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哈密地区地表水资源量趋势分析

2012-08-31艾赛都阿尤甫哈密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2年21期
关键词:哈密地区哈密径流量

□艾赛都·阿尤甫 □谢 伟(哈密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水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所有生物结构组成和生命活动的重要要物质基础。通常所指的水资源,是能供人们经常取用,并可逐年恢复的水量,也就是指的淡水资源。淡水资源不仅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样也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战略性经济资源,并且是国家或者地区综合实力的基础组成部分。当前,新疆哈密地区地表水资源的匮乏,已成为了制约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而加强对其地表水资源量趋势的分析与探讨,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在当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新疆哈密地区水资源概况

哈密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东端,地跨天山南北。西部、西南部与昌吉回族自治州木垒县、吐鲁番地区鄯善县毗邻;东部、东南部与甘肃省酒泉市的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安西县、敦煌市为邻;南接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北部、东北部与蒙古国接壤,有长达586.663 km的国界线。

新疆哈密地区南北长约440 km,东西宽约404 km,总面积为14.28 km2。高山冰川、山区降水和积雪融水共同组成了哈密地区地表和地下径流的最主要补给水源。哈密冰川主要集中在天山主脉哈尔里克山和巴里坤山,共计226条,面积约180 km2,储量67.5亿m3,最大厚度可达70 m,折合储水量65亿m3。

哈密全地区可利用水量共约16.96亿m3,其中地表水约8.74亿m3,占全疆总量的1.1%,仅高于吐鲁番,是全疆第二的少水地区,而伊吾县又是径流小于1亿m3的少水县之一。全地区每人平均占有地表水2000 m3,为全疆人均占有量的25%;单位面积来水量仅为1.2万m3/km2,比新疆5.2万m3/km2少得多。全地区无大江大河,河流小溪均属于季节性水流,大多数都发源于哈尔里克山及巴里坤山,是由山区降水和融冰化雪所补给,共有大小山沟约140余条,年径流量为8.47亿m3。哈密地区水资源主要特点是沟溪多、流程短、水量小、水资源补给以雨水和积雪融水为主。

2.哈密地区降水分析

2.1 多年平均降水量

哈密地区居于内陆,自然降水条件与降水量都不如沿海地区充分,而且受水汽来源和地理条件的影响,哈密各地区降水差异较大,总的趋势为:山区大于平原,自盆地中央逐渐向四周戈壁、荒漠递减,自西北方向逐渐向东南方向递减的规律。占全地区总面积46%的戈壁、荒漠和平原的全年降水量仅为25~40 mm左右,而在海拔2000 m以上的山区,全年的降水量能达到200 mm以上。哈密地区20世纪50-90年代以来降水特征资料统计详见表1。

从表1中可以发现,哈密地区的降水量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加大,但全地区总体降水量偏低,属于干旱地区,全地区平均降水量在16.4~298.3 mm之间。

2.2 降水量的变化趋势

哈密地区处于干旱内陆区域,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匮乏,时空变化大且降水量较低,属于少雨干旱地区。其降水量一年的分配主要受到地理位置和水汽条件的影响,通常1-3月和10-12月这段时期降水量非常少,而降水主要集中在5-9月。年内最小降水量往往多在1月或2月,只占到年降水量的0.3%~3.7%之间,而年内最大降水量往往在7月,能占到年降水量的19.5%~29.9%左右,年内降水量时间分配极不均匀。

从表3中可以发现,哈密地区的年降水量总体趋势是朝着逐渐增多方向发展的。分析20世纪90年代的降水量,相较过去几十年的均值都有了较大幅度的上涨。伴随着降水量的逐渐增多,哈密地区正逐渐由过去的暖干气候向着暖湿气候发展。

表1 哈密地区20世纪50-90年代降水特征资料统计表

3.哈密地区气温分析

气温既是影响哈密地区积雪和冰川融化的基础,也是影响区域蒸发量大小的主要因素之一。哈密各地区的气温差异明显,南、北平原戈壁较暖,而中部山区则偏冷。年平均气温南、北平原戈壁在8~11℃左右,山区则在4℃以下,且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逐渐降低,地势每增加100 m,年平均气温约降低0.5℃。全年1月最冷,7月最热。最热月与最冷月的平均气温之差较大,山区为30~35℃,平原戈壁地区36~40℃。哈密地区20世纪50-90年代以来气温特征资料统计详见表2。

表2 哈密地区20世纪50-90年代气温特征资料统计表

从表2中可以看出,哈密地区在年平均气温方面变化不大,但对比20世纪50年代和90年代冬季和夏季平均气温,可以看出哈密各地区冬季平均气温正呈现上升趋势,夏季平均气温普遍有所降低。气温总体的变化趋势也表明了当前哈密地区的气候环境已越来越适合居住与生活。

4.哈密地区径流量分析

哈密地区大小河流主要分步于天山和其支脉的南北坡,并呈梳状排列,共有常流水河流约85条。其河流的基本特征是流程短、流域面积小、年径流量小且河槽的调蓄能力偏低。哈密地区主要河流包括:伊吾河,还原后年径流量7025万m3;柳条河,年径流量1380万m3;石城子河,年径流量还原后8237万m3;榆树沟,还原后年径流量5359万m3;五道沟,年径流量4636万m3;三堡白杨河,年径流量1675万m3。哈密地区各个水文站20世纪50-90年代以来径流量特征资料统计详见表3。从表3可以发现,4个水文站所测的径流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

表3 哈密地区20世纪50-90年代径流量资料统计表

5.建议

综合哈密地区的降水量、气温和径流量历年来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其正逐渐向着适合人类居住与生活的方向改变。然而气候的转型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应充分认识到当前哈密地区缺水的现状,并始终实施全面节水型社会的建设,实行定额管理与总量控制。首先,科学配置水资源,大幅度调整地区中工农业的供水结构,加强用水规划,以保障居民和工农业正常用水,进而为哈密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其次,保护水源,严格控制污染。随着哈密地区工业的发展和人口增长,都容易导致水源污染的加剧。因此,必须加强对各种污染源的控制,并积极寻求良好的水源处理技术,以真正实现对水资源的有效保护。

6.结语

通过对新疆哈密地区地表水资源量趋势的分析,可以看出哈密整体气候正逐渐向着更加适合人居住与生活的方向改变。然而当前哈密整体水资源仍非常匮乏,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也较为突出。因此,必须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调度、规划和开发,以当前西部大开发为契机,以高效型节水为核心,抓住机遇,推动哈密地区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步伐。

[1]骆光晓,尹进莉,等.哈密地区地表水资源质量现状[J].水资源研究,2007(4).

[2]高颖,吕惠萍,等.哈密地区地表水资源现状分析[J].水文,2007(4).

[3]邓铭江,王世江,等.新疆水资源及可持续利用[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哈密地区哈密径流量
香野、甘露草莓品种在哈密地区的引种表现
京新高速全线通车哈密实现县县通高速目标
哈密地区夏季雷暴特征分析及对航空飞行的影响
关于对哈密维吾尔族刺绣的研究
哈密地区特色野生木本植物商业价值评估
水文比拟法在计算河川径流量时的修正
哈密垦区棉花超宽膜1膜3行稀植高产栽培技术
哈密方言“走”字句
SCS模型在红壤土坡地降雨径流量估算中的应用
哈密地区一次春季大风天气过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