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刊视点

2012-09-06

当代贵州 2012年25期
关键词:实事求是土地领导

党刊视点

莫让浮云遮望眼

《上海支部生活》2012年07上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各种讯息接踵而至,鱼龙混杂,有好有坏——而且,由于大家熟知的传播偏好——“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负面新闻、恶性事件似乎能更快流传、发酵。浮尘障目,看清流常为浊水,观蓝天常为阴霾。同样道理,面对美善与丑恶并存的社会,若只看到屡屡曝光的社会“阴暗面”而无视进步的“主流”,就会“一叶障目”,容易导致误读成偏见。莫让浮云遮望眼,面对社会“阴暗面”,刻意掩饰,不是正确的态度,但缺乏理性,以偏概全,也不符合事实。

惜地如金

《南方》2012年第14期

土地是城市发展的命根子。一方面要加快发展,一方面是土地资源告急!土地瓶颈的制约,成为广东经济列车前行路上的一只“拦路虎”。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国土资源管理都面临着转型的压力,节约集约用地政策创新意义重大。过去靠牺牲土地换发展的传统模式难以为继。如何通过节约集约用地破解保资源、保发展两难问题,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项重大挑战。

发展遭遇土地稀缺瓶颈,通过高效利用资源挖掘土地潜力,已成各级党委政府发力的重点。而盘活闲置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土地挖潜大有文章可做。

领导干部要努力做坚持实事求是的表率

《学习与研究》2012年第6期

领导干部对党和人民事业肩负着光荣而重大的领导责任,始终贯彻执行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至关重要。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实事求是贯彻到领导工作全过程,自觉做坚持实事求是的表率。

领导干部一定要打牢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这是坚持实事求是的理论基础。道理很清楚,没有科学理论功底,不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不能透过事物的现象看本质,就不能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就容易陷于盲目性、片面性、被动性,也就很难做到实事求是。因此,领导干部必须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上下功夫,牢牢掌握认识世界、认识客观规律的思想武器。要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借鉴历史经验和总结新鲜经验,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

(责任编辑/戴 聪)

善于接访群众

《今日浙江》2012年第11期

接访群众,要善于同群众沟通思想和感情。随着首问责任制的落实,基层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深入群众、接待群众是工作常态。有的群众往往带着情绪、带着个人目的。不论个体或群体,接访的干部,首先要与访问者沟通思想,最大限度地消除消极因素。接访群众,应做一个有心人,善于以敏感的认知力,和对方取得共同语言;善于以敏锐的洞察力,掌握对方的心理变化,有的放矢;善于以诚挚的感情,运用启发、建议的方式良好沟通。这样,才能使有不满想法的群众心平气和,然后再切入访谈正题。

走向现代文明的深刻变革

《四川党的建设(农村版)》2012年7月号

住进跟城里人差不多的房子,走上流金淌银的产业路子,出门坐车子,健身有坝子,看小病不出村子……在我省新农村建设成片推进的当前,一朵奇葩正在广袤农村绽放,它就是新农村综合体。这个新鲜名词的背后,折射出我省新一轮城乡巨变。

新农村综合体是省委、省政府在总结我省新农村建设,特别是灾后重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全新新农村建设模式。它比新农村建设和示范片建设起点更高、标准更高、要求更高,是一项没有先例的实践,是基于四川实情的探索。

猜你喜欢

实事求是土地领导
关于后真相时代秉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思考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我爱这土地
毛泽东“实事求是”辩证法的内在透视
“实事求是”定乾坤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2016重要领导变更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
分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