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区全民健身路径可用性研究
2012-09-01莫明竹乔克满
莫明竹,乔克满
(巢湖学院 体育系,安徽 巢湖 238024)
合肥市区全民健身路径可用性研究
莫明竹,乔克满
(巢湖学院 体育系,安徽 巢湖 238024)
引入可用性工程相关理念,综合运用问卷调查、访谈、观察及可用性测试等研究方法,从有效性、效率、主观满意度三个方面分析合肥市区全民健身路径可用性.研究认为,可用性分析方法适用于健身路径的研究;合肥市区全民健身路径建设与发展总体状况良好;发现当前合肥市区全民健身路径7例可用性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建议:增加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健身器械,加强路径的科学管理,普及科学的健身方法,加强健身器械“界面”和使用说明设计等.
合肥;全民健身路径;可用性;有效性;效率;主观满意度
全民健身路径(以下简称路径)是国家体育总局“全民健身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障《全民健身条例》的实施做出了积极贡献.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更加科学地做好路径相关工作,为学界所关注.许多学者分析了健身路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有建设性意义的解决对策[1-3].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本文引入可用性研究方法,从三个方面对合肥市区健身路径进行研究,分析路径建设、维护、使用等方面存在的可用性问题.
1 健身路径可用性研究模型
可用性指“产品(或服务)在特定使用环境下为特定用户用于特定用途时所具有的有效性、效率和用户主观满意度”[4].可用性工程学汇集人因学、认知心理学、设计学、软件工程学和教育学等学科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应用领域涉及飞机制造、电子、交通、通信、医疗等众多领域.中国欧盟可用性研究中心(usabilitychina.com)归纳了当前可用性研究的最活跃领域:IT、人机交互、空间布局等.
可用性本质是研究产品、服务与人的交互关系,健身路径作为一种服务于全民健身的体育产品,具有可用性研究的理论适用性.健身路径可用性研究可从三个方面展开(见图1):
主观满意度,健身者(用户)对于路径产品及相关服务的总体主观满意度,以及各具体指标的满意度;
有效性,健身者为达健身目的使用路径时,健身器材选择、健身方法实现等的正确与完整程度;
效率,健身者通过路径健身的综合成本和效益,表现为路径的可学习性、可操作性、健身效果等.
2 健身路径的可用性测试方法
2.1 问卷调查——主观满意度调查
以合肥市庐阳、瑶海、包河、蜀山4个区的全民健身路径为研究对象.对4个区的现有健身路径进行抽样,每个区随机抽取5个路径作为样本,共计20个样本,并对600名路径健身者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和健身路径使用的主观满意度.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597份,回收率为99.50%.其中,有效(含基本有效)问卷577份,有效率为96.65%.受访人员男性249人,女性328人,性别比率1:1.32.
2.2 观察、出声思维法——有效性测试
随机挑选10位普通路径健身者和10位从未使用路径健身过的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独立的路径有效性测试.测试方法为出声思维法(thinking aloud)[5],即受试者健身同时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测试人员观察、记录测试情况.
2.3 绩效度量、跟踪测试——效率测试
绩效度量法是让测试用户完成预先设置好的测试任务,搜集所用时间、资源等使用效率相关数据[6].因健身者跟踪测试难度较大,效率测试以大学生为对象进行测试研究,研究结果仅做参考.建议20位经常通过其它途径健身的大学生,进行路径健身绩效跟踪测试.结合访谈,分析健身者能够较正确、有效使用路径所需花费的时间、精力和健身收益,评价路径的健身效率.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一,测试.用4组难度递增的健身任务,测试路径健身者完成任务情况,测试时间间隔为3天,直到健身者能基本正确、有效完成其中3项测试任务,则测试结束.每次测试,选取不同的4组任务.
“是否曾经专门学习路径使用”,“路径健身效率评价”,“与其它健身途径效率比较”等问题.
3 结果分析
3.1 路径健身者基本特征
健身者年龄特征(见表1),55岁以上最多(占39.34%),其次是小于16岁(20.10%)和46~55岁(17.85%),而16至45岁的中青年人参与路径健身的比率总计只占22.70%.
健身者职业调查显示离退休人员和学生分别占33.45%
表1 健身者年龄分布
和23.57%,自由职业占14.21%.文化程度中专(高中)及以下人员所占比率为68.01%(其中,高中:22.34%,初中:26.57%,小学及以下:19.10%).主要健身时段为清晨5:00~7: 00(54.35%)和晚上18:00-20:00(45.48%),部分健身者一日多练(该项调查可多选).
可见,合肥市区路径健身者基本特征为:1)中老年人和青少年为路径健身主要参与者;2)健身者总体文化程度一般不高,这与中老年人学习的时代背景,以及青少年学生尚未接受高等教育有关;3)健身时段主要为清晨和傍晚.
3.2 主观满意度调查结果
通过专家咨询以及参考学者同类指标[7],确定总体满意度与12项单项满意度指标,采用可用性研究常用的5分制方式表达健身者对路径的满意度.根据表2设定标准给出满意度评价,对问卷得分均值计算,获得路径健身者的主观满意度得分(见表3).
表2 满意度得分表
表3 总体和各单项指标主观满意度
表3显示健身者总体满意度和多项指标满意度较高,体现出路径建设已基本满足全民健身的日常需要.但路径管理(0.11)、周边环境(0.41)、地面质量(0.44)等指标满意度相对较低.研究人员通过走访和实地考察,从中发现一些可用性问题:
问题1:健身器材功能(0.79)针对性与安全性(0.82)问题
结合实地考察发现,服务于中青年对象的健身器械居多,而服务于老年人和青少年的器械较少,影响了老年人与青少年健身的安全性.
问题2:场地面积(0.65),地面质量(0.44),空间布局(0.69)问题
部分小区未有专门场地放置路径,或将健身器械散置在小区的不同位置.虽然客观上为居民就近健身提供了方便,但也造成了居民系统健身的不便.场地面积有限,地面多为硬地,塑胶或草地路径尚不是主流,影响了健身的安全性.
问题3:路径维修、健身指导等路径管理(0.11)问题
路径常年暴露在室外,存在不同程度损坏,维护工作力度不够.居民健身缺乏必要指导.
问题4:路径周边环境(0.41)与配套设施问题
路径周边环境一般,甚至有少数路径成为居民的“停车位”,必要的配套设施缺乏.
3.3 有效性测试结果
测试结果显示(见表4),10位路径普通健身者表达了多达47项健身任务,但大多仅是简单操作一下器械;10位体育大学生表达了26项健身任务.结合测试观察记录分析,发现2例路径有效性问题:
问题5:不知道这些器械练什么(器械功能不明)
表4 有效性测试结果
多数情况下健身者不能正确的使用器械,其中普通健身者较正确使用健身器械概率仅占25.53%,有体育专业背景大学生较正确使用率也不到一半.总体表现为对器械的健身功能并不了解.
问题6:不知道这些器械怎么练(健身方法不明)
在健身器械使用过程中,普通健身者不能较完整的完成一项健身任务的概率为76.60%,只是简单做几下动作,很难有健身效果.而具有体育专业知识的大学生基本完整的完成健身任务的概率为65.38%(较好34.62%,一般30.77%).
3.4 效率测试结果
表5显示为效率测试基本情况.受试者对于路径健身的效果基本持肯定态度,绝大多数(85%)受试者认为路径健身
表5 效率测试结果
与其它健身途径结合起来效果更佳.
问题7:路径的可学习性有待提高,器械使用说明作用有待提升
表5显示,即使是文化程度相对较高的部分大学生正确掌握路径使用方法也需要3天以上的时间.目前,路径健身的主要对象为总体文化水平不高的中老年和青少年人,有理由认为这一周期会更长.路径的公告或使用说明对于正确有效地使用健身器械,具有重要意义,宜显眼,文字通俗.因主要健身时段为清晨和傍晚,宜采用夜光材质设置公告或使用说明.
3.5 可用性问题解决思路
可用性理论认为:人不会错,如果发生错误,那是产品或服务的错.合肥市区健身路径可用性问题的解决,应以健身者为核心,从健身者角度开展路径建设和服务工作,宜采用可用性工程周期性解决思路(见图2).可用性问题涉及因素广泛,需有关各方协同解决.的7例可用性问题,可采用可用性问题解决思路予以解决.
4.2 建议
4.2.1 针对问题1,建议增加适合不同年龄段健身者的健身器械,尤其是服务于中老年和青少年健身者的器械;明确路径的管理职责,完善路径设施,减少安全隐患.
4.2.2 针对问题2、3、4,建议加强路径的科学管理,充分利用本地区体育人才资源参与管理和辅导,积极培训和邀请健身指导员来健身路径指导,为广大群众健身服务;建设简易雨棚、洗手池等设施,方便健身者,延长健身器械使用寿命.
4.2.3 针对问题5、6,建议管理部门组织健身讲座和比赛,提高居民健身参与度,普及科学健身方法,推出具适用性的健身处方.
4.2.4 针对问题7,建议健身器械生产厂家加强器械“界面”设计的可学习性,避免因器械功能使用错误对健身者造成伤害;路径公告牌和器械使用说明应充分考虑健身者年龄、文化水平、健身时段等因素.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可用性工程的核心是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方法论,它强调从用户的角度进行产品的设计开发.从理论分析的角度上讲,可用性研究方法适用于健身路径相关产品开发、服务设计的研究.
4.1.2 合肥市区全民健身路径建设与发展状况良好.健身者对健身路径总体上持满意态度,科学锻炼意识逐渐增强.但路径的日常维护、管理工作相对滞后,部分路径存在细节上的问题.
4.1.3 研究发现合肥市区健身路径建设、管理、使用等方面
〔1〕邱冠寰,林琳.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建设研究——以厦门市为例[J].中国体育科技,2008,44(3):64-70.
〔2〕丁庆建.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8(9):6-9.
〔3〕胡微,于海.沈阳市区全民健身路径使用与建设状况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28(5):52-54.
〔4〕ISO 9241-11(1998),Ergonomic Requirements for Office Work with Visual Display Terminals(VDT)s-Part 11 Guidance on Usability(S).
〔5〕Lewis,C.Using the Thinking-aloud Method in Cognitive Interface Design,IBM Research Report RC 9265 [R].NY:IBM T.J.Watson Research Center,1982.
〔6〕Jakob Nielsen.可用性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21-123.
〔7〕赵志远,曹继红.沈阳市“健身路径”居民使用满意度调查与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7,26(4):49-53.
G 80-05
A
1673-260X(2012)07-0106-03
安徽省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ASS2010308);巢湖学院自然科学研究项目(XLY-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