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深等因子对樟子松育苗的影响
2012-09-04于海青王国新李世奇姜树龙马宇梅
于海青 ,王国新 ,李世奇 ,姜树龙 ,马宇梅
(1.宁城县忙农镇林工站,内蒙古 宁城 024208;2.宁城县汐子镇林工站,内蒙古 宁城 024208;3.宁城县大城子镇林工站,内蒙古 宁城 024208;4.宁城县八里罕镇林工站,内蒙古 宁城 024208;5.宁城县大双庙镇林工站,内蒙古 宁城 024208)
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var.mongolica L.)原产我国大兴安岭北部和呼伦贝尔草原的沙地上[1]。因其耐寒、耐旱、耐贫瘠、防风固沙和速生丰产而著称。樟子松在东北地区为重要的造林树种,也是中国“三北”地区造林中的首选树种之一,并且已在干旱区防护林营造中得到了广泛应用[2]。随着我国林业生态建设的发展,樟子松苗木需求量日益加大。因此,大力发展樟子松林对于营造防风固沙林、保护森林草原过渡带的生态体系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干旱荒漠地区水、土及气候等自然因素制约,樟子松就地育苗成活率低[3-4]。幼苗生长缓慢,育苗产量很低,成为干旱荒漠地区樟子松林发展的主要障碍。笔者通过试验,对播深、播种量及苗床类型对樟子松育苗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樟子松的育苗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忙农镇位于宁城县南部,南与辽宁省接壤、西与本县的五化、必斯营子两乡镇比邻、东和北均于宁城县所在地天义镇接壤。气候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6.6℃,极端最低温-33.7℃,极端最高温38.7℃,年日照时数2800~3000h,≥10℃有效积温2000~3200℃,年均降雨量在397.5mm左右,年蒸发量1500~2500mm,年平均风速3.3m/s,最大风速24m/s,年大风日数7d,6~8月份降雨量占全年的70%,且春旱少雨,冬季寒冷,夏季短促炎热,无霜期110~140d,年温差较大,积温较高,风沙日数趋多,地下水资源贫乏。土壤厚度>30cm,主要是褐土,含腐殖质较低。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材料 樟子松种子千粒重7.12g,纯净度97.3%,发芽率 95%。
1.2.2 播前种子处理 先用0.5%的KMnO4溶液消毒10~15min,将种子清洗干净后,用50~60℃热水浸种8~12h,再将种子均匀平摊在光照条件好的平地上,厚度约2~3cm,上面用湿草帘进行覆盖,种子要勤翻,每2~3h翻动1次,防止种子发热、发霉、烂芽,待种子有60%以上露白时,即可播种[5]。
1.2.3 播种方法 选择地势平坦、光照充足及背风向阳的地方做成宽1.0m,长5~10m的苗床,设平床和半高床2个处理,播种前3~5d用硫酸亚铁晶体对床面进行消毒,并灌足水。播种时,用锄头开沟,将种子均匀撒入其中,然后覆上沙土,整平踏实[6]。不同播量试验设计了 4 个水平:量分别为 10、15、20、25g/m2。播深设置3个深度范围:0.5、0.50~1.00、1.50~2.00cm。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播种量对樟子松成苗率的影响
播种密度是指单位面积苗床的种子播种量,常用每平方米多少克来表示。播种密度直接影响到幼苗的素质,所以,在育苗中一般非常重视播种密度。如果播种过密,秧苗在出苗时或出苗后往往相互拥挤,通风透光不良,容易引起徒长并容易诱发病害;但是播种过于稀疏,则苗床利用率太低,造成很大的浪费。
研究表明(表1):不同播种量之间樟子松出苗率没有显著差异,说明播种量大小对樟子松出苗率影响不大。但成苗率差异显著,播种量在10~15g/m2时,成苗率为72.48%和77.12%,随着播种量的增加成苗率下降,播种量增加到25g/m2时,成苗率仅为43.29%,说明播种量对樟子松成苗率影响较大。
表1 播种量对樟子松成苗率的影响
2.2 播深对樟子松成苗率的影响
试验表明(表2),播深对樟子松的出苗率和成苗率均有显著影响,当播深为0.50~1.00cm时,出苗率和成苗率分别为89.34%和83.22%。当播深为1.50~2.00cm和小于0.5cm时,出苗率和成苗率均低于播深为0.50~1.00cm的处理。主要原因在于播种过深,土壤中的氧气缺乏,影响种子内部营养物质的转化,造成烂芽,另一方面,种子营养消耗殆尽,子叶还没有出土,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营养,造成回芽。播深过小,苗床表面水分易蒸发散失而变的干燥,种子不能吸胀,影响萌发出苗。
表2 播深对樟子松成苗率的影响
3 苗床种类对樟子松育苗的影响
根据表3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平床出苗率和成苗率分别为83.79%、73.43%,半高床出苗率和成苗率分别为76.56%、61.98%。结果显示,平床和半高床出苗率和成苗率均有显著差异,平床效果优于半高床,主要原因在于平床床面的蒸发量比半高床小,半高床表土层水分容易蒸发,因此,平床保肥保水性好于半高床。同时,半高床用漫灌的办法,特别费水,用喷灌的办法,床面水分难以久留,渗水量少,尤其夏季太阳辐射强,苗床表面的沙土失水快,容易形成干沙层,以至灼伤幼苗,影响苗木正常生长。半高床床面还容易积聚盐碱,从而杀死幼苗。因此,樟子松在育苗时,宜选用平床。
表3 平床和半高床育苗结果比较
3 结论与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播种量对樟子松出苗率没有显著影响,但对成苗率影响很大,播种量在10~15 g/m2时,成苗率达到了最大为72.48%;播深对樟子松的出苗率和成苗率均有显著影响,当播深为0.50~1.00cm时,出苗率和成苗率分别为89.34%和83.22%。播深过大过小都不利于出苗及后期的生长。播深过大,樟子松种子顶土能力较弱,出苗率降低。烂芽型病害发病率升高;播深过小,苗床表面易形成千沙层,影响种子吸胀萌发,幼苗根系发育不好,影响幼苗后期生长。对于不同类型苗床来说,平床效果优于半高床。
[1]李胜功.樟子松适宜气候生态区的模糊聚类分析[J].中国沙漠,1991,11(3):61-66.
[2]赵文智,常学礼.奈曼沙地樟子松生长与生态因子关系的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1991,16(4):16-22.
[3]刘志芳.樟子松育苗技术措施[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9,32(4):36-38.
[4]吴佐琪.临泽地区防沙林的生态地理特征及其构成的研究[J].甘肃林业科技,1984,(1):3-11.
[5]荔克让,孙宏义,张华.干旱荒漠地区沙地樟子松育苗试验研究中国沙漠 2000,20(1):98-101.
[6]尉秋实,闫来基.干旱沙区樟子松育苗造林技术[J].林业科技通讯,200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