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

2012-09-03

中国科技教育 2012年7期
关键词:科学学生

近日,由北京市社会科学联合会、中华环保联合会、昌平区委宣传部主办,昌平区沙河镇党委、镇政府承办的2012“人文之光”社科普及下乡活动在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镇沙河水库举行。这次社科普及下乡活动以“我爱北京、保护环境”为主题,旨在号召大家大力弘扬和积极践行北京精神,促进人文北京建设和首都生态文明建设。

2012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北京林业大学启动。今年的全国级重点团队确定为“科技支农”方向,重点动员各地涉农高校,由专业教师带队,到基层开展综合服务。

6月13日上午,2012年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北京科学营会议在北京科技大学召开。会议介绍了北京科学营总体方案和管理办法,部署了北京科学营的具体工作。科学营活动全国管理办公室副主任、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副主任蒙星强调,北京9个高校分营将接待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1 300名高中学生,130名教师,是全国参与高校最多、接待营员最多的科学营,因此做好北京科学营活动是全国高校科学营活动的重中之重。

近日,北京市东城区青少年科技馆集中展示了9件中小学生科技创新作品,这些作品不少都在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了奖。来到展示现场的还有来自奔驰公司、联想集团、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等企业的专家,这些在市场一线打拼的技术专家对孩子们的创新作品提出了中肯的建议。6年级小学生赵梦佳带来的保险杠前置主动式安全气囊设计引起了奔驰公司技术研发中心高级经理王龙的关注。

日前,北京市美境行动项目组在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中学召开了第13届市级课题答辩会。本次答辩会共有来自全市的28家中小学及幼儿园参加。答辩课题都是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学生科研项目。

在前不久结束的DI(Destination ImagiNation的简称)创新思维全球总决赛上,第6年参加这项比赛的中国代表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7项国际大奖,占整个比赛奖项总数的近十分之一。与国内的青少年科技类比赛不同,DI更侧重通过比赛实现教育目的。每年9月,参加比赛的孩子会拿到挑战题,并于第2年5月完成解决方案的展示。所有参赛的孩子都被要求宣誓:从参加比赛之日起,就不需要成人的帮助,所有的解决方案必须由自己来完成。这是DI著名的不干涉原则。

北京科技视频网(http://bjscivid.org/)作为国内首家、也是唯一的一家科技视频网站,将以纯公益、纯科普、纯视频为定位,力求打造国内最好的科技视频数据库。据介绍,该网已经开设了科技资讯、科坛百家、科技娱乐、科学动漫等10个栏目,近期还准备增加科学军事、有问必答两个新栏目。

首届科技场馆科学教育项目展评日前在中国科技馆落下帷幕。参加本届展评的项目分成“基于展品开展的教育项目”“科技场馆拓展性教育项目”“综合利用场馆资源开展的教育项目”3大类,包括专题参观导览、互动式科学培训、科学演示、动手做活动、科学考察、科学俱乐部等形式,既有在场馆内开展的活动,也有走出场馆、进入学校的活动。

“低碳我先行·全国青少年系列科普活动”近日在京启动。活动内容包括撰写和出版一部关于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的科学童话图书,制作一部低碳公益宣传短片,撰写和出版一部低碳科学动漫图书等。

由北京学生活动管理中心、波音公司等主办的航空科普大讲堂在东城区特殊教育学校举行,100多名残障学生在专家的指导下,通过了解飞机模型、动手做科普实验等学习了航空知识。

前所未见的独创科普形式、刺激好玩的3D科幻影片、轻松有趣的深度互动 ——这就是“索尼探梦”科技馆昨日首次推出的3D互动科普秀《PICO冒险奇兵》留给在场孩子们和记者的印象。

7月7日,以“创造化学新作用”为主题的“巴斯夫小小化学家”活动在上海科技馆拉开帷幕。在为期10天的活动中,孩子们将在和植物保护相关的“水的储存”、展现化学如何保护人类健康的“紫外光大搜查”以及以生动视觉形象展示物理原理的“水的研究”等3个实验中,体验化学的乐趣,并通过动手实验学习更多的化学知识。

观 点

课业负担减不下来的原因比较复杂,板子光打在学校身上是不公正的。主要原因恐怕还是“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的文化传统与社会现实,绑架了教育、学校和家长。这种绑架的显著特点就是,话语权不在教师、学生身上,有时候也不在家长身上,而是在某些官员和社会舆论上。

如果学习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增加了学生的心理负担,使学生的兴趣爱好、自信心受到破坏,进而影响学生自我认同感的合理确立,那么这样的学习对学生而言,无疑是负担过重。

今天的教育应该怎样看待我们的孩子?教育应该给孩子们什么,才对他们的一生最为有利?我们不要过早、过多或单纯地把孩子当成在起跑线上预备承受输赢淘汰的赛跑者,不要让经济利益的价值追求来主导甚至绑架教育,使之完全功利化。教育应该给每一个人打好一种基础,在这个基础上,他们一生能自由全面发展;在这个基础上,他们不论物质财富多寡、社会地位高低,都能去感受幸福、创造幸福,也能够去帮助别人获得幸福。

十年寒窗,只为高考,过了高考,却不知道如何是好。这样的情景看似滑稽,却又是很多考生无奈的现实,因为在应试教育的框架内,很少有人会启发学生对功课之外的兴趣。所以,考生不知如何填报志愿,并非技术上的问题,而是多年的应试教育必然要结出的果子。我们之所以要看重高考志愿的选择,是希望每个考生在向他人咨询技术问题的同时,也能问一问自己,为什么要选择这个志愿。否则,在此之前一切为了一张成绩单,在此之后可能一切只为了一张文凭,高考的价值也就折了大半。

在近古稀之年,爱因斯坦仍然念念不忘儿时父亲给他看过的罗盘,“我想一定有什么东西深深地隐藏在事情后面”,而正是探索“隐藏在事情后面”的好奇心,最终成就了一代科学巨匠的辉煌。今天的我们,是否能把“蛟龙” “神舟”“天宫”“嫦娥”看作属于我们这一代、乃至赠予后来者的“爱因斯坦的罗盘”,让更多的中国人有机会迎接挑战,并在它们的指引下向着人类的未知世界昂首前行?

异域传真

近年来,科学、工程、医药行业的创新技术在金融业和专利的帮助下,从研究领域走向市场,技术越来越多地将风险资本和创业文化引入K-12教育领域。一些大学开始积极培训教育企业。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认为,其许多年前开始的一项幼儿早期技能评价工具如果得到适合的投资和商业运作,将是具有市场潜力的商品。而且在教育领域,将研究成果转化为产品的资金投入相比其他领域要低得多。于是,“早期学习实验室”公司作为大学的“内部商业单元”应运而生,将获得10万美元投资和20个月的商业推动期,期满之后公司将独立于大学,自行寻找投资并开发新的产品。而斯坦福大学支持教育技术企业的方式不是开公司,而是帮助有意创业的学生找到潜在的投资者。

尽管每年从大学毕业的女性占一半之多,而且越来越多的女性在商业、医药、法律行业获得学位,然而男女之间在STEM相关领域的差异仍相当显著。她们对STEM学科的兴趣、信心和成绩早在K-12阶段就基本定型。女孩经常受到教师在无意中的暗示——某些学科难以掌握不适合她们,女性更适合教师、秘书等职业。从考试科目的选择来看,男孩占据了计算机科学、物理、机械等科目。 STEM行业中,仅有1/4为妇女,女性工程师仅占1/7,男女性别之间的鸿沟在增大。

美国芝加哥大学研究人员发现,幼儿在早期进行空间学习比晚开始学习有助于提升空间推理能力,还能改善数字符号的数量表征能力。研究人员在实验中发现,在2~4岁之间玩大量拼图游戏、将形状组成可识别物体的孩子,在54个月大时表现出更强的空间技能。在入学后,他们不但在数学学习中表现出更强的理解能力,还在辨识地图和理解装配图方面具有优势,这些能力对于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学习至关重要。

“网络挑战互动计算机测试”提供了1种评估学生科学技能的方法。2009年美国国家教育进展评价(NAEP)中首次在4年级、8年级和12年级的学生中测试了这些在实际生活中必要的技能。近期公布的计算机任务完成数据显示,大多数美国学生缺乏研究多种变量、决策和分析实验结果的技巧。纸笔考试考核学生的评论、分析能力,而互动任务同时要求学生通过实验、分析结果并启发新的实验思路来设计调查研究和证实假设。测试数据显示,大多数学生能够完成直接分析,如4年级学生的3/4能设计温室实验区分植物是否具有向光性,只有1/3的学生能进一步完成肥料需求实验,不到1/2学生能够运用支持证据撰写准确的实验结果分析。计算机模拟任务考查的是科学家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多项选择题。因为在现实研究中,科学家看不到正确答案,需要使用探究方法从复杂情况中找到真相。它提供的数据,如追踪记录学生出现和修正错误的方法,以及分析学生解决问题的推理技巧等,有助于鼓励学生重视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英国国会议员伊丽莎白·特鲁斯在1份报告中称,英国学生的数学成绩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PISA测试中位列28,落后于其他各国。在英国,只有1/5的学生因为考试需要而坚持数学学习至16岁,在劳动力群体中数学能力的差距更是令人担忧,从而导致社会流动受阻,国家长远竞争力下降。报告称,数学能力对于国家经济至关重要,大多数行业要求员工具备建立于数学知识基础之上的逻辑和解决问题能力,许多工作岗位需要运用统计、概率知识,进行复杂的数字运算。因此,需要采取“紧急行动”改变现状,让学生坚持数学学习直至18岁,并采取一致措施进行课程改革,为英国培养更多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技能的人才。

思 考

严复曾经提出了“信达雅”作为翻译的标准。其实,科普也存在着“信”与“达”的矛盾,而且矛盾突出。你如果按照课堂教学的路子来做科普,就需要受众有相当的知识储备,可是,照这个讲法,多数受众不懂,没做到“达”。如果用日常生活的大白话来讲,多用比方,不用公式,少用概念,“达”倒是“达”了,但是,这样传播出去的东西难免失真或者说肯定失真,如哈哈镜里的映像,那还能算是科学吗?“信”又出问题了。两难呐!

小学科学课程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启蒙课程。依据新课标,很多学校在课改过程中都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试图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但小学科学课堂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不少教师忽视小组内的交流和讨论,这或多或少地削弱了研究的味道,也就是科学课的味道;不少提供实验材料的时机不对;实验中的研究与问题预设不足;有些教师没有深入钻研教材等。

大家之言

90岁的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在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成立15周年院友学术交流会上提到:“上世纪50年代和我们一起做研究的学者,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思维方法,做了许多大胆猜想,值得现在的年轻学者学习”;“大家都在做的东西,不一定都是真正重要的,希望你们注意”;“推出已知的定律很好,推出未知的定律更好。今天中美文化背景、教育体制不同,这个分别仍然存在。”

读 书

读者说,读了《数学之美》,才发现自然语言和信息处理这么有趣,才真正明白“数学是科学的皇后”这句名言。作者希望读者通过具体的例子学到思考问题的方式,学会如何化繁为简,如何用数学去解决工程问题,如何跳出固有思维不断去思考创新。同时书中也留了很多问题给愿意钻研的人做进一步深入思考。《数学之美》,吴军著,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

“留下陪伴时间不吝啬,坚持原则问题不迁就,关注孩子爱好不排斥”针对家庭教育中的种种困惑,南京一中实验学校副校长、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刘燕芳以母亲和教师的身份,给出了富于启迪的答案。作者针对许多家长困惑的家庭教育难题,通过女儿、学生的故事,提出了有效沟通的方法。从还给孩子应有的权利、扮演好现代父母的角色等角度,旗帜鲜明地提出“不做虎妈狼爸”的观点。《不做虎妈狼爸》,刘燕芳著,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7个习惯教出优秀学生》[(美)史蒂芬·柯维著]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该书以美国寇姆小学领导力教学法的成功运用为案例,介绍了如何把《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及其他基本的领导法则融合到日常教学活动中,以及如何在学校和家庭中开展领导力培训。此外,该书还介绍了“7个习惯”教育教学方法在加拿大、日本等国家的应用案例。

本栏目内容均取自互联网,旨在让读者了解当前国内外有关科技教育的发展方向。栏目编辑将尽可能选取来自知名网站的链接,但互联网规模庞大、变化快速,我们无法保证这些链接今后不含非法内容,敬请读者提高防范、辨识意识。

猜你喜欢

科学学生
快把我哥带走
点击科学
点击科学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特意和故意
科学拔牙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