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句子层级结构的认知阐释

2012-09-05张立飞

外语学刊 2012年1期
关键词:情态图式静态

张立飞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洛阳471003)

1 引言

对于句子结构都有哪些不同的层面,国内学者大多认为句子意义包括客观的命题意义和主观的情态意义。前者来自对客观世界的体验,后者是说话人对命题或事件内容的主观看法或态度,即情态。贺阳(1992)、齐沪扬(2002)在对汉语的情态系统进行探讨时所持的就是这种观点,他们把主观感情也归入情态的范畴。于康(1996)将句子分为命题内成分与命题外成分:前者是言语使用者所要传递的信息部分,是客观的;后者是言语使用者对命题的判断和传递该信息时的某种态度,是主观的。

国外学者对句子层级结构的认识则紧靠语言事实,将句子划分为多个层面。Fillmore指出,“在句子的基础结构中,我们看到的有‘命题’,这是一组牵涉到动词和名词的关系项,并且不带时态,和可以称之为情态的成分分开。后者包括诸如否定、时、式和体这样一些和整个句子有关的情态成分”。(Fillmore 1968:23)Van Valin和Lapolla认为,一个句子包括内核、核心以及小句三个层级,每个层级又包括数量不等的算子,每个算子代表独特的语法范畴,对整个句子的意义产生影响,如时、体、否定、情态、状态、言外力量、方向指示以及传信等。(Van Valin&Lapolla 2002:31)Verspoor,et al.则认为,言语交际中的句子结构与洋葱皮类似,包括抽象的事件图式(event schema)以及对事件图式进行定位(grounding)的外围成分,如语气、情态、时、完成体以及进行体等。(Verspoor,et al 1998:95)

认知语言学认为,人们的概念结构来自对现实世界的体验,并通过语言这个媒介体现出来。因此,语言单位的意义反映现实世界的概念结构。人们在对现实世界的体验中,通过抽象和范畴化等认知处理,获得一系列的事件图式。事件图式是对具体事件的抽象,是对事件的本质属性作出描述,但它忽略许多细节,因此,若要用在实际的语言交际中,还需要对它在现实世界中从空间、时体以及认识三个方面进行定位。

2 类型域和例示域

语言彰显人类对现实世界的识解。语言单位是形式和意义的结合体。语言中的概念来自人类对现实世界的体验,是对感觉器官所感知的实体进行认知处理所得到的。但现实世界中的实体千差万别,几乎不存在两个完全一样的实体,要对所感觉的每个实体都形成对应概念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人类在概念化过程中通过抽象和范畴化,把具有相同特征的实体归为一类,并形成有关某类实体的概念。在言语交际时,则根据表达的需要激活相应的类型概念,并补充相应的细节,使其能在现实世界中得到定位。如下图所示:

图1 类型域和例示域

上图集中体现了语言来自并反映现实世界的思想。人们在对现实世界的体验中感知到具有相同特征的实体a1、a2、a3……忽略它们之间无关紧要的细节,形成该类实体所共有的概念A,再用概念A来表征现实中与其特征相符的实体a4、a5、a6……概念A可称为具体实体a1、a2、a3、a4、a5、a6……的图式,具体实体则称为图式A的例示。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指的实体,涵盖现实世界中人类所能感知的一切,即包括通常所说的事物、动作和性状。从类型域(type domain)到例示域(instance domain)的映射,Langacker称之为定位,即在现实世界中找到与所指概念对应的实体。(Langacker 1991:53)不同的实体因其性质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定位方式。如名词最本质的属性是空间性,其定位成分包括数量词(如“一本书”)、指示短语(如“那本书”)、所有格短语(如“我的书”)以及关系小句(如“我昨天看的书”);动词用来指代事件,时间性是其本质属性。对事件的定位比较复杂,我们将在下文作详细探讨。

3 实际平面和结构平面

类型域中的事件并不直接指向现实世界中的事件,它是人类通过对现实世界的观察和抽象形成的有关事件的概念,它对某类事件的性质作出规定,包括事件的内部时间特征、动作过程、参与者的数量以及特点等。如“起床”这个动作就应包含以下要素:一个有生命的动作施行者,起身、穿衣等动作过程以及明确的起始点和终结点等。此外,由于事件无论是动作、过程、性状还是关系,勾画的都是事物间的关系,因而都是依赖概念的(Langacker 1991:1-9),即所有事件必定包含参与者。因此,事件的定位除了对事件本身的时间定位外,还包含对事件参与者的空间定位。如现实世界中的事件“张三昨天七点起床”是类型域中“起床”这个事件的例示,不仅“起床”这个动作有明确的时间定位,即“昨天七点”,而且动作的施行者也得到了定位,在现实世界中有明确的所指,即“张三”。上述定位方式使类型域中的抽象事件具体化,是实际发生的、且在现实世界中有唯一的、明确的所指,事件的这种定位属于在实际平面(actual plane)的定位。除此之外,类型域中的事件还可以通过另一种方式在结构平面(structural plane)上得到定位。所谓结构平面即有关世界运转方式的理想化结构模型,为实际事件的发生提供一定的框架。(Langacker 1999:251)惯常行为、能力、自然规律、法律规章等都属于结构平面的范畴,都是人们从实际发生的事件中总结出的现实世界的运作规律,并不指代现实世界中某一具体的事件。结构平面的事件参与者有明确的定位,而事件本身的时间性却没有明确的定位。如“张三每天七点起床”描述的是张三的习惯性行为,并不具体指代张三的某次具体的起床行为,是对张三起床规律的归纳。其中,事件的参与者“张三”有明确的定位,是现实生活中的人,而动作“起床”则没有明确的时间定位。虽然是对现实事件发生规律的总结,但并不与具体的事件发生联系。事件的两种定位方式如下图所示:

图2 事件的两种定位方式

4 事件的时间结构

事件是在现实世界中存在的动作、过程、性质或状态,事件图式是人们在对现实事件体验的过程中通过抽象、范畴化等认知处理形成的有关事件的概念。现实事件是事件图式的具体化,是事件图式在现实事件中的定位,事件图式蕴涵于现实事件之中。时间性是事件的本质属性,包含内在和外在时间结构两个方面。内在时间结构是指事件所描述的状况有一个可以随时间展开的内部过程,一般包括起点、续段和终点三个要素;外在时间结构指事件所描述的情况是否是外部世界时间流逝过程中的一部分。(郭锐1997)内在时间结构属于事件图式的范畴,主要由动词及其论元决定;外在时间结构一般体现为句子的时状,即时和体。内在时间结构决定外在时间结构的实现潜势,事件的内在时间结构不同,所能实现的外在时间结构也不同。

根据内在时间结构的差异,事件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动态事件,其内部时间结构体现为有一个起始点和一个终止点;另一类则是静态事件,内部时间结构体现为没有起始点和终止点,或只有起始点而没有终止点。静态事件和动态事件的区分体现了人类认知上的“无界”和“有界”的对立,表现为:静态事件是无界的,其内部是同质的,而动态事件是有界的,内部是异质的;静态事件具有时间上的延展性,时间延长或压缩后,事件的性质不发生改变,动态事件不具时间上的延展性,时间延长或压缩后就不再是原来的事件;动态事件具有可重复性,静态事件没有可重复性。须要注意的是,事件“有界”与“无界”的对立不仅跟动词有关,还与其他补足成分有关。如“喜欢”是个心理动词,表示的是静态的动作,但“喜欢上”表示的是心理状态的改变,蕴涵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两者在语法上的表现也不一样,前者不能加表实现的体标记“了”,后者则可以。我们可以说“张三喜欢上了李四”,但不能说“张三喜欢了李四”,其根本原因是“喜欢”表示的是一个无界的动作,不包含自然终结点,与表动作实现的“了”不兼容,而“喜欢上”则表达了一个从“不喜欢”到“喜欢”这么一个动态的过程,有一个自然的终结点,可以与“了”共存。

事件的外部时间结构与事件在现实世界中的定位有关。对事件的定位涉及两个方面:一是事件发生的时间,表现为该时间同参照时间在时间轴上的相对位置,是之前、之后还是重合,在语法上一般表现为时;二是事件在参照时间点上处于其内部时间进程的哪个状态,是已经完成、尚未开始、还是进行当中,在语法上一般表现为体。须要注意的是,事件的内部时间结构对其在现实世界中的定位,即外部时间类型有很大影响,甚至有决定性的作用。静态事件由于内部是同质的,不管取内部进程的哪个点,表示的状态都是一样的,且具有时间延展性,是泛时的,若没有外力的作用可以一直持续下去,因而,其外部时间结构的两个方面都只有一种可能,也就没有必要借用不同的语法手段来对其在现实世界中进行定位;而动态事件由于内部是异质的,有明确的起始点,不同阶段的状态是不一样的,因而需要不同的语法标记来区分其在现实世界中的不同状态。静态事件和动态事件可能由于外部时间结构的不同,在语法上体现为表静态事件的成分一般不带时体标记,若带有时体标记则表示的是状态的改变,属于动态事件的范畴;而表动态事件的成分在表达实际平面的非将来事件时,一般需要时体标记才能完句。

5 现实世界的认识模型

人类通过感觉器官体验和认识世界,并借助语言加以表达。人类是现实世界的体验者,现实世界是随时间的流逝不断向前发展的,人类在时间的进程中不断加深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形成有关现实世界的概念,并对其进行分类。如下图所示:

图3 现实世界的认识模型(根据Langacker 1991:242修订)

有两个因素影响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一是事件的外部时间结构,二是体验的主体,即人类自身。事件的外部时间结构以“现在”为中轴线,将现实世界的实际平面划分成两个区域,左边的为“将来”,右边的为“过去和现在”。将来的事件由于尚未发生,具有不可知性,也无法准确预测,因而属于“可能现实”的范畴;而过去发生和正在进行的事件是业已存在的,体验者可通过视觉或听觉等感觉器官直接感知,具有可知性,且确信程度较高,属于“现实”的范畴。另外,体验者作为个体,受生理构造以及自然法则的限制,其所能听到或看到的现实世界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是有限的,不能感知其视线或听觉之外的事件,而且生命一旦终结也就无法感受到任何东西。体验者能直接感知到的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件构成“已知现实”;体验者不能直接感知到的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件构成“未知现实”,“未知现实”可被其他体验者所感知。

5.1 已知现实和未知现实

对现实世界进行划分的主要手段是时、体和情态。已知现实主要通过时体进行定位。在英语中,过去的事件用过去时,当前的动作或状态用现在时。汉语中没有明确的时态范畴,主要通过体对事件进行定位。实现体“了”和经历体“过”表示事件已经发生,进行体“在”和持续体“着”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或状态正在持续,均属于已知现实的范畴。未知现实虽然已经发生或正在进行,但由于处于体验者的感知范围之外,不能被直接感知,只能通过观察到的事实或常理进行推断,因此具有不确定性,并且确信程度不一。这种不确定性主要通过语义强度不一的认识情态来表达。例如:

① a.John may have been to Beijing.

b.John must have been to Beijing.

② a.张三可能去过北京。

b.张三应该去过北京。

表已知现实的句子通常是说话人亲身体验的事件,因而确信程度非常高,可以看做是零情态标记。例如:

③John have been to Beijing.

④张三去过北京。

这样,已知现实和未知现实在语法上也显性对立:前者来自说话者的亲身体验,确信程度非常高,是零情态标记;后者不是说话者的亲身体验,而是根据事实或常理作出的推断,确信程度不一,带有情态标记。须要注意的是,对于情态的判断是以人的认识为准的,和客观实际不一定完全一致。有时说话人并没有亲历某事,但如果消息来源非常可靠,也会用零情态标记表示确信程度非常高。

5.2 可能现实

可能现实是将来有可能发生的事件,语言中应该有一个表将来的时态标记。但跨语言的研究表明,除少数几种土著语言外,很少有语言有充分语法化的将来时态标记。(Comrie 1985:43-48)绝大多数语言采取变通的方式来表达将来的事件,如通过情态动词、词汇手段、虚拟语气以及特定构式等。

⑤ a.He leaves tomorrow.

b.He is about to leave.

c.He will leave tomorrow.

d.Get out of my house.

e.I suggest he leave tomorrow.

汉语也有多种方式表达将来的概念。例如:

⑥ a.他去北京。

b.他应该去北京。

c.他可能去北京。

d.你赶快给我去北京。

e.我们建议他去北京。

上述表将来的句子在语义上的差异可以从两个维度进行说明。一是与现实之间的距离,这种距离可以是时间上的,如英语中的be about to指即将发生的事件,属于近将来,而will则泛指将来的计划,属于远将来;也可以是认识上的,不同的情态动词其语义强度不一样,汉语中“应该”比“可能”语义强度大,相应的句子离现实的距离要小,事件实现的可能性要大。二是事件将来实现的推动力的来源,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说话者根据各种情况作出的推断,在语法上一般体现为零情态和情态动词,可称为认识模式(epistemic mode),如上述例⑤a—⑤c,例⑥a—⑥c;其二是话说者的意愿,即说话者希望受话人实施某项动作,一般由虚拟语气、祈使句或言语行为动词来体现,可称之为意愿模式(volition mode),如例⑤d—⑤e,例⑥d—⑥e.不同的模式在与现实的距离这个维度上也有等级之分。

5.3 静态事件

上述关于现实世界实际平面的划分及其语法对立的探讨主要是针对动态事件而言的。静态事件在实际平面上的表现则不尽相同。静态事件由于没有明确的起始点和终结点,且具有内部同质性和泛时性,若没有外力的作用会一直持续下去,因此静态事件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呈现为一种状态,也就没有必要在语法上体现时和体的对立。一般而言,静态事件在实际平面上都用来表示当前的状态,语法上也是无标记的。

在形态较发达的语言中,如英语和俄语中,静态事件的表达都用一般现在时,而在形态贫乏的汉语中,则不带任何时体标记。但三种语言都可以在表静态事件的谓语动词上强制加上表过去的时体标记。例如:

⑦We liked this picture.

Мы любили эту картину.

We+NOM like+1.PL.PAST this+ACC.INANI picture+ACC.INANI

‘We liked this picture.’

我们喜欢过这幅画。

但此时句子的意义已发生微妙的变化,不在于着重表示过去存在某种状态,而是表达过去的状态现在不复存在,由于有了一个终结点,相应的事件也变为动态的了。不过,实际平面中的静态事件同样也存在着说话人确信程度等级,确信程度最高的用零情态,其他的依据确信程度的不同加相应的情态动词。例如:

⑧ a.他喜欢小芳。

b.他应该喜欢小芳。

c.他可能喜欢小芳。

5.4 结构平面

与实际平面不同,结构平面中的事件并不是单独的,而是在对实际平面中的事件进行观察后得到的关于现实世界的运转方式、自然规律等的总结,因而不存在过去、现在或将来等外部时间结构上的对立。但由于结构平面是对实际平面的归纳和总结,因此在确信程度上存在差异。例如:

⑨ a.他不抽烟。

b.他应该不抽烟。

c.他可能不抽烟。

6 句子的层级结构

句子的层级结构(见图4)源自人们对事件图式的定位。事件图式只是抽象的概念范畴,不能直接用于言语交际,必须要经过空间定位、时体定位以及认识定位才能表达现实世界中的事件。因此,句子的结构应包含以下4个层级。

1)事件图式是人们在对现实世界的体验中形成的有关事件的特征的概念,它规定事件的过程以及参与者的数目和性质。事件图式以动词为核心,包括动词可能的主语、宾语以及其他补足成分。(彭月华刘正光2007)事件图式按内部时间结构可分为动态事件和静态事件,两者在语义上对立,且外围所能施加的定位成分不同:动态事件可施加空间、时体以及认识三种定位成分,而静态事件由于内部是同质的,因而具有泛时性,不可施加时体定位成分。

图4 句子的层级结构

2)空间定位主要指在现实世界中找到与事件参与者对应的实体。空间定位有三种,即定指(事件参与者在现实世界中是唯一而确定的指代对象)、不定指(参与者是唯一的,但不确定)以及类指(参与者是具有共同属性的一类事物)。空间定位成分具有形式上的多样性,如汉语中的空间定位成分就包括量词、数量+量词、指示词、指示词+量词、零成分等。(陈平1987)

3)时体定位主要针对动态事件而言,指事件是发生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是已经实现、正在进行还是尚未发生。它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事件发生的时间,表现为该时间同参照时间(一般为说话时间)在时间轴上的相对位置,是之前、之后还是重合,在语法上一般表现为时;二是事件在参照时间点上处于其内部时间进程的哪个状态,是已经完成、尚未开始、还是进行当中,在语法上一般表现为体。

4)认识定位是指说话人对话语或句子所述命题或事件现实性的态度,即情态。说话人对事件现实性的态度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体现出来:一种是认识模式,另一种是意愿模式。认识模式指说话人通过自己对现实世界的认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推理和判断,从而得出有关事件真实性的结论。认识模式对现实性的不同判断主要通过零情态(即断言)、情态词或传信等语法手段来体现。意愿模式指说话人通过表达自己意愿的强弱来达到体现事件在将来实现的可能性大小的目的。一般来讲,意愿越强,事件在将来实现的可能性就越大。意愿模式通常体现为言语行为,通过句式以及言语行为动词的使用来表示事件将来实现的可能性的大小。

陈 平.释汉语中与名词性成分相关的四组概念[J].中国语文,1987(2).

郭 锐.过程和非过程——汉语谓词性成分的两种外在时间类型[J].中国语文,1997(3).

贺 阳.试论汉语书面语的语气系统[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2(5).

彭月华刘正光.名词动用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外语学刊,2007(6).

齐沪扬.语气词与语气系统[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于 康.命题内成分与命题外成分:以汉语助动词为例[J].世界汉语教学,1996(1).

Comrie,Bernard.Tens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5.

Fillmore,C.J.The Case for Case[A].In E.Bach& R.Harms(eds.).Universals in Linguistic Theory[C].New York:Holt,Rinehart& Winston,1968.

Grice,H.P.Logic and Conversation[A].In P.Cole & J.L.Morgan(eds.).Syntax and Semantics 3:Speech Acts[C].New York:Academic Press,1975.

Langacker,Ronald W.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Descriptive Application[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

Langacker,Ronald W.Grammar and Conceptualization[M].Berlin & New York:Mouton de Gruyter,1999.

Van Valin,Robert D.Jr.& Randy J.Lapolla.句法:结构、意义与功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Verspoor,M,R.Dirven& G.Radden.Putting Concepts Together:Syntax[A].In R.Dirven& M.Verspoor.Cognitive Exploration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C].Amsterdan:John Benjamins,1998.

猜你喜欢

情态图式静态
最新进展!中老铁路开始静态验收
静态随机存储器在轨自检算法
山东汉画像石铺首衔环鱼组合图式研究
情态副词“说不定”的情态化研究
表示“推测”的情态动词
图式思维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从驱动-路径图式看“V+上/下”的对称与不对称
油罐车静态侧倾稳定角的多体仿真计算
审美心理图式与文学鉴赏
情态动词专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