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彦涵同志对连环画的关爱

2012-08-31姜维朴

中国美术 2012年1期
关键词:狼牙山五壮士年画

在中国连环画艺术的发展史中,美术界的前辈领导人彦涵同志曾为之做出重大贡献。

一、关于《狼牙山五壮士》木刻连环画

彦涵是著名的版画家,1916年生于江苏连云港,青年时期就学于杭州艺术专科学校。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积极参加抗日宣传活动。他1938年赴延安,先在鲁迅艺术学院美术系深造,后赴太行山敌后根据地,以刀和笔为武器,从事抗日斗争,创作了大量具有战斗性和生活气息的宣传画、连环画、年画、报刊插图等作品;同时又担负美术教育工作。他的代表作之一木刻连环画《狼牙山五壮士》,1944年创作于延安,共16幅,由华山编文。作品表现的是1941年日寇进犯我晋察冀边区时,5位八路军战士为掩护主力部队转移,面对500多个敌人,凭借狼牙山天险与敌人顽强对抗4个小时,杀伤敌人50余人,后因弹尽,身处悬崖绝壁而无退路,在万分危急情况下,他们誓死不做俘虏,在石头上砸毁武器,然后从悬崖纵身跳下。其中马保林、胡福才、胡德林壮烈牺牲,另两位因挂在树枝上而受重伤,后被群众救出,即葛振林、宋学义。不久两位壮士伤愈重返前线。1944年他们到延安党校学习,这时彦涵回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便和战友华山研究,决定以文图结合的连环画形式来讴歌五壮士的英雄事迹;经过深入采访,便有了这部令人震撼的作品流传下来。

这部作品的文字作者华山(1920-1986)早期也曾在延安鲁艺进修,后到太行根据地任随军记者,在革命战争年代写了大量表现革命英雄事迹的报告文学和小说,成为著名作家。由蔡若虹改编、刘继卣绘的连环画《鸡毛信》,就是根据他的小说编绘的。《鸡毛信》连环画之所以能家喻户晓,固然与改编、绘画的完美分不开,而原作所提供的生动的故事情节和感人的典型形象也是分不开的。在《狼牙山五壮士》这部连环画中,文字占的分量较大、作品在开始时对战争的地理环境、战斗的形势都有较为详尽的描述,使读者从一开始便领会到这场战斗的重要意义。然后描写八路军如何以手榴弹代替地雷,炸死了疯狂进犯的敌人。画面上(第4幅)敌指挥官气急败坏地挥舞着军刀,在炸起的浓烟前狂吼乱叫。由于文图结合紧密,使人感到一场险恶的血战即在眼前。第6幅是静止的气氛,但静止中却预示着更激烈的决战即将到来。班长马保林抓紧战前时机对五人战斗组进行动员,文字以简练的语言描写了他的果敢。画面上的马保林巍然挺立,如一座雄伟的山峰,两手拄着步枪,目光炯炯地注视着正举起左手报名的胡福才。这幅画的文字介绍了班长马保林,也介绍了后来幸存的葛振林。接下来是激烈的拼搏,他们打退了敌人一次次进攻。文画在这里又做了很好的配合。而到第14幅,在最后的关头,班长庄严地高喊:“好的,同志们!只有一条路—跳崖!”在跳崖前,班长下令把武器砸毁,“不能让鬼子拿去!”画中的班长一手伸向天空,一手握紧拳头,似在向长天明誓,向祖国告别。接下来的第15幅,五位壮士从陡峭的悬崖上跃身而下,高空辽阔,云霞缭绕,文图更完美结合,奏响一曲震响苍穹的壮歌。在如此壮烈的行为面前,敌人惊呆了;而抗日的军民更勇敢地站起来了。作品的最后一幅,即第16幅,重新站起来的英雄葛振林、宋学义,又威武地守卫着祖国的山河。

彦涵同志创作《狼牙山五壮士》时,在延安窑洞里,生活条件十分艰苦。据彦涵的夫人白炎回忆说:“在没有图片参考和模特儿的情况下,他只能凭在敌后战争的生活体验和艺术实践经验进行创作。当时,延安正处于大生产时期,他不是上山种地,就是在院子里摇车纺线,还要经常参加政治、文艺理论学习讨论会,只有在夜深人静,我和孩子入梦乡后,他才能在微弱的小油灯下专心致志地刻画。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16幅木刻画终于完成了。”从作品的诞生环境和时代背景,可以体会到这16幅作品,凝结了作者多么饱满的革命激情。作品不仅出色地运用木刻的黑白、明暗关系,刀法遒劲熟练,而且还吸收中国画的民族艺术特点,让群众“能懂、爱看”(鲁迅语),起到更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作用。画幅之间,衔接紧凑,又前后呼应,富于变化。这短短的16幅画和说明文珠联璧合,为中国的美术史增添了一份不朽的巨作。60年过去了,它至今仍然是连环画界奉为经典的作品,在美术教学、版画艺术界都不失为值得传承的楷模。

1944年,周恩来同志去重庆时曾带了一些延安木刻,后来将一套《狼牙山五壮士》木刻连环画转交美国记者,由美国《生活》杂志在1945年出版精装袖珍本。抗日战争胜利后,东北画报社和解放后的上海大众美术出版社、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都为该作品出版过单行本。1984年人美社由我主持又以“连环画研究丛书”之一重新出版,并附刘千同志的题为《试评木刻连环画〈狼牙山五壮士〉》一文。1995年为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中国铁道出版社又出版单行本,此为该作品第8版,附白炎同志《后记—〈狼牙山五壮士〉木刻连环画第八版》一文。1988年出版的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的大型连环画卷《中国现代美术全集·连环画》上卷,收入了其中6幅。我在该画卷的概论中,专门介绍了这部作品产生的历史。今年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连环画名作展览中,这部经典之作又成为其中最具特色的作品之一,再次与观众见面。

彦涵对狼牙山一直有深厚的感情。1995年,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我曾在《经济日报》发表了一篇介绍抗日题材连环画的文章,题为《团结民众打击日寇的有力武器—介绍创作于抗日根据地的连环画》,文中首先介绍了这部作品。我寄了一份报纸给彦涵同志,他很快回信说:“上月我随一些同志重访狼牙山,像我这样年迈老人,尚能如此,可能也是最后一次了。”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老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他随信还寄了一册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的《狼牙山五壮士》连环画册给我。

二、彦涵早期的其他连环画创作实践

对于连环画,彦涵一往情深,据白炎所写的《彦涵传》中记述,彦涵在1940年百团大战前后,就曾根据耳闻目睹和切身的体会,创作了一套表现民兵对日寇展开游击战的《刘二堂》木刻连环画,在太行根据地发行。可惜原作没有保留下来。

新中国成立后,彦涵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还创作了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连环画。由上海大众美术出版社1950年出版的《翻身前后》,是一部反映江南农村在解放前和解放初期发生巨大变化的连环画。该书主编有江丰、陈叔亮、野夫、陈烟桥等名家,是一部很难得的书。所幸的是,1993年彦涵同志亲自寄了一册样书给我,并在信中说:“这本小册子是我于1949-1950年在杭州艺专工作时带着学生到新解放的农村体验生活期间,利用工作之余画出来的。人们从广义看,姑且也算是连环画的一种。后由上海大众美术出版社1950年出版。现在已经不易见到了。作为一份资料奉赠中国连环画出版社,比我自己保存更好些,并乞指正。”从信中可以看出老人对连环画事业的关爱和认真负责。作品共30幅,由画家自编自画。前13幅是表现旧社会农民的苦难生活,虽然没有连续的故事,但每篇都从不同角度描写了农民悲惨的遭遇,有血有泪,令人惨不忍睹。这13幅画可以说与蔡若虹同志的《苦从何来》异曲同工。而所画的江南农村,从人物的服饰到生活背景,都极尽写实的风格,在细微的刻画中,表达着令人激动不已的内容。作品吸收了上海老连环画的手法,意在赢得更多的读者,发挥更强的感染说服作用。如第2幅被扫地出门的寡妇,满面愤恨地抱着孩子赤脚走在崎岖街道上,背后是高耸的楼房瓦顶,似高高压在她背上,加重了画面的沉重感。第4幅中的地主,坐在豪华的厅堂里,手捧水烟袋,双脚放在烘炉上,而送礼的贫苦妇女还要擎着礼物,苦苦哀求。这样的场景,只有从生活中细心观察才能提炼出来。作品后一部分描写解放后的新气象:诉苦说理,争缴公粮,踊跃参军,学习文化……画面无不洋溢着欣欣向荣、热火朝天的动人气氛。由于作品有力地表现出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从而给人们以“惊醒起来,感奋起来”的艺术震撼力。

在1951年诞生的《连环画报》上,可以看到彦涵在1952年4月和6月先后发表的短篇连环画《合作造林》(12幅)和《马鞍山的暴风雨》(11幅)两部作品,画得都极为严谨而精致,也说明画家对《连环画报》这份新生的连环画刊物是十分关爱的。当时他正在中央美院任教授,经常带领学生下乡下厂和到治淮工地体验生活。他用连环画作品来反映新中国的现实生活;也是以身作则,在新中国刚诞生后的美术界和美术院校中起到重视连环画的带头作用。

三、为开展连环画教学工作而努力

彦涵从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之后,连遭不幸;在10年“文革”中又遭受打击。但在风风雨雨的20余年中,彦涵一直坚持一位老共产党员的从艺为人的高风亮节,抓紧时机从事版画、中国画、油画创作,为祖国奉献出大量艺术作品。到1980年,彦涵的历史冤案完全平反,他又重新回到美术界的领导岗位,任中国美协书记处书记。这时,正逢文化部和中国美协联合举行全国连环画第二届评奖,彦涵欣然参加了评选工作,任副主任。这期间我作为评委委员兼办公室主任,与彦涵同志相处多日,亲身感受到他对连环画艺术的热爱和在评选中的严谨作风。

1980年,中央美术学院在江丰院长领导下创办了连环画、年画系,这在中国美术教育史上是一项创举,对连环画队伍也产生了非常有力的鼓舞作用。在1981年2月18日召开的全国第二届连环画评奖颁奖大会上,江丰同志以宏亮的声音宣布:“中央美术学院去年得到文化部、教育部的批准,办了一个连环画、年画系,由著名的革命艺术家彦涵同志当主任。”全场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就在这次颁奖同时召开的连环画工作座谈会上,彦涵同志和蔡若虹、王朝闻、华君武都到会讲了话。彦涵的讲话首先肯定了连环画在革命斗争年代和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取得的成就:“通过这次全国第二次连环画创作评奖工作,可以清楚地看到,在我国美术领域里有一支连环画的劲旅,其中确有很多具有高度藝术修养和做出可喜贡献的卓越人材。”他接着论述了建立连环画系的重要意义,以及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呼吁大家给予支持,“共同担当起培养连环画人材的任务”。

作为连环画、年画系主任,彦涵同志为开展这一新生的美术教育事业费尽了心血。从聘请师资、谋划课业、掌握方向等,都无所不到地悉心安排。他在美术教育方面由于长期实践而富有经验,对连环画、年画创作也具有卓越成就和艺术素养。他又与江丰同志研究决定调上海连环画名家贺友直为教授。连环画、年画系顺利创建起来,首届就招收了7名研究生。在1984年第六届全国美展中,连环画系研究生韩书力创作的《邦锦美朵》获金奖;在1986年全国第三届连环画评奖中,在连环画系进修的汪国新创作的《长江三部曲》(其中前3集)获二等奖。连环画、年画系成立时间虽短,但已获优异成果,是中国连环画事业之幸事!遗憾的是在彦涵退职、江丰辞世后,连环画、年画系也逐步消失了,这又是连环画事业之大不幸!这固然与连环画事业在近期的萧条有关,但作为新中国美术教育的一大创举,似不应被遗忘。在此回顾彦涵同志对连环画事业所做出的贡献,其中包括连环画、年画系的创建,是很值得今后的美术教育工作者和连环画界深入研讨和借鉴的。

彦涵同志整整长我10岁。在我从事连环画出版的岁月中,从彦涵同志处得到很多有力的支持和帮助。每当我忆起这些老一代领导人给予连环画事业的关注和指导,就感到应该永远铭记不忘。当我撰写此文时,正值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狼牙山五壮士》的形象频频出现在我的眼前,但是,从媒体不断传来日本右翼势力正变本加厉地篡改历史,掩饰侵略罪行,宣扬侵略有功,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我国某地竟然将《狼牙山五壮士》一文从学校教材中删去。这些触目惊心的事实,更令我感到: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继承发扬文艺工作的革命传统,有多么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姜维朴/原中国连环画出版社总编辑)

猜你喜欢

狼牙山五壮士年画
对话“你我他”:深度解读《狼牙山五壮士》之魂
语文(S)版第九册《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实施暨《狼牙山五壮士》公映6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狼牙山寻宝
纪念五壮士跳崖壮举75周年祭奠仪式在狼牙山举行
羊年画羊缪印堂
缪印堂的“年画”
壮举的见证—狼牙山
牛年画牛等
妙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