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省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2-08-31汪小明叶淳

中国市场 2012年27期
关键词:现状对策

汪小明 叶淳

[摘 要]本文从当前浙江省高校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发展现状、基地建设情况、服务大学生现状和大学生满意度等维度出发,分析总结了在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27-0072-02

1 研究宗旨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党和政府长期以来高度重视的重要问题,也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始自1999年的高校扩招,使大学生就业压力逐年加大,特别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同时高校应届毕业生“缺乏工作经验”的就业竞争劣势在求职和应聘过程中越来越凸显出来,许多毕业生因缺少相关工作经验被拒绝在就业大门之外。

在浙江团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之后,团省委正式开展“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的建设工作,通过试行实践,目前,各地都已基本形成相对健全的工作模式。从源头指导意见的设计、实施方案的出台、到实际工作模式的形成,都已探索出较为完善的政策链。本研究立足浙江省“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现状,以高校学生的视角进行评估探究。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共面向全省三十余所高校,两千多名学生、老师、基地负责人和地方团委负责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研究。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高校团委、见习基地、地方团委三者之间的互动过程的研究,把握浙江省“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的工作开展现状,发现和剖析当前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对策。为今后浙江省“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为上级有关部门决策提供依据。

2 现状分析

在团中央的统一部署下,浙江团省委在认真调研了浙江省实际情况之后,制定了浙江省的工作实施方案,在两年的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据浙江省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网站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为止,浙江省已有注册企业会员1152家,已注册个人会员5673名,网站内提供的岗位总数达19108,其中有8981名青年通过团委开设的这一平台获得面试机会,有3851名青年成了这项工作的受益人。

2.1 基地创建现状

(1)创建主体以团县委为主。目前浙江省见习基地级别根据团中央关于基地创建的相关文件精神,依据各单位提供的见习岗位数量,分别由团中央、团省委、地市团委、团县(市、区)委和高校团委分别授牌等。目前地方团委创建的基地约占总量的90%,在创建基地工作中占主导作用,高校创建基地仅占比重6%,地方团委中又以团县委为主要承建单位。

(2)高校基地以自主创建为主。在目前高校基地来源中,校院团委自主联系企业是最普遍的模式,几乎90%的受访高校表示有采用此种创建模式。同时约有46%的受访高校表示有企业主动联系表达承建意愿,说明创建见习基地不仅是团组织和青年的意愿,也是广大企事业单位的需求所在。另外有30%的比例说明任课老师的校外资源也是此工作中具有一定可用性一条通道。地方团组织对接比例不足30%,这一比例是相对偏低的,说明地方团委协调高校与基地的对接效果一般,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3)高校承建基地运作情况较差。在目前的高校基地运作过程中,39%左右的受访高校大部分基地处于正常运作状态,35%左右的高校正常运作比率不足半数,还有23%左右的高校绝大部分基地运作不顺畅。高校基地运作不顺畅中可分两类,一类是基地创建后处于闲置状态,另一类是实际运作情况不理想。数据显示可知,当前高校基地闲置普遍原因是“见习时间安排不合理”和“企业的岗位提供积极性不高”。这说明基地创建后,部分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机制还存有严重缺陷。在见习时间安排上,企业岗位时间与高校教学日历必须相互协调契合。

2.2 基地服务现状

(1)就业见习认知不足。服务大学生是团工作的中心要务。基地的创建,归根结底是为了最终能够服务大学生,因此服务大学生的现状是本次研究的重点。然后研究表示,目前高校学生对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的认知现状不容乐观,未见习学生和见习学生见习前对就业创业见习“非常了解”人数仅占样本总数的1%左右,大多数的学校都表示了解不多或不了解。原因在于:一是高校团委目前在宣传此项工作时还缺乏力度;二是高校宣传对象主要是准毕业生群体,在资源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只能是有选择性的忽略。

(2)高校与地方缺乏协调机制。研究发现,约有52%的受访企业认为招募不足有“社会青年对见习缺乏兴趣”的因素,30%受访企业表示有“招募信息传达不到位”和“时间安排不合理”的原因,而“地方团委协调机制不健全”、“岗位设置不科学”等因素,存在相对较少。“社会青年缺乏见习兴趣”,主要是针对高校毕业生和地方青年而言。浙江省经济相对发达,一般除少数因为身体或者精神上患有疾病的青年,年轻人寻找一份长期稳定的工作并不困难。对于高校学生而言,目前大部分的高校都将见习机会预留于准毕业生,但是这部分学生的见习意愿是处于大学期间最低值,缺乏就业见习的兴趣。

(3)维权服务机制不健全。研究表明,高校学员对于通过校方自建基地维权申述平台较为认可的,但对于非高校自建基地见习人员在维权选择中还存在一定的操作空白。一是大多数的非高校自建基地见习人员对于通过地方团委申诉的渠道并不明确,二是申诉的平台建设相对滞后,许多制度设计条文缺乏实际操作性。因此,这部分群体在面临基地侵权现象时,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走人”或者“上报校方”。以上数据反映了目前高校团委和地方团委在保障在申诉的渠道建设领域还存有工作空白,需在日后工作中进一步改进。

2.3 大学生对基地的满意度

(1)见习基地的服务认可度较好。从数据来看,目前见习人员对于见习基地的工作满意度总体评价较高,比例高达85%。在细分领域中,对于见习岗位的设置满意度是最好的,有65%的人员表示现有的岗位比较或者完全令其满意。在工作薪酬待遇领域,见习人员的满意率相对低一些,满意率在57%这可能是见习人员对于见习基地的性质理解存在偏差。在团中央的细节要求中,并没有提及对于企业薪酬安排的说明,结合访谈了解,目前浙江省部分区域是规定见习人员的薪酬待遇为所在地区最低工资的70%,这基本处于维持基本生活的状态。现实中,可能也会存有部分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学员希望在见习过程中能够有些盈余,以维持其他日常开销。目前而言,基地所能提供的见习待遇短时间内上调并不现实,毕竟在基地也有较大的成本开支。对于工作时间安排,从数据显示情况来看,基本还是在可接受范围之内,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还有近五成的人员对于见习时间安排尚不满意,其中又是以高校学生为主,那么如何协调校企之间的见习教学时间,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是值得各方重点关注的问题。

(2)高校的服务认可度较低。目前的见习人员基本以高校学生为主,了解在这个服务过程中学生对于高校的工作整体满意度如何,将会对高校下阶段工作的安排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研究数据显示,约有77%的同学对高校的服务现状评价为“一般、较差或很差”。具体的来看,学生对于基地岗位提供的数量满意度较高,占比45%,这可与当前高校工作中主要将见习的机会预留于准毕业生有关,如参见未见习学生的意见,则这一领域的满意度定会有所下降。另外,对于见习基地信息传达的评价,尚有43%的同学觉得无法令其满意,这表明在见习基地信息宣传过程方面,高校还需要加大工作力度。对高校的见习管理满意度评价中,有74%同学不认可现有的工作现状。对于校方而言,问题的出现有其自身的难处。

3 改进措施

3.1 加快就业见习基地建设步伐,形成规模化运作模式

“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是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重要途径,针对目前见习岗位无法满足青年需要的现状,要求相关单位在今后工作中切实加快就业见习基地建设步伐,增加就业见习基地数量和提高质量。此外,高校要更加积极主动地走出去,借助校友资源,依托自身科研优势,寻求更多的合作单位。

3.2 进一步完善现有的财政补贴机制

将见习基地纳入团组织的财政扶持体系是团中央明确要求的环节。目前各地区此项工作开展情况不一,部分地区已形成较为完备的工作机制,部分地区却还尚未实施。各地应在团省委的统筹部署下,切实落实此项工作,对于部分尚未开展的地区要抓紧时间出台,对于已开展地区要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工作机制。对于效际良好的工作机制,可以在全省范围内介绍推广。

3.3 建立健全见习人员申诉机制(含高校)

申诉机制是为保护见习人员在见习过程中合法权益而设计,同时也是帮助团组织考核评估见习基地工作成绩的途径之一。作为整个见习“后勤”服务不可或缺的工作环节,建立健全见习申诉机制,使得见习人员有平台和渠道去解决协调见习过程中出现的矛盾纠纷,也能帮助见习基地及时发现问题,改进见习管理工作。

3.4 见习对象的固有理念亟待破解

见习对象的选取在整个见习工作中至关重要。目前工作的见习对象涉及面过于狭窄,不利于开发高校学生的职业发展潜能,也使得高校的宣传工作难以获得突破。建议高校打破现有对于见习对象的工作理念,扩大见习对象的选取面,在考虑毕业生的职业发展需求时,也能兼顾其他中高年级学生的见习需求,本质上也提升了高校学生在毕业后的职业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张文勇,马树强: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8).

猜你喜欢

现状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