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教学要要要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2012-08-28周晓燕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2年8期
关键词:教材教师教学

周晓燕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就我国来说,新课程改革到今天已经推进了好多年,在课堂教学改革层面上遇到的最大挑战无疑就是无效和低效问题,很多教师上完课后会叫苦连天,“这个问题我讲过那么多遍,学生怎么还不会,无语啊……”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教学的效率是大多数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最迫切想找到答案的问题。

一、有效教学的概念及核心思想

有效教学就是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时空内不低于平均水准的教学。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它至少需要关注这样几个方面,一要站在学生立场追问教育有效性,教授的知识必须是学生真正需要的,对学生今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具体帮助的;二要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的内容,即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到什么程度以及学什么;三要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即用最简洁的语言和最短的教学时间让学生掌握知识。

二、实施有效教学的途径

要想一节课实现教与学的双赢,无非是根据不同的课型、课本内容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本文就着重从这一板块谈谈笔者的拙见。

1.设计精美并带有情感、风趣幽默的语言,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语言是最常用的有效教学手段,但却往往会被忽视。历史课堂教学语言的设计,主要在三个环节:一是导入新课。生动的开篇语言,能够一下子把学生带入到历史情境中来,例如,《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一课可以引用《大国崛起》中的一段话进行导入:“一个懂得尊重思想的民族,才会诞生伟大的思想。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这样的引文绝对比教师说上千句万句更有分量,学生从中了解了思想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强化了学生对学习的重视。二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用尽量用自己的语言去“还原”历史,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引导学生将感性认识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例如在讲“四大发明”时,我们会提到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是印刷发展史上的重大进步,对于这一点,学生并不理解,可如果你来个让学生“神入”历史,“假如你们是北宋的一个印刷工匠,是否可以为我们简单演示一下两种不同印刷术的运作流程,让大家分别给你们打打分呢?”初一的学生本来积极性就高,面对这样有挑战的问题更是踊跃,它给学生带来一种历史学习的真实感,使原本枯燥乏味的知识一下子变得趣味盎然。三是结束语。有很多老师可能会忽视这一环节,它却相当重要,尤其对于中等学生,如果老师能对本节课内容作个简明的小结,可能在课后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分析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可以说图文并茂且史料丰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灵活运用课文引言、课本插图、历史纵横、学习延伸等多种材料为自己的教学服务,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当前教育环境下,教师不再简单地是教材的利用者,而更多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教师要善于结合时事,探索很多可以帮助教学的新材料、新情境。例如,在讲授《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迁》一课时,课标要求之一是列举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主要表现,据此笔者在导入时,首先选取了一组图片———“山西一场让人瞠目结舌的豪华婚礼”,从新娘新郎的服装、西式格局的宴会现场、男女双方的西式别墅、望不到边的名车长龙等各方面让学生有强烈的震撼,整个课堂充满了学生的感叹之声,学生关注度马上提升,也了解了物质生活一般从衣食住行这些角度进行思考,不知不觉中学生就掌握了有关知识点的一般规律。在接下去的内容分析中,同样通过一组组图片的对比,比如长袍马褂到旗袍、中山装,很多教师在上完这课的共识就是很多难以解释的问题通过图片都迎刃而解了。例如,对“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的理解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可以展示这样一张漫画:一个外国人两手举着写有“经济全球化”的旗子,肩上拉着一块大磁铁,磁铁上吸着好多美元。这样,学生就可以很形象地理解了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最有利,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运用一张图片,既节省了时间,也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当然在必要的时候,文字史料也是必须的,一切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教师合理整合教材,师生共同建构本课的知识结构

合理整合教材在教材内部可分为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宏观整合主要是指对教材进行整体知识结构的构建。是以某一主题为核心进行的整合。整合时可以用教材目录为主,并从横向与纵向两方面进行对教材知识的概括与建构。例如,“经济生活与社会生活”专题中,通过对目录的整合,可以从纵向概括为中国经济生活的“三种经济类型一个生活变迁”;世界经济生活概括为“两种经济发展模式与一种变化趋势”。从横向可以得出中外经济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借鉴。具体操作时,可以适当调整单元教学顺序。微观整合主要是指对于教材中某一单元或某一课内容进行的整合,其对于新课教学与单元复习有较大的帮助,也是学生从宏观把握历史教材的基础。

另外,提升课堂高效的手段还有很多。例如,注重密切联系现实,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历史;问题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等多种活动课方式,注意培养和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和探究、合作学习的意识等,教师都可以酌情选取。

三、实施有效教学过程中的思考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真正保证教师能将有效教学落到实处,最佳的手段还是养成及时、认真反思的好习惯,每节课上完后,写篇教学札记,无论亮点还是遗憾都毫无保留,绝对是教学相长的好办法。另外,多多加强同行间的合作也是非常有必要的,集思广益,才能擦出新思维的火花。

诚然,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抽象的理念,更是一个自我研修的行为。有效教学,需要每位教师立足实际,在教学设计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在整合内容中不断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在教学反思中获得自我的茁壮成长。

猜你喜欢

教材教师教学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最美教师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圆我教师梦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