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词

2012-08-30门戈

南都周刊 2012年27期
关键词:原住民户籍福利

门戈

半城市人

也即半个城市人,指的是已在城市就业但不能在城市定居、享受公共福利的一类人群,他们一只脚跨进城市,为其工作、纳税、服务,甚至被统计为城镇人口,但在享受公共服务方面,如医疗、住房、教育等,却和真正的本地城镇居民有很大区别。

其实,这个新词只不过又是一个文字游戏而已,说的还是城市外来人群这个老话题:半城市人的主体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人群,也包括那些在京沪等大城市打拼、拥有外地户籍的都市白领。

中国的文字博大精深,同一个事物换个说法往往就会好听很多,当然有时这也仅仅是为了好听,比如农民工,20年来就陆续换过很多顶 “帽子”。先是“盲流”,后是“打工仔(妹)”,然后又变成“进城务工人员”;前两年靠制造业维系的几个城市遭遇用工荒,为了吸引和留住打工者,更是给其以 “新XX人”(如新莞人)的市民“待遇”。不过,绝大多数的城市还是觉得给打工人群以市民的称呼太高,那在“以人为本”的语境下就先升半级吧,于是就有了“半城市人”这个称谓。

在汉字的语境中,好的事物,加了一个半字,词义大都会变成不好的,甚至会有歧视、嘲讽的意味,比如仙与半仙、人与半人,词义就有天壤之别。这个“半城市人”同样如此,尽管你身在城市,但你的权利却留在了乡村和外地,所以你充其量只是半个城市人,对真正的城市人,须仰视和敬畏。

这个别扭的词语正是城市管理者矛盾心态的真实再现:一方面城市已经离不开这些外来人群的工作和劳动,另一方面又不希望他们长期待在城市,与户籍人群争抢稀缺的公共资源。两相权衡之下,索性各取一半,你名义上可以像户籍人群一样工作,但不能像户籍人群那样享受城市福利。

这其实也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普遍思维:只想着尽可能地利用外来人群的青春期,而不管其他。这种思维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住房、购车、教育、医疗、社保等人生大事,小到交通、公园的优惠政策,户籍人群和外来人群的区别对待的例子,随处可见。

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说,就是共同的义务,不一样的权利——限购管制政策首先限制的是外来人群,福利政策首先惠及的是户籍人群。

其实,换了一个稍显人性和文明的称谓,还是没有改变一个早就存在的残酷现实,无论农民工多努力,城市从来都没有真心接纳过他们。

dark store

在网购盛行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传统商家希望参与其中,分得一杯羹。现在,国外一些大型超市就在各地开设了专为网购服务的分店,它们不对外开放,英文叫dark store,也即“幕后店”。每天在店里穿梭浏览商品的不是顾客,而是为其配货的店员。幕后店不设收银处,也没有任何促销宣传,不过为了方便员工搜寻货物,其陈列商品的方式与常规商店一致。其实,幕后店就像新型电商的配送仓库,只不过以店铺的方式呈现而已。

绳命

即生命,网络流行语,源于微博红人、沧州市佛教协会会长延参法师的一句方言名句。延参在微博上的迅速走红,也让很多网友翻出他的“老账”,比如三年前在峨眉山讲人生时的一段视频就被重新翻出。

在该视频中,延参创造了一句大名言:“绳命,是剁么的回晃;人生,是入刺的井猜”(生命,是多么的辉煌,人生,是如此的精彩),此句不但成了网络流行语,还由此让绳命在网络上“取代”了生命。

数字移民

如果数字世界也有“原住民”和“移民”之分的话,你是native还是immigrant呢?一般而言,80后这一代人已经习惯了有互联网和无线技术的陪伴,他们这一代也就是“数字原住民”,与之相对应,在80后之前的则是“数字移民”,他们出生年代早于“数字原住民”,但也情愿或者不情愿地适应了这个数字世界,并且将各类数字工具运用到生活当中。二者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因为“数字原住民”所接触的这个数字世界正是由“数字移民”创建的。

猜你喜欢

原住民户籍福利
无臂舞者 原住民的呐喊
“旅友视界”征稿啦!福利多多
玉米福利
原住民
网友:转弯也来不及了歧视原住民?吴敦义贴文惹议
征婚信息
户籍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
热议
Take Away Pizza ?
原住民村落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