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威尼斯到798
2012-08-31本刊编辑部
本刊编辑部
为了满足国内观众一睹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馆风采的愿望,第五十四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馆的精彩展览被搬回国内,以“弥漫·北京”为主题的当代艺术展览于2011年12月3日至12月17日在北京798艺术区悦·美术馆举行。12月3日开幕式当天,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名誉院长、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主任叶朗先生、意大利驻华使馆官员芭芭拉女士、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先生、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编辑胡建斌先生、悦·美术馆馆长王飞跃先生、策展人彭锋先生以及各方中外专家及相关媒体和个人参加了开幕式。
第五十四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总策展人比奇·邱瑞格选择以“启迪”作为总主题,强调光在艺术中的作用。在中国馆策展方案的评选中,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教授彭锋以“弥漫”为主题的方案最终胜出。“弥漫”的5件作品分别为:潘公凯的作品《融》、原弓的作品《空香》、蔡志松的作品《浮云》、杨茂源的作品《器》、梁远苇的作品《我请求:雨》。国际美学协会主席柯蒂斯·卡特和国际艺术史协会主席安德森在看完展览后,都认为中国馆是本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最好的部分。这5件既独立又相互联系的观念装置作品,以花、茶、药、香、酒5种气味的弥漫为线索,尝试对中国传统文化做出最当代的艺术表达,既显示中国文化的独立身份,又寻求同其他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之间的广泛联系。《环球时报》、《金融时报》等多家国际媒体对中国馆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在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媒体开放日6月1日,中国馆被媒体给出了“该日最佳”、“最受外媒关注的中国新闻”、“最有创新的展馆”、“充分利用场馆”、“富有技术含量”、“清新诗意”、“文化内涵浓厚”等评价。
本次北京展览的策划人仍为彭锋先生,在2011年12月3日的新闻记者会上,彭锋谈到展览特点时对记者说,“弥漫”强调的含义很多,光的弥漫、雪的弥漫、气味的弥漫,这次展览正值冬季,如在夏天可以把展览挪到户外,效果会更好。谈到这次北京展览与威尼斯展览上的不同之处,彭锋介绍说,威尼斯的展览不可复制,因为时间、空间都发生了变化,但主题同样是“弥漫”。展览的生命力在延伸。例如,在威尼斯的展览中,《器》由大小形状颜色各异的陶器组成。作者杨茂源希望观众能更加感性地感受到这种生命力,因此展品任由观众取走。但是展览回到北京时只剩下少量陶器,于是它们就具有文献价值,只能展出,不能再由观众带走。
此次北京展览根据悦·美术馆的建筑特点,在展出形式上做了相应的调整。由于条件的限制,原弓的《空香》以影像方式呈现,在一层墙面以两块大荧幕再现威尼斯展出现场效果,蔡志松的《浮云》及杨茂源的《器》规模较小,不可与威尼斯展览的规模及效果同日而语,梁远苇的作品《我请求:雨》以图片形式展出,其中包括设计稿在内的图片。
让人眼前一亮的是本次展览在文献方面的准备,由策展人彭锋编写、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方案——2011年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馆》一书也同期推出。全书以时间为线索,记录了彭锋从接到“第五十四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馆”专家委员会的策展人提名邀请函,到策展方案反复修订,直至最后成功实施策展方案的过程。书中包含策划方案的第一稿到第五稿,以及参展艺术家及主办方的往来信件、专家委员会评审意见;在参展艺术家部分,充分展现了艺术家在实施方案过程中的演变和实施细节。本书为新中国的策展史提供了一个完美的案例。
据悉,12月4日,来自全球各地的专家学者汇聚一起,针对本次展览举办了专题学术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