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稿狂”巴尔扎克

2012-08-30人文拾贝

情感读本·生命篇 2012年8期
关键词:葛朗台校样巴尔扎克

人文拾贝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1799年至1850年),是法国19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法国现实主义文学成就最高者之一。

巴尔扎克的创作速度很快,但他并没有因此放松对质量的要求。据说他修改作品时要求一定得按照他定下的规则打校样:纸张尺寸一定要非常大,原文只印在中间的一小块地方,留出很多的空白用来修改。由于他的认真、仔细,通常给排字工人指导用的那些修改符號还不够用,他便自己发明符号。一篇作品修改完了,校样四周的空白处就画满了符号。如果空白处不够,他就用背面,有时修改的部分比原文篇幅还长。

而印刷所的工人接到他改过的校样,常常惊叫。一校改了,二校、三校还得改,修改的校样,有时多至十五、六次。即使这样,每部小说再版时,他还要重新修改,一点细节也不肯放过。在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巴尔扎克对葛朗台性格的几处改动就让故事更加丰满,如他对老葛朗台的财产数字就改过多次。

巴尔扎克对自己文章进行修改的“疯狂”,真不知令多少人汗颜。

摘自《文史参考》

猜你喜欢

葛朗台校样巴尔扎克
最是“小事”暖人心
老葛朗台性格特点及其形象意义
错误更正说明
文坛巨匠 巴尔扎克
它是用来挡风的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巴尔扎克的旷世姐弟恋
敬告作者
敬告作者
《欧也妮·葛朗台》的人性寓言
烘云托月月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