也是一个问题,3D打印机需要借助管道去运输材料;再者,专门建造房屋的3D机器体积、质量非常庞大,有时候方向很难把握,也不太好操作;最后,3D打印房屋,过程不可逆,这增加了打印的难度。比如,你若在一张纸上打印,在打印过程中如果用尽了墨水,你只能再拿一张新的白纸,重新开始打印;而在3D打印房屋的前提下,若中途因材料不足而被迫停工,你只能在添加材料之后,精准找到停工的位置,然后从停工的地方再次开工,而不能返回原始状态,这必然增加了打印的难度,对精度的要求很高,这也就是说,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
中国新闻周刊: 到目前为止,为什么造房相关的3D打印技术还没有完全走出实验室.这里面有没有成本太高的因素?
比洛克·霍什内维斯:3D打印房屋还未走出实验室存在多方面的原因,我刚才所说的材料问题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总结起来,这项技术目前未成熟,主要是由 “技术障碍”和“外延过程”导致的。就技术而言,方方面面都必须做到精准,因为我们必须要确保房屋质量,房子不同于其他物品,我们不能随随便便地建造,然后让人入住;外延过程是指一些配套设施的建设,3D打印房屋需要进行多方面的测试、建设各类配套设施、经历破坏再建造的反复过程并花费巨额资金等。综上所述,这项技术还没有完全走出实验室。需要补充的一点是,3D打印房屋不是高成本,而是低成本,因为与采用传统方式建造房屋不同,随着新技术的应用,成本会大大降低。
中国新闻周刊: 你预计会在什么时候打印出第一幢真正的房子?
比洛克·霍什内维斯:两年,大致需要两年就可以打印出第一幢真正的房子。
中国新闻周刊: 如果批量打印房屋成为现实,那么是否意味着传统建筑业会就此失去很多工作岗位?
比洛克·霍什内维斯: 那倒不会。当然,若3D打印房屋成为现实,建筑业将完全自动化,但是这个过程与机械的使用密不可分,但凡与机械相关,都需要人力进行机器维修和护理,所以会产生出一些新的工作岗位。同时,与3D打印技术关联行业也会逐渐兴起,比如设计行业、材料行业等等。
中国新闻周刊: 随着3D打印的不断普及,虚拟的数字传播和实体经济结合在一起,这使设计变得更加重要,因此盗版也变得更加容易,在此情景下,如何保护知识产权?
比洛克·霍什内维斯: 如今,人们可以自主选择房屋设计,从风格到房屋格局,任何人都可以去网上下载自己喜欢的房屋设计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或直接使用,所以“房屋的设计”不存在知识产权问题。但是,对于打印机器,由于其“技术性”,可能存在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