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需求调查——以部分沿海高校为例*

2012-09-05刘磊付玲玲林小娟何琳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馆员专家问卷

□刘磊 付玲玲 林小娟 何琳

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需求调查
——以部分沿海高校为例*

□刘磊 付玲玲 林小娟 何琳

以问卷方式,在部分沿海高校调查图书馆用户、专家、馆员对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认知、需求状况,从不同角度了解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需求和应用问题。据此提出:转变观念,增进用户和馆员的有关知识技能;根据用户需求和本馆情况,选用适合的社会网络模式;发挥图书馆在用户参与的数字资源建设中的引导作用;以需求为导向,逐步建设高质量、特色化、多元化的数字资源体系。

社会网络 数字资源建设 用户参与 用户需求 高校图书馆

*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建设模式研究”(批准号:11BTQ043)成果之一。

基于 Web2.0的社会软件和社交网站迅速发展,使社会网络日益强大。社会网络中大量的信息资源来自个体贡献的微内容。社会网络的发展为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提供了新机遇。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可以通过社会软件和社交网站创建、贡献、评论资源,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规划、生产、评价、选择、采集、组织与整合的全过程,形成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体系[1]。

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生产、选择、评价和组织的活动,发达国家已有许多成功例子。国内上海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重庆大学、厦门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馆也开展了类似的活动。同时,理论研究受到关注。首先是 Web2.0理念、社会软件在图书馆应用和图书馆2.0的研究成果日益增多[2]。其次是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数字资源建设的研究也开始再现。如国外Milson等提出用户协同参与的数字图书馆体系结构[3]。Dean B.Krafft等提出了用户协作参与的数字图书馆体系结构NCore[4]。国内胡昌平、欧阳剑等开展社会网络环境下基于用户的数字资源建设研究[5][6]。这些研究从不同角度涉及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建设问题。但鲜有专门探讨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论著。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研究有待深入。

用户的信息需求是图书馆进行数字资源建设的出发点和原动力。数字资源建设只有与用户的信息需求相匹配,才能彰显其建设的效益,并得到用户的认可和支持。图书馆工作人员是数字资源建设的主体,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只有得到馆员的支持,才能顺利地开展下去。另外,图书情报领域的专家对图书馆管理层有着较大的影响,故有必要了解专家的看法。因此,本文以问卷方式,在南京、北京、上海、厦门等地,调查高校图书馆用户、专家、图书馆员对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认知、需求和应用现状,力求从用户、馆员和专家的不同角度了解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需求和应用中的问题,为社会网络环境下开展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1 问卷对象与问卷类型

为了使调查具有普遍意义,且考虑到沿海城市社会网络应用较为普遍。本文选取南京、北京、上海、厦门等地的5所985院校、6所211高校和5所一般本科院校三类高校进行调查。用户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和教师,也有少量专职科研和行政人员。专家主要是指从事图书馆学研究(如Lib2.0、数字资源建设和用户行为)的学者,其他为各图书馆的馆长、副馆长(包括武汉、重庆等地的专家)。馆员包含图书馆各部门工作人员。

根据不同的调查对象,问卷调查分为用户、专家和馆员三种方式。问卷类型分为问卷Ⅰ、问卷Ⅱ和专家问卷。问卷Ⅱ是在问卷Ⅰ的基础上提出更深入的问题,与问卷Ⅰ的内容相互衔接和相互补充。其中,问卷Ⅰ和问卷Ⅱ又分为用户问卷和馆员问卷。专家问卷则包括了问卷Ⅰ和问卷Ⅱ中的相关内容。为便于对比,笔者将专家问卷中与用户问卷Ⅰ相关的内容称专家问卷Ⅰ,将专家问卷中与用户问卷Ⅱ相关的内容称专家问卷Ⅱ,分别与用户问卷Ⅰ、Ⅱ和馆员问卷Ⅰ、Ⅱ合并分析。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840份(详见表1)。

表1 问卷样本数量

2 问卷Ⅰ调查数据分析

2.1 对社会软件和社交网站的认知

(1)对社会软件和社交网站的了解

对社会软件和社交网站的了解是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基础,用户、馆员对社会软件和社交网站的了解程度直接影响着他们参与数字资源建设的可能性。调查显示用户对IM、微博、SNS的了解好于专家和馆员,专家对博客、维基、播客和标签的了解好于用户和馆员(见表2)。

表2 对社会软件和社交网站的了解

(2)社会软件和社交网站的使用

对社会软件和社交网站的使用情况直接影响着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能力和馆员的协助支持能力。调查显示用户对IM和SNS的使用率高于专家和馆员,馆员对微博、维基、博客、标签的使用率高于用户和专家(见表3)。

表3 对社会软件和社交网站的使用

2.2 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需求

(1)对本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评价

表4显示了用户、专家及馆员对本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评价。由此可知,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水平还有待提高,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无疑为此提供了一个新的机遇。

表4 对本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评价

(2)对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活动的看法

调查显示,大部分用户赞同“用户参与数字资源建设能提高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水平”的观点并愿意参加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和规划。所有专家均赞同“用户参与数字资源建设和规划能提高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水平”的观点且愿意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及规划(见表5)。

表5 用户和专家对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和规划的想法

调查同时显示,90.8%以上的馆员认为用户参与数字资源建设和规划有可能提高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水平并表示赞同此活动(见表6)。

(3)对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目标的期望

调查显示,89.3%的用户认为用户参与的数字资源建设要确立质量目标;82.1%的用户则选择了特色化目标,52.4%的用户选择数量目标。另外,用户还提出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要满足多样化、便捷性和专业化等目标。专家调查显示,86.4%的专家认为用户参与的数字资源建设要确立特色化目标,其次是质量目标,占专家数量的72.7%,选择数量目标的专家仅占36.4%。

大部分馆员也认同用户的观点,认为用户参与数字资源建设要确立质量目标和特色化目标的分别为81.3%和79.2%,只有43.4%的馆员选择了数量目标。说明在数字资源急剧增长的今天,用户、专家和馆员更看重数字资源的质量和特色。

表6 馆员对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和规划的看法

(4)对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原则的期望

对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原则的期望调查得知:选择用户需求导向原则的用户比例最高,达到84.3%,此外,选择从实际出发、共建共享、系统性、特色化的用户比例分别为62.3%、52.5%、50.3%和46.8%。专家选择用户需求导向的比例也是最高的,达90.9%,然后依次为:特色化(72.7%)、共建共享(59.1%)、从实际出发(36.4%)和系统性(36.4%)。

馆员调查显示,选择用户需求导向原则的馆员百分比最高,达到80.7%,而选择从实际出发、共建共享、特色化、和系统性原则的馆员分别为57.8%、56.2%、47.5%和31.6%,与对用户调查的数据基本一致。由此可知,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并遵循从实际出发、共建共享,并且要兼顾特色化和系统性等原则。

3 问卷Ⅱ调查数据分析

3.1 对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社会网络理念的认可

(1)图书馆嵌入用户社会网络环境与数字资源建设的关系

以“您认为图书馆嵌入用户社会网络环境(教学科研环境)是否有助于加强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为题,对用户、专家和馆员进行调查。结果大多数用户(77.3%)、专家(95.5%)和馆员(91.9%)都认为图书馆嵌入用户社会网络环境有助于加强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尤其是专家和馆员赞同者较多。少数用户(22.7%)、专家(4.5%)和馆员(8.1%)可能由于不了解问题的含义,回答“不知道”。但无论用户、专家或馆员都没有给出否定回答。

(2)用户之间建立网络联结类型的态度

调查 显 示,80.7% 的 用 户、80.6% 的 馆 员 和90.9%的专家认为应该加强同一学科、专业之间用户的网络联结;69.3%的用户、74.2%的馆员和90.9%的专家认为应该加强相关学科、专业之间用户的网络联结;而认为应该加强不同学科、专业之间用户的网络联结的用户、馆员和专家为55.7%、50.0%和36.4%。可以看出,无论是用户、馆员还是专家,都认为应该首先加强同一学科、专业和相关学科、专业用户之间的联结。这说明图书馆应该注重引导具有相同学科背景和兴趣爱好的用户之间的交流,在具有共同的知识背景或兴趣爱好的团体内更容易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3)对图书馆与用户之间网络联结类型的态度

对调查结果分析可知,在用户参与的数字资源建设中,图书馆要尽可能多地联结更多的用户,但也要注意投入的成本,注重联结处于网络中心的用户或有特色的用户,努力使图书馆成为用户的社会网络中心,从而提高用户参与数字资源建设的效率(见表7)。

表7 图书馆与用户之间建立网络联结类型

(4)参与资源共享时用户个人隐私的保护

以“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与图书馆共享数字资源时是否需要保护个人隐私?”为题进行调查发现:87.5%的用户、81.8%的专家和95.2%的馆员认为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与图书馆共享数字资源时需要保护个人隐私。11.4%的用户、18.2%的专家和3.2%的馆员认为有时需要保护个人隐私。只有1.1%的用户、1.6%的馆员认为不需要保护个人隐私。

(5)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动力

调查得知: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是在多种动力的共同作用下进行的。调查显示用户、专家和馆员对于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动力期望趋向一致(见表8)。

表8 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动力

3.2 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社会网络应用的观点

(1)图书馆的社会网络模式选择

目前高校图书馆发展的社会网络模式主要有四种:馆员以个人身份加入社会网络、馆员以图书馆身份加入社会网络、在图书馆网站添加社会软件、开发图书馆网站的用户个人空间。对用户、馆员和专家就图书馆发展社会网络模式的认可的调查结果见表9。

表9 图书馆发展的社会网络模式选择

(2)高校图书馆加入社会网络的方式

调查得知,用户、馆员和专家对图书馆加入社会网络方式的认可情况不尽相同。因此,图书馆在选取加入社会网络方式时,需要考虑以哪个群体为主要服务对象,在尽量满足该群体需求的同时,兼顾其他群体需求(见表10)。

表10 图书馆加入社会网络的方式选择

(3)图书馆网站用户空间的功能

开发图书馆网站的用户个人空间,是目前用户、馆员和专家认可度较高的图书馆发展社会网络的模式。表11显示了用户、专家及馆员认为图书馆网站用户空间应该包括的功能。

(4)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工作思路

我们就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提出了五点工作思路。为验证这些思路的合理性,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见表12。

表11 图书馆网站用户空间功能选择

表12 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工作思路

3.3 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资源结构期望

(1)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学科结构期望

由表13调查结果分析可知,在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初期,首先要从用户和专家重视的领域开始,逐渐过渡到所有学科。

表13 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学科结构期望

(2)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文种结构期望

对表14调查结果分析可知,高校在开展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时,应包括中外文资源,并兼顾不同专业用户的需要。

表14 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文种结构期望

(3)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类型结构期望

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得知,高校在开展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时,应包括各类资源,并兼顾不同专业的需要(见表15)。

表15 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类型结构期望

(4)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时间结构期望

由表16可以得出,在开展用户参与的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时,应注重根据不同专业用户的需要确定数字资源建设的时间结构,同时注意保证资源建设的连续性和系统性。

表16 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时间结构期望

(5)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馆藏级别期望

表17显示,开展用户参与的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时,应根据用户需求和数字资源本身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馆藏级别方式。

表17 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馆藏级别期望

4 建议

为进一步提高社会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水平,更有效地推动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活动。根据问卷调研的数据,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4.1 转变观念,增进用户和馆员的有关知识技能

社会网络为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在社会网络平台上,图书馆更容易扩展用户群,增加用户的粘合度和活跃度。用户则可以通过社会软件和社交网站创建、贡献资源,构建各种知识库,缓解图书馆数字资源供需矛盾。

目前,社会网络在美国等发达国家高校图书馆应用广泛,发展迅速,成功案例很多。而国内高校图书馆在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理念宣传上,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调查显示,14%的用户不愿意或不知道是否愿意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10.7%的馆员不赞同或不知道用户是否应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可见这些用户和馆员对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意义还不了解。为此我们建议,在用户和馆员中,加大对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理念的宣传,提高用户和馆员对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认知度,促进其观念的转变。

社会软件和社交网站是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基本工具,对它们了解和使用的程度,直接影响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效果。调查发现,在常用的社会软件和社交网站中,用户、专家和馆员除了对IM、SNS、博客和微博的认知度和使用率比较高,对于播客、RSS、标签的认知度和使用率都不高。如78.7%的用户对RSS不了解,83.3%的用户、76.5%的馆员对标签不了解,有的用户和馆员对维基的了解仅限于百度百科的应用。又如用户对RSS、播客和标签的使用率分别为8.6%、11.1%和4.3%。可见,用户和馆员对社会软件和社交网站的认知都需要提高,对它们的使用率也有待提高。因此,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对社会软件和社交网站的使用宣传,提高用户和馆员认知度,提升他们应用社会软件的能力,是开展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重要一环。

调查发现,大部分用户对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工作有着很高的热情。但用户对数字资源建设中的资源评价、选择、采集、组织等环节的专业知识了解不够。因此,应该加强对数字资源建设专业知识的用户宣传培训,尤其是让有影响的用户熟悉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有关业务知识,以便带动其他用户顺利地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

4.2 根据用户需求和本馆情况,选用适合的社会网络模式

图书馆发展社会网络有多种模式。调查表明,用户、专家和馆员比较认可的三种模式是:图书馆加入已有社会网站、在图书馆网站添加社会软件、开发图书馆网站的用户个人空间,其中第三种最受欢迎,效果最好,但难度也最大。因此,图书馆发展社会网络,并不意味着一开始就要采取第三种模式,可以采取分步推进策略,从加入已有社交网站、在图书馆网站添加社会软件开始,逐渐建立起图书馆网站的个人用户空间。

鉴于不少读者对用户参与图书馆资源建设乃至图书馆的服务仍不甚了解,实现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图书馆资源建设的第一步,就是要利用已有的社交网站使用户接受图书馆在社会网络环境下的新面孔,这也是清华大学等许多图书馆采取“走出去”的做法。加入已有的社会网站不仅可以使用户更方便地了解图书馆的最新资讯,获得有关服务信息,还能改变用户心中图书馆原来刻板沉闷的印象,及时纠正图书馆对用户需求理解的偏差。这种模式以现有的社交网站为基础,操作简单易于维护,为图书馆与用户交流提供了一条便捷渠道。这种模式中较有效的方法(也是用户、专家和馆员较赞同的方法),是馆员以图书馆的身份加入已有社交网站,申请公共主页,提供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服务。目前学生比较认可的方法是加入人人网一类的社交网站;而专家比较认可的是加入新浪微博一类的微博网站。对此,高校图书馆在选取加入社交网站时,应考虑以哪类用户为主要服务对象,在尽量满足该用户群需求的同时,兼顾其他用户群的需求。

相比加入社交网站,引进博客、维基等社会软件的方式更加灵活,也已经被图书馆广泛采用(如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的学科博客)。社会软件作为交互工具,可以促进用户和图书馆之间社会关系的发展,促进两者之间信息传递和共享。最初发展社会网络时,图书馆可以考虑在其网站加入某一种或几种社会软件,来吸引用户进行知识交流和资源共享。这也有助于提升图书馆的用户亲和力。调查得知,在图书馆网站添加社会软件来发展图书馆社会网络的方式,比较受用户、专家和馆员的欢迎,有68.2%的用户、77.3%的专家和75.8%的馆员支持这种模式。

开发适合用户参与数字资源建设的图书馆网站的用户个人空间,是最受欢迎的图书馆社会网络模式。国内也有成功的实例,如重庆大学图书馆的“我的书斋”。需要注意的是,在图书馆网站个人空间中,要体现图书馆区别于一般的SNS网站所具有的特有功能。即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和服务功能要尽量融合于用户的个人空间中。如提供学科资源建设、信息发布、交流和推送功能,其中学科资源建设应包括专业书评、学科导航、学科知识库和学科资源库构建等,这也是调查中大多数用户、专家和馆员共同期待的。当然,具体的功能和应用可以根据各图书馆的实际和读者的使用状况来添加和取舍。

由于第三种模式最受欢迎,但需要对图书馆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建设难度最大。建议各馆根据自身条件和情况,先行选择前两种模式之一加以应用,待取得一定效果后,争取领导和用户支持,实现第三种模式。

4.3 发挥图书馆在用户参与的数字资源建设中的引导作用

高校图书馆要根据高校的特点,在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数字资源建设中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为用户参与数字资源建设提供技术指导与管理服务,为用户参与数字资源建设扫清障碍。

建设初期,图书馆首先要促进同一学科、专业和相关学科、专业用户之间的联结,即根据用户的学科背景和兴趣爱好,划分知识团体,促进知识团体内用户之间的联系与交流,让用户在形成的知识团体内奉献和分享知识,从而构建学科知识库和学科资源库。其次,图书馆也要注重引导不同团体用户之间的交流,因为不同知识背景的用户之间往往能提供更为广阔的信息来源,从而启发新的思维,为知识的扩展和延伸提供桥梁,这对于跨学科跨专业的合作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再次,图书馆要想与用户共享更多的资源,应该尽量联结较多的用户,努力提高图书馆与用户之间的网络密度。这已经得到大多数用户、专家和馆员的认同。当然,由于图书馆的人力是有限的。所以应注意在联结用户时尽量减少投入成本。如要联结那些处于网络中心的用户,或在网络边缘但有特色的用户,努力使自身成为用户的社会网络中心,提高数字资源建设的效率。

为了鼓励用户踊跃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图书馆要了解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动力,对积极参与的用户给予相应的回报和奖励。据调查,大多数用户、馆员和专家都认为: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最大动力是获得更多数字资源回报;其次,借阅优惠等奖励措施对用户也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图书馆要采用数字资源回报、借阅优惠等多种措施吸引用户参与数字资源建设。我们认为: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动力包括社会驱动和个体驱动两个方面。在社会驱动方面,图书馆应该建立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管理条例,对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行为加以引导和规范。在个体驱动方面,图书馆可以对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行为加以奖励,提供诸如数字资源回报、借阅优惠、网络积分、等级提升等精神荣誉,并根据用户贡献数字资源的情况,评选出星级或核心用户,给予相应的优惠服务。4.4 以需求为导向,逐步建设高质量、特色化、多元化的数字资源体系

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实质上是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建设图书馆数字资源。由调查可知,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应在保证质量和特色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多元化的数字资源体系。

首先,在数字资源数量急剧增长的今天,大多数用户和专家都很看重数字资源的质量和特色。多数用户和专家还认为,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应先从本校有兴趣参与的学科、有特色的学科或重点学科开始。从本校有特色学科或重点学科开始的好处在于这些学科基础雄厚,资源丰富,一般在国内居领先地位,开展用户参与的数字资源建设容易形成高质量有特色的学科资源库。而在有兴趣参与的专业或用户中开始的好处在于,由于用户有较高的参与积极性,容易在较短的时间里聚集人气,取得成效。因此,这种重点突破的方法有利于形成示范效应,也有利于逐步扩展到其他学科领域。在这方面,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提出的IC2服务模式可以参考。台湾地区高校图书馆组织的参与式数位典藏活动也值得借鉴。

其次,在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资源文种结构、类型结构、时间结构和馆藏级别上,也应该坚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原则。在制定建设规划时,应综合考虑当前和长远的因素,针对不同专业和不同用户群的需要,逐步形成多文种、多类型、不同时间段和不同馆藏级别的高质量的数字馆藏体系。

最后,在组织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时,还要充分尊重用户自由参与的意愿,注意保护用户的个人隐私。

1 肖希明等.数字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12-130

2 范并思,胡小菁.图书馆2.0:构建新的图书馆服务.大学图书馆学报,2006(1):2-7

3 Milson,R.,Krowne,A.Adapting CBPP platforms for instructional use.In Proceedings of the Symposium on Free Culture and the Digital Library,(Emory University,2005).[2010-7-10].http://arxiv.org/abs/cs.DL/0507028

4 Krafft,Dean B.,Birkland,et al.NCore:Architecture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flexible,collaborative digital library.In Proceedings of the 8th ACM/IEEE-CS Joint Conference on Digital Libraries 2008:313-322

5 胡昌平等.基于社会化群体作用的信息聚合服务.中国图书馆学报,2010(3):51-56

6 欧阳剑.新网络环境下用户信息获取方式对图书馆信息组织的影响.中国图书馆学报,2009(6):97-102

Need Survey on the User Participation in Library Digital Information Resources Construction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Social Networking:Taking Certain Coastal Universities as Examples

Liu Lei Fu Lingling Lin Xiaojuan He Lin

Through questionnaire taken in several coastal universities,this paper makes a survey on library users,experts and librarians about cognition and demands status of user participation in library digital resources construction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social networking,and discuses relative issues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According to the survey results,the paper gives certain suggestions:change concepts and enhance the relevant knowledge and skills of users and librarians;select the appropriate social networking models based on users'demands and the situation of library;play aguidance role of library on digital resources construction based on user participation;and build a demand-oriented,high quality,featured and diversified digital resources system.

Social Networking;Digital Resources Construction;User Participation;User Demand;U-niversity Library

南京农业大学信息管理系,南京,210095

2012年2月27日

猜你喜欢

馆员专家问卷
致谢审稿专家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问卷网
请叫我专家
专家面对面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浅谈图书馆青年馆员职业生涯规划
论图书馆馆员领导及其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