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的突破点
2012-09-06钟国兴
解决问题的突破点
钟国兴,中央党校报刊社常务副总编、《理论动态》主编、教授、博导。中国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会创建工作较早推动者。研究领域涉及管理学、经济学、哲学,出版有《升级才能生存》、《重画世界》、《社会选择论》等著作。
在工作和学习中,一般有四个点:即问题点、症结点、未来点、升级点。要解决症结点,就要找到未来点,确定升级点,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实现升级,在不断升级中解决问题。但是,症结点是不容易解决的,升级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解决问题的突破点至关重要。
解决问题,第一重要的问题是选准突破点。因为突破点是解决症结点入手的地方,从这个地方打开症结点的缺口,并且能够迅速扩大战果。也就是所谓的重点突破,即推进一项工作,一定要找到一个可以拉动全局发展的突破点,这个点可以使整体水平提高。
什么样的点才算突破点呢?我想突破点应该具备这样一些条件:
突破点是症结点上的一个关键。选择作为突破点的问题,必须直接就是症结点上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基本具备解决条件的问题。只有基本具备解决条件的问题,才能作为突破点,否则就无法突破。
可以“用杠杆撬动”的问题。哪里可以作为突破点?一个极为重要的判断是这个问题在症结点的整个问题的系统中,是否容易解决。如同要搬动一块巨石,是否具备一个可以撬动它的杠杆。如果这个杠杆不具备,那么就根本不可能搬动它。这个杠杆可以是一种力量,一种方法,一种人心倾向,一种人事关系。
具有连锁效应的问题。这个点在症结点的整体组成中关联度较高,它的解决具有连锁效应,因此从这里突破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哪里寻找突破点,不能仅仅凭理论来判断,最为关键的是要把整个症结点的组成结构分析清楚,陈列出来,进行系统的比较,找出哪里最符合作为突破点的条件。
找突破点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找到突破点之后,如何进一步解决症结点,实现升级又是一个问题。一般说来,对待比较难于解决的问题,可以采用的方法有一下几种:
准备基本条件。要解决一个问题,首先要看是否具备基本条件。如果基本条件不具备,那么就不要进入直接解决的程序,而是要进入准备条件的程序。条件是否具备,必须在分析突破点的复杂性基础上进行审视,根据突破点的过程分析判断。许多失败都是由于对于条件的审视不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才发现问题比准备的条件复杂得多。如果可能的话,最好把问题和条件列一个对比表,做一个系统的分析。
用杠杆去撬动。整个突破点上的行动程序,一般不能靠强行推行,而是要用杠杆去启动。因此抓住和操纵杠杆非常关键,对于手中是否有一个可以撬动整个症结点乃至整个问题系统的杠杆,以及如何操作它,应该有一个理智的判断,也就是说,要善于借助一种或几种力量。优秀的政治家和管理者,往往都是十分善于抓住和操纵杠杆的,因此才能够举重若轻,成就大的事业。硬碰硬式的蛮干,有时只是一种悲壮的愚蠢。
让问题解体或者半解体。解决问题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蚕食式,一个一个地去解决;另一种是通过一个突破点,让原有的问题解体。这就如同两军对抗,一种是一个一个地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直到最后达到彻底消灭的目的,但这一过程中敌军始终还是一种有组织的力量;另一种是通过一个突破点,打乱敌军的秩序,使之组织解体。
让问题解体或者半解体都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一般说来,前一种方法风险小而过程长;后一种方法风险大而效率高。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的海湾战争中,通过电子战让伊拉克军队指挥系统瘫痪,这就是让问题解体的方式。西方军队和日本军队在作战中惯于采用中央突破的方式,就是风险大而效率高的方法,一旦失败损失巨大,一旦成功就一举奠定胜局;中国军队的方法一般就是避实就虚、两翼迂回,属于以弱击强的方法,过程缓慢,但风险较小。
有时候想让问题一下解体是不可能的,那么退而求其次,就争取让它达到半解体状态。所谓半解体,就是让问题的内部组合因素之间不再环环相扣,出现外部因素可以介入的点,有实现攻入的机会。半解体这种情况不只是在战争或管理中会出现,在科研上也有类似的情况,例如,在一个关键的环节获得突破,使得一系列问题都被重新看待,找到新的思路,从而加速解决。
值得注意的是,一般仅仅靠杠杆的撬动很难使问题解体或半解体,还需要给一个助推力,扩大这种撬动效应。例如,在科研上把关键环节的突破理念化、方法化,就是一个助推力。助推力同杠杆相配合,才能创造四两拔千斤的奇迹。(责任编辑/吴文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