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在党旗下,携手促双赢
2012-08-31叶惠娟
叶惠娟
[摘 要]开展高校院系与城市社区党支部的共建活动,是当前提高学生、社区两大基层党支部活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有效途径,淮安市积极探索党建共建的新途径,完善党建共建工作机制,有效实现了党建工作新创新。
[关键词]高校;社区;党建共建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27-0111-02
高校和城市社区党支部是两大基层组织,处于党的基层组织体系中的基础部位,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其状况如何,对整个党能否坚持先进性,是否具有活力,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高校院系与城市社区党建共建,对于高校来说,为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大学生党员提供了一个实践的空间;对于社区来说,为社区管理和服务注入新鲜血液和活力。二者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达到了“人才共育,社区共建”的双赢目的,能有效实现党建工作有新创新,服务地方有新模式,学生能力有新提升,社区和谐有新发展的“四新”收获。
2009年4月,淮安市组织驻淮高校院系与100个城市社区开展党建共建,选派150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进社区开展工作,开启了高校院系与城市社区党建共建暨大学生志愿者进社区活动,这是一项富有淮安特色的党建工作品牌。三年过去了,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校园里散发着团结向上的蓬勃朝气,社区内流淌着和谐文明的美好乐章。
1 高校院系与城市社区党建共建的意义
1.1 是发挥党的政治优势,整合高校优势资源,提升社区建设水平的需要社区是城市的基石、执政的基础、生活的家园,加强社区建设是一项事关长远、事关全局、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系统性工程。高校院系与城市社区党建共建打破了社区与高校之间有形和无形的围墙,突破地理空间和传统观念的局限,充分利用高校优势资源,实现教育文化资源的共享和社会资源的互补。高校通过给社区提供教育培训,向居民宣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居民生活质量;通过文体进社区,发挥大学生党员个人特长,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体性文体活动,在活动中弘扬美德,传播先进文化;通过开展志愿者服务,帮助社区居民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升社区服务水平;通过学生进社区,在社区中倡导文明、卫生、科学的生活方式,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在社会蔚然成风。通过高校院系与城市社区党建共建,进一步增强社区党建工作活力,提高服务水平,繁荣社区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区。
1.2 是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团队精神,促进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胡锦涛总书记在“五四”期间与中国农业大学师生代表谈话时指出:要把实践作为成才的必由之路。提高实践能力,就要理论联系实际。开展高校院系与城市社区党建共建活动,给大学生施展聪明才智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给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创造了更大的空间通道。
由于社区服务具有覆盖面广、事务烦琐、工作难度大等特征,所以个人往往难以独自承担,需要以团队的形式走入社区开展具体的服务工作。学生志愿者之间加强了学习和协作,在实践过程中,他们还需要与各级部门加强沟通,同时要事事以大局为重,这使学生党员提高了大局意识,学会运用党的理论知识、观点、立场分析和解决新问题。通过组织高校学生党员深入社区开展帮困助学、助老服务等活动,能够让学生接触社区的方方面面,了解基层工作的甘苦,体验基层工作的酸甜苦辣,帮助学生党员在联系群众、体验生活、服务社会的实践过程中增强社会责任感,丰富阅历,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生动、鲜活的社会课堂,使大学生真正成为文明道德的弘扬者、先进文化的建设者、终身学习的体验者、综合管理的见习者。
2 高校院系与城市社区党建共建的创新做法
自淮安市高校社区党建共建活动开展以来,各高校和对接社区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努力搭建高校服务社会、大学生服务社区的活动平台,保证了活动得到长期有效的实施。
2.1 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形成大学生党员义工进社区长效机制(1)积极动员部署。淮安市委组织部对高校与社区党建工作非常重视,多次召开推进会、交流会,指导大学生进社区开展工作,对表现优异者进行表彰,促进他们深入实践,提高理性思考层次。各街道、社区在对接和服务方面也做了大量有效有益的工作,将自己长期积累的工作经验、方法和感悟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同学们,切实发挥好传、帮、带作用,并通过多种渠道为志愿者到社区锻炼提供方便,搭建平台,全方位给予关怀和关爱。各高校院系为活动的顺利开展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召开专题会议,成立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在了解活动缺乏经费后,积极帮助协调解决,首批拨付1.2万元作为志愿者往返交通费和有关宣传费用,为活动开展提供了基本的经费保障。淮阴工学院在活动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拟定出台了《淮阴工学院大学生党员义工管理考核细则》,加强对此项活动的指导,定期召开汇报交流会,保证了活动健康持久、规范有序开展。
(2)精心选派人员。各高校按照宣传发动,学生自愿报名,院系党组织审核把关,报市委组织部和社区党组织备案等程序,将品学兼优,乐于奉献,有较强的责任心和沟通协调能力,身心健康大学生选派为党员义工组成,并民主推荐2名组长,每支服务队选派一名指导老师。在进社区工作之前,各高校院系都结合如何提高做好社区业务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岗前培训,重点培训了社会管理、社区工作业务等知识。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迄今一共派出社区志愿者服务队27支,志愿者540人次,开展志愿者活动250余次。
(3)明确工作职责。大学生党员义工主要是帮助社区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宣传方针政策及市委决策部署,每名志愿者负责联系、服务社区离退休党员或困难党员3名以上,协调院系、班级与社区开展党建共建活动每年不少于2次;积极参与社区档案资料整理、“一站式”服务大厅、专项调查统计及文明创建、创新创优等工作;开展调查研究,参与社区管理,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开展义务家教、法律咨询、卫生保健等公益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帮扶弱势群体。
(4)强化考核激励。大学生党员义工以所在学校管理为主,到社区开展服务期间,社区党组织协助学校院系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和管理,院系党总支与社区党组织签订《共建协议书》。对不能积极履行职责或出现考试不合格等不适合继续担任志愿者情况的,要及时调整;对服务期满的志愿者,要进行全面考核,评定等次,填写《淮安市大学生志愿者进社区考核鉴定表》,考核结果报市委组织部备案。为充分调动大学生志愿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淮安市委组织部定期对优秀志愿者进行表彰,定期评选优秀调研文章和优秀活动项目。高校党组织将志愿者考核结果以及获得表彰情况作为其在校期间评奖评优、发展党员、推荐就业的重要依据,将指导老师的考核结果作为“优秀共产党员”的重要依据;将各党总支的考核结果作为“学院先进基层党组织”的评选依据。三年来,我院多名指导老师、大学生志愿者受到市委表彰,包括市“大学生志愿者优秀指导老师”、市“优秀社区大学生志愿者”、市“与社区同行,为党旗增辉”征文竞赛获奖者等。
3.2 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确保党建共建活动精彩纷呈(1)立足专业优势,开展特色活动。展现自我才华,实现人生价值,是所有大学生党员义工和专业指导教师的共同愿望,他们纷纷立足专业优势,开展了一系列的特色活动。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机电工程系党总支充分发挥学生的专业特长和技能优势,组织学生志愿者深入清浦区城南、南门、公园和北门等社区,为127户居民家庭提供优质的义务家电维修服务,得到社区居民高度赞扬。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食品与营养工程学院师生走进南岗社区四季青社区食品企业开展“进企业、访企情、解企困”活动的同时,进行“膳食安全”宣传,引导居民健康饮食。淮阴师范学院美术系的志愿者发挥特长,在清河区淮西社区开展“法治月宣传”活动,举办了“法治漫画展”,并在周末时间义务为社区孩子辅导绘画。淮阴工学院设计艺术系志愿者们设计排版的《河堤春色》深受河堤路社区居民的喜爱。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志愿者在花街社区开展理财知识与反假币图片展以及点钞技能表演等系列活动。
(2)立足社区实际,开展服务活动。连续两年6月7日、8日、9日,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系组织大学生党员义工深入浦东社区开展以“爱心高考直通车”为主要内容的志愿活动。志愿者们举办形式多样的爱心护考活动,为陪考家长免费提供饮用水、报纸及一些防暑应急药品等,还别出心裁在清凉扇上印有《高考小贴士》,提醒家长们陪考期间注意事项。志愿者们更新了社区的黑板报和宣传栏,向居民宣传高考期间交通、饮食卫生等知识。有的则拿起了携带的卫生工具,及时清理社区及周边卫生,竭尽所能为考生们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9日晚,大学生又为社区居民奉献了一台精彩的文艺演出,为考生缓解压力。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党总支对口联系花街社区,每年工商管理系的社区志愿者们都要开展“春季爱卫活动”、照顾孤寡老人、法制与健康宣传、社区再就业服务等活动。会计系组织会计与统计专业的志愿者参加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他们深入社区,热情积极,主动加强与普查小区的被登记居民的沟通与宣传工作,做到“依法普查,科学普查,准确普查”,他们的工作得到社区住户及社区领导的好评。
(3)围绕建党90周年,开展主题活动。2011年是建党90周年,各高校的大学生党员义工走进社区,和社区党员一起上党课、唱红歌、看电影,共议建党90周年来我党取得的伟大成就。有的高校与社区联合组织党员参观青浦新城建设,共同感受淮安近年来的大发展;有的共同组织参观苏皖边区政府,接受传统爱国主义教育;有的大学生党员义工在社区开展党的知识宣传和竞赛活动;有的大学生党员义工与社区老党员一起编排节目,在小区广场、社区活动室开展红歌大家唱文艺演出,激发大家的爱党爱国热情。
4 高校院系与城市社区党建共建中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高校社区“党建共建”活动开展以来,大学生党员义工们能够积极参与社区的各项工作,在帮助社区完善工作制度、联系和服务社区居民、文明城市创建、创先争优、关爱儿童成长等方面都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基本实现了以促进高校和地方共同发展为“双赢”的目标。但是,在长期的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高校与社区活动频繁,但是互相听取反馈意见的机会少;社区的丰富资源没有“引进来”,社区资源作用发挥失衡;志愿者在时间上参与社区活动的短暂性和不确定性,使得双方进一步深入合作受到了限制;由于双方的财力不足,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有一定的局限性。
针对上述情况,在以后工作和实践中要有一些补充和改进。第一,定期召开例会,共建单位有关负责人互相交换意见,深入探讨活动开展情况。第二,成立高校社区联合党支部,挖掘社区中蕴藏的教育资源,定期安排社区党员进校园,比如上党课、讲党史、列席讨论学生党员发展等方面要出台措施,真正做到“走出去,引进来”。第三,加强共建深度,社区尽可能的整合辖区范围内的企业、机关、学校等资源,将工作列出,由大学生党员义工根据自身专业、个人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自主选择,尽可能减少一些临时性、突击性的任务,体验基层千头万绪的工作,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创业创新能力。第四,发挥市委组织部的号召力,多号召一些有实力的商家或企业来关注志愿者服务活动,在活动用品、活动资金、交通补贴等方面提供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
[1]刘家祥.社区教育参与:大学生成长成才与服务社会的和谐途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9(3):92-94.
[2]凌英菲,陈彪.高校与社区“党建联动”机制的实践与探索[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9,21(4):36-38.
[3] 曾亚纯,曹树基.新形势下“校区共建”学生党员实践教育模式研究[ J]. 中国林业教育, 2007 (2): 20-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