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铜仁:控风险 稳民心

2012-09-06文叶飞

当代贵州 2012年25期
关键词:铜仁铜仁市征地

文Ⅰ本刊记者 文叶飞

铜仁:控风险 稳民心

文Ⅰ本刊记者 文叶飞

铜仁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把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群众利益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通过全面建立和推行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成功探索出“风险评估先行、防范化解联动、建设与调解并进、发展与稳定统筹”的工作模式。

100%纠纷化解率的背后

初秋的午后,记者走进铜仁市大兴科技工业区东部转移承接园区施工现场。在指挥号令声、机器作业声、车辆轰鸣声的交融中,一个个落地入驻的企业项目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大兴科技工业区的一线建设者,绝大多数来自几年前从这片土地上迁移出去的当地村民。

“我们事前在拆迁段和征地段张贴公告、公示;设立征求意见箱,向居民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风险评估工作听证会;制定征地拆迁风险化解工作预案和纠纷化解方案;录用村民参与园区建设……一系列措施的推行,效果立竿见影。截至目前,大兴科技工业区各个园区工程建设一帆风顺,没有出现一例阻工、闹工、停工现象。”大兴科技工业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田运栋说。

田运栋告诉记者,通过推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大兴科技工业区有效破解了新区建设过程中的征地拆迁难题,各类纠纷的化解成功率达100%。目前,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没有发生一起越级上访事件,没有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较好地防范和化解了工程项目建设中的稳定风险,实现了重点工程建设与社会稳定工作统筹推进,企业与社会和谐发展。

近年来,铜仁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把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群众利益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通过全面建立和推行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成功探索出“风险评估先行、防范化解联动、建设与调解并进、发展与稳定统筹”的工作模式,实现了“项目要推进、风险要防范、矛盾要解决、群众得实惠”,为促进铜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提供了坚实保障。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了解到铜仁市风险评估机制后,批示说:“这是认真进行稳定风险评估,从源头上化解矛盾的成功一例,铜仁经验值得推广。”

目前,铜仁市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已在贵州全省范围内得到推广,全省88个县(市、区)都已建立起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

防范风险让群众得实惠

其实,早在2008年11月和2009年3月,铜仁市碧江区就分别制定出台了《关于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意见》,探索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制度,统筹推进重点工程建设和社会稳定。

铜仁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市公安局局长张涛介绍说,2009年,在投资38亿元的大兴科技工业园和川铜教育园区两项市属重点工程建设中,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首次小试牛刀便收效显著。

大兴科技工业园区和川硐教育园区的规划建设面积共有28.61平方公里,涉及两个乡镇7个村2365户近万人的征地拆迁,征地拆迁量之大,在铜仁的发展历史上前所未有。

在这两个园区的建设过程中,铜仁市把风险评估结果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将解决好征地拆迁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第一任务,成功地实现了重点工程建设与社会稳定工作统筹推进。

项目立项前,铜仁市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评估”的原则,明确由市发改委牵头,联合国土、林业、水利、城建、房产、社保、环保、政法、公安、维稳、综治等部门,就项目可能带来的社会稳定风险,分头组织开展全面、系统、深入的评估工作。

与此同时,市发改委将两个园区项目规划的选址、占地面积等内容进行公示公告,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各评估主体派出80多名干部深入园区开展摸底排查,了解群众的反应和诉求,为预测风险提供第一手资料。在摸底排查过程中,共制定各类表格20多种,所列事项涉及园区每一户、每个人的实际利益;共发放征求意见表2000余份,召开村民大会、恳谈会40余次,填写各类表格30000余份,调查走访近万人,做到了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通过摸底排查和广泛征求群众意见,铜仁市共排查出1400多起各类矛盾隐患,并将农民失地风险、拆迁安置风险、资金链断裂风险、干部能力风险、施工安全风险、诱发性风险等6大风险确定为园区建设中可能面临的最大风险。

针对六大风险,铜仁市要求评估责任主体分类提出防范、化解措施,制定出方案,最终实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着落”。如对农民失地和拆迁安置的风险,明确国土、建设、林业、社保等部门对土地补偿、建房安置、就业转移等提出具体标准,拿出具体方案;对干部能力风险,明确由组织、纪检、监察等部门及检察机关进行监督。

此后,仅用一个月时间,两个园区建设项目所涉及的两个乡镇7个村2365户近万人的征地拆迁工作平稳完成,实现了零纠纷、零上访。

在当年被拆迁农户听证会上曾放过“开头炮”的王启贵老汉,最近心里乐开了花:他的小儿子刚刚被工业园区的一家企业招工录用。

王启贵告诉记者,他家的田地被征用后,政府给安置了住房,还分了一个门面房。“如今工业园里的企业越来越多,来的人也越来越多,我家利用门面开了一个小超市,收入比起以前种地强多了。”

铜仁市委政法委政治部主任鲁明亮介绍说,两个园区开工建设刚满一年时,就向群众发放了3.15亿元补偿款。同时,党委、政府还出面协调组织了当地群众840人次进入园区务工;组织当地农民建瓜果基地500亩,开办餐饮店、建材厂45家;新增做生意农民50户,多家农户还依靠房屋出租增加了收入。

德江县委书记张珍强说,经历过一次次“补课”,他如今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是“心服口服”。现在工作中一旦遇到重大事项,首先会想到问问市里用不用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这已经变成一种自觉意识了”。

目前,风险评估机制已被引入铜仁市企业改制、社区建设、征地拆迁补偿、出租车经营拍卖、城市管理以及环保、安全、党风廉政等工作领域。仅2011年,在县一级就评估了135个较大型的建设项目,没有发生一起上访事件和群体性事件。

“四个同步”消除后顾之忧

两个园区的建设,需征用碧江区川硐镇尖岩村4500亩土地,涉及农民1800多人。该村曾因征地拆迁等权属纠纷,引发过多次集体上访。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两个园区的建设过程中,尖岩村100多名村民自发联名写信,诚邀项目落户本地,并签署矛盾纠纷化解承诺书。

从抗拒征地到邀请项目落户,这一转变是怎样实现的?

铜仁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市公安局局长张涛一语道破其中奥秘:“我们通过采取‘四个同步’,把风险防范化解措施落到实处,确保群众既得利益不受损、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因此老百姓积极支持我们的工作。”

所谓“四个同步”,即项目选址与征地拆迁同步考虑;园区规划与被征地农民安置同步考虑;产业布局与促进就业同步考虑;城镇化推进与社会保障接续同步考虑。

在项目选址上,由于两个园区尽量避免了对农用地的占用,大大减少了征地拆迁难度。与此同时,园区内专门规划了商业区、安置区、服务区,以成本价出售给失地农民,解决了他们的商业门面、摊位安置和建房安置。园区还引导农民依托项目从事基建、运输、餐饮、砂石开采等,并提供家政、保安、维修等多种就业岗位,促进农民增收。此外,按照“就高不就低”原则,由失地农民自愿选择城镇居民社会保障统筹或农民社会保障统筹,原所有的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照常享受。

尖岩村村民庐连旺因大兴科技工业园建设,8亩多土地被征用。在政府引导下,他利用剩下的4亩土地改种蔬菜、瓜果,一年下来,收入超过从前。庐连旺告诉记者:“最初我也曾担心土地征用会带来损失,现在却举双手赞成工业园建设,因为政府充分考虑到了我们的长远生计,这消除了我们的后顾之忧。”

有了制度上的保障和成功实践,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在铜仁地区落了地,并逐渐生根、开花、结果。

近年来,铜仁共实施重点项目130个,涉及征地45740亩,房屋拆迁6775户,仅水库移民安置就有5.7万人。通过实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目前各个项目均稳步推进、顺利实施。德江县在新城区开发中严格执行风险评估,仅用41天就拆迁房屋334户57313平方米,没有发生一起越级上访,没有动用一次警力。松桃县在持续三年之久的旧城改造拆迁工作中,通过引入风险评估,切实关注民生,强化矛盾化解,没有引发大的群体性事件。

在近四年全省群众安全感测评中,铜仁市(原铜仁地区)2007、2008年排名全省第二,2009年、2010年、2011年排名全省第一;群众满意度逐年上升。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使铜仁实现了发展和稳定的双赢。(责任编辑/任玉梅)

猜你喜欢

铜仁铜仁市征地
调兵山市深化征地制度改革工作初探
发现非遗之美
护好梵净山讲好绿色铜仁发展故事
唱响美丽铜仁 助力自然遗产保护
诗书画苑
关于对铜仁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分析
鉴赏
铜仁学院李秋焘作品欣赏
基于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国土资源管理系统建设
关于征地管理工作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