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工会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作用
2012-08-30蒋平
蒋平
[摘要] 切实保障和改善职工生活,努力帮助职工解决好收入分配、工资拖欠、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子女教育、住房和困难职工生活救助等突出问题,为广大职工、农民工体面劳动、创造更好的环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无疑对工会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工作实践中,必须不断创新思路和方法,建立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努力提高工会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 工会组织创新社会管理
社会管理,是指以维系社会秩序为核心,通过政府主导、多方参与,规范社会行为、协调社会关系、促进社会认同、秉持社会公正、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治安、应对社会风险,为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创造既有秩序又有活力的基础运行条件和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的活动。群众工作是社会管理的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工会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工会根基在职工群众,力量在职工群众。工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就是把职工群众工作渗透到社会管理之中,着重在参与引导社会、组织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社会、维护社会稳定等领域发挥作用,促进社会和谐。
一、明确工会组织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主动积极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再次强调:“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王兆国在黑龙江考察工作时强调:“群众工作是社会管理的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要始终牢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特点和优势,不断创新新形势下的职工群众工作,把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与帮助职工解决困难结合起来,竭诚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好事,着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努力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维护好职工合法权益,在积极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体现工会组织不可替代的作用”。
各级工会要充分认识工会组织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大现实意义,充分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组织引导广大职工依法有序参与社会管理,推动社会建设,自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做群众工作的强大优势和独特作用,主动做好组织职工群众、引导职工群众、服务职工群众、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的工作,充分发挥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在参与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上取得新成效。
二、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是工会组织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根本保证
王兆国在工会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工会要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努力建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是马克思主义工运理论与新时期中国工会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联系在一起,与实现中国工人阶级的崇高使命联系在一起,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和时代特点。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开创中国工会事业新局面,就必须准确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的基本内涵。要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工会的领导,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工会、教育职工,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体现到工会的各项工作之中;要坚持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推动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的贯彻落实;要坚持以职工为本,主动依法科学维权,切实把维护广大职工群众的利益作为工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维护工人阶级团结和工会组织统一,增强工人阶级的整体力量;要坚持独立自主、互相尊重、求同存异、加强合作、增进友谊的工会对外方针,积极同各国工会和国际工会组织建立和发展关系,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新世纪新阶段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对中国工会提出新的任务。只有抓住机遇、应对挑战,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才能切实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一定要立足国情会情、把握时代特点,遵循客观规律、坚持正确方向,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必须不断扩大覆盖面、增强凝聚力;必须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
三、党工共建创先争优,工会组织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要当好党的助手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始终同工人阶级血肉相连、休戚与共,始终把工人阶级作为自己最坚实的阶级基础和依靠力量。工人阶级的前途命运总是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党的历史使命反映了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和要求,也决定了工人运动的主题。工会作为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是职工利益的表达者和维护者。从党诞生起,工会就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围绕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团结、动员、组织广大职工,为推动历史前进和社会进步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
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中央精神,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发挥好党的助手作用,工会必须始终坚持党建带工建,尤其要针对社会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到直面矛盾、勇于探索、主动作为。各级工会组织要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主题,通过党组织思想上带、组织上带、队伍上带、工作上带,切实加强工会组织建设,推动工会工作不断创新发展。要引导广大党员和职工群众,在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改善职工民生,夯实工会基层基础、提高工会建设科学化水平中掀起创先争优新热潮,切实发挥工会系统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工会干部和职工中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打响“争做职工贴心人”的工作品牌,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
四、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工会组织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要当好政府的帮手
工人阶级是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动员和组织职工积极参加建设和改革,努力完成经济和社会发展任务,是中国工会的重要职能。根据胡锦涛总书记“工人阶级要成为继续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创新的时代先锋,成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行动楷模”的要求,各级工会要继续坚定不移地推动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的贯彻落实,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在建功“十二五”、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历史进程中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要以弘扬劳模精神和工人阶级伟大品格为动力,积极组织职工建功立业。围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引导职工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参加技术技能培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顺利实施“十二五”规划贡献智慧和力量,在服务科学发展中争创新业绩。要以深化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为抓手,引导职工与企业形成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认真倾听群众呼声、积极反映群众诉求,切实维护广大职工合法权益。建立完善党政主导下的利益协调机制和劳动关系矛盾处置机制,协助企业和有关部门妥善处理劳动争议和职工群体性事件;坚持把竭诚服务群众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千方百计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和问题。加强和改进职工思想工作,推进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建设,加大对职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力度,切实维护职工队伍稳定,在促进社会和谐中力争新作为。要以推动企业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为重点,推动实现体面劳动、尊严生活。抓住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劳动就业、工资收入、劳动安全卫生问题,积极实施改善职工民生工程,不断加大就业帮扶、工资协商共决、主动参与安全卫生、强保障促和谐等工作力度,推动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得到切实解决。
要全面贯彻执行《劳动法》、《工会法》等法律法规,按照依法行政和全面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民主参与机制,拓宽民主参与渠道,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一是建立健全政府与工会的联席会议制度。政府与工会的联席会议制度,是政府与工会和广大职工群众沟通和交流的有效形式,对提高政府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有着重要作用;二是要建立健全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按照《劳动法》、《工会法》的要求,会同同级工会组织和企业方面代表进一步加强三方协调机制建设,健全制度,明确职责,规范运作并逐步向基层延伸;三是政府研究制定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要听取工会组织的意见,主动接受工会组织和职工群众对政府工作的监督,把职工社会保障、劳动报酬、分流安置、劳动安全卫生等方面作为工会监督政府工作的重点内容,切实抓好落实,进一步提高政府工作水平;四是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抓好保障职工权益方面的建章建制工作。凡研究制定与职工权益直接相关的厂务公开、劳动就业、工资福利、社会保障、劳动安全卫生、扶贫帮困、劳模管理等方面工作的规章、政策和措施,要主动邀请工会代表参加并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五是政府开展的各种涉及职工权益问题的法律法规的执法检查和有关规章、政策的检查监督工作,要吸收工会组织参加;六是重视发挥工会的安全生产群众监督作用,共同做好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事故处理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